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顺
(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江苏 淮安223300)
【历史学】
悲情式的民族英雄
——关天培
张德顺
(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江苏 淮安223300)
民族英雄关天培在抗英斗争中英勇捐躯,悲情悲壮,表现在:力助禁烟而林则徐等却被贬革职;精心筹海布防而佞臣却撤防拱手资敌;英勇抗敌而投降派却拒施援手。这不仅是关天培个人的悲剧,也是其所处时代林则徐等人的群体悲剧。这一悲剧、悲情有传染性,它所折射的不仅仅是鸦片战争一个时段的悲剧,而且是近代中华民族连续多个时段及时代的悲剧,其后的多次对外民族战争之失败可资佐证。
关天培;鸦片战争;民族英雄;悲情;悲剧
关天培(1781—1841),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江苏淮安楚州区)人,行伍出身。1803年考取武庠生,先后出任外委、把总、千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将等职。1826年,海运初行,关天培因督运漕粮至浸有功擢升至江南苏松镇总兵。1833年,署江南提督,既而奉旨入朝,多次被道光皇帝召见。1834年授广东水师提督。任上,他积极协助林则徐禁烟、认真整顿海防、英勇抗敌,虎门一战,以身殉国,表现出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然而,其所处的时代正值满清王朝江河日下之际,中英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内部和战不定,妥协投降阴霾甚重,英雄气短,无论是林则徐、邓廷桢,抑或关天培,在无法选择其时代的背景下,力主抗英或捐躯沙场,皆充满了悲情与悲壮,尤其是关天培虎门之殉难,更令人扼腕痛心,亦令人深思。
19世纪30年代,鸦片走私猖獗,烟毒泛滥,尤其是东南沿海首当其冲。实行闭关政策的满清政府将过去的四处通商口岸仅留广州一隅,中外正常贸易已无从论及。唯利是图的鸦片贩子集团急于以此通道实现暴利,并屡屡违规违法,加剧中英紧张关系,这同时也凸现了嘉道之际东南沿海防务废弛的严峻现实与改变现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道光即指出:“广东风气浮而不实,加以历任废弛,水师尤甚。”[1]270其时当任提督李增阶因此革职。因有“干济之才”的关天培可谓临危受命,而如何重振水师防务对关天培而言将是严峻考验,极具挑战性,风险不小,非坦途是也。
甫抵广东,关天培即全身心投入调研与整顿海防工作。然而现实情况比预期得要严重,缉捕海盗、查拿烟贩、整顿水师、抵御外侵,百废待兴,任重而道远。19世纪30年代后期,朝廷上下因禁烟问题争论激烈,全国全民关注。林则徐南下禁烟之行,表明严禁派在论争中获得初步胜利,并付诸实践。而早期到任的关天培经过几年的筚路蓝缕,工作有声有色,在这一期间配合两广总督邓廷桢查拿烟贩,“偕总督邓廷桢侦缉甚力”[2]11527。这就有力策应了林则徐的禁烟工作。抵粤后,林则徐亦知人善任,“知水师提督关天培忠勇可用,令整兵严备”[2]11491,禁烟风暴如火如荼。林、邓、关在禁烟运动中各司其职,和衷共济,廉洁高效,雷厉风行,相互交流不断,保持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形成了禁烟运动中的“铁三角”。关天培“与公尤协力”[1]274,在林则徐抵粤前的数年间,海防整顿工作已见成效,成为林则徐从容开展禁烟的强有力后盾与重要支撑,不但“则徐倚天培如左右手”[2]11527,“东南倚以为重”[1]274。关天培坐镇虎门要塞,也为虎门销烟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础。虎门销烟的胜利,充分体系了中华民族禁烟运动的正义性,表达了广大民众的心声,对内外鸦片贩子利益集团是一沉重打击,“夷人大失其利”[1]271。
唯利是图的鸦片贩子惶惶不可终日,对林、关等人的禁烟之举恨之入骨,并急于乘机挑衅。其时,林则徐等亦预知英人不会善罢甘休,并想方设法以断绝烟毒之源。关天培更是加紧备战,不断完善海防体系,在海道至横档门户重地,洋船出没之处,架设木排铁链,增诸虎门之河角炮台,“英国商船后至者不敢入”[2]11491,英商义律等见私利难逞,又伪装货船载兵侵犯,被关天培率兵多次击退,无功而返。与此同时,清廷亦宣布“停止贸易”[2]11491。
英军因难于突破关天培的防御要塞,转而改道北上骚扰,引发清廷不安,投降派琦善之流乘机向道光进谗言,以动摇本就摇摆不定的道光,进而升级为对林、邓、关等人的问责。
林、邓因“办理不善”被同时革职靠边站。当道昏聩之际,寻找“莫须有”罪名是极易实现的,这也说明弛禁派并未因林则徐的南下禁烟就销声匿迹,他们只不过以退为进,静观时局变化,以备随时在道光耳旁鼓噪。因此,虎门销烟余薪未尽,禁烟运动即面临被扼杀之险,而林、邓之革职亦昭示着未来中英对抗胜负的天平已然倾斜。投降派葬送战争,但琦善等亦未善终,“奇迹”并未出现,割地赔款让道光大为蒙羞,琦善被抄家问罪,然而,东南防务及战争大局已时过境迁。林、邓被贬说明禁烟运动中的“铁三角”已经解体,而关天培则腹背受敌,抗英难度不言自明,悲壮、悲情色调渐浓。清廷自酿苦酒,以至悲剧一再上演,不愿放下架子的满清皇帝,无奈在洋人“屠刀”的威逼之下,不断地在白纸黑字上练习“同意”二字了。
如前所述,在闭关时代,大清帝国长期与世隔绝,自以为万里海疆乃自然屏障,无须顾及,原本即落后的水师防务因承平日久愈益衰微。处在浪尖的广东防务俨然一巨大缺口,成为鸦片走私与盗匪出没的主要通道,对关天培而言可谓满目疮痍,如炮台年久失修,形同虚设,适合战备之用的炮位数额偏少,“且多锈蚀,易于炸裂,不堪施用”[3]198。故整顿海防已刻不容缓。
抵粤后的关天培迅即投入紧张的整顿防务工作。首先会同有关人员开展广泛的调研考察,“至则亲历海洋阨塞”[2]11526,了解防务实际,为整顿提供依据。经过调研,关天培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认真梳理与深入思考,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广东防务实际的军事训练体系,其中包括水师训练、修筑炮台、添置炮位、调整防务区域等一揽子计划。关天培所著《筹海初集》集中体现了其海防思想,这绝非纸上谈兵,而是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战中屡显成效。时人评议:“其奏疏亦俊伟光明,咸出公手,非假幕僚”[4]629,更有论者将关天培与明朝抗倭将领戚继光相比,“在广东著《筹海集》,识者比之戚少保”[1]274。上述言论实非虚语。
在训练水师方面,关天培身为总帅,素以勤勉认真严格著称,以身作则,这一示范作用对于久疏阵战的士兵而言极具感召力,“公在官训练操防,独勤其职,他营多废弛,因以尼公”[4]611。关天培在广东沿海轰轰烈烈海防之举可谓一枝独秀,这也极大地提升了林则徐等人以及沿海军民禁烟抗敌的信心。如在沙角区域,士兵水操训练的认真程度亦可提供佐证:“各水军在水中列队,击刺,复上桅顶施放枪箭,俱颇便捷。”[4]33道光曾指出的广东防务“浮而不实之风"彻底改观。
在海防整顿中,修筑炮台、添置炮位、有针对性地布防是关天培南下工作的重中之重。水师防务的第一功能,即在外敌入侵之时进行有效拦截,阻止其登陆,否则,一切皆形同虚设,特别是在传统的军事作战体系中,炮位往往因固定,移动颇为不便。众所周知的关天培海防体系中“三重门户”的构建,是广东防务中极有特色的篇章,是关氏心血所系。简言之,以沙角、大角炮台为第一重门户;南山、镇远、横档三炮台为第二重门户;狮子洋口大虎门炮台为第三重门户,此为三道防线,环环相扣。与此同时,关天培还对其中的南山炮台进行改建,称之为威远炮台,在二、三重门户间的适当位置设置大铁链与木牌,以阻敌船擅闯内洋。在实践中,林则徐、关天培等皆视虎门为要,须重点布防,“粤东中路海口,以虎门为咽喉”[4]150。在林则徐的支持下,关天培在武山上的威远、镇远炮台间修筑一座大炮台,名为靖远,有炮洞68个,炮位60个,其防务力量之强为虎门各炮台之最,“势甚雄壮”[4]37。关天培还亲自监督铸炮八千斤、六千斤共四十尊,六千斤以下者数百尊,分置各炮台,并坐镇虎门要塞,督阵指挥。
上述防务体系亦经实践检验。前述义律等鸦片贩子屡屡侵犯被关天培率兵击退后改道北图,即充分说明关氏构想与实践已见成效,道光亦赞赏有加:“此次攻击夷船,提督关天培奋勇直前,身先士卒,可嘉之至。”[4]120
然而广东防务的增强却成了外国鸦片贩子与投降派琦善之流的心病,极欲除之而后快。一旦中外纠纷不断,清廷以图一劳永逸解决问题之愿望落空,投降派即有机可乘,内外勾结,狼狈为奸,极易使心志不坚的道光作出错误的判断。琦善极尽诋毁之能事,对广东防务一贬再贬。抵粤晤见林则徐时,他就大放流言,无中生有,为敌张目,“盛言逆夷枪械之猛,技艺之精,又极诋水师之无用,言毕而去”[4]60。其意不言自明,而矛头直指关天培,既而进一步升级,彻底推翻林、关做法,授命两广总督“将炮台后驻兵与钉桶尽行撤去”[5]1。同时大规模削减水师,“仅留水师制兵三分之一,募勇尽散”[2]11528。关天培精心构建的防务几成不设防,这正中英人下怀。
主和的琦善并未换取英人的“议和”认同,而是战事再起,以致失地失宠。屏障已失,门户洞开,当战事甫起,仓促间关天培已有心无力,只能陷入苦战,是谓佞臣致灾,英杰生悲。时人论曰:“广东险隘尽失,都为英逆所据,逆船直造羊城,皆琦善撤去各处兵备,掣肘将官,有以致也。所谓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5]1
关天培英勇杀敌壮烈殉国之事迹早已家喻户晓,无论哪种版本,官方或民间的,皆言之凿凿,无需赘述,不同记载的同一性及充分肯定,恰恰反映时人及后人对关天培精忠报国义举的敬佩与持久怀念。
自古忠孝难全,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对于关天培式的民族英雄而言,更是如此,尤其是在国事维艰、朝廷用人之际,两难选择中的唯一性与尽忠选择的优先性,亦常使血性男儿痛苦不已,但关天培其时的尽忠尽孝理念与行为实践仍让后人称道不已,这也从另一侧面展示了关天培奋勇抗敌之壮举。
赴任前,关天培向家人辞行,依依不舍,但为免后顾之忧,以便投入繁忙的工作,特“令妻子奉母归里,只身挈家丁三人抵任”[1]8。工作之余关亦常思念家人特别是八十高龄老母亲,以另一种方式表达“孝”义。1838年8月是关母八十寿辰,生日前,关天培曾请林则徐等题七律诗,其同僚闻讯亦绘《瑞菊延龄图》一幅以示庆贺,关天培作跋(林则徐日记中载有此事[4]32),在跋文中关氏提及其老母亲爱子之浓情与支持关天培报国尽忠明理之举,“移忠作孝,不必分心以母为念”。由此我们完全可以了解关天培在任上特别是虎门战事中的英勇壮举。战斗进入最后关头,家丁孙某在侧,关天培不顾个人安危,令家丁先撤离险境,家丁不忍,关即以刃逐之说:“吾上不能报天恩,下不能养老母,死有余恨,汝归告吾妻子,但能孝事吾亲,吾目瞑矣。”[1]270此情此景,“忠孝”之义在关身上达到高度的和谐与统一。死对关氏来说并不可惧,他早已置之度外,虎门战事临近,关即已坚定誓与虎门共存亡,并在战前“缄一匣寄家人,坚不可开,公死后启视,则堕齿数枚,旧衣数袭而已”[1]271。一身清廉,表里如一,处处可见。因此,当关天培血染疆场为国捐躯消息传来,从皇帝到士大夫及地方百姓,无不悲痛敬仰万分,“事闻,天子震悼,予骑都尉世职,谥忠节,赐葬如礼。丧至之日,士大夫数百人傐衣迎送道旁观者或痛哭失声”[1]275。
关天培身受重创之时对家丁嘱托话语中不免遗恨遗憾之处,其时关天培可谓百感交集,我认为更多的是关氏抗敌环境的恶化,林则徐、邓廷桢已经革职,长期心血所系的防务设施毁于投降派之手,孤军奋战,呼应不灵,而投降派琦善之流拒施援手更是雪上加霜,此人“日以文书与夷往来”[5]8,一意主抚,视前线将士性命乃至朝廷未来如儿戏。关氏在兵力不足情形下,死死苦战,“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2]11528,“行文累催,竟付之不闻”[5]8。这种无助的苦战悲凉之至,关天培亦只有仰天长叹的份儿:“度今之势,断不能支,惟办一死,以报君恩耳。”[5]8这才是关天培真正的遗恨,遗恨难消,空悲切,只有以死赴之。
林则徐亦痛心疾首,然戴罪之身,难施援手,眼睁睁目睹昔日战友孤军奋战以致殉国。林则徐对投降派的鞭笞与对故友的怀念在其题诗中有清晰的表达,读来每每让人心潮澎湃:“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双忠同坎廪,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1]273
关天培抗英捐躯悲壮悲情。如前所述,这不仅是关天培个人悲剧,也是其所处时代同辈人林则徐等的群体悲剧。 林、关等人的革职及殉难,充分说明抵抗派没有市场或市场很狭窄,鸦片战争的失败有其必然性。林、关的悲剧、悲情有传染性。它所折射的不仅仅是鸦片战争一个时段的悲剧,而且是近代中华民族连续多个时段及时代的悲剧,其后的多次对外民族战争之失败可资佐证。然而事物皆有两面性,所谓多难兴邦!悲情与悲剧对一个民族及群体个体的震撼力一点不亚于喜剧之果效,尤其是近代中国,更催人奋进与思考。多次与多重悲剧反复上演,人们更能清晰地判断是非,认清满清政府的腐败与羸弱的本质,辛亥之前几十年的历史变迁亦足以证明,满清政府亦在不断地为自己掘墓,英雄的悲剧绝非是廉价的牺牲,而是警醒民族促其奋进与崛起的催化剂与绵延不绝的动力源。
[1]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六)[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2] 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一)[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4]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5]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三)[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仇海燕
K249.3
A
1007-8444(2011)05-0629-03
2011-05-20
张德顺(1965-),男,江苏楚州人,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及地方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