“历史都是文本”之我见

2011-04-13 10:40李慧波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历史学家历史学文本

李慧波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048)

“历史都是文本”之我见

李慧波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048)

后现代史学提出历史是各种形式的文本,用语言重建的过去都掺有意识形态,无法反映出事物的真相。此说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存在着片面性和绝对化倾向。从存在历史学角度而言,史料与其他文本存在着差异。从本体历史学和应用历史学角度而言,史料与其他文本之间又存在着共同之处。所以“历史都是文本”包含两层含义:一指历史可以用各种形式的文本来表现;二指历史学家利用文本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文本;文学;历史学

后现代史学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而形成的。如怀特提出,历史学家面对的过去不可能是客观真实,而只是各种形式的文本[1]。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2](P13-14):第一,语言符号等同于事实。后现代史学认为,不存在独立于语言符号的纯粹事实,历史永远陷于语言的窠臼之中。第二,一切语义都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来描述的。历史研究也是以修辞和语言习惯作为表述方式的,它不可能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话语方式,依然保留着文学的特性。第三,历史仅仅是一种叙述或“情节化”。它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叙述方式,如喜剧、悲剧、讽刺剧等。一言以蔽之,历史研究重要的是文学性而非科学性,隐喻、比喻和情节取代了客观和真实。所以,有人直言,“史学研究中历史(history)与文学(literature)不分,史实(facts)与虚构(fiction)无异。”[3]这种说法弥补了历史学家忽视历史表述的不足,并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多角度审视问题的方法。但其否认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别,又存在着片面性和绝对化倾向。下面试通过历史学特性及概念的界定来分析之。

一、概念的界定

从特性上看,历史学可分为存在历史学、应用历史学和本体历史学三种类型。

1.存在历史学

存在:指的是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它包括两类:一类是与人类主体意识有关的客体性现实的形态化。另一类是纯粹客体性的实在。历史学家所关注的,往往是前一种,即既有主体意识又有客体现实的存在。所以笔者认为,所谓存在历史学就是历史学家对客体性现实的形态化描述。亦即重建在文献里留下痕迹的历史事实。在这个重建过程中,历史学家尽量摈除所有的偏见和预设,尽可能使史料接近事实本身。也就是说史料是史学家在遵循史家起码的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去重建的。这种道德规范即刘知己强调的“夫所以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4](P388),“苟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斯为实录”[4](P289)的精神。不同史家对客观事件关注的侧重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事件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结果)是不能随意更改的。

2.应用历史学

应用:指能将所学应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原则、方法、技巧和规律等。人是历史的主体,在历史中进行活动的人是具有目的的。所以,应用历史学就是在对历史事件识记、领会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现实及未来的需要,对历史进行分析、综合及评价以实现服务社会的职能。其价值就是介入社会,为社会发展提供经验、方法、理念和技能。即刘知己强调的:“况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立风声。”[4](P140)它可以帮助人类无论在关键时代还是平常时代,都能更好地思考,更丰富地生活,更明智地行动。

3.本体历史学

本体(Ontology)的概念最初起源于哲学领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它在哲学中指的是对世界上客观存在物的系统描述、解释或说明,关心的是客观现实的抽象本质。基于此认识,笔者认为,本体历史学是人们在对历史事件观察、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舍去具体的特殊性的部分,抽出普遍性后所形成的认识。换句话说,本体历史学是人类对具体历史事件进行层层分解和逐级抽象,从中寻找出共性和普遍性的特征。

二、对“历史都是文本”的解读

首先,从存在历史学角度而言,同是文本,历史学同文学之间存在着差别。

历史写作同文学作品的形成一样,也要在某个事实的基础上经作者“构造”而成,即过去——证据——事实——综合——历史的“构造”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也是运用语言来完成的。但同在“语言的牢笼”里“栖居”,历史学家却有着不同于文学家的“栖居规则”。历史学家更注重对客体性现实的形态化描述。作为历史作品的“文本”表示的不仅是历史学家所产生出的事实——阐释历史真实,更重要的是在阐释的过程中追求真实的含有作为原材料的东西——历史事实的真实。也就是说,历史学家不能干涉和扰动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的真实。

因此我们可以说,史实与文学作品都掺有作者的意识形态,都有虚构的成分,但它们无论在虚构的“量”上还是“质”上,或者说在所含历史事实的真实性上所占的比例是远远不同的。所以,“历史的客观存在是一回事,而认识历史的客观性是另一回事,我们既不能因历史认识的局限而否定历史的客观存在,也不能因历史的客观存在而认定历史认识一定客观。”[5]更不能简单地认为“历史与文学不分”,“史实与虚构无异”。

其次,从本体历史学角度而言,史料与其他文本存有共同之处。历史学家可把不同文本所描述的事物放到具体的时间语境中来解读。

本体历史学是人类对具体历史事件进行层层分解和逐级抽象,从中寻找出具有的共性和普遍性的特征。没有任何两件事是完全相同的,但这并不妨碍历史学家构建自己的“定律”。所以盖尔指出:“语言的使用让历史学家,像科学家那样,致力于归纳通则。”[6](P63)

社会存在决定着某种文本能否产生。所以历史学家可以把不同文本所描述的事物放到它们的时间语境中,通过寻找文本的作者、话语乃至文化和社会的语境来解读文本。如文学作品是经作家对事实选择、提炼、安排、加工甚至虚构而成的。即使如此,我们也会发现,它是作家在自己的生活空间里体验、感受生活的内涵和真谛后对社会进行理性思考,并通过形象反映出来,即形象背后具有理性思考。

传说既是文本又是一种历史记忆。历史学家也可以把它作为论据和模型。从“事实”上来讲,传说的确是一种虚构,“但在‘思想’的意义上,它们仍是‘事实’”[1]。所以我们仍可以从中发掘丰富的历史资源。如关于青海省日月山和倒淌河的传说,讲的是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文成公主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这时她突然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她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长安的亲人。于是她急忙取出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结果宝镜不小心落地,碎成两半,她伤心至极,流出的泪水变成了河流,但又怕长安的亲人看到河流挂念她,于是祈祷上天,上天被她感动,使河流改变了方向,倒着流淌,即今天看到的倒淌河。碎成两半的镜子化成两座山,即今天看到的日月山。这的确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虚构,但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天子之女和宗室女迫不得已远嫁异域的相思和难寄的怨恨。也即古代的政治联姻给女性造成的心理创伤。

再次,从应用历史学角度而言,历史学与文学作品都起着“借鉴”、“垂训”的职能。

历史学有资治、借鉴、垂训、治乱兴衰的功用,可以让人类更好地认识现实,了解社会,以便将来改善人类的生存状态。像其他学科一样,历史学不仅是去求证特殊而孤立的事件和个体人物,而且是通过研究,给人以教训,比如1919年凡尔赛会议代表们一再溯及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再如,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政治领袖们意识到,共和制只存在于城邦国家,一旦地域扩展,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就会发展成帝制,古罗马的例子引以为戒,最终形成了1787年宪法和联邦制共和政体,至今都行之有效。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在掌握特定条件的基础上,历史学可以被用来预测未来。因为历史是人类生存的尺度,而这个尺度又是过去我们生存的方式。我们通过对历史的认识,从民族的先辈们和民族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从曾经存在过的生存方式中再筹划人类今天和未来社会更理想的生存方式。可见,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以人类探索真理的面貌出现,这样的探索本身就是我们研究历史学的意义。

文学可以作用于社会生活,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灵魂,甚至还会影响到人的实践活动,进而促使社会的变革。黑格尔曾说:“在艺术里,这些感性的形状和声音之所以呈现出来,并不只是为着它们直接本身或是它们直接现于感官的那种模样、形状,而是为着要用那种模样去满足更高的心灵的旨趣,因为它们有力量从人的心灵深处呼唤起反应和回响。”[7](P49)鲁迅先生在 20 世纪初写出《呐喊》、《彷徨》等不朽著作全力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扭曲人性的社会和传统,对中国人的精神,民族的灵魂和黑暗的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而这种反思的目的,就是启悟中国人“悟己之为奴”,改造自己的国民性,冲出思想的牢笼,达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从奴性状态上升到悟性境界。从而确定自己在世界的恰当定位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确方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从应用历史学角度而言,文学与历史学研究的功用是相同的,亦即使社会不断变革,改善人类的生存状态。

三、反思

1.后现代史学告诉我们在研究文本(史料)时要更加谨慎地观察、思考、判断和解释文本,要对不同文本进行互相参照和“对读”,互相补充,防止孤证带来的片面性

历史学家在文献里“重建”历史事实的过程中,不能排除这样的事实,即“文献是补充或者重写‘真实’的一些文本,它并不是可以让有关‘真实’的事实显现出来的简单材料。”[8](P80)因为史料是从某人的观点出发写成的,带有某种特定的目的和对读者的想象,如果我们不将这些东西挖掘出来,很可能会被误导。特别是我国的历史,是由男性而且是具有儒家意识形态的男性所写。在他们所写的编年体、纪传体等“正史”中大都是隐恶扬善、为尊亲长者讳、强调褒贬和经世道德的文字。而且几乎每个朝代都是政府权力介入修史的。这一方面说明统治者对史书的重视,但另一方面,又意味着政治和文化霸权操弄着史学。史官在有些情况下,能直书其事达到褒贬及经世的功能,但有的时候,必须承受巨大的压力,在褒贬和直书中作出艰难的选择。除了政治压力外,史家还会根据个人经历、文化背景、政治倾向等诸多不同的因素对资料加以取舍。这些都会造成对事物客观性认识的差异。所以历史学家不能只是在内容分析的层次上把文本当作简单包含信息的资料去解读,而是要处理好复杂的史料与事实之间的转让关系。这种转让关系就需要研究者对不同文本进行参照和“对读”,从中来挖掘历史的真相。

2.要将各种文本进行有机糅合,从多个文本中汲取材料,并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解读,在复杂的社会网络中进行多角度研究,以显示出人物鲜活的个性

社会是一个有机组织,家庭、社会组织、市场体系、婚姻圈以及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都构建成为社会网络中的一个个结点,其中的某一个结点的运动都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一旦某个结点受到不同的张力和弛力的影响,使这个“度”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到整个网络的变化。而在社会中生活的人,必然会与网络中的全部或部分结点构建起错综复杂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应将各种文本进行有机糅合。在具体的语境中阐释不同类型文本,把私人的生活世界、小的社会单元的人物和事件置于社会公共生活中加以考察,在揭示人物鲜活的个性的同时构建出一幅综合性的社会图画。如在作品《蒙塔尤》中,作者勒华·拉杜里与前辈学者不同,后者只注重审判本身以及审判所希望清除卡特里派异端,而拉杜里却把那些审判材料当作“历史事实”来解读,使审判中透露出来的有关中世纪村庄里人际关系以及异端信徒日常生活的细节被描绘出来。

3.叙述方法上的更新——使用大众化语言

同样都是文本,为什么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剧等文本能够吸引众多读者呢?除了作家、制片人和导演刻意去虚构,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存在?我们不难发现,那就是两者在语言使用上的不同。文学作品等一些文本在叙述中使用的是日常语言。“日常语言代表着种族智慧的记忆,对于历史事件,人们能够说的仅只是他用自己母语中的日常散文性话语可能说的。”[9](P535)有的历史学家往往会用一些佶屈聱牙的词语,以示文章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深度,但却失去了读者阅读的兴趣。因为同一文化中的成员共享相同的意识形态和思考方式。如果文字过于艰涩,人们是不会对之感兴趣的。历史写作的目的之一就是解读真相,为了将意义传给他人,历史学家必须使用大多数人能够理解的语言清晰地表达。正如斯图尔特·霍尔所言:“语言是具有特权的媒介,我们通过语言‘理解’事物,生产和交流意义。我们只有通过共同进入语言才能共享意义。所以语言对于意义与文化是极为重要的,它总是被看作种种文化价值和意义的主要载体。”[10]严肃的历史背后也可以写出引人入胜的作品如史景迁先生的《追寻现代中国(1600-1912年的中国历史)》、《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帝宠臣的生涯揭秘》、《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皇帝与秀才:皇权游戏中的文人悲剧》等著作,作者以不同于一般的“讲故事”方式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许多细节,内容深邃、独特而又“好看”。所以历史学家不仅应该注意文本的利用方法,而且在话语的表述上也要向大众的维度平移。历史在生活之中,越有人情味的历史,越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当然历史学家不能为迎合大众口味而刻意去猎取。

4.历史教学中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历史学教师特别是中学教师,可根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不同文本,从多维的角度来进行课堂教学。如从传说、谜语、甚至一幅图画入手,与学生交流心得,提高教学的艺术。下面试举一例:中学教师在讲秦始皇暴政时,不妨结合孟姜女传说来进行教学。社会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孟姜女丈夫万喜良被抓去修长城,她千里寻夫,却无法找到,于是号啕大哭,哭倒了一片长城,露出了她丈夫的尸骨。但教师不能就此戛然而止,而是应进一步给学生讲述这个故事的流传过程,这里不妨引用顾颉刚先生层累造成古史的考察:春秋时期孟姜女的原型是杞良(梁)的妻子。“杞良本来是杞国的战将,后来在跟莒国作战的时候战死了,国君在野外准备向杞良妻表示哀悼之意,杞良妻拒绝了。因为按照礼仪,不应该在野外悼念,而应该到她家里面去悼念。这个故事在一开始并不是一个民众的故事,而是一个贵族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礼制、礼仪问题的一个说法。后来到了战国时期,由于齐国是一个鱼盐之地,商业比较发达,这往往也导致休闲文化发展起来,人们开始编故事、编歌、编音乐。杞良妻的这个故事就开始进入到歌和音乐,由于要传唱,传着传着就变成了杞良妻会唱歌,而且在哭她丈夫的时候的调就是歌的调,那个哭腔都有韵律。到了汉代,由于天人感应学说的盛行,故事就发展成为杞良妻能哭,就感动了天地,感动天地之后,连城垣都能够因之而崩塌。城中最大的就是长城,所以到了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北齐,正好赶上大兴土木修长城,人们就把杞良妻哭得倒塌的城说成长城了。到了唐朝的时候,人们就开始联想,长城是谁开始修建的啊,一想是秦始皇,于是这个故事就跟秦始皇挂上钩了,杞良妻的名字正式命名为孟姜女。实际上“孟姜”在春秋时期是一个美女的代称,不是一个什么固定的人的名字。通过一层层地剥离历代黏附粘连在上面的东西,不仅使学生加深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积极参与探寻这个传说最“真实”、最原始性的东西。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还领悟到历史学的学习方法和真理,从而提升了历史学的教学水平,提高了教学质量。

5.后现代史学的出现是人类精神进化的结果

后现代史学既是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又是一种心态和生活方式,它向人们提供了一种不断更新、永不满足、不止于形式和不追求固定结果的自我突破和创新精神。它为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视角。其出现是人类精神进化的结果,是人类文化的一次进化。

“后”指“在……之后”,“现代”指“时下的”或“目前的”。它本身就说明人类自身不断演进和发展的过程。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人类自身的觉悟。是“个人相对摆脱自身束缚,注重个体异化”,在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异化的相对自由。

工业文明曾经在丰富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它为人类带来的价值早已超越了人类最初的想象,导致了人们对现代化的狂热,对历史进化论的尊奉,对历史规律性的追求和对一元历史发展观的信仰等。的确,在一定时期内它发挥的作用与社会特征相协调,产生出多方面的功效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死板僵化、机械划一、整体性、中心论、同一性等剥夺人的主体性问题,对个性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限制和压抑。于是人类又开始对上述理念进行抨击和解构,转而强调事物的复杂性、相对性、多样性、特殊性和无结构性。

总之,“历史都是文本”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历史可以用各种形式的文本如文学、艺术来表现。二是指历史学家利用文本使科学与文学、事实与虚构、创造性与客观性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人的文化需要是由社会条件引发的,但最终归宿还是为了使人本身即“人”的文化精神能够适应社会进化,并促使社会向前发展。随着社会条件的不断变化,人类还会提出“适应社会条件的文化”。

[1]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J].中国社会科学,2003,(2):181.

[2]Robert F.Berkhofer.Jr.超越伟大故事:作为文本和话语的历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古伟瀛.后现代史学与儒家史学——新与旧的辨证[J].东岳论丛,2004,(5):34.

[4]刘知己.史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赵世瑜.历史学即史料学:关于后现代史学的反思[J].学术研究,2004,(4):14.

[6]Carr,E.H.,What is History?.London:The Macmillan Co.,2nd edition,1986.

[7]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8]理查德·艾文斯.捍卫历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4.

[10]郭震旦.历史编撰新图景:大众化历史叙事的隆起——兼论后现代史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41.

Abstract:Post-modern history and test are different,but they have in common.said that history is the various texts,the past which is reconstructed by languages is mixed with ideology,and it can not reflect the reality of things.It is reasonable to some degree,but it is also absolute and one-sided. “History is the text”contains two meanings.One means the history can be expressed by various forms of texts,the other means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s which are used by historian use the texts.

Keywords:text;literature;history

(责任编校:文 心)

My Opinion About“History Is the Text”

LI Hui-bo
(School of History,Capital No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China)

K09

A

1000-2529(2011)01-0089-04

2010-01-05

李慧波(1979-),女,山西左权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历史学家历史学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凡尔赛宫在世纪法国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分析
傅斯年向夫人认错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
历史学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裸婚”背后的历史学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