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韩国留学生对汉语介词的使用偏误
——以介词“对”为例

2011-04-13 03:14
关键词:句法结构偏误义项

李 萌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这一特点决定了虚词在汉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1]而介词作为虚词的一种,在虚词中所占比重相当大,且用法灵活多变。因此,对于留学生——尤其是语言中没有“介词”的韩国留学生而言,介词的学习和使用相当重要,且颇有难度。从以往留学生的汉语语言学习,我们会发现大量介词使用不当的情况。关于介词,从汉语本体角度出发的研究成果颇丰,但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出发的研究却较少。我们从市面上可以找到的相关书目,一般只有留学生初学汉语时所用的参考书目,如《HSK常用介词》、《汉语水平步步高 介词 代词》等。因此,近年来许多汉语工作者都积极投入到了对外汉语介词的研究之中。不少优秀论文纷纷涌现,其中也不乏专门针对韩国留学生汉语介词习得情况进行研究的,如介词“在”、“从”、“跟”、“对”、“给”、“向”、“往”等。在此背景下,笔者专门从事研究韩国留学生介词“对”的习得状况,力求有新的突破。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给出特定题目,让韩国留学生临时写作文,并对作文中所出现的“对”的使用偏误情况进行统计、归纳,得出其偏误类型,再从这些介词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结构方面分析偏误原因,并对汉语教学中的介词教学提出一些建议。此次被调查的语料共计约5万字左右,对象主要是高级汉语水平的韩国留学生。

一、汉语介词“对”的使用偏误表现

在整个语料中,有91次使用介词“对”的情况,其中61次使用正确,30次使用有偏误,偏误率为32.97%。偏误的类型主要有误用、缺失、赘余和语序不当。这四种偏误类型是所有留学生作文中都常见的。但韩国学生在这几种偏误中,又分别有不同的表现。下面我们就这四种偏误类型来进行分类阐述。

(一)误用

所谓“误用”,主要是指,在该用介词甲的情况下,误用了介词乙。例如:下列语句中,本该用“关于”,而韩国留学生却误用了“对”;或者是在某个介词的固定用法中,出现了误用的情况。如例句中,本该用“对……而言”或是“对……来说”,却误用成了“对……来而言”。

偏误1:为了北师大更美好的留学环境,我们希望学校接受我们的意见。首先,提前考期末考试。……其次,对毕业合影的问题。…… 最后,对毕业典礼环境的问题。

偏误2:对我们留学生来而言,我们常常生活在东门附近。

(二)缺失

一般说来,“缺失”的偏误情况有二:一是在应该用介词的情况下,没有使用介词;二是在某个介词的固定用法中,漏掉了不可缺少的部分。而韩国留学生的使用偏误主要都集中在第二种。例如以下语句,本该用“对……来说”或“对……而言”,学生却丢失“说”、“来说”或“而言”。

偏误3:上课的内容也对学语言的外国人来有点陈腐。

偏误4:所以我觉得这种工作对我合适。

(三)赘余

所谓“赘余”,指的是在不需要用介词或介词某个固定搭配的情况下,学生却赘用了它。例如在韩国留学生的作文中,就出现了不需要使用“对”或“对……来说”的情况。

偏误5:第一公寓是对我们留学生最需要的地方。

偏误6:对我的性格来说有很多优点。

(四)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是指在使用介词时,将介词、介词固定搭配,及其所引介成分的语序位置用错的使用偏误情况。韩国留学生在使用介词“对”时,对单个介词“对”的位置一般没有出现使用偏误,也就是说,他们对于“介词一般位于引介成分之前”这一知识点还是掌握较好的。他们主要的偏误是将“对……”(介词及引介成分)的位置使用上发生错误;或者是把“对……来说”(介词固定搭配及引介成分)的位置使用产生错误。

偏误7:但是留学生和中国大学生的活动活跃的话,肯定很有帮助对他们了解他们的文化等。

偏误8:三年级的大学生活是对我来说最苦恼的时期。

二、汉语介词“对”的使用偏误原因

综合韩国留学生在汉语介词“对”的使用偏误情况分析和整合归纳之后,我们得出,造成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该介词的语义特征或句式结构特征掌握不够。华中科技大学郭敏认为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看来,吕叔湘、刘月华、侯学超等把“对”的意义分为“可与‘对于’互换”和“不可与‘对于’互换”两类的解释太过粗略。[2]并且在各家观点的基础上,他把“对”的语法意义归纳为四类:1.引进动作行为所面对的对象;2.引进动作行为所对待的对象;3.引进动作行为所针对的对象;4.引进动作行为所关涉的对象。笔者认为这样归纳是比较合理的,且对解析韩国留学生的介词使用偏误也是大有助益的。因为从偏误9、10中可以看出,学生们是因为没有掌握好介词的语义特征,而在该用“与”、“为”、“在”的情况下,误用了介词“对”:

偏误9:总而言之,我都喜欢北师大的环境和设施,我对我的学校骄傲。

偏误10:对这个方面我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会说四种语言,韩语,汉语,英语和日语。

韩国留学生作文中,因为没有掌握“对”的句法结构特征而造成的偏误情况比较复杂。通过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总结出最具指导意义的介词“对”的句法结构特征:1. 在任何语义特征下,介宾短语“对……”一般只作状语;2. 当用于“引介动作行为所关涉对象”时,“对……来说/而言”的固定结构一般只做状语,位置在句首,或在谓语前;3. 当用于“引介动作行为所面对对象”时,“对……动词……”是常用句式。但其中“动词”不能是语义中已包含“面对具体对象”义项的词,如“给”等。以下是对几个典型偏误情况的分析:

(一)学生没有掌握好“在任何语义特征下,介宾短语‘对……’一般只作状语”而造成的偏误有把介宾短语“对……”用作主语;把介宾短语“对……”用作宾语,例如:

偏误11:“满意60%,不满意40%,其中选满意的人中最满意的系统是对私家车的限行制度。选不满意的中最不满意的系统也是对私家车的限行制度,因为选不满意的调查大部分是有私家车的人。”

(二)由于没有掌握“对……来说/而言”的固定结构,而造成的偏误有,将其写成了“对……来而言”,或遗漏了“说”、“来说/而言”,如上例偏误2、3所叙;以及没掌握“对……来说”一般只作状语,不作主语而造成的偏误,如偏误6;“对……来说”作状语时位置应在谓语前,而产生的偏误如偏误8。

(三)没有掌握“对……动词……”中的动词不能是“给”的句法特征,而造成的篇误如:

偏误12:“而且,随着汇率的下降,留学生对宿舍给的负但很重。”

虽然在以上偏误类型和原因分析中,只选用了12条偏误语句,但是综合所有偏误例句可以看出,韩国留学生介词“对”的使用偏误类型和原因都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一个语句中可能包含几种篇误类型,例如“还有对我适合这工作是对我的性格适合”一句中,就既存在“对”的赘余,又存在“对”的误用。语义特征掌握不够,主要导致将介词“对”与其他多个介词混淆而造成的误用,例如偏误9、10。而句法结构特征掌握欠佳,则有可能造成多种使用偏误,例如偏误原因分析中出现的“对句法结构特征掌握不够”所导致的偏误类型就有误用、缺失、赘余和语序不当等多种形式。

尽管偏误情况相当复杂,但是由于汉语介词本身,在语义和句法结构特征上,就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整体;并且,对于留学生的语言习得情况,我们也一直在作跟踪探索,所以通过进一步对介词本体的研究,和有条理的习得情况分析之后,我们还是可以得出一定规律,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三、对留学生汉语介词学习的教学建议

(一)义项分类法教学

从韩国留学生汉语介词“对”的使用偏误情况看来,造成偏误的主要原因是对介词的语义特征或句式结构特征掌握不够。所以,在教学中,介词部分我们可以采取语义特征与句法结构特征相结合的方法(或称“义项分类法”)来教授:先教他们根据语义特征选择介词,再根据介词的句式结构特征来组织语句。例如,在语句中,要用一个表“对待对象”的介词,那么就必须选择介词“对”;若要用一个表示“引介动作或事物所关涉的对象”介词,则应选用“关于”、“对”或是“对于”等。根据义项选定介词之后,再依照其句法结构特征,组成正确的语句。

(二)介词分类对比法教学

从义项上看,一个介词可以有多个义项,并且词与词之间,也可能存在交叉重复的义项。这些有着相同义项的介词,可以被分成一个类别。陈昌来在《介词与引介功能》中对介词进行了各种功能类型的分类,[3]例如“关于”、“对”、“对于”等词,可归为“关事介词”一类。介词分类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现实意义是有利于系统对比教学。上课时,把容易混淆的介词归为各个类别,并对其进行对比、辨析,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介词的基本知识系统结构框架。从而更有利于他们对介词的学习、掌握和运用。

(三)系统性教学

介词与介词之间有特性,也有共性,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整体。然而,现阶段的介词教学大多采用的是分散教学法,根据课文的需要,出现什么介词就教什么介词,割裂了介词的系统性。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语言中没有“介词”的韩国留学生而言,无疑大大增加了介词学习的难度。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介词的系统性归纳和总结——“在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对汉语的基本语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把介词的基本共性教给学生,使其对介词的意义和用法有一个一般的粗浅的概念,给他们打下牢固的基础”,从而减少他们在使用汉语介词时的偏误。

(四)分阶段教学

在对外汉语介词教学中,无论是义项分类法、介词分类对比法,还是系统性教学等其他教学法,都必须建立在分阶段的教学基础上。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高级阶段的韩国留学生,因而反映出的问题,和文中的教学建议主要也是针对高级留学生所提的。初级或中级阶段,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和语法点有限,一般是“通过设置情景或提供语境等直观的方式展示语法点,并用典型的交际性例句展示其典型语义与用法。”[4]或是从典型用法到非典型用法扩散开来,逐步讲解语法点,要实现系统地分类、对比教学是比较困难的。但初、中级的汉语介词教学同样也很重要,它为后来高级阶段的系统教学打下基础。因而,对初、中级留学生汉语介词的教学方法,我们也应该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来进行探讨。

不仅仅是介词“对”这一个词,我们对于所有汉语介词的语义、句法特征都要进一步总结归纳。要从偏误中总结出新的教学经验,用经验指导教学实践,再从留学生实际的学习结果中查找出新的偏误——这样不断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反复验证,最终得出符合留学生语言特色,简明、实用且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来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介词教学,以提高留学生对汉语介词的运用能力,减少使用偏误。由于此次调查研究的时间、对象等各方面因素受限,调查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拓展,所以,在总结句法结构特征和教学方法方面还不尽完善。笔者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求弥补韩国留学生在汉语语言学习时在介词方面的空缺与漏洞。

(责任编辑 远 扬)

[参考文献]

[1] 周正红. 韩国学生使用汉语介词偏误分析[D]. 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7.

[2] 郭敏.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介词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3] 陈昌来. 介词与引介功能[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4] 刑意和. 对外汉语教学中介词教学[D]. 天津:天津大学,2005.

猜你喜欢
句法结构偏误义项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读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基本句法结构:无特征句法》评介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Enhanced Precision
介词框架“对……来说”的偏误分析
构词派生:语义关系与句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