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慎军,张朋朋,易伟国,黄柏勇
疟疾是威胁维和官兵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世界上40%的人口受到疟疾威胁,每年有5亿多人感染疟疾,并造成100多万人病死。中国维和部队官兵从低疟区进入高疟区,官兵无免疫力,是易感人群[1]。济南军区第六批赴苏丹瓦乌维和医疗队,在9个月的任务期内,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在疟疾高发地区,实现了疟疾的零发病和零感染,保障了维和官兵的身心健康和维和任务的圆满完成,并为今后维和行动的卫生防疫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疟疾患者及无症状带疟原虫者为疟疾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以按蚊叮咬为主[2]。医疗队自部署任务区以来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三个基本环节入手,采取预防服药等综合措施做好了疟疾的预防工作。
1.1 控制传染源 一是积极治疗疟疾患者。医疗队对确诊为疟疾的患者实行严格的隔离治疗,控制患者的活动范围,一日三餐由卫生员送至患者床头,在病房内24 h不间断的点燃蚊香,夜晚及时放下蚊帐,经常检查纱门、纱窗的完整性,杜绝蚊虫的再次叮咬和传播。同时按照联合国推荐的疟疾治疗方案给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彻底治愈后方可出院。二是每月组织一次对医院和生活区周边的环境大扫除。对树枝、杂草、灌木等进行彻底清除;雨后及时清除营区内或周边的积水,对积水较大,清除困难的及时投放安倍等杀灭蚊蚴的药物,彻底消灭蚊子的孳生场所。三是把每周一确定为战区干燥日。在这一天战区所有单位排干所有水收集器、灭火用水池的水,并干燥2~3 h,医院派出防疫人员实施监督和检查。四是对垃圾、废物等及时清理,每周进行焚烧和掩埋一次。
1.2 切断传播途径 一是为每一名官兵配发长效药物蚊帐。该蚊帐表面涂有除虫溴氰菊脂药膜,可在蚊帐或蚊帐布表面上吸附着不同含量的溴氰菊脂。能防止蚊虫隔着蚊帐叮咬,能使蚊虫近距离接触后自行逃逸。浸泡搓洗20余次后,蚊帐或蚊帐布表面上溴氰菊脂含量仍可以达到有效的防蚊驱蚊效果。避免了用奋斗呐等药物浸泡蚊帐对官兵引发的严重不良反应,官兵从心理上更乐于接受。二是在防疫人员每天督促指导官兵在室内、厕所、洗漱间官兵活动场所点燃蚊香,每周用奋斗呐等长效滞留药物对室内外墙面、纱窗和环境进行消杀1~2次,雨后及时增加一次消杀,有效减少了成蚊对官兵的危害。三是教育官兵黄昏至黎明期间外出必须穿长袖衣物、长裤,晚上睡觉必须放下蚊帐、穿长袖睡衣裤。四是及时修复纱门、纱窗,在公共场所安装诱蚊灯,杀灭成蚊。
1.3 保护易感人群 一是每天早晨、下午组织官兵进行体能锻炼,增强官兵的体质。在每天早晚组织官兵进行慢跑的基础上,利用水泥、石块等自制杠铃、哑铃等简易器材,设立简易健身房,官兵们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锻炼,很好的增强了官兵的体质。二是设立了严格的作息制度,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就寝,保证维和官兵有充足的休息时间,确保有充沛的体力。三是调剂好饮食,保证摄入均衡营养。联合国供应的食品中,新鲜蔬菜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维和官兵的需要,官兵通过开荒种菜等手段,保证每餐能吃上新鲜的蔬菜,确保维生素等摄入。
1.4 按时服用预防药物 对进入高疟区的维和官兵服用药物预防疟疾是必不可少的。采用甲氟奎与科泰复交替使用的方法进行预防,每种药物使用3个月后进行轮换,从进入任务区前2周开始服用,至离开任务区1周后停止服用。甲氟奎(250 mg/片)1 次/周,1 片/次,科泰复(每片含双氢青蒿素40 mg、磷酸哌喹320 mg),口服1次,2片/次。为避免部分官兵因忌惮抗疟药物的副作用出现不服或漏服情况的发生,每次服用药物由传染科医师把药物发放到每一名官兵手中并看着把药品服下,并做好登记。对外出执行任务时间较长的,外出前要带足预防药物,并电话督促及时服用药物。确保每一名官兵按时足量的服用预防药物。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但由于维和任务区多在战乱地区,社会动荡不安,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当地居民的疟疾高发,环境中蚊虫密度较高。维和任务区人员组成复杂,生活饮食习惯各异。因而维和医疗队只能是尽最大能力的去控制好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要在医疗队自己的工作生活区以外,更大范围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很难实现。预防疟疾发生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官兵的抗病能力和预防服药,这是维和官兵可以自主控制的措施和办法。同时要做好疟疾知识的宣传教育,既要让官兵认识到疟疾危害的严重性,又要让官兵认识到只要方法得当、措施得力,疟疾也是可防可控的。既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又不在心理上产生恐慌。只要严格落实了各项防控措施就可以减少或杜绝疟疾的发生。
[1]付留杰,朱 涛.驻苏丹维和部队疾病预防工作的组织与实施[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12):1506.
[2]高润霖,冷希圣.国家执业医师、护士“三基”训练丛书临床医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