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珂
(郑州煤矿机械制造技工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7)
流行语的来源众多,包括网络用语、影视用语、方言词语、专门术语以及热点问题和新造词语等等。
(1)网络用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所使用的语言与日常生活的交际活动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广义的网络语言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常用的词语和符号。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它又可以分为五类:①字母类;②单字类;③词汇类;④数字类;⑤符号类。
(2)影视用语。随着电影电视走进千家万户,人们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一媒介传播方式的影响,这种影响所及,当然也包括人们的语言。影视作品中的某些经典语言,成为人们争相模仿的对象,成为一种时尚的流行语言。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影视语言,就是广告语。越来越多的广告语转变为能反映出一些社会进步的潮流和流行趋势,人们口口相传的经典流行语。
(3)方言词语。近年来,许多颇具特色的方言词语因其独有的表现力而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现代流行语的一个重要的来源。
(4)热点事件。很多热点事件往往引发流行语的快速传播、使用。比如说2010年10月16日晚,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之子李启铭驾车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动车追尾事故后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的话“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等。
(5)新创词语。“蒜你狠”源于大蒜价格疯涨,甚至比肉、鸡蛋还贵后人们的无奈。网友据著名相声演员马三立的相声段子发明了“豆你玩”,是继“蒜你狠”后的又一流行用语。而在“豆你玩”之后,糖高宗、姜你军、油你涨、苹什么、鸽你肉,大批三字经犹如一副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形象地展示出食品接力涨价的现状和群众的无奈和抗议。
(1)诙谐双关:①文字谐音双关类。②数字谐音双关类。
(2)仿词。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拟造出新词,这种辞格叫做仿词。在流行语中使用仿拟造词常能获得生动活泼的幽默效果。
(3)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手段叫反语。运用反语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诙谐效果。因此,如果有人表扬你是“天才”、“神童”,千万别高兴得太早,因为他有可能说你是“天生的蠢材”、“神经病儿童”;反之,如果有人说你是“白骨精”,那可说不定是句好话呢,因为“白骨精”目前的流行用法是指“白领、骨干和精英型人才”。
(4)借代。借代也是流行语产生方式之一,比如:用数学符号“N”来代替“多” (如“这样的话我已听过 N 遍了。 ”);“No一代”中的“No”则表示“不工作、不储蓄、不结婚、不生育”的意思。
社会的发展促发和强化了民众的开放心理、求富心理、娱乐心理、无奈和不满。这些心理在流行语中有很好的体现。从七十年代末到现在,流行词语也历经了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流行词语的背后折射出了不同时代人们的内在心理。七十年代末,“高考”成为广大青年的梦想和关注焦点;改革开放之初“下海”成为时代的烙印,反映了人们改变命运、追求财富的心里渴望。90年代后流行词语呈现出多样性和广泛的包容性。
(1)从众扎堆心理。只要情绪上稍有不如意“,郁闷”一词便脱口而出,本科生用,研究生也用。这实际上是从众扎堆、彼此影响的结果。后来媒体、影视剧大量使用的“给力”、“纠结”,也是从中扎堆心理的产物。技工学校的这个特点表现得较为突出。
(2)压力宣泄心理。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失业的压力、工作与学习的压力等等各种有形的无形的压力接踵而至。“蒜你狠”“逗你玩”成为人们调侃、宣泄的一种方式。
(3)语言游戏心理。游戏是人所能找到的最好的娱乐方式。流行语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通过游戏语言而带来一种游戏的快感。像淘宝体、凡客体的走红,就是这种心理的体现。
(4)尚简求快心理。由于现代化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处处反映出出一种讲求实效的求简趋势,代表了一种去繁求简的社会心理和时尚要求。像“顶”、“赞”等词语的出现就是这样。
(5)猎奇求新心理。猎奇求新心理是人类创造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流行语创造和使用的新奇追求是流行文化的典型特征,语言的新奇反映在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字形等各个方面,关键是要能够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比如“白骨精”、天才”被阐释为“天生的蠢材”、“偶像”是指“呕吐对象”“、小笼包”是“装可爱”的代称“、油条”指“很花的男生”“、烧饼”是“很轻浮的女生”的意思等等,。
(6)不满现实、无奈的心理。“我爸是李刚”迅速走红,充分反映了人们对特权不满而又无奈的心理,通过这样的流行语来发泄心中的不满。“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说这话的人很显然对铁道部的解释是充满不信任的。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全民语文、全民创造、全民写作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流行语与从前大不一样。传播速度快、更迭周期短、参与创造的人数多、风格特点多样,这些特点势必要体现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折射出相应的社会心理。不同的流行语反映出的是不同的社会心理和情绪。有健康的、积极的,也有颓废的、无聊的。在职业教育的活动中,充分把握流行语现象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从细微之处入手,准确的掌握学生心理和倾向,防微杜渐,及时地调整方式方法,做好职业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健康的生活成长。学校再不是封闭的象牙塔,各种社会思潮都会影响到学生,正确的方法只能是疏导。
[1]刘英.社会变异与流行语[J].语文学刊,2005,(1):23.
[2]魏慧萍.流行话语的双关[J].语文建设,2001,(12):18.
[3]刑欣.都市语言研究新视角[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