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武功县人民医院(武功 712200)杨海宁 别小宁 张 熠 杨增芳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至今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 2%~3%[1]。产后出血的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而异,其预后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产后的康复。防治产后出血已越来越受到产科工作者的重视。我院于2004年 12月至 2009年 12月收治产后出血 366例,现就其病因及防治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2004年12月至2009年 12月分娩总数 8135例,发生产后出血 366例,发生率为 4.5%,年龄 23~25岁 149例 ,约占 40.7%,25~ 30岁者 173例 ,约占 47.3%,30岁以上者 44例,约占 12%。
2 出血量及出血时间 出血量:500~ 1000ml304例,占83.1%;1000~ 1500ml 41例 ,占 11.2%;1500ml以上 21例 ,占5.7%。出血时间:产后 24h内出血 330例,占 90.2%,24h后出血 36例,占 9.8%。
3 分娩方式与并发症 366例产后出血中有 293例经阴道分娩,占 80.1%;剖腹产 73例,占 19.9%。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23例,前置胎盘 7例,疤痕子宫 12例;巨大胎儿 8例,臀位 5例,双胎 3例。因头盆不称剖宫产 10例,社会因素剖宫产 5例。
4 出血原因 宫缩乏力 219例,占 59.8%;胎盘粘连和残留72例 ,占19.7%;其中流产 2次8例,3次以上 10例,无流产史9例;软产道裂伤 54例,占 14.8%,其中阴道壁损伤 29例 ,宫颈裂伤 17例,阴道壁血肿 8例;剖宫产子宫切口撕延 21例,占 5.7%,均经较长时间试产后才行剖宫产手术。
5 治疗方法 本组366例患者中 296例采用保守治疗(未行宫腔填塞纱条);65例常规保守治疗无效后及时行宫腔填塞纱条;5例经上述治疗无效后行子宫次全切除。
产后出血是产科主要死亡原因,占孕产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因此产后出血仍是产科防治的重要课题。本组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仍为子宫收缩乏力 (219例,占59.8%),故在产程中应注意保护产力,恢复子宫收缩及缩复功能,是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导致子宫出血的因素很多,如产程延长、巨大胎儿、妊娠并发症及精神因素等。故预防应从妊娠期产前检查开始,注意孕妇的身心健康,发生异常情况及时诊治,临产后对多胎妊娠、多次人流史,羊水过多者应严密观察,待胎儿娩出后给予催产素静脉推注或口服米索前列醇,能较好地解决子宫收缩乏力。本组中因胎盘滞留等原因造成产后出血的有 72例,占 19.7%,故正确处理第三产程也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胎盘剥离而未及时娩出会影响子宫收缩,使子宫壁血窦不能及时关闭而造成大量出血,因此胎儿娩出后要密切观察胎盘剥离征象,一旦剥离应按压宫底,协助娩出。并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是否有副胎盘。产后应严密观察宫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并压迫宫底按摩子宫,迫使宫内积血排出。尤其随着药流、人流次数的增加,由于人流子宫内膜损伤,药流出血时间长,子宫内膜的感染都有可能造成胎盘粘连、胎盘残留进而造成产出后出血。故对这些病人更应加以注意。
本组中软产道裂伤致产后出血54例,占14.8%,因此,在分娩过程中加强会阴保护,提高会阴缝合技术,注意软产道损伤,早期发现血肿及时处理也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胎儿娩出后持续阴道出血而子宫收缩良好是本症的特点。较常见的是宫颈裂伤,用阴道拉钩充分暴露宫颈找到裂伤顶端,第一针必须超过裂伤顶端的稍上方,以免遗漏断裂的血管以致发生血肿。多用间断或“8”字缝合 ,最后一针应距子宫颈外端 0.5cm,以免引起宫颈外口狭窄[2]。本组中因剖腹产分娩造成产后出血的有21例,占 5.7%,这与手术切口出血,子宫切口撕延所致出血 ,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增加创面渗血等有关,这就要求我们医务工作者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发现异常产程予尽早处理,应杜绝滞产的发生,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动作轻柔,严禁粗暴操作,而增加出血量。
产后出血的预防非常重要 ,应从妊娠期,产前检查开始。注意孕妇的身心健康,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诊治,并告诫孕妇应遵医嘱按时作产前检查。临产对有产后出血史,多次人工流产史,胎盘滞留史,及双胎、羊水过多,产程延长者应作好输血准备,严密观察产程[3]。分娩时正确处理产程,对可能发生的产后出血的孕产妇应提前入院防治,分娩时应密切观察产程,提高助产技术,产后应严密观察产妇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及宫缩情况。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1]乐 杰.妇产科学 [M].第 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4-248.
[2]凌萝达,顾美礼.头位难产 [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151-153.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0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