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敏 冯宏祖 韩 旭 姚永生
(塔里木大学 植物科学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提高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融入大学教学过程,这也是21世纪初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按照素质教育的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要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把对学生而言是外在的知识和感受内化为学生个人内在和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农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专业课,其所包括的内容比较多,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同时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随着教学课时的不断减少和市场经济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农业昆虫学》课程进行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改革尝试和实践,努力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农业昆虫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日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由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课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减少,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来完成繁多的教学内容并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成为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和市场对植保人才的要求,结合南疆地区特殊的地域环境,我们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取舍。
根据学校的调查和统计,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部分都进入基层团(场)作技术人员或进入农药公司作销售人员,这都要求他们要熟悉了解基层农民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当地特色作物和果树上的害虫的识别与控制。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主要选取当地发生频繁和危害严重的农业害虫作为讲授的重点和侧重点,如棉花害虫和果树害虫。对于某类害虫,我们讲授的侧重点是对其识别的方法和防治的原理,特别是如何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期。
对于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来说,本课程的基础点是虫情的科学调查和害虫防治的原理和策略。所以我们把“害虫种群动态与虫害形成机制”和“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这两个章节作为本课程的基础进行强化,并把这两个章节所体现的精神和原理贯穿到对所有害虫的讲解和传授中,特别是贯穿到各种害虫综合治理方案的设计中。这一思想与各版本的《农业昆虫学》教材编排与制订的思想是一致的。
《农业昆虫学》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害虫种群在一定生态条件和外界环境下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找出害虫危害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运用各种防治原理和策略,预防虫害的发生或将已经发生的虫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限度,创造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所以本课程的难点是害虫的预测预报、经济阈值的估算、防治策略和最适防治期的确定以及它们三者之间所体现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动态关系的灵活把握。害虫的预测预报不仅要求学生对害虫本身的生物学特征和发生规律要熟悉和了解,而且要求学生对当地害虫所处的生态条件和气候环境的变化有整体的把握。经济阈值的估算既要求学生对基于害虫预测预报所能挽回的损失有准确的判断,又要求学生对采取的防治措施和方法所需要的费用有准确的预算。防治策略的制定和最适防治期的确定既基于学生对虫情的调查和预测预报,又基于学生对经济阈值的估算。同时防治策略的制定还反过来影响经济阈值中防治费用的预算。对于缺乏经验的学生来讲,完全理解三者的动态关系是一个难点。典型的案例是2008年我们组织学生对校园周围棉田的棉铃虫进行越冬代成虫和第一代成虫的连续调查,学生们得出的结论是还没有达到需要采取防止措施的经济阈值,当到第二代成虫的时候,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已经大大超过了经济阈值,而此时已经错过了最适防治期(即第二代幼虫幼龄期)。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在理解三者的动态关系时进行了强化和多次的模拟实践演练,这也是我们讲授本课程的核心价值和最终目标的体现。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业昆虫学的研究和应用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不断涌现。而教材的更新和改编的速度远远比不上科技的发展速度,所以我们就需要把农业昆虫学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补充到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农业昆虫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这些内容往往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部分。例如害虫防治中的“避难所策略”(Refuge Strategy)和“排斥-诱杀策略”(Push-Pull Strategy)以及这些防治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
学生在上《农业昆虫学》之前已经学习过作为专业基础课的《普通昆虫学》,他们对昆虫学的好奇心已经淡化,并且认为没有必要再学习《农业昆虫学》。为了让学生对《农业昆虫学》的重要性有个直观的认识,我们经常在第一堂课的时候讲一个每年在新疆各地发生的真实故事,如2008年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棉农给学校打来电话,反映当地棉铃虫大发生的现状,并请求学校给予援助。学校决定派出两位植保教研室的老师和六位学生组成援助小组。故事讲到这里,我们就会问学生: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是否能圆满完成任务?然后开始切入本课程的绪论部分,告诉学生《农业昆虫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并特别强调《农业昆虫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农业昆虫学》中有许多的教学内容都是很枯燥乏味的,而这些内容往往还是必须传授的主体内容,如某类害虫(比如说蚜虫类)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征、生活周期、种类、分布范围等。这些内容往往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采取的办法是把这些内容强化到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的指导上去。除了每年暑假我们组织学生到南疆各县区农场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学实习外,我们还会临时组织学生到校园附近的农场和大棚温室进行短期的教学实习,在教学实习的过程中给他们讲解害虫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活周期等,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了枯燥但很重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
在没有昆虫标本,也不适合安排教学实习的情况下,我们常常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情境并让学生共同参与来活跃课堂气氛,或者将上一个年级学生参加的教学实习过程录制并编制成视频教学片,等等,这些措施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传授枯燥知识的途径和手段,在学生中受到极大的欢迎,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部分学生在学习《农业昆虫学》的过程中,趋向于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记忆知识点,特别是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点。所以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刻意地诱导学生用理解的方法去掌握,防止他们死记硬背。《农业昆虫学》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我们教学的目标与其说是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点,不如说是让学生掌握并学会应用这些知识点,特别是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生经常会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记忆一些原则性或概念性的东西,如害虫防治的经济学原则、害虫综合防治的指导性原则、经济阈值的概念、害虫综合防治的概念等。所以我们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的时候,经常引导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特别是强调学生理解不同原理和概念之间的动态和发展的关系,并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掌握这些原理和概念。就像本文前面举的那个案例一样,学生们没有掌握经济阈值和最适防治期之间的动态关系,把经济阈值作为一个死的概念,没有动态地演绎害虫的消长规律和趋势,没有想到达到经济阈值后会错过一个最适的防治时期,导致在下一个合适防治时期来临时防治的投入和成本增加了,经济阈值也跟着变化了。
我们在传授《农业昆虫学》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仅仅是想顺利地通过考试,获得学分,并没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考查也主要是通过笔试来进行,这就很难避免学生采取应试式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所以我们在对学生的考查过程中增大了课堂表现分值和实习表现分值的比重,相对减少了笔试分值的比重,而且在笔试中也增加了一些情境题目和应用题目。例如,给定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气候环境,让学生根据害虫防治原理,设计某种害虫的综合防治方案;或者在题目中对某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害虫(教材和课堂中都没有讲授)进行简单的介绍,并给定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气候环境,让学生设计对该害虫的调查与预测预报。这类题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会设计和安排一些比赛或竞赛,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在课堂上,我们给定某种情境,让各小组进行某种害虫综合治理方案的设计,在对各小组评比的过程中将害虫防治的基本原理、生态学基础、经济学原则等贯穿其中,不但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锻炼了他们对知识点的应用。在课外教学实习中,我们也经常设计一些比赛,例如虫情调查比赛,让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进行虫情的调查和预测预报。实践证明,这样的比赛或竞赛,往往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对学生往往是难能可贵的。
[1]孙宗禹.素质教育与大学教学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2,(6):39~42.
[2]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2):60~64.
[3]谷力.冲突与和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观[J].教育学研究,2005,(8):90~94.
[4]李松林,金志远.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6,(12):46~49.
[5]裴娣娜.论我国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观的重要转换[J].教育研究,2008,(1):17~29.
[6]钟勇为.对大学教学改革取向的哲学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47~51.
[7]李金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4):46~60.
[8]Ramanan Laxminarayan and R. David Simpson. Refuge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Pest Resistance in Transgenic Agriculture[J].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2,(22):521~536.
[9]Samantha M. Cook, Zeyaur R. Khan, and John A. Pickett. The Use of Push-Pull Strategies in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J].Annu. Rev. Entomol. 2007,(52):375~400.
[10]David Amudavi, Zeyaur Khan and John Pickett. Enhancing the Push-Pull strategy[J].LEISA Magazine,2007,23(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