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钰
语用关联视阚下礼貌言语行为研究
陈 钰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 200093)
关于礼貌的研究绝大部分都是与社会文化因素联系起来的,而与认知因素结合起来进行探讨的则较少。关联理论为研究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现象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利用关联理论对礼貌言语行为展开了部分讨论,旨在说明礼貌是语言使用者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对语境、语言、意图和文化等关联性期待理解的结果。与以往研究相比,关联理论对礼貌现象的分析更具普遍性和说服力。
礼貌;语用关联;关联理论
礼貌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极其平常的一种现象。目前在对语言交际范畴里礼貌现象的研究中,以Brown & Levinson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的“面子理论”和Leech比照合作原则的表述方式而制定的“礼貌原则”影响最大。由这两种理论引发的大量研究加深了人们对礼貌现象的理解。而语用关联理论的提出则为礼貌现象的解释提供了新的视角。有的学者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把礼貌看作是一种认知期待而加以研究;有的则围绕关联理论的社会性特征,以及对礼貌性言语行为的社交功能展开讨论。为了对礼貌性言语行为做出更全面的阐释,笔者尝试从关联性理论中有关语用描写和语用解释的几个方面对交际中的礼貌现象进行 探讨。
关联性理论是法国学者Sperber和英国学者Wilson共同提出的与交际和认知有关的语用学理论。它是以一般认知观为基础,研究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的一种“认知心理学理论”。与语用学的形式化研究方法和社会文化研究法不同,关联理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研究话语解读,认为人类心智是朝高效率方向进化的,注意力和认知资源倾向于自动处理那些具有关联的信息,话语理解过程将涉及心理表征的推理和计算。换言之,人类心智的信息处理是以关联为驱动力(relevance-driven),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处理,从而构建出新的话语表征。Sperber指出,如果一个假设在某语境中的语境效果很大,那么它在该语境中就是有关联的;如果一个假设在某语境中所需处理努力很小,它在该语境中也是有关联的。另外,Sperber对个体关联(relevance to an individual)也做了如下表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内容获得的积极认知效果越大,输入内容对个体的关联就越强;同时,花费处理努力越大,输入内容对个体的关联就越弱。在关联论的框架下,Sperber也认为,交际过程中说话人要表达的意义和意图并不总是按交谈所要求的合作原则和各准则的要求来传递的,他们不相信存在必须遵守的准则,反而认为,关联性才是交际中最根本的东西。在这一点上,关联论与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中过于强调准则所起的作用的观点是不同的。
关联论从应用方面来看,体现出了很高的应用价值,它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日常交际中的语用语言现象,而且也可以利用这种理论来研究会话分析和语篇特征。“礼貌原则”最初由Grice提出。此后,他的学说渐渐受到重视,促使他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他的学说。后来的学者,如Brown,Leech等人,从修辞学和语体学的角度提出了与他的“合作原则”相得益彰的“礼貌原则”。相对于Leech和Brown把礼貌当作一种策略对其进行的细致规范,关联性理论则为研究礼貌这一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提供了认知语用学的新视角。那么语言中的礼貌现象究竟是如何适切于关联论的各个层面的呢?在接下来的部分中详细探讨。
下面就在关联论框架下,对于礼貌这一人们熟悉的语言现象和语境、个体、意义及文化等方面的关联性进行讨论。
(一)礼貌的语境关联
Sperber认为,受认知语境的支持,每句话都可能有若干潜在的解释,但在具体的交际语境中,并非所有的解释都与交际者或语境相关,不同解释的语境认知可及程度也不尽相等。受话人具备了接受和否决某种解释的标准,该标准足以拒绝所有其他可能的解释而仅留下最为相关的解释。一般来说,通过明示话语行为(ostensive speech behavior)而获得的最佳解释,就是最为可行的。
从认知的角度而言,礼貌是与最佳关联效果有关的一种期待,是通过话语明示来促使受话者构建假设,继而激活受话者原有假设,并最终使得受话者对输入的假设进行核实和重组的过程。言语礼貌是特定关联语境下理解的结果,不是语言形式直接传递的,也即语言形式本身不存在礼貌问题。
比如说,“你当心点啊”这句中国人常用来表示关心的礼貌用语,如果在不同的语境中说出,就会表达不同的语用关联。
语境一 两个熟人在路上碰到打招呼,表示对对方的关心。(礼貌用语)
语境二 愤怒的时候对别人表示威胁。(非礼貌用语)
由此可见,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表达不同的意义,执行不同的言语行为。因此,在言语交际中,礼貌表达意义的语用推导离不开对语境的关联。而语境是语用推理的基础,是交际的一个要素。因此,语境在交际过程中“是一个变项”,具有动态特征。关联理论认为,对语言交际中构成听话人认知环境的一系列假设的话语理解非常重要,因此说话人的言语行为是否礼貌,主要是以听话人对礼貌的期待为衡量标准的,所以礼貌是听话人理解的结果。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根据双方共有认知环境中关于礼貌的假设和自己的交际意图,选择言语行为方式。如果说话人的言语行为在听话人理解过程中不会产生礼貌的预期,则不具备礼貌语境关联。如果说话人有意违反双方关于礼貌的假设,选择了不符合礼貌认知期待的言语行为,该语言行为就会引起听话人认知环境的改变,能够产生较明显的语境效果,则具备关联性。但话语的礼貌程度和它在一定语境条件下的可接受性也不能完全对等起来,在一定语境中显得礼貌的话语在别的条件下也不一定显得礼貌。
(二)礼貌的个体关联
交际个体的不同,对于言语行为的假设处理以及关联最大化的语境选择都有影响。因此,Sperber从交际个体的角度对关联做出了界定。在“个体关联”(relevance to an individual)这一定义中,包括了语境效果和认知努力两方面的内容:如果一个现象通过优化处理获得的语境效果很大,而处理所需的努力很小,那么,该现象对个体就具有关联。
不同的交际个体对于礼貌言语行为的处理和理解是不尽相同的,这也与不同个体储存在大脑中的百科知识和认知语境有关。而礼貌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一个人的礼貌知识也是其后天经验的结果。这种礼貌的知识储存在大脑中,并在交际中激活和使用。因此,从交际个体的角度上看,礼貌就是一种建立在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的认知期待。由于人们的认知结构很不相同,各自的认知环境也就不同,因而对同一礼貌言语行为推出的结论也会不同。不同的交际个体,由于其知识储备和认知经验等方面的不同,对于同一种礼貌行为处理所付出的努力及结果也会大相径庭。所以,礼貌言语行为的处理与不同交际个体是有关联性的。例如下面的对话
A:Andy和Sammy哪个歌唱得好?
B:不好说。一个是巴西足球队,一个是中国足球队吧。
B出于礼貌的缘故不希望直接说出孰优孰劣, 通过用不同的足球水平来类比Andy和Sammy的歌唱水平。如果A对于足球有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储存,则能够很容易判断出个中含义,对于这种礼貌言语的认知和处理所付出的努力也是很小的,所以B礼貌言语的相关度很高。但如果是一个对足球一无所知的人,他对于B这句话的理解所要付出的努力将会比较大,B的这句话语的相关度就会较低。可见,对于礼貌言语的认知和理解跟不同知识和经验储备的个体是有关联的。
(三)礼貌的意义关联
交际中意义的传递一般是从意图的角度来讨论,即交际行为能否成功,要看意图是否得到实现。意图是一种心理状态,其内容肯定会在心理层面上得到表征。明示意向性交际的目的就是产生一定的刺激,以完成信息意图,并让说话人和听话人都明白说话人意欲传递的信息意图。许多时候,听话人只有在弄清楚说话人意图后才能准确解读出说话人意欲传递的信息和意义。因此,在认知语境下,对于话语的“关联解释”遵循的都是以下推导模式:对片断性的话语进行命题充实后得出“显义”(explicature);然后再把“已经充实了的命题”与语境结合推出“隐义”(implicature)。因此,隐义是显义加上(认知)语境或者显义与(认知)语境互动的产物。
在关联理论中,采用了与认知推理有关的理论对礼貌性言语行为加以说明。许多礼貌言语行为是十分明显的,通过常用的礼貌用语如“谢谢”、“请”等言语表达礼貌。但有时,为避免直接向对方施与不愉快的情感,委婉表达也是有效的礼貌策略。比如,在下面的对话中
A:你想来参加晚会吗?
B:我有点头痛。
A对B的话的理解是以其显义为推理参照点的。由于B未回答A的问题,A便会自动激活“人如果头疼一般是不会参加舞会”的认知语境的关联。从而推出隐义“B不会去参加舞会”。对于B来说,无论他不想去参加舞会是出于何种原因,至少他通过较礼貌的方式传递了自己的交际意图。在很多语境条件下,礼貌与隐含意义的产生是有关的。又例如
A:我们会想念Bill和Sony的,是吧。
B:是啊,我们会想念Bill的。
此例中B部分回答了A的提问,不是因为他缺乏必要的信息,不直接提及Sony只能是出自礼貌的考虑,把不礼貌的现象减弱到最低限度。因此交际中语言形式的选择与礼貌的考虑是密不可分的。而A在听到了B的回答之后也能推出“B不太会想念Sony”这一隐义。可见礼貌言语行为的表达和理解与话语从显义到隐义的推导是极具关联性的。
(四)礼貌的文化关联
如果礼貌是一定社交语境条件下言语行为的恰当性表现,而这种恰当性反过来又离不开特定的交际规范或社会文化规约,那么如何将它与关联理论联系起来并进行解释呢?从社交的角度而言,语言使用的常规条件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是不同的,其文化差异可视为由不同表征以及这些表征恰当使用的制约条件所引起的一种结果。礼貌差异的产生和存在,受到不同文化中的人的经验、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在语言使用时,文化差异会影响言语的礼貌质量。
Leech把礼貌归纳成为6种“礼貌准则”(maxims of politeness):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以及同情准则。顾曰国曾指出“贬已尊人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在欧洲文化里则是没有的。”也就是说,不同的文化差异导致了在准则冲突的交际中对不同准则的取舍倾向。交际中一旦两种准则产生冲突,交际者会优先遵循某个准则,而可能会牺牲另外的一个准则。
例如,有个人到家里来做客,临走时,主人往往说:“这么早走啊,留下吃晚饭吧。”如果是个中国人听到这样的话,会觉得言语得体,让对方觉得他很受欢迎,给足了面子,但他同样也知道那只是一句客套话,主人是不可能留他吃饭的,他也不会留下来。但如果是西方人,也许就会认为这是句真诚的邀请,而留下来吃饭是给主人面子。慷慨准则告诉我们,对他人要尽可能地具有奉献精神,尽可能地少索取。然而,中国人的谦和、忍让有时主要是出于面子,对个人是爱面子,对他人是留面子。这样一来,他表面上做到了得体,实际上却违背了慷慨准则,就可能会造成误解。因此,西方人可能会对中国人这种虚假的慷慨无法理解,往往在实际交流中产生误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这种礼貌方式是无法理解的。在这一事例中,中西双方都在按礼貌原则办事,但矛盾也就此产生了。中国人遵守了得体,却违背了慷慨;西方的做法,在中国人看来是没有做到得体,好像很丢面子,硬留下来吃顿饭,但西方人自己却认为,他们遵守了一致原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礼貌准则似乎很难同时满足,但是如果用关联理论的观点来审视则会发现,关联理论把文化差异视为礼貌的使用者对礼貌行为理解的差异,而不是对礼貌原则的违背。因此,不必因为某项准则不能充分解释某一文化中的某种礼貌言语行为而大惊小怪,此时在关联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语用推理即可。
正因为礼貌是具有文化关联的言语行为,这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同一言语的不同表现才显得很好理解。现实社会中的人是社会的人,具有一定的社会规约性,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属性。礼貌或非礼貌效果是语言形式和认知语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话语理解时需要进行选择,要从社会文化特征的角度出发去分析交际的观点。文化关联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去探讨对礼貌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说话人和听话人在分析礼貌言语时,应该考虑社会文化因素等,这种礼貌的文化关联性把礼貌的文化差异视为交际者所使用的礼貌知识框架内的差异。
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神经科住院或已康复出院的9例清醒后颅脑损伤昏迷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意识清楚,能用文字或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②昏迷期间病人接受过呼唤护理治疗;③年龄≥16岁;④清醒后1个月至半年;⑤自愿接受访谈,且受访者身体状况允许受访。排除标准:有精神心理疾病史及语言、理解能力障碍的病人。受访者基本情况见表1。
通过以上论述,可清楚地看到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现象是可以置于关联论的框架内来研究的。对于礼貌研究中影响较大的有Leech(1983)的礼貌原则和Brown & Levinson(1978)的面子观,他们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普遍的适用性,但也有其局限性。而通过利用关联论对礼貌的解释则可以更具普遍性和概括力,从而解决了一些在研究礼貌行为过程中 出现的矛盾和不足。比如,礼貌的普遍性与语境多样化的矛盾,礼貌与个体认知的矛盾,字面礼貌与实际礼貌的矛盾,礼貌的普遍性与文化差异性的矛盾等。
关联论克服了上述不足,认为交际原则是以认知原则为基础的。关联原则实际上是一条交际原则,即每个明示交际行为本身都具有最佳关联性。把礼貌言语的生成描述为各种语境因素在交际过程中以及复杂的背景下相互关联的结果。这种解释更符合实际交际中的情况,在理论上也更加完善地描述了对礼貌这种言语行为的生成过程。
从认知的视角看,可把礼貌这一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定义为一种对于礼貌程度和内容的认知预期,从而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可以更有力地解释各种礼貌行为。1.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礼貌理论把交际场合等因素归纳到统一的语境中解释,更加具有概括力。2.关联理论认为认知语境是理解礼貌的关键,这里的语境不仅包括了显示情景和话语情景,而且也包括了交际者在生活经验中逐渐积累的百科知识。人类的认知倾向同最大关联相吻合,希望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从而达到最佳关联。3.关联理论下,礼貌与言语形式上的间接性无关,只与关联性有关。4.关联理论把文化差异视为礼貌的使用者对礼貌知识框架内容的差异,而不是对礼貌原则的违背。
所以,关联理论对于礼貌理论的构建与传统的礼貌观点并不矛盾,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礼貌现象进行了研究。礼貌的关联观是在借鉴了传统的礼貌理论上而有所发展的,同时又为传统的礼貌理论在认知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礼貌是一个长期以来人们较熟悉的课题。本文中把礼貌放在关联理论这一语用学理论框架中进行了探讨,将礼貌言语的生成和理解认为是交际者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对语境和语言结构做出关联的过程。这里对于礼貌关联性的研究是初步的,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继续作深入的研究。
[1] Brown P. Levinson S.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 sity Press, 1987.
[2] 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Long- man, 1983.
[3] 韩瑞, 刘国辉.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礼貌认知解读[J].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2006, (3): 31-35.
[4] 冉永平. 礼貌的关联论初探[J]. 现代外语, 2002, (4): 19-24.
[5] Sperber 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86.
[6] Sperber 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5.
[7] Grice H P. Studies in the Ways of Words[M].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22.
[8] Mey J.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 (2nd edition) [M]. Malden: Blackwell, 2001: 269.
[9] 熊学亮. 简明语用学教程[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168.
[10] 顾曰国. 礼貌、语用与文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4): 10-17.
[11] 熊学亮. 认知语用学概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79.
[12] 何自然, 冉永平. 《关联性: 交际与认知》导读[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68.
A Study of Polit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Chen Yu
(,,,)
Large quantity of researches and discussions connect politeness with social-cultural factors, whereas consequentially cognitive consideration is seldom taken into account. The present study attempts to analyze polit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Politeness is the result of the understanding from relevance theory, which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understandings of context, language,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and culture factors. Compared with previous studies, the relevance theory has a more universal and convincing angel for analyzing politeness.
;;
H030
A
1009-895X(2011)02-0133-04
2010-11-12
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资助项目(沪教委高[2010]35: 115)
陈 钰(1975-),女,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E-mail: yuchen_cy@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