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习俗异同的分析
——兼谈在外语教学中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011-04-13 01:29:06
关键词:习俗日语民族

刘 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外语系,辽宁 阜新 123000)

1 引言

近年来,关于大学日语教学中文化教育问题的研究不断增多,但专门针对文化习俗异同应用于教学中的研究尚不多见。习俗是社会发展中长期沿袭下来的习惯、礼节、风俗等的总和,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两国各自受到地理环境、社会状况、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两国的文化在传统节日、社会礼仪、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民族文化习俗方面存在着差异。笔者将对汉日民族的文化习俗异同问题进行阐释与对比,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一方面对丰富和完善文化意识培养与文化导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使之既熟悉外国文化又深深扎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为其今后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打下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 传统节日、婚丧嫁娶习俗的异同

日本是阳历1月1日过新年,很多家庭从12月13日起开始大扫除,然后购买年货,装饰房屋,做新年饭,除夕夜吃荞麦面条,新年去神社和寺庙初次参拜等。虽然和中国过年形式有些类似,但内容却大不一样。如日本装饰房屋,在门外两侧置放“门松”、在门框上挂“稻草绳”,供神用大小两个糯米饼,在壁龛放象征吉祥的鲜花、挂轴。而在中国的春节,人们则往往会扫房舍,贴春联,敬门神,挂年画。“端午节”和“七夕”这两个中国传统节日,在日本也过,但其内容却大相径庭。在中国“端午节”是吃粽子,赛龙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七夕”是牛郎和织女的鹊桥会。而在日本“端午节”是孩子的节日,有男孩的家庭插菖蒲,挂鲤鱼旗,祈祷孩子出人头地;“七夕”是人们把写有自己愿望的纸条挂在树枝上,祈祷书法、针线活有进步。另外,日本的一些节日和中国大不相同。例如,日本过“節分”(指立春的前一夜,每年2月3日前后)。“節分”这一天举行的驱鬼仪式可以看做是中国的“追傩”(古时宫中在除夕举行的驱鬼仪式)与日本的“節分”的结合。按二十四节气的历法来看,立春是新年的开始,“節分”是旧年的最后一天,相当于除夕,而“追傩”的仪式正是在除夕举行的,所以现在“節分”的驱鬼仪式相当于中国以前除夕的“追傩”活动。在“節分”,日本人一边抛洒炒熟的豆子,一边喊“鬼出去,福进来”。而中国的“追傩”,是找一个人装扮成鬼的模样,其他人用桃木箭、芦苇箭、桃木棍等将他赶走。

在婚丧嫁娶方面,当今的日本绝大多数是恋爱结婚,但也有少数相亲结婚。订婚彩礼、礼品与中国不同。彩礼金额为男方月薪的2~3倍。最近许多男性用结婚戒指代替彩礼,而女性则向男方赠送手表、领带别针等高档礼品,以表示爱情高于金钱。订婚礼品是比较固定的品种,多是象征长生不老、美满幸福和子孙兴旺的鲍鱼片、干松鱼、海带片等。婚礼多半按神道仪式举行,也有按佛教或基督教仪式举行的。葬礼是人生最后也是最悲痛的仪式,日本人的葬礼一般按佛教传统仪式进行。守灵之夜和葬仪通常只是故人家属和关系亲密的人参加,而吊唁者只参加最后的告别仪式。这和中国大致相同。

3 礼节、左右习俗、数字习俗的异同

日本著名学者金田一春彦指出:“日本人喜欢少讲话、少写字,遇到必须讲或写的时候也尽量缩短表达。但只有在寒暄语的表达上语句长且丰富。”伴随着说寒暄语的同时还有鞠躬动作、微笑等。中国人在古代见到尊长要下跪磕头,后来演变成作揖打躬,现在演变为点头握手。而日本人习惯以鞠躬致意。从略微点头、动动肩简单致意到行90度大礼,直至跪在地上、双手伏地、额触手背的最高拜礼,都有细致的规定和惯例。中日两国人都喜欢微笑。中国人的微笑含义很简单;而日本人的微笑和鞠躬一样,从小就接受父母教育,无论是赞同、反对、克制、歉意、痛苦、失望……脸上满是清澈的笑容,认为这是社交的义务。另外,中日两国人的体态语、目光视线以及中日两国的赠答文化礼节都大不相同。例如,在叫人过来时,日本人是手心朝下,手指作前后摆动状,而中国人是手心朝上;在与人交往时,日本人总是努力做到不与对方的目光相碰,两个人面对面交谈时,相互之间往往是将视线放在对方以鼻尖为中心的部分,而不是眼睛看眼睛;日本人相互送礼大多场合是“等价交换”,喜事要“加倍”,丧事要“减半”,这样的还礼标准已为世人固定下来。

在古代,日本受中国唐代尚左文化影响,官职上“以左为大”。在中国,有老子的“吉事尚左,凶事尚右”;中国的阴阳五行思想中,左为阳;太极拳及气功也是从左侧开始。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左右的优劣势头也在变化,日本和中国是相同的。汉代时“以右为尊”,如升职叫“右移”,被贬降职则称“左迁”。近代以来,“右”多带有褒义,如“无出其右”。举行国际会议时,会议主席台依次的排列、涉外宴会的桌位等,都遵循“以右为尊”的原则。而“左”多与“邪、不正、凶”同义,如汉语的“旁门左道”。按日本的民间习俗,形容迟钝、性情古怪的人是“左卷き”;形容家运衰落、衰败、倒霉是“左前”。两个民族文化中都有尊右卑左和尊左卑右并存的现象。

数字本来是一种计数符号,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人们赋予了它特殊的含义和内涵。汉民族对数字有灵物般的崇拜。在我国古代注重奇数,认为奇数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为天,偶数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为地。最大的奇数“九”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尊严、权力和吉祥;而在日本,“九(く)”发音与”苦(く)”相同,是个不吉利的数字。古代中国人认为“八”不太吉利,但在改革开放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认为“八”就意味着“发”(广东话里“八”和“发”谐音)能给人们带来幸福和财富;日本人在求吉祥时,也多取“八”(“八”的上窄下宽,意味前途越来越广阔)字形。日本人最喜欢的数字是“三”,最忌讳的数字是“四”(日语里“四”与“死”发音相同)。数字有吉凶褒贬的神秘意义色彩,这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映。

4 把汉日民族文化习俗有机地结合起来传授给学生,有助于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对比中日文化习俗的异同,让学生在比较中了解中日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词汇是外语学习的基础,常用词组和短语是学生逐渐形成用日语思维的重要语料。授课时将汉日民族文化习俗异同融入到词汇、常用词组和短语的学习中,生动地加入了语境,更易于学生记忆、熟练掌握。背诵课文和模仿磁带,勤听多背诵是现在学生听力和会话学习的主要方法,但不了解文化背景知识,靠死记硬背,很难掌握生动、地道的日语。所以汉日民族文化习俗对比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学生提高听力和会话的能力。写作能力提高的前提是多背好的词组、短语和句型,并将它们灵活运用到写作当中。如果把日本独特的文化内容与所掌握的中国文化相结合,引用到作文中,对写一篇好作文有难以预料的辅助作用。

教学过程中对比汉日民族文化习俗,加强对母语文化教学的重视。近年来,日本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中得到重视,起到积极作用。但在母语文化环境下学习日语,日语语言能力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文化的影响。许多学生学了几年的日语,当与日本人进行交流时,遇到有关中国文化特色的内容时,却不知如何恰当表达出来,反映出日语学习者表达中国文化能力的欠缺。所以在教学中注意日语和母语文化材料输入的平衡,重视提高学生用日语表达母语的能力。汉日民族文化习俗的对比教学,弥补了这一缺陷。汉日民族文化习俗的研究并传授给学生,有利于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5 结语

培养知识面宽广、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兼备的学生是社会对学校的要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市场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培养学生在校期间掌握起码的相关专业知识,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勇于应对时代挑战。在大学扩招等因素的影响下,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大学毕业生已经不是从前意义上的精英,而是一个单位中实实在在务实工作的一分子,换句话说就是大多数高校培养的是普通建设者。为了适应这种需要,高校应大力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基础和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探索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1]徐灿.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重庆大学学报,2004,(10):130~132.

[2]晓罗.国际交往礼仪的以右为尊[J].刊授党校,2010,(3):50~51.

[3]刘孝礼.中国神秘言语[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4]田中魁,池学镇.世界通览:日本卷[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

[5]孙满绪.日语和日本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6]李雪梅.日本·日本人·日本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7]靳卫卫.走进日本[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

[8][日]水谷修等编.日本事情ハンドブック[M].东京:大修馆书店,1995.

[9]吉里.V.纽思图普尼.如何与日本人交往[M].林书武,等,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10]马兰英,等.日本风俗习惯[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1]崔明霞,等.中华年节[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习俗日语民族
我们的民族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32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0
习俗
处暑
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