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以 珍
(哈尔滨金融学院,哈尔滨 150030)
《辞海》云:“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联系,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成果。”[1]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美国语言学家E·Sapir在其著作《语言论》(1921)中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2]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而且还要知道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价值观等。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既是整个文化的产物或结果,又是形成并沟通文化其他成分的媒介,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因此,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一种互相联系、彼此制约的关系。
文化意识指对目标语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知晓。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方式、处事哲学、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标准等无不受其价值观的影响。(张安德,张翔[3])
根据Hanvey(1979)的观点,跨文化意识(Cross— Cultural Awareness or Intercultural Awareness)也称文化敏感性,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贾连庆[4])简单地说,跨文化意识就是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
语言是多种多样的,文化也是形形色色的。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作为第二语——英语的学习,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因此学习第二语的过程也就成了了解和掌握该语言的文化的过程。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郑树棠[5])中,包涵了许多跨文化因素,这为开展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创造了条件。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Barnett Pearce, Verrion Cronen等的理论,价值观、信仰、看法属于文化结构中的最深层次,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思维和情感。
2.1.1 时间观念价值取向的渗透
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Unit 1 Section A Time-Conscious Americans 中,描述了美国人对时间的价值观。人类学家Hall提出时间观念有两种模式:时间的单一性(monochronic-time or M-time)和时间的多样性(polychronic-time or P-time)。(Hall,1997[6])单时制的人们(例如北美、北欧、西欧、美国等国家的人)把时间看做是一条直线,可以切割成一段一段,他们强调时间表,强调事先安排;多时制的人们(拉丁美洲、中东等国家的人)习惯于同时处理几件事情,而不强调一切都按照时间表来操作。中国人采用的模式与多向记时制相近,但现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开始从多向制向单向制过渡。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于一项活动的筹划、开始、延续、结束以及对时间的灵活性会依据本民族的时间观念价值取向而有不同的做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比不同的国家时间观的异同,使学生适应并接受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奠定跨文化交际认知上的基础。
2.1.2 信仰价值取向的渗透
“在人类的文化知识活动领域中,宗教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和科学及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文学、艺术、道德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7]作为西方世界的主导思想,毫无疑问基督教文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是极其深远和巨大的。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Unit 4 Study Abroad中,Gloria Marcato通过向她的房东介绍她每个星期日到教堂做礼拜这个细节,打动房东而成功地找到了一个接待家庭。Gloria Marcato对基督教的虔诚和房东一家产生了宗教文化的认同和共鸣。从而使他们欣然接受了Gloria Marcato的入住请求。由此可见。理解对方的宗教文化是相互理解和沟通的重要前提。
2.1.3 语境层面的渗透
所谓语境其实就是人类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整个环境。读者应根据交际语境和非语言理解来所传达的内容,来理解言中之意和言外之意。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Unit 3 Section A “A Good Heart to Lean on”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令许多学生费解:But the next day people kidded him by saying it was the first time any fighter was urged to take a dive before the fight began.这句的难点在短语“take a dive”,许多学生望文生义。“take a dive”是“突然下降,暴跌”的意思,可在本句中怎么也理解不通。事实上,这是个美国俚语,通常用做隐喻。它原用于职业拳击比赛中一方事先被收买在比赛中假装认输,下注者因此从中渔利。后来又引申为“假装认输,甘愿认输”。倘若学生们在平时学习英语时未摄入英语中这些特有的俚语或习语,自然不会和阅读材料产生共鸣。
由于受历史传统、社会政治、宗教信仰、民族文化、思维方式和自然地理环境等方面影响,有的相同的事物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所表达的文化感情色彩也截然不同。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Unit 4 Study Abroad中,Gloria Marcato 不惜纸墨向她的房东描写她的四条狗,利用了宠物在西方人心里占有特殊的地位这一文化习俗,引起了房东的好感和情感的认同,从而成功地使房东接纳她提出的住宿的请求。“dog”(狗)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感情色彩恰好相反。“dog”被英美人士看成是Man’s best friend(人类的好朋友)。狗的比喻基本上用于褒义来形容和描述事物好的一面:如: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时) .He is a lucky dog( 他是个幸运的家伙).而在中国,狗往往是贬义的,通常用于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如:鸡鸣狗盗、狗急跳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拿耗子、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等。再如,“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一种吉祥的动物,数千年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的传人”这个称谓,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常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如藏龙卧虎、乘龙配凤、乘龙快婿、成龙配套、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而西方人却认为dragon(龙)是邪恶的象征,认为龙是凶残肆虐的怪物,应予消灭。通过文化差异的比较, 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思维,减少了文化冲突。
在文化的诸多类中,衣食住行等被称为表层文化,是物质方面的东西,而它们却构成人们日常生活的全部。同时它们又受诸多价值观、世界观等深层文化的影响和支配。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中美在饮食观念、饮食结构和餐桌礼仪等饮食文化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Unit 3 Rich Meeting His Future Mother-in-law一文中,涉及到了饮食文化的价值取向。正是基于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才使得Rich在拜见未来的中国丈母娘过程中造成了一系列的“有失礼仪”,导致了文化的冲突和交际的失败。如Rich携带一瓶红酒作为拜见未来的丈母娘一家的见面礼,而未来的丈母娘一家压根没有喝红酒的习惯,当然也没有喝红酒用的专用杯,显然这个“华而不实”的礼物没能赢得未来的丈母娘一家的好感。在饭桌上,当未来的丈母娘端上自己的拿手菜“自谦”和“客套”地说“这个菜不够咸,没有味道,难以下咽”时,对中国文化中“谦虚、客套”的习俗不明就里的Rich信以为真,竟当着未来的丈母娘惊愕的眼光,往瓷盘里倒了好多的酱油。进而,在饮酒时,未来的中国丈母娘及家人浅尝辄止,相互推让,而Rich很实在、很莽撞,毫不客气地独自喝了满满两大毛杯红酒,令在场的中国人瞠目结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对于这一系列的失礼,Rich非但毫无察觉,而且感觉尚好,洋洋自得。在这篇文章中,Rich的表现验证了不同饮食文化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正可谓文化是思维的源泉,而价值观是文化的凝聚。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中,饮食观念、饮食结构、饮食礼仪、饮食内容等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避免文化休克的产生。
美国语言学家Robert Lado说:“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8]随着中国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社会交往也与日俱增。作为大学英语教师, 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跨文化教学意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辞海(第六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796.
[2]E·Sapir.语言论[M].1921:221.
[3]张安德,张翔.论外语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与文化导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6)25~27.
[4]贾连庆.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30~31.
[5]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6]Hall, E.T. 1977. Beyond Culture. Anchor Books.
[7]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5.
[8]Lado R. Language Testing. New York: Mc Gram Hill,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