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时舒适度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对策

2011-04-13 05:13:03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14期
关键词:舒适度负压气管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呼吸科,江苏南京,210008)

舒适是个体在其环境中平静安宁的精神状态,舒适是患者最希望能通过护理得到的基本需要之一[1]。而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基本护理技术,临床上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痰液黏稠、无力咳嗽排痰致呼吸困难,以及积痰部位较深,需要刺激咳嗽排痰者,吸出呼吸道分泌物,解除患者的不适[2]。但是,吸痰在临床应用的同时也常常带给患者诸多的痛苦,如憋气、异物感、压力过大损伤、刺激黏膜引起的疼痛及意识不清等,极度衰竭的患者反应能力低下往往给护理观察造成错觉,以至于出现血液动力学改变才被发现。吸痰方法不当可造成多种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如何舒适、有效、安全地吸痰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长期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本院通过对127例接收吸痰治疗的人工气道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吸痰这一侵入性操作对患者舒适度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护理对策,从而提高患者对吸痰操作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健康的恢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2010年127例接收吸痰治疗的人工气道患者,其中男性85例,女性 42例;年龄21~83岁,平均(47±12.7)岁;重度肺部感染58例,重症胰腺炎17例,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26例,复合伤 12例,肝移植 6例,其他8例。病情平稳转入普通病房104例,死亡23例。

1.2 方法

前50例作为调查分析病例,找出影响其舒适度的相关因素并找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后77例患者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后评价效果。以患者有无呛咳、有无痛苦表情、面部通红、咳嗽加剧、四肢乱动等表现,是否配合或拒吸、以及血氧饱和度的改变情况为观察指标,判断其舒适度。舒适度的确定:①清醒患者舒适:同意再次吸痰,无呛咳、面部无痛苦表情且配合吸痰,血氧饱和度的改变在±10%,吸痰前后不需加氧至100%,1~2m in恢复至95%以上的氧饱和度。不舒适:吸引时患者憋气、面部通红、咳嗽加剧或拒绝再次抽吸。②昏迷、意识不清者舒适:心率无明显改变,面部无痛苦表情,血氧饱和度、吸痰后氧饱和度的恢复所需的时间与清醒患者舒适者相同。不舒适:心率增快,呛咳,面部表情痛苦,血压明显变化,血氧饱和度的改变超过20%,加氧后需要3~5 m in的时间恢复平稳[2]。

吸痰的方法:操作者戴一次性无菌手套,取无菌吸痰管连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负压调节至-0.04~0.053MPa,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脱开呼吸机,不带负压将吸痰管轻轻送入气管,然后带负压边旋转边吸引,慢慢向外提出。遇痰液多时,在旋转提出过程中稍减慢旋转外提速度吸净痰液。吸痰管插入长度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长度再延长1~2 cm,有附件(调节器呼吸机接头等)时,另加附件长度[3],每次吸痰时间≤15 s[4]。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可反复操作,一边吸痰一边观察患者各项监测指标变化,直到痰液吸尽或患者不能耐受为止。

针对影响其舒适度的相关因素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并应用SPSS 17.0软件分析评价护理对策效果。

1.3 结果

采取护理对策前共50例,感觉舒适的12例,不舒适的38例。采取护理对策后共77例,感觉舒适的35例,不舒适的42例。经分析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影响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时舒适度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2.1 吸痰的频率

过频易加重患者低氧血症、加重黏膜机械损伤和导致黏膜溃疡出血;过少则导致痰液堵塞、降低通气量。护理对策为掌握吸痰指征:有痰鸣音时、咳嗽、呼吸窘迫时、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时、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降低时。

2.2 吸痰的压力

过大易加重患者低氧血症、加重黏膜机械损伤、黏膜溃疡出血坏死以及肺不张等;过小则痰液清除不净、加重肺部感染[5]。本院采用三基标准:-0.04~0.05 MPa。

2.3 吸痰管的选择

过粗会造成呼吸道有效通气量不够或形成死腔,严重时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过细会影响吸痰效果、痰液不能完全吸出、痰液蓄积形成痰痂甚至堵塞气道等。过软容易被负压吸瘪,影响护理操作;过硬会加重刺激,损伤气管粘膜。护理对策为:①根据人体生理解剖特性,吸痰管直径应小于内套管内径的一半;②根据痰液性状:稀薄痰液宜选用细多孔的吸痰管低负压吸引,粘稠痰液者宜选用较粗的吸痰管[6]。

2.4 采取安全有效的吸痰方法及措施

开放式或密闭式吸痰[7]、有效的气道湿化[8]以及吸痰前后高浓度给氧是可行并安全有效的措施。

2.5 吸痰的深度

过深会导致低氧血症,加重黏膜机械性损伤,导致溃疡和出血,而且剧烈刺激会引起患者不适;过浅则痰液清除不净,加重肺部感染、导致更加频繁的吸痰。护理对策为:选择插管深度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长度再延长1~2 cm的吸痰管。有附件时另加附件的长度。胸骨角上2~3 cm测量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在体外开口端的长度,可降低黏膜损伤及肺部感染发生率[9]。

2.6 吸痰的时间

时间过长易损伤支气管黏膜以及导致低氧血症;时间过短则痰液清除不净,无法达到吸痰效果。护理对策为:吸痰时间标准为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次[4]。

2.7 吸痰的手法

吸痰管到达深部后开放负压,将吸痰管呈螺旋式轻轻上提,同时将吸痰管尾段呈螺旋式摆动,使吸痰管前端能更充分接近气管黏膜,从而更有效地将痰液吸净[10]。

2.8 护士吸痰操作熟练程度

操作熟练会使患者感觉舒适并且吸痰效果好;反之则吸痰效果不确切,患者感觉不舒适。护理对策为:通过系统培训提高护士操作熟练程度。

2.9 吸痰相关理论掌握程度

能完全掌握者,吸痰效果较好并且患者舒适;只能部分掌握者,会影响其吸痰效果,并导致患者的不舒适。护理对策为:通过系统培训使护士能完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1 0 吸痰前、吸痰中、吸痰后的有效沟通

沟通好可取得患者较好配合,增加患者舒适感和耐受能力。

3 讨 论

吸痰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正确、安全、及时有效吸痰是呼吸道管理的关键。操作者对吸痰管的选择、插管的深度、吸痰时间的掌握、负压选择的准确性是正确有效吸痰的保证,也是患者安全舒适的保证。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1-14]。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为服务对象提供从物质到精神的最佳的服务,做到安全、可靠、舒适、准确,能让患者感到最大程度舒适。人工气道的建立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危重患者的治疗,带有人工气道的患者往往出现许多生理和心理的不适与痛苦[15-17],沟通障碍更加重患者对身心不适的体验,尤其是吸痰这一侵入性操作更是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本文对带有人工气道的患者吸痰时影响其安全和舒适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有效的护理对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殷 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1.

[2] 覃丽娟.重症患者舒适吸痰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4):535.

[3] 孟宝珍.气管内吸引的副作用及预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1):13.

[4] 戴艳萍.机械通气病人的舒适护理[J].全科护理,2009,7(3):583.

[5] Czam ik R E.Differential effects of com tinous versus interm ittent suction on tracheal tissue[J].Heart-Lung,1991,20(2):144.

[6] 俞湘蓓,蒋玉兰,梁建华.两种不同吸痰管在人工气道吸痰的疗效比较[J].怀化医专学报,2006,5(1):67.

[7] 张 兵,王 颖.钟秀玲密闭式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护理,2006,12(20):1878.

[8] 赵秀云.减轻气道吸痰对动物呼吸道黏膜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1(43):87.

[9] 庞爱华.人工气道吸痰导管插入深度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2B):351.

[10] 马 敏,刘爱丽,冷 亮.机械辅助通气患者吸痰方法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09,24(12):73.

[11] 郑舟军,吴舟娜,乐富军.舒适护理在脑卒中病人肢体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3B):692.

[12] 姜玉红,罗秀娟.舒适护理在内镜下行胃肠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6):432.

[13] 韩红霞,黄 辉.癌症化疗患者100例舒适护理的探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4):445.

[14] 李晃焰,许川红,贺 丽.舒适护理在纤维结肠镜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4):252.

[15] 陈红菊,沈春华.危重患者的人工气道管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4):19.

[16] 侯玉娟,陆 娟,刘 伟.地塞米松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气道患者吸痰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2):33.

[17] 徐金中,叶向红,彭南海.专职气道护理在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舒适度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8):53.

猜你喜欢
舒适度负压气管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自动化博览(2014年6期)2014-02-28 22: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