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琳,徐昕
(1.湖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2.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学习者的创新活动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关研究表明,学习活动中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的优劣存在密切的对应关系。例如,根据文献[1]的研究结果,因非智力因素差异而导致学习者在学习、生活、工作、就业及成才方面的差异是极其显著的。
“学习创新”是近年来教育界以创新学习为主要目标,以学习观念、学习方式的创新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改革。[2~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学习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优越性,改变着学习者的学习观念、学习模式和思维方式。其中,网络环境下非智力因素在学习创新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心理学家E.P.Torrance在分析了大量研究案例的基础上指出:一个高创造力的人应该是利他主义的、精力旺盛的、刻苦勤勉的、百折不挠的、自我肯定和多才多艺的,他们有敏锐的感受力和独立自主性。[4]这些品质都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的非智力因素。因此,在学习创新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在许多情况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提高学习质量和促进智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才能成为真正的创造者。因此,学习者学习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注重智力因素的开发,更要加强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早期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国心理学家亚力山大(W.P.Alexander)的相关工作。他在其论文 《智力:具体与抽象》中,提出了 “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5]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关于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和分类的广泛讨论。如:L.M.Terman将非智力因素概括为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进取心、谨慎以及好胜心等四种个性品质;[6]而D.Wechsler则提出了内驱力、情绪稳定性和坚持性等非智力因素在智慧行为中的作用。[7]
概括来说,非智力因素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狭义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到动力、定向、保持、弥补等作用。[8]
信息化教学资源具有的多媒体、数字化的表现方式,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单一、呆板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习者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同时,非智力因素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创新中的作用也表现出与传统学习环境下不同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网络学习主体的多样性,导致网络学习动机的复杂性。网络学习是我国实现终身学习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网络学习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个人经历各有差别,进行学习的目的和动机因人而异。我们从学习者所选择的专业就可以知道,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非全日制大学生中,学习者选择的最多的都是计算机、法学、工商管理、会计等热门专业,这些专业的社会需求相对较大,能为学习者提供更多好的就业机会。同时,很多学生并没有把学习作为一种掌握知识的需要,一种阐述问题或解决问题的需要,忽视对知识的积累和对问题的探究。因此,在网络学习中,很大一部分学习主体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外部的驱动,不具备较强的认知内驱力,学习效率不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功利性和实用性。
2.网络学习中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广泛应用,给学习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理论上,网络学习将更大程度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为网络学习在学习方法上灵活多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真正作到“因材施教”。在教学技巧上,因为多媒体技术的参与,以及网络形象空间的产生,可以让学习更加直观形象。在学习内容上,网络全球性的特征,使得网络学习资源的丰富性是任何一个学校和传统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网络的这些优势应该可以全面的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似乎网络教学手段对于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郭宏群、钱红对远程金华站点的324名网络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调查,发现有42.1%的学生认为网络学习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而57.9%的学生则认为网络学习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9]笔者认为,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网络学习中具有较强的网络应用能力是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网络学习者不熟悉网络资料的操作和应用方法,网络反而会成为学习的一种负担和羁绊,这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也会减低。而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手段,很多的学习者,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学习者,不能很好的应用网络学习的优势。因此,提高网络学习者的网络应用和操作水平是激发网络学习者学习兴趣关键因素。
3.网络学习方式对学习者情感的影响。一方面,网络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主体,具有非线性和超时空特点的自主、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体现个体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网络学习的另一特点就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电子邮箱、网络论坛等时空分离的交流平台进行的。因此,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网络学习方式使得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以及同学之间的榜样和互帮互助的作用降低,师生、同学之间的问答和辩论也不如传统学习方式生动、精彩。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可能使得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道德情感降低。道德情感是由道德生活的需求与道德观点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总是和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观念对各种事物作道德评价相关的。[10]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者会按照法律、道德和社会舆论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当自己的行为得到同伴赞赏的时候,在心理上会产生很大的欣慰感,从而鼓励自己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在网络环境下,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比现实生活弱,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减少,道德评价活动也随之减少,因此,学习者的道德情感和内心体验也可能处于一种弱化的状态。网络学习中,学习者道德情感的缺失将成为网络环境下大学学习创新的主要障碍之一。在人类的创新活动中,情感是创新的助力器,可以说创造活动也是一种丰富多彩的情感活动,只有健康的情感才能产生创造的火花。因此,网络环境对学习者情感的影响是学习创新活动面临的严峻考验。
心理因素是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创新的重要动因。没有健康的心理因素,将会降低创新的欲望和兴趣、严重阻碍个体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影响思维等智力因素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往往表现出缺乏信心、拘泥于书本,迷信于权威,依循于常规等常见的心理特征,而这些内部的心理特征抑制了学习者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新点子等学习创新活动。因此,认识并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在学习创新活动中的消极因素,是培养学习者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活动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优势,克服创新活动中的心理障碍,培养学习者健康的创新心理。
首先、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培养学习者的自信心。自信的人总是充满着激情和战斗力,表现出思维敏捷、精力旺盛、创新意识强等特征。拿破仑曾经说过:“我成功,是因为我志在成功”。而自卑的人则表现出妄自菲薄、悲观失望、不思进取,在学习活动中,自卑就是束缚精神的绳索和禁锢创新的牢笼,严重的阻碍了学习者的创新活动。美国成功学家大卫·史华兹博士提出了建立自信的几种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 “练习当众说话”,多发言是信心的维他命。在传统学习环境中成绩平平,胆小的学生不敢当众发言,同时,很多思维敏捷、智商高的学生也可能因为自己的表达能力不强而不敢发言,致使这部分学生的聪明才智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但网络环境则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化的交流平台,让学习者可以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观念和想法。在网络学习中学习者通过留言版、论坛、邮箱等方式进行交流,通过博客、QQ空间来向他人展现自我。这种交流方式,学习者可以克服在日常生活中面对面交流的胆怯心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弱点,充满信心的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自由的言论,大胆的发表自己对于某一学术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与学习者之间进行积极的讨论和交流。通过网友对自己的观点得到认同和赞许,使学习者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潜能,树立了信心,创新活动也有了前提和纵深发展的可能。
其次、利用网络的虚拟社会,克服 “因循守旧”心理。我们生活的社会有着各种各样的规则、规范、秩序、权威,包括我们的逻辑思维也是有逻辑规则的,大家都是在 “符合逻辑”的方式下进行思维,社会在各种规则的引导下得以有序的发展。但是 “创新”却要求我们敢于突破传统、挑战权威、不墨守成规,这些良好的创造品质在传统的社会中很难突破。网络却给了我们重组社会关系的机会。网络社会的虚拟性,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爱好、需要,以及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探索来形成新的环境和社会关系,在网络社会中,通常没有预设的权威,也没有即定的规则,更不需要顾及成员现有的社会身份。这种对现实社会的突破,有利于让人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孕育创造性的见解,克服 “因循守旧”心理,为创新思维构建了一个理想环境。另一方面,网络学习以自主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能强化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培养学习者的个性,克服传统学习中因大班授课制的团体学习方式产生的从众心理。
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都具有激发和维持人们的学习活动,并且使学习活动朝着一定的目标而努力的内部驱动作用,它们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广泛的学习兴趣,明确合理的学习动机是进行创新不可缺少的非智力因素。因此,充分挖掘网络的优势,激发网络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网络学习创新中一项重要工作。首先,在网络学习的表现形式上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网络环境的平等性特点,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文化氛围。建立个性鲜明、自由开放、有着浓郁创新气息的网络学习网站,形成充满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动的环境,通过网络学习资源的外部表现形式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内驱力。其次,在网络学习内容方面要充分挖掘网络学习资源,加强网络学习资料、课件的制作,让学习内容能够引人入胜,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再次,在网络师资方面,要加强对网络教师的培训,让所有网络教师熟练的掌握网络教学的相关信息技术,使网络课程的表现方式多样化,不只是简单的 “课本搬家”。最后,在学习方式上,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自主性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方式、协作性学习方式和创造性学习方式为体系的网络学习方式。[3,11]在网络学习中,不但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教给学习者科学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学会学习。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科学、高效学习方式的掌握,激发学习者对掌握知识的迫切需要,并引导他们用学习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者的内部学习动机。
对于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顽强的创新意志,在自己研究的领域有不断进取,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毅力。而坚强的意志不是天生就有的,必须通过后天的实践慢慢培养和锻炼出来。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坚强的意志更是学习者学习创新的重要品质,因为在网络环境下学习主要是由学习者自主进行,不会有传统学习环境下的老师、家长的督促,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不可能坚持不懈的进行学习,更不会创新。因此,如何利用网络的技术手段加强对学习者的监督,是提高网络学习效果,帮助学生进行创新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利用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建立适时、合理的学习评价反馈系统。首先,帮助学习者明确学习目的。在评价反馈系统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了解每次学习任务的学习目标,我们知道顽强的意志是建立在对目标执着追求的基础上的,在学习创新中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习者克服学习中的一切困难,勇往直前,坚强的意志可以保证学习创新活动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其次,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习者发现自己在学习中遇见的外部和内部困难,鼓励学习者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学习中设置一些困难情景和学习障碍,让学习者学会在学习的失败和逆境中努力奋起,磨练自己坚强的学习意志。再次,在系统中要建立充分的交流平台,通过交流,培养师生之间亲密、真诚的情感关系。网络教师可以了解学习者在网络学习中遇见的各种困难,给予学习者更多的鼓励和肯定,让学习者对自己有充足的信心。只有具有充足的信心,学习者才会在困难面前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抵制网络学习中的各种诱惑。
概括来说,网络信息技术在学习者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学习创新中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是一把 “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信息环境为培养学习者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和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手段,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和可能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有效解决网络学习可能导致的学习者学习动机复杂、学习兴趣不高、情感缺失等非智力因素问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帮助学习者克服“因循守旧”的心理,培养充足的自信心、明确的创新动机、以及浓厚的创新兴趣和顽强的创新意志。只有通过培养优秀的非智力因素、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并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学习创新活动中,才能使当代的大学生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克服创新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因素,成为真正的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学习者。
[1]刘巧芝,曹婧妤,车蕙.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9(5):127-128.
[2]屈林岩,王言根,宋毅,等.大学生学习改革与创新研究 [J].中国大学教学,2004(6):18-20.
[3]唐琳,徐昕.论网络信息时代的大学学习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131(13):4-6.
[4]E.P.Torrance,Guiding creative talent[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62.
[5]W.P.Alexander,Intelligence:concrete and abstract[J].Brit.J.Psychol.Mon.,Suppls.,1935(19):177.
[6]L.M.Terman,Psych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biography of genius[M].In:P.E.Vernon,Editor,Creativity:Selected readings,Penguin Books,Harmondsworth,1970:25-42.
[7]D.Wechsler,Non-intellective factors in general intelligence[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40(37):444-445.
[8]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9]郭宏群.大学生网络教育价值的认识水平和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 [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5):61-64.
[10]郭中然,姜国俊.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干预对策研究 [J].教育理论与实践 (专刊):61-63.
[11]黎军.网络学习概论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