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的哲学与都市美学研究

2011-04-13 04:13
关键词:社会性都市美学

李 伟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和”的哲学与都市美学研究

李 伟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中西方在“轴心期”共同提出的内蕴丰盈的“和”的哲学思想,是当代和谐社会建构和都市文化研究必不可少的理论资源,为我们解决都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都市问题”和“都市危机”提供了很好的思想借鉴和智力支持,更为方兴未艾的都市美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参照和学理支持。

“和”;都市美学;异质性;互补性;矛盾性

所谓“都市美学”即“都市化”背景下美学的当下形态,主要研究都市化进程(Metropolitanization)中,人的欲望、感觉、情感、心理、精神和自由等问题,目的是要解决都市化境遇下,异常突出的“人文—审美生态”与“精神—心理环境”等“都市问题”,提请和敦促现代都市人,反观自我、善待生命、捍卫自由、尊重情感、提升心灵,使美学的批判功能和审美的陶冶作用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来,让人们在都市化进程中更完整地理解和亲证什么才是真正的生命自由和精神愉悦,最终体证人之为人的“大我境界”。这是一个既针对当下现实境况又指向未来发展前景的前沿学科。其当下最紧要的任务有三:一是回顾历史,剔掘爬梳思想史、哲学史和美学史,分析都市美学的人性基础和心理内涵,为都市美学寻得必要的哲学参照和坚实的学科基点;二是面向现实,深入分析当下都市化进程的现状与问题,这是都市美学的现实基础和生命根源;三是展开研究,包括都市美学基本理论问题及其学科建设。而前者又是后两者的基础,将为它们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源、理论视野和分析思路。本文拟探讨中西方在“轴心期”不约而同提出的“和”的哲学与都市美学研究之间的学理关联及前者对后者的启示意义。

中西方思维根源和思想事件最初皆源于先民们对自身生命机体的观察和推比,我们将要谈到的“有机和谐”思想也不例外。一般哲学思想史认为,思想和哲学的原初形态都以“自然”为主要反思对象。此观点揭示了人类文化起源的“对象特征”,而问题的关键是,先民如何“观察、反思和理解”这些对象。我把这后一点称作文化起源的“主体特征”,即以自身“生命体验”为基点的“比性思维”,前者是运思基点,后者是运作模式,也即维柯所谓“诗性智慧”,故人类文化的第一形态便是“诗性文化”[1]。而于先民最重要、也最强烈的“生命体验”无疑是“男女构精”下“自身生产”的“神秘性”所带来的“惊奇感”。

诗化哲学家柏拉图在《会饮篇》里讲过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从中我们也许能体会出“和”之真义。他说,先前的人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开始有三种人,男人——太阳生、女人——大地生,还有一种不男不女亦男亦女的“阴阳人”——月亮生;而且他们的形体如圆桶,腰背皆圆,每人四只手、四只脚,两副面孔,一对生殖器,其他器官也皆以此比例倍加。因为体魄和精力无比强壮,他们就图谋向诸神造反。宙斯派雷神把每人劈成两半,当然这一半就十分想念那一半,想再合起来,茶不思饭不想,事不做,最后活活饿死。眼看人类即将消亡,宙斯突起慈悲之心,就把人的生殖器移到前面(先前都在后面),使男女可以借交媾来生殖。这样一来,抱着相合的是男的和女的,就有后代留下;如果抱着相合的是男和男、女和女,除了发泄情欲,留给他们的就是绝种。从那时起,情欲就埋植在人类心里,人们渴望借相合达到原初的整一状态。男女的情感关系由此而出现三种情况:男—男、女—女、男—女,两种状态:同性恋、异性恋。

这个故事不是柏拉图杜撰的,柏拉图公元前380年左右讲述了它,而其产生的年代实际要早上很多年。柏拉图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雅斯贝尔斯称之为“轴心期”的时段,地球的另一面、西周末年的史伯于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与时任王室司徒的郑桓公讲到“兴衰之故”、“死生之道”时说出了如下的话:“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即使不作文献的充分征引我们也可以推断,此话应早已有之,断不是史伯首创。史伯这话与上述人类起源的故事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和”乃“真夫妻”,“同”即“同性恋”。由此反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就明白无疑了。从语源角度说,“和”之“生殖义”(包括“人人之和”与“天人之和”)的解释应该是“和、同”的原初之意:“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周易·系辞》)、“人和乃生,不和不生”(《管子·内业》)、“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妻合气,子自生矣”(《论衡·自然》)。至于其他“道德义”、“哲学义”、“审美义”等皆引申之义。这种原初的生命体验在西方也催生了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万物和谐”观,包括柏拉图的“理想国”(“理想国”就是“社会有机论”[2])及“正义论”(“正义论”就是“人性和谐论”),后来又发展成为亚里士多德的“有机论”。

解“和”为“生殖义”的“真夫妻”,实有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神话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等理论和材料的支持。人类学研究表明,“生殖文化”是一切人类文化的策源地,人类的文字、风俗、艺术(特别是建筑)、哲学等都有生殖的原始遗印。[3]比如《周易》,其阴、阳二爻其实就是我们聪慧的先民受“男女构精而生子”这一最直接、最强烈、最重要的生命体验启发总结出来的。中国文化典籍中的很多观点都可以从这个观点来理解,而且也会更为圆通。

要发挥“和”哲学的重大现实意义就必须首先弄清楚“和”的基本内涵。从“生殖义”角度看,“和”之第一要义是先得有至少两种“异质因”并存,此即“以他平他”(平,并列、相对)之意;其次,这(至少)两种“异质因”还须能“互补”,正所谓“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否则水火不相容,也是枉然——这也就是在“夫妻”前加一“真”字的缘由所在;最后,“夫妻”毕竟是两个各赋禀性的独立个体,若是一个完全依附或融入另一个,“和”就会因其“异质因”的消失而不复存在。故而,这第三要义就必然是“矛盾性”。因此,“和”的哲学要义之“矛盾性”就尤为重要,“和”文化的良性循环就得靠它了:它一方面启动“异质”(“异质”并不一定就“矛盾”)各方的个性化因素,让其充分表露蕴蓄的内能,以逼推各方自我调整、自我规约,同时它又指向最完善的“无限和谐”,保证了“和”的“过程性”与“生命力”,并永葆异质各方的内在张力。同时必须明确,“和”并不是一结果,而是一过程。

我们用异质性↔互补性↔矛盾性来概括“和”的整个哲学内蕴。从“和”之“三性”来观照当下的“和谐社会建构”就会对之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和谐社会”之“和谐文化”、“和谐政治”与“和谐经济”就各具三种不同的特性。就“文化”言,则必主张“文化多元”、“文化融合”和“文化争鸣”;就“经济”言,则需坚持“经济多轨”、“经济调控”和“经济竞争”;就“政治”言,则要提倡“政治多极”、“政治对话”和“政治监督”。若以“和”之“三性”反思人类自身则就更为紧要了。

首先,就“人与自然”言,人不能完全“自然化”、自然亦不能完全“人化”,人与自然既异质又必互补,既有矛盾又须和谐相处。我把人与自然这种必须在“自然性”与“人为性”之间保持的必要张力和良好平衡称为“非自然的自然性”。这里有两点值得都市美学研究者借鉴:一、与过去我们老是讲“人化自然”、“自然人化”不同,都市化时代我们更应当讲的是“人的自然化”。“人的自然化”除了要求我们正视人的感性、感觉和欲望,更主要的是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的哲学理念:这是当代西方环境哲学和环境美学重点关注的①。都市美学应当把“环境美学“作为自己重要的研究对象,这可以从都市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结构看出。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客观知识》中提出、后在《论三个世界》中系统论述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为我们理清都市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结构提供了参照[4],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简单地说就是:“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文化世界”。与之相应,立足于都市化进程之都市美学研究当从三个领域展开:研究都市“物理世界”的“都市环境美学”,研究都市“心理世界”的“都市生态美学”②,研究都市“文化世界”的“都市文化美学”尤其是“都市文艺美学”。上文言及的“都市环境美学”就是从审美价值角度针对都市生存空间、都市生态平衡和城市工程建设而产生的。200多年来的都市化进程主要依赖的是现代科技和现代文明制度,我们的关注点多在“物理世界”和“文化世界”,而相对忽视了都市“心理世界”研究,其结果是高度发达的现代都市生活和文化并未成为都市人安顿灵魂的精神家园:“人口过多,竞争过度,失业现象严重,生活压力过重,造成城市人口心理失衡,性格变态,群体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降低,使得整个城市社会发育不健全、不健康,人际关系冷淡,道德沦丧,犯罪率上升”[5]。总之,人的“非自然的自然性”是都市环境美学的人性基础和哲学参照。

其次就“人与社会”言,自我不能完全“社会化”、社会亦不能完全“自我化”,否则,前者会消解个体,后者就直通专制。人的这种既要“社会化”又要保持“自我”的特性,就是康德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文中所说的人类的“对抗性”即“非社会的社会性”(the unsocial sociability of men),“也就是指人类要进入社会的倾向,而这一倾向又是和一种经常在威胁着要分裂社会的贯彻终始的阻力结合在一起的。而这种禀赋显然是存在于人性之中的。”[6]7这是人的本性,只是在“都市化”背景下,人的“社会性”与“非社会性”之间的张力和冲突更大、更引人注目。所以都市化背景下,人性问题、生存意义问题,就显得更紧迫、更突出。人具有一种要使自己社会化的倾向,投入社会,走向为其提供了无限展现空间和表演舞台的现代大都市,目的是发展自己的自然禀赋,实现自己的价值理想。人的这种“社会性”在都市化时代最集中地体现在“消费”上,尤其是所谓的“炫耀性消费”,其基本特征是“被见证”,比如办宴会、穿上万元的名牌服装、挤扁头地涌入大都市,等等,目的就是要别人见证自己的身份、地位、品位和价值。但同时他也具有一种强大的、要求自己“单独化”(孤立化)的倾向,想按自己的意愿来安排一切,但他处处遭到阻力,就正如他在相同的方面也阻碍别人一样。“正是这种阻力才唤起了人类的全部能力”,从而创造了真正的文化。这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我们应当感谢人类天性中的“不合群性”和“竞相猜忌的虚荣心”、“贪得无厌的占有欲和统治欲”,“没有这些东西,人道之中的全部优越的自然禀赋就会永远沉睡而得不到发展”[6]7-8。毋庸讳言,现代大都市的飞速发展、都市化进程的一日千里,不能不归结于人类的“非社会性的社会性”这一深刻的人性根源。

可以说,都市化进程与都市人的“非社会的社会性”是个互相推进、互为激发的循环互动过程:当代社会的都市化程度越高就越能激发都市人的“社会性”,而其“社会性”的强烈激发又必然使其“非社会性”要求日盛一日。“社会性”与“非社会性”的对立和冲突越是尖锐就越能促发人开掘自身潜能以创造丰富多元的文化和巨大无比的经济价值,从而推动和加速都市化进程的广度和深度。这就是“都市文化美学”所应关注和研究的。

因此,我们认为人的“非社会的社会性”这一点很重要,它不仅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出世”与“入世”有相对关系,且可以解释当下人明知大都市的压力与竞争还争先涌入其中的原因。而其中的“非社会性”正是都市人出现精神问题的人性根源所在,由此都市美学和传统美学一样,得出面解决人的精神、情感、自由等问题。社会性与非社会性的关系其实就是规则、禁忌与自由、个性的关系,前者通向都市化,后者则通过都市化带来的精神、情感问题而返归“心灵的家园”。而都市危机已经向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人在都市中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享受不到劳动的愉快,建造了高楼大厦却总感到精神上无家可归,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产品然从未体验过审美的愉悦和心灵的片刻宁静与自由。所以,“生存的都市化”与“心灵的家园化”是都市美学必须处理的一对辩证关系。没有城市化以前,人们都向往城市化,“进城”成为一生的梦想;而一旦城市化了,人们又想逃避城市化,这可能是一个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和困境[7]。

再次就“人与己”言,既不能人人为我,亦不能我为人人;前者不可能,后者不现实;前者是诳语,后者乃梦呓。如果说在乡村和城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相对朴素单纯和温情脉脉,那么在都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异常复杂和多面,而如何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既顺应时代的大潮又不致失去自我,如何在都市化进程中减轻自身的异化命运,如何在大都市背景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则是每个身间其中的都市人不得不思考的现实问题。这其实还是个“非社会的社会性”的问题:“非社会”即保持自我、坚守节操,“社会性”即融入社会、得到见证。总之,人的“非社会的社会性”既是都市化进程的内在人性根源又乃都市美学研究之人性基础和哲学参照,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和批判当代都市存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野和分析思路。

最后就人“身与心”、“灵与肉”言,则要心不为身役、身不为心累。这既与我们提到的“非社会的社会性”相关,且与前文所谓“非自然的自然性”有根本之联系,而根本上是个心灵如何自由、灵魂何以和谐的问题。这当然就是都市生态美学研究的重点了。

总之,“和”的哲学所开示的诸多内蕴,既为我们解决都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都市问题”和“都市危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也为当下都市人处理人生问题和心理危机提供了很好的思想借鉴和智力支持,更为我们方兴未艾的都市美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参照和学理支持。

注 释:

① 关于环境美学问题,请参阅陈望衡为其主编的“环境美学译丛”所写的总序言及美国著名哲学家阿诺德·伯林特的《环境美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② 在西方,与城市化相关的精神与文化问题主要属于城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但这种较客观、实证的科学研究对诸如“情感的愉快与不快”、“心灵的自由与不自由”等审美问题无法作出有效的“干预性研究”。参见刘士林《社会的都市化与审美问题的当代性》,《社会科学战线》2006第2期。

[1]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2]卡尔·波普尔.论柏拉图[M]//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141.

[3]廖明君.生殖崇拜的文化解读[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4]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14.

[5]李京文.建设生态经济城市[N].天津日报,2006-07-03.

[6][德]康德.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M]//[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孙逊.都市文化研究:一门世界性的前沿学科[N].光明日报,2005-09-13.

Abstract:After China joining the WTO,it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the people that China's media industry must go to the world and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China's media companies need to grasp the new opportunity to promoting the imple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The Chinese government also needs to arrange appropriate institutions and actively promote and protect the actions of media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ization.

Key words:China's media industry;internationalization;strategy;reflection

The Nature of Existence The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the Theory of Jism as the Center

LIU Yi-q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 China)

The thought of Qi and the survival concept of the Chinese are closely associated.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philosophy history,we can clarify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of Jism since the pre-Qin dynasty;thereby we can understand the natures of Existence The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From the meaning of the existence theory, human's individual existence is always available to communication with the outside world,and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individual can always be resolved through their own transformation.Meanwhile, the physical and spiritual homology decides that soul and body in the survival view of the Chinese system are unified in Qi.

Qi;Jism;Chinese philosophy;theory of existence

Spivak:Rhetoric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GUAN Rong-zh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4,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s challenging the traditional definitions of rhetoric, pointing out that rhetoric can only be settled in the productive unease shuttling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which grants infinitive openness to rhetoric,and revealing the significance of uplifting rhetoric to such a strategic position of indeterminacy in postcolonial cultural criticism.

Key words:rhetoric;metaphor;tension;shuttle;cultural interpretation

Philosophy of"Harmony"and Study of Urban Aesthetics

LI Wei

(College of Art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Abstract: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with rich connotation co-sponsored by China and the West in the"Axle Age"is essential theoretical resour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harmonious society and urban cultural studies,which provides us utilizing thoughts and intellectual supports to solve"urban issues"and"urban crisis"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and even provides the necessary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academic support for the burgeoning urban aesthetics research.

Key words:"harmony";urban aesthetics;heterogeneity;complementarities;contradictoriness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Immoral Internet Behavior Scale—The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Users as a Case

HUANG Shao-hua

(Ningb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100, China)

Abstract:Through documents, interviews, and open-ended questionnaires, the author designed the measurement scale for college students'immoral Internet behavior, which contains two dimensions of social morality and professional morality.The author used this scale to measure college students'immoral Internet behavior.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scale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College students'participation in the"Internet plagiarism"and"Internet piracy"becomes more common,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Internet morality.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network morality;immoral Internet behavior;scale

Refl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s Media Industry

DING He-gen1,ZHENG Qing-hua2

(1.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China;2.School of Humanities,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05, China)

B516.31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7-8444(2011)06-0776-04

2011-06-20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都市化进程与文艺美学的当代性问题”(07BZW011)。

李伟(1982-),男,安徽太和人,文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美学和艺术学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性都市美学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盘中的意式美学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外婆的美学
穿越水上都市
纯白美学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妆”饰美学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