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灵珍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药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为深化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针对高等职业学院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职业教育任务就是要培养掌握某种社会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应在加强职业针对性、社会性和实践性下功夫。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尝试和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开展“先行后知”教学该当改革是一个值得探讨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高等职业教育应当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一个艰难而又曲折的过程,要求学校要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责任感,要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更要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毅力。
“知”与“行”的哲学道理早有记载。古人告别茹毛饮血的过去,学会钻木取火,这是人类第一次对“行”的探索。宋明理学认为 “知先行后”,知是行的前提和依据,行来子知;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认为知与行同时产生,相辅相成。孙中山在总结革命失败的教训的基础上,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认为传统思想中“知之非艰,行之唯艰”的说法不对,应是“知难行易”。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实践论》中,深刻地阐述了实践对于人们把握正确认识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2]毛泽东同志强调,如同存在先于观念一样,人们的社会实践决定人们的认识;人们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他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3]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这对“先行后知”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某些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例如:仍有不少人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教学条件上,没有足够的实训基地,或者实训基地利用率低;在师资队伍上,缺乏“双师型”教师等。[4]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个问题:学生对课堂传授的许多理论知识经常听过就忘或不明就里。究其原因,是由于缺乏实践的印证,理论知识往往停留在“言传”的层面。来自行业和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现在不少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弱于理论知识,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实践方面的锻炼。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所在学校尝试在部分专业中试点“先行后知”的教学方法改革,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先进行相关的实验和实践,再进行理论知识传授,使学生“先会做,后弄懂”。实验结果表明,这样做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培养质量得到保证。[5]
笔者所在的学院将“先行后知”理念贯穿整个高职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通过开展“先行后知”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以药学院为例,在教学中,将龙头专业──中药的教学安排作为改革突破口。在改革中,根据实际调研,科学地分配理论与实践课程,形成理论课与实践课同时进行的教学特色;充分利用校企结合、工学结合资源,让学生下车间动手实践,了解中药炮制的过程及管理等多方面实用技能;从最基础的熟悉设备加工要领入手,达到“先会做”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人员与实践指导人员相互配合,在每个集中实训项目中,都有机地融入专业基础课程,做到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穿插进行。有了“先会做”打基础,以后的几个学期就基本上按原有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由于学生通过一学期的集中实训,对所学专业不仅有了感性认识,而且有效地加强了基础功底的锻炼。通过组织参观药厂,建立中药材标本室,开展中药材识别大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根据不同实训车间、实训基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并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帮助学生在具体实践的基础上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极大地调动了任课教师参与和指导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努力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手段等运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去,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促进了老师所授、学生所学与企业发展同步,搭建了与职业岗位要求接轨的匹配性接口。
为确保每位学生均能得到充分的实践锤炼机会,学校除为学生实践打造良好的道德软硬件条件外,还从制度层面对学生的实践实训予以保障:一是按照“强调实践,产学结合,整体优化”的原则设计教学大纲,从源头上保证专业教学契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二是从制度上规定学生的实践教学比例,以科学的方式解决实训与理论的有机结合;三是设计集中实践教学环节,通过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技术操作能力,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加速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推进此项改革的同时,要相应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通过“培养、引进、聘请”等途径,努力建成一支师德修养好、教育观念新、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结构优化、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通过“先行后知”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目前已取得良好成效。近年来,学校培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不少学生在全国全市各级技能大赛中屡获大奖,其中在亳州市举办的“辨药大赛”中,本校学生积极参与并荣获二、三、四等奖,被封为“辨药大王”等称号。校外企业反映,本学校培养的学生上手操作快、动手能力强,能较好地适应企业的需要。任课教师反映,实施“先行后知”的教学方法改革后,学生不仅明显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也相应地提高了知识水平,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更好的统一,两者相互促进,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普遍反映,实施“先行后知”的教学方法改革后,他们不再觉得学习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3] 毛泽东. 实践论[M].毛泽东选集第1卷,1966. 9.
[4] 王凤基. 如何切实加强高等实践教学[J]. 中国教育报,2008(3).
[5] http://www.chsi.com.cn/jyzx/200911/20091118/42132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