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平,龚雄亭,王富秋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大爱精神就是齐心协力、努力把祖国建设成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表现出来的奋斗精神。公共危机考验了大爱精神,它使大爱精神展示在人们的生活中,并将其升华,符合了新时代发展的要求。面对公共危机,救助工作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场社会公众大爱精神的表达。本文以汶川抗震救灾为例,点评大爱精神在公共危机中的集中表现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的重要作用。
大爱精神,起于大爱,是“爱”的升华,因爱民众,而成“大爱”。爱含有珍爱、敬爱、爱慕、爱护、爱惜、慈爱之意,是指人们意识的一种趋向和感性上的表达。它不仅是人的一种心理的精神的状态,还是人的一种感性方式或行为方式。《说文解字》将爱表述为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根据这一表述,爱是人的基本属性,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它能将人的所有情感集中地表现出来,并以这一方式抒写出人类历史的灿烂篇章。从爱的社会现实表现上看,它是有层次的。一是自爱,即对自己生命的珍贵;二是爱别人,是“推己及人”。即由己之仁爱之心推及别人,包括对恋人、家人、亲人以及对全社会人的关心、爱护。三是爱事业、爱国家。这是人出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而表现出的对真理和祖国的热爱。这些爱都能升华到大爱,并引导大爱精神的发展,是大爱精神发展的根基。大爱精神是我国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它是将爱发展到仁爱,爱社会、爱国,以至求创新,求发展精神。
1.仁爱。仁爱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道德规范之一。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人伦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地位和价值。认为在与物的比较中,人贵于物,“天地之性人为贵”。《论语》记载说:“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说明人为贵是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的准则,这就是孔子的仁爱。尊重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永恒的课题,为此,孔子提出了自己的仁爱原则: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称为亚圣的孟子,人本主义意识非常丰富。他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才有不忍人之政。看见小孩子就要掉进井里了,任何人都会产生惊恐同情的心。在孟子看来,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还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的仁爱精神,博大精深,而在千百年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仁爱精神代代相传,在民众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基础。这种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在民族危难和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这种精神能够立即调动人间的真情与大爱,去抚慰人们的心灵创伤,帮助人们渡过难关,战胜灾害。
仁爱思想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渗透着时代的特征。在当代社会的认识过程中,应结合时代的发展,进行新的诠解,使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接轨、融合,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2.爱国。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它是在公忠的思想上发展而来的。公忠是我国人民在人际交往中,继承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对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整体利益的忠诚。它所强调的是国家利益至上,为社会尽责,为天下尽忠的献身精神,因而是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核心。历朝历代,一批批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奋图强,鞠躬尽瘁,甚至不惜牺牲生命,滋润着中华大地,推动着历史滚滚向前。他们的爱国主义虽有形式上的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正是这种为国分忧、为国解难的爱国主义情怀,造就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的爱国主义传统。为了争取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抵御一切外来敌人的侵略和压迫,中华民族形成了勇往直前、不怕牺牲、舍生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又赋予这种精神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新特点,在同一切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斗争中,前仆后继、发愤图强,表现了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英勇献身的新爱国主义精神。
3.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们战胜一切灾害的强大精神支柱。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我们的祖先,没有被灾难所压倒,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一次次战胜自然灾害,一次次浴火重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如此多的救人与自救的事迹,又使我们坚信中华民族骨肉相亲、血脉相连、团结互助的大仁大爱精神。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一精神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体现出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意志力。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精神[2]。从远古的炎黄二帝,直到近代的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都是自强不息的典范。这是一种源于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也是源于对生活、真理的热爱,并将心中的热爱充分地表露出来,同时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
公共危机中的救助工作,表现出以大爱精神来抚慰灾害给人们的巨大悲痛,将人间真爱永驻。抗震救灾精神就是大爱精神的时代展现,并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来阐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
1.抗震救灾精神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彰显。汶川地震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举国上下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就行动起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抒写对祖国的热爱。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第一时间亲临灾区慰问,看望灾区受灾群众、救援队伍,指挥调度救灾工作。地震发生不到半小时,胡锦涛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并指派武警部队、军队和医疗人员火速赶到救灾第一线。两个小时后,温总理就飞往灾区,亲临指挥抗震救灾第一线工作。第二,各省市机关团体和个人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积极配合协作,共同夺取抗震救灾工作的伟大胜利。救灾工作中,四川、甘肃等受灾严重的省份紧急行动,各部门积极配合,保障救灾工作有序进行,尽量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使用率达到最优化。其他省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各部门、社会团体都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为灾区捐钱、捐物,为灾民送去温暖和爱心。全国所有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积极地行动起来,有钱的捐钱、有力的出力,形成了大灾有大爱、大爱现无疆的感人景象。海外华侨和国际友人、团体也积极的捐款、捐物,表达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
所有这些,都是在短时间、快反应中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崛起的中国,让中国赢得了尊敬。在灾难面前,各岗位工作人员也以自己的工作热情表达了对祖国美好生活的向往,抒写爱国主义的心声。在抗震救灾全过程,无论是冒着生命危险毅然从5000米高空跳下的空降兵,还是远在异国他乡仍情牵祖国的海外侨胞;无论是从四面八方赶赴灾区一线的广大志愿者,还是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在心中为遇难同胞祈祷的普通大众,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真挚地表达着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3]。爱国主义精神在抗震救灾的实践中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从那些普普通通的民众身上展现出来的是一颗颗高尚而坚强的心灵、无私奉献的精神,足以让你想到祖国在他们心中的伟大。
2.抗震救灾精神的实质内容是求创新、谋发展。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个自强不息、勤劳勇敢、不屈不饶等民族精神的发展史。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求创新、谋发展的精神,是将民族的发展作为时代主旋律的表露。在灾害面前,中华民族素有“仁以为己任”的义勇精神,这是由羞恶之心扩充而发展出的义德[4]。坚强的毅力、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把地震带来的巨大伤痛转换成巨大的动力。这种抗震救灾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力量,一种无穷无尽的力量,以至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撼。
恩格斯曾经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的。”汶川地震纵然产生巨大灾难,得到的最重要的精神补偿就是形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是一种在救灾斗争中凝结起的团结力量和凝注起的荣辱道德标准和行为标准。这在胡锦涛总书记在汶川地震废墟上铿锵有力的宣言以及温家宝总理的“多难兴邦”题词中生动地再现出来。
3.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特色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这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全力抢救”,绝不放弃的精神,就是以人为本思想理念的展现。正是以人为本,让全国人民的意志高度统一,凝聚力紧紧靠拢。地震一发生,党中央、国务院就发出了坚定不移的救援号召,并组织人员以最快速度赶赴灾区,全力抢救被困人员。
2008年5月19日至21日被指定为全国哀悼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普通百姓设立的全国哀悼日,是对遇难同胞的哀悼,也是表达国家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关爱,显示了国家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对人权的保护、关爱。
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在中国人身上的体现,是将仁爱思想推广至尊重人权、珍爱生命的人本主义之上。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怀,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5],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充分展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党的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实际上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价值选择,体现了思想价值观的升华。
4.乐善好施、大爱无边的人文精神。乐善好施、大爱无边属于高尚的行为动机,核心是利他主义。人们把当前的救灾任务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例如,人民在灾情出现后的第一时间,积极踊跃向灾区捐款、捐物,并组织一切力量全力抢救灾区被困人员,受损物资,确保大灾之后,人民的生命财产利益。这一刻,不管是老幼、中青年,还是以职业划分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都将目光投向了汶川,投向了因为地震破坏而阻断交通、通信瘫痪的受苦受难的几千万同胞的命运问题。“汶川紧急救援”使人们冒着余震的危险,忘记了个人的安危,奉献精神得到全面的表现。这些精神是人们在努力工作、享有幸福生活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祖国繁荣昌盛的重任,所以,将那些高尚的道德精神,共产主义的理想渗透到每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之中,以高尚的、正确的思想为正义,以低级的、错误的的动机为非正义。
人们的乐善好施、大爱无边的精神是有一定的诱因的。这种诱因能够激起人们的某种定向的行为,并能够满足某种外部条件或刺激。救灾中的诱因可以是将简单的物体如食物、水等行为,变成一种实施积极行为,即趋近或达到帮助受难同胞需求为目标这一积极诱因影响;这种诱因也可以是一种行为上的行动,唤起社会上善良风俗的正强化作用。正强化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一种有关反应上的观点,他认为正强化在塑造行为中有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奖励对他人的行为进行积极强化。例如,人们对给予危难之中的人以帮助的行为作大力赞扬宣传,对社会中发生的好人好事进行广泛的表扬并给予物质上、精神上的奖励,等等。这些奖励虽然是塑造行为上的有效的手段,但是要有一定的标准,运用要得当,不然就会适得其反,这一点在发扬优良的传统道德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对优良的传统道德中的乐善、好施、大爱等奉献精神进行弘扬时,通过对这种精神的强化,使广大人民群众可以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且通过广泛的实践尝试大家可以学会怎样将这种精神弘扬下去,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不懈动力,这就意味着这种正强化可以将社会善良、正义、奉献的精神激发出来并引导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对正义的意义有了区分,可以对社会上的不良因素进行辨别。
乐善好施、大爱无边的精神对行为人还是一种内心成就感的表达。内心的成就是因人因事而异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因受到的影响不同表现也不尽相同。对于在危难之际给予他人帮助、关爱的善举,内心中会出现由衷的喜悦,是一种成就精神的表露。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心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对于人来说,自我实现的成就感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和诸如奖励、赞扬等同的。
因地震来到灾区的军人、医生、志愿者和其他救灾抢险人员,面对的是崩裂的山谷,堵塞的河流,还有躺在废墟中呻吟、哭泣的同胞。救助的使命感使他们战胜了黑暗带来的恐惧,他们相信“团结就是力量”,相互鼓励,相互配合,相信这种救助的行为,定会让灾区充满阳光和希望;没有到灾区第一线依然坚守本职岗位的人们,灾区的一举一动都和他们心心相联,他们通过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了解到灾区的急需,从而日夜奋战为灾区人民提供急需物资,出现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局面。整个社会的乐善好施、大爱无边的精神得到充分展现。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就是发扬大爱精神,它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在本质、价值、功效上是趋同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1.抗震救灾精神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彰显。抗震救灾中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爱国主义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爱国的形式多种多样,爱国的内涵因时而异。情系故土,小而思乡,大而思国是爱国;“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抗暴御侮、以身许国是爱国;“以国事为己事,以国权为己权,以国耻为己耻,以国荣为己荣”,位卑未敢忘忧国同样是爱国。从我国国情和历史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是一个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凝聚力量、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机遇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把握时代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公共危机检验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充分显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这让世界许多国家对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管理机制产生了兴趣。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署名文章说,中国人在与天灾的抗争中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在冷酷无情的灾难中,中国人让世界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中国人以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现了人间的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相濡以沫和万众一心。对我国的抗震救灾工作和抗震救灾精神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举全国之力”救灾体制是集中、高效、效率的一种危机处理机制,是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抗震救灾精神中体现出的大爱精神,也为今后发生自然灾害的国家和人民抗灾救灾行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本,引导着大爱精神的健康发展。
2.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实现人的发展,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抗震救灾精神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基础。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6]抗震救灾精神的来源是真实的,其人格的力量是现实的。所谓人格的力量,就是宣传者、教育者必须言行一致,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7]。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以这些亲身经历过地震灾害的人格的力量,更容易在广大群众中产生思想共鸣和心理认同,使人们自觉自愿去效仿和服从,从而获得“不令而行”的效果。
抗震救灾精神让人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在抗震救灾精神的影响下,许多人们都会反省一下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的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产生的一个个感人肺腑故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孕育出的崇高境界和美丽心灵的生动写照。抗震救灾精神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涵,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必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丰富发展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生动的表现和诠释了自我牺牲和关爱他人的高尚人格,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价值导向作用。
3.和睦共处,共谋发展的动力。和睦共处包括政府与公众、公众与公众之间的和谐共处问题。就目前来说,政府要积极地听取民众有益的建议,完善自身职能的转换,将一个诚信型的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展现出来,实现政府与公众的有效沟通;公众之间要通过相互帮助、团结友善,化解心结,实现邻里和睦共处,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和睦共处为的就是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这种动力的来源就是大爱精神。大爱精神就是努力把祖国建设成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表现出来的奋斗精神。
[1]王辉.周易[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4
[2]吴来苏,安云凤.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评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4
[3]王炳林,阚和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宣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蓬勃生机[J].求是杂志,2008,(1).
[4]何仁福.生命的境界:从爱到仁爱——从5·12大地震引发的生命教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10).
[5]叶汝贤.唯物史视野中的“以人为本”——兼与张奎良教授商榷[J].哲学研究,2004,(10).
[6]论语[M].朱熹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26.
[7]郑兴刚,文木.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几点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