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山 陈毓宏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药学系,广州 510520)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大学生已成为遨游在互联网中的主要群体。互联网给大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精神上还是物质上、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大学生的交往行为在网络环境下出现的新发展及其产生的正负价值和应对思路。
交往在现代社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交往方式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网络的出现,加快了大学生交往的步伐。网络通过即时传递文字、图片、声音,突破了传统交往的种种限制,以互动的方式使大学生的交往行为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
虚拟性是指网络交往角色是无形的,交往双方的关系本质上是数字化、符号化、形式化的关系。著名作家莫言说过:“上网比上床还容易,上床之前你还要洗脚刷牙,上网前什么都不需要。”用户只要随便填写一下E-mail、IRC或是BBS的注册表或者登记表,就可以获得一个相应的身份,并以这个身份在网上进行人际交往。从前网上有言:“网上说真话不是网盲就是白痴”,现在又有言:“网上说真话的是网络高手”。网上充满的仅是熟悉的陌生人,或者是陌生熟人。在网络上你可以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不受限制以任何想要的身份出现,你能代表A,也能代表B,还能代表C,甚至能同时代表ABC。没有人会追究你的多重角色,那些仅仅是不同的符号,它们同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你是完全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有这样一幅漫画:两条狗坐在计算机前旁,一条狗对另一条狗解释说:“因特网伟大的地方是没有人知道你是条狗。”不仅如此,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随时终止你的角色。鼠标一秒钟就能让你从网络虚拟世界永远蒸发。
平等性是指交往主体地位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和自由。换句话,“我”是主体,“你”也是主体,“我”“你”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虚拟世界的交往中,网络主体的身份是不确定的,它是一种纯文本的“去身体”的交流。这种“去身体”和“匿名性”等特征抛弃了现实世界的身体、身份等一切物理的东西。在网络世界,无论你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是何等显赫,无论你是多么富有,但到了网上,你同其他任何人一样无任何特权,大家都是平等的。网络中没有贵族,也没有平民,更没有“多余人”,有的只是相同的网络符号代名词。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表达自身的意志,可以随意宣泄自己的情感。“这是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世界。在这里,小人物也能拥有从前不曾有过的权利和权力。互联网是一个阿基米德式的支点,有了这个支点,小人物也能创造擎起整个世界的奇迹。”[1]
全球性是指网络交往克服了时空障碍,使交往空间扩及世界。网络使人们紧密联系,消除了“这里”和“那里”的界限,使千里、万里、十万里甚至更远的距离的人们“一网牵”。过去,人们受“点对点”交往的局限,只能在某一特定的时刻与一人或几人在某一特定地点进行信息交流,而现在,一个人可以利用网络空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就任何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对象同时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发表意见。现实世界有国界之分,但网络没有国界之分。正如美国作家迈克尔·沙利文—特雷纳所言:“互联网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任何人都可以与任何国家、任何地方的人直接沟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知识共享。”[2]人类交往发生了革命式的变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和自由天地。
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是通过人—人对话直接实现,而网络交往则是通过人—机—人的方式间接实现。网络在交往双方中间搭起了一座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换句话说,网络中的人际交往是以网络为中介,以文字、图片为载体的人际交往。人们虽然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来描述形象、传情达意、表达心迹,但这种描述、传情、表达由于直接面对的是机器,它完全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通过精心包装甚至伪装呈现出来。例如,当一方向交往对象发出微笑表情时,他实际上可能根本没笑,而是面部严肃地在做他事。而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出现。微笑一定就是百分百的微笑,即使勉强装出来的微笑仍是微笑。交往方式的间接性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掩饰自己真实情感的平台,也给大学生提供了充当多种角色演员的舞台。
“交往不仅是人及人格赖以形成的基础,也是判断人格或精神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1974年,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出的关于健康的新定义,就把健康问题扩展到一个人的社会交互作用影响的质上,使它成为与身体和精神、心理同等重要的一个因素。”[3]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能推动大学生社会关系发展,另一方面也给教育者带来了一系列的人文困惑。
大学生社会关系发展是指“学生在共同的社会活动和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相互关系的总称”[4]。网络交往的出现大大丰富、拓展了大学生的社会关系。它突破了大学生传统的以血缘、业缘、地缘等为纽带建立起的社会交际圈,赐予了学生一个陌生世界、无限网络世界的新人际关系圈。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网络虚拟的社会关系共同构成了当代大学生丰富的社会关系。
网络由于自身的独特性,在推动大学生社会关系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传统交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首先,网络交往角色的虚拟性泛化、简单化了人际关系。在网络里,可以大胆表现自己真实的一面,无需刻意隐瞒或掩饰什么,可以反映人的精神、道德境界和真实的内心世界,可以畅所欲言,可以谈论深层次问题。正如马斯洛曾指出:“当你精神非常痛苦时,如果有人能听你诉说衷肠,同时又不试图评判你,不替你承担责任,不打算改变你,你就会感到非常愉快。这时,内心的紧张就会消除。”[5]在网上,只要彼此兴趣爱好相同、思想观念一致,就可以成为网友。而当双方不再投缘时可以无须任何争吵、无须任何尴尬地一拍即散。传统建立在一定因缘基础上的、有现实种种顾虑的复杂社会关系在这里变得十分简单。
其次,网络交往的平等性提高了人际交往的主动性。每个人在线上都是平等的,没有人为钱去那儿。不分年龄、性别、种族和国籍的大学生自由地分享他们的知识,享受着这个惟一安全而单纯的庇佑。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网络交往平等性让大学生拥有足够的自由选择权,他们十分乐意占据这个交往的主动权。
再次,网络交往领域的全球性拓展了交往空间。网络交往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轻松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联系,把整个世界联系到了一起。它为大学生、尤其性格内向的大学生提供了较大的交往空间,有利于网上人际关系的迅速建立。
最后,网络交往方式的间接性美化了交往对象。网络虽然缩短了交往者之间的距离,但人—机—人的交往模式又使交往者之间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满足了交往者获取他人信息的好奇心。
网络交往毕竟不是无瑕的,它同时也可能带来网络成瘾、现实人际交往障碍、网络双重人格等人文困惑。网络的内容包罗万象,对人们尤其是好奇心强、爱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以至有人说“人们只要上网就会上瘾,上网就是落网”。而长期滞留在数字化在线空间中,失去了现实交往的宝贵时间,久而久之将淡化个人与社会及其他人的交往,就可能导致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和欺诈心理,这不利于现实人际交往的发展。
网络交往作为一种“去身体”的虚拟交往与“身体—身份”的现实交往一起为大学生创造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提供了两个生存平台:现实的自然平台和虚拟的数字平台。一个人同时生存在两个世界和两个平台中,必然同时受到两个制约。然而,两个制约各自具有不同的潜规则。相对来说,现实规则比虚拟规则更加严厉和复杂。换句话,人们在网络世界比在现实世界受的约束更少,获得的自由更多。特别是那些在现实交往中受制于身体与身份限制而被消解了交往自主性的人们,可以在虚拟交往中充分地展示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但是,这种自主性是有限度的。无限的自主性意味着放纵与疯狂。大学生必须很好地适应这两种潜规则,既不能试图用一种潜规则去代替另一种潜规则,也不能让两种规则互换位置。如果有的大学生不能在两种潜规则中即时进行转换,就会出现人格冲突,甚至双重人格。
总之,网络正在制造一种潜在的人的生命知觉危机。她用高速运转、变换和无限的“海量”比特,制造出一个光怪陆离、充满煽动性和诱惑性的汪洋,让人一接触到她就不顾一切地栽进去,失去理性和自我。她的危险在于,她以一种更具欺骗性的手段、方式和魅力抓住了你的注意力,并在你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排斥掉你其他的生命感受、情怀、痛苦和乐趣。她利用所有人类的交流欲望和行为,构筑起她扑朔迷离、长盛不衰的青春[6]。这实质是人的主体迷失的表现。
面对网络交往这把双刃剑,高校德育要加强创新研究避其锋用其利,通过主体性德育的培育促进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的健康发展。
关于主体性的定义,学术界有三种观点:一是把主体性理解为实践性;二是把主体性概括为人在自由自觉活动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三是把主体性规定为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不管怎样界定主体性,“其核心都是强调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方面的发展和自由个性的生成。”[7]主体性是人性的精华,“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人的幸福和满足,是伴随人的主动性精神的发展和自由程度的提升而获得的”[8]。而主体性德育就是提倡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人的取向”,促进人的主体性提升的道德教育。
高校主体性德育的培育包括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充分调动受教育者(大学生)的主体性两个方面。德育本身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互动的过程。教育者的主体性是个关系、功能范畴,是指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在与教育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本文具体是指全面客观认识受教育者网络交往的基本情况以及形成这种情况的可能来自受教育者的性别、心理、个性特点、思维方式、家庭背景等等方面的原因;大胆运用以人为本、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终身学习等新的教育理念;主动发展网络交往利处和应对策略的新的教育内容;认真探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之以范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指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所具有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本质属性。从内因和外因、手段和目的的辩证关系来说,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外因和手段,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才是内因和目的,是决定德育有效性的基础。要促进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的发展必须将着眼点放在受教育者大学生的主体性及其培育上。从根上说,就是通过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网络交往之我”和“现实交往之我”的有机整合。单向度地肯定“网络交往之我”,大学生将会成为不谙世事的“网虫”,在现实交往中必定处处碰壁;单向度地肯定“现实交往之我”,大学生又将会成为落后于时代交往的“盲虫”,不利于人际关系的扩大;双向度地肯定“网络交往之我”和“现实交往之我”,大学生又容易分裂成两个“交往自我”,形成病态人格。只有将“网络交往之我”和“现实交往之我”有机整合为同一个“交往自我”,大学生才能在时代发展的交往步伐中如鱼得水。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坚强的意志和深度的理性。一句话,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的发展须在主体性德育的培育中实现。
[1]李伦.鼠标下的德性[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93.
[2][美]迈克尔·沙利文—特雷纳.信息高速公路透视[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5:191.
[3]郑荣双,严全治.当代人际交往的网络化方式与人格的多元化趋势[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2).
[4]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4.
[5]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33~134.
[6]康宁.网络化与大学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7]郑永廷,等.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47.
[8]王坤庆.精神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