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日海,罗 勇
本组共79例,男34例,女45例。30~59岁53例,60~85岁26例。病史0.5~1年65例,1年以上14例。全部患者均有4~7颈椎关节错位,其中伴1~3胸椎关节错位者57例。均经X 线片、CT、MRI证实。
检查时嘱患者取坐姿或俯卧位,检查者以双拇指沿颈胸椎自上而下触摸;颈胸椎关节错位者,可发现该椎体棘突或突起或向患侧偏斜,其旁肌肉紧张并有压痛;患侧的肱二、三头肌起点、冈上肌、肩胛肌、大小圆肌、胸大肌、肱桡肌、斜方肌,有肌束痉挛形成的条索状物及明显的压痛点;肩关节外展试验阳性。即一手固定患侧肩部,另一手使其上臂前后外展、上抬,感觉有阻力且患肩疼痛;X线、CT片可见骨质增生或椎间盘髓核脱出,椎间孔变窄。
治疗可分为四步:①患者胸部俯卧于枕上,手法松解颈项、肩、上背部肌肉,术者一手托住对侧头面部向患侧旋转最大限度,一手拇指抵住偏歪棘突推向健侧,双手同时扳动,可听到关节复位声,或拇指感到偏歪棘突有明显移动感即可,提示其关节复位,此手法机理同坐位旋转定位复位,但更容易操作,患者基本无紧张感,多关节双侧错位,可交替操作复位;②上述手法结束后,让患者头颈侧偏于枕前,术者一手按于耳下固定头颈部,一手掌抵按固定患侧肩颈部,纵向瞬时寸力推动,可听到关节复位声,同样手法于对侧操作一次;③胸1~3棘突偏歪,患者胸上部俯卧于枕上,双肩放松,头低位,术者站于患侧,一手掌根抵住偏歪棘突,一手掌根至对侧前腋下抵住往上抬,双手同时用力,抵住棘突掌根突然发力,即可复位,有时患者患处水肿,难以一次成功,可根据患者病情每天治疗时复位,每次复位可连续扳动1~2次,至棘突平复椎旁无压痛,颈背肌松软及其他症状消失;复位手法要柔和、有力、敏捷,切忌手法粗暴,旋转过度,以免发生意外;④辅助手法:因神经根受压迫刺激引起周围症状,常见颈、背、臂肌肉痉挛紧张疼痛麻木,功能障碍,上臂手背肿胀,需采用推拿治疗促进恢复,施术时应根据肌肉起止点、痛点进行,采用推、揉、弹拨等手法,拿肩井、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位治疗麻木、胀痛。
由于颈4~胸3椎关节错位,纤维环和软骨板变性,髓核脱出,骨质增生,椎间隙明显变窄,关节结构改变,椎间孔随之变形,引起周围软组织牵拉损伤,渗出水肿,无菌炎症,甚至机化,神经根因受到软组织损伤因素的刺激,及椎间孔变窄的骨性压迫,其所支配区域出现疼痛、麻木、功能障碍等表现。颈4~6神经根受压,引起肱二头肌、斜角肌、胸大肌、肱桡肌、颈、肩胛、肩、前胸、上臂外侧、前臂桡侧出现疼痛,拇指麻木,或者网球肘症状。颈6~7神经根受压,肱三头肌、冈上肌、肩胛三角肌、大小圆肌、后斜角肌、食中指麻木。胸1~3椎关节错位,引起患侧肩胛区、肩外侧、肱三头肌部位疼痛,夜间加重。医者也可根据患者疼痛、麻木、功能障碍的症状,查找颈、胸椎病变部位。肩部症状重、功能障碍常诊断为肩周炎,手指麻木重常诊断为颈椎病,实则二者多由颈、胸椎关节错位引起,仅是症状表现、部位轻重不同而已。
通过推拿复位纠正关节错位,解除错位关节对神经根的骨性压迫,关节复位后,周围软组织水肿的吸收,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错位的椎间孔恢复正常,粘连解除,推拿松解肌肉痉挛。促进肌肉代谢产物排出。手法治疗的综合作用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镇痛的目的,使肌肉神经恢复正常功能,肩关节功能亦随之恢复。此手法安全可靠,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