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虹
(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江苏 靖江 214500)
自新课改以来,不少老师都感觉书越来越难教,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难激发,他们的心越来越难抓住,从而越来越难管了。在最近几年与学生的多次交流中,我发现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由于高考模式改革后,化学课时量大大减少,学生对化学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幅度的下降;二是由于学习内容的增加,每节课容量加大,学生觉得难度增大;三是有些教师拘泥于教材,没有找到连接教材和学生的桥梁,使学生产生了陌生感,难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心理认同和共鸣。如何解决这种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脱节的问题,进而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加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我认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最佳思维状态,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
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谈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介绍了氯气与水的反应,课本对这部分内容处理比较简单,只是直接给出了氯气溶解于水,溶解的氯气能和水反应生成盐酸、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使有色布条褪色这些结论。笔者认为,这种直接将权威结论输送给学生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势必会形成知识的薄弱点。因此,教师可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创新设计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通过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自己得出结论。
(1)问题引入。向学生展示一瓶氯气和新制饱和氯水,让学生观察氯气的黄绿色和新制氯水的浅黄绿色,请学生思考第一个问题:氯气与水有没有发生反应?接着教师为学生演示如下实验:将一张干燥和一张湿润的红纸放入一瓶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发现只有湿润的红纸褪色,干燥的红纸没有褪色。请学生思考第二个问题: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在此教师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可供探索的问题情境。
(2)提出假设。创设问题情境后,学生的好奇心被大大激发,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充满求知欲,思维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此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并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如果氯气与水不反应,那么新制氯水的成分是Cl2和H2O,如果新制氯水中氯气与水完全反应,溶液中无Cl2分子,溶液应无色。而由氯水的浅黄绿色可知氯水中应有Cl2分子,所以氯气与水没有完全反应。氯气不能使干燥的红纸褪色,而可以使湿润的红纸褪色,水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可能是氯气溶于水后发生了反应且生成了新物质使红纸褪色。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再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全班交流可采用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阐述本组观点的方式进行。
在学生提出氯气溶于水后生成新物质使红纸褪色的猜想后,这时老师提出第三个问题:氯气与水反应,你能根据元素守恒写出可能的产物吗?使湿润的红纸褪色的物质是什么?学生通过讨论猜想得出:产物可能有H+、Cl-、未知含氧化合物,另外溶液中还有未反应的Cl2、H2O。在此,教师再一次为学生创设出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经过小组讨论后,验证其产物的实验方案:用硝酸银、稀硝酸检验是否有Cl-,用pH试纸可以检验H+。学生经实验验证后发现溶液中确实有H+、Cl-,只是pH试纸中央褪色了,边缘呈红色,这就进一步证明存在漂白性的物质,这时学生有了成功的喜悦。漂白性的物质究竟是什么呢?教师讲解:氯气溶于水,能够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一种叫做次氯酸的物质,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那么,使红纸褪色的物质究竟是不是HClO呢?你能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吗?这时学生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立刻投入热烈的讨论中,最后提出三种猜想:一些同学认为是盐酸使红纸褪色;一些同学认为是次氯酸使红纸褪色;一些同学认为是未反应的Cl2。师生针对以上三种解释,展开共同探讨。
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指导学生从三种观点的差异入手挖掘,寻找突破口,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的正确性。讨论后,学生发现刚才做的实验已经反映了Cl2不能使干燥红纸褪色,所以Cl2无漂白性。最后拟定出以下实验方案:将盐酸直接滴到红纸上,观察红色有无褪去。若红色褪去则证明第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若不褪色则证明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确定了实验方案后,请学生们亲自动手做实验验证。当见到盐酸不能使红纸褪色后,学生自然得出了次氯酸是使红纸褪色的物质。
当学生完成了实验探究之后,互相协作交流,得出结论:干燥的氯气不具备漂白性,氯气可用于漂白是因为氯气溶于水不仅是一个溶解过程,同时还有化学反应发生,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这种可以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的性质叫做次氯酸的漂白性。
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获得了干燥的氯气不具备漂白性,氯气可用于漂白是因为氯气溶于水不仅是一个溶解过程,同时还要伴随反应发生,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这种可以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的性质叫做次氯酸的漂白性等知识。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了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出了猜想和假设,通过实验来收集证据,尝试了将事实证据和假设联系起来,进行初步解释,对各种解释师生间进行交流与讨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也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养。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接触并熟悉氯气的性质后,学习的新内容。由于接触到了新的化合物次氯酸,属于学生的一个难点。因此可以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去探索,从而得出次氯酸的性质以及次氯酸盐的性质。如果单纯地以介绍知识的形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压抑,会感觉知识点较多,可能一下课所学的内容就忘得一干二净。
那么在课堂中如何进行反思呢?谈谈我自己的几点看法:
在整个情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为是 “主动探索”,教师的行为重在创设教学情境和“引导探究”。因此教师必须明确教学思路,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善于用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要在学生主动探索之前去提出问题。
化学实验最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精心设计的实验,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能促使学生迅速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更重要的是通过化学实验可以激活思维,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因此只要善于设计和充分利用实验,就可以使一些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化学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效益,即要符合简约性原则。特别是近年来化学课时明显减少,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过度地创设情境,那学习目标就无法达成,可能会造成虎头蛇尾的现象。
思维情境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感受情境接受知识的过程,进而更深地理解知识,变被动为主动,并激发创新兴趣。长期以来,受课堂教学容量和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学生基本上是听讲、模仿和记忆,缺乏主动反思,把生动有趣的化学知识当成了刻板的条文加以背诵。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课堂教学的思维情境,使学生在探索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构建意义、提高思维水平、培养理性精神。
[1] 惠海涛.结合化学课堂教学实录反思教学情境的创设[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11)
[2] 李吉林.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