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 “劳力荒”背景下农民主体的缺位与复位

2011-04-12 07:41方鑫
关键词:缺位能动性劳动力

方鑫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思政教研部,福建 漳州363000)

农村 “劳力荒”背景下农民主体的缺位与复位

方鑫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思政教研部,福建 漳州363000)

中青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引发了农村 “劳力荒”,从而导致农民主体缺位,并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在反思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农民主体缺位的原因,阐释马克思实践主体性理论,探索农民主体复位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农村 “劳力荒”;农民主体性;复位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大批外出务工。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使得许多农村基础产业和新农村建设项目出现劳动力短缺。因此,分析当前农村“劳力荒”及其农民主体缺位,加强农民主体性建设,实现农民主体复位,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 “劳力荒”现状的由来

众所周知,农村 “劳力荒”,指的是目前我国一些农村,由于青壮年劳动力永久性或暂时性地向城市转移,致使许多村庄的农活无人或无力耕作。总体说来,我国农村 “劳力荒”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密切相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活跃,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渐显态势的。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此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但是,这个时期由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农村劳动力主要就地就近转移,到农忙时节仍可归田农作。上世纪90年代后,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期。特别是党的 “十四大”后,我国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加快市场化的进程,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等地迅速发展,致使农村大量的劳动力不断地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从1998年开始,我国开始放松对人口迁移的严格控制,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急剧膨胀,许多农村由于大批的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出现劳动力短缺。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谈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流动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2009年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我国总的流动人口规模1.8亿人左右,其中外出农民工是主体,去年末农村外出的劳动力有1.49亿人。[1]据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在青海省抽中的15个县600户农牧民家庭农民工监测调查,2009年末,600户家庭中,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达到533人。[2]由于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是妇女、小孩和老人,即所谓的 “386199”部队。正如联合国秘书长顾问到宁夏考察时发现,中国的农村人口结构跟战争年代一模一样,只有老人、妇女和小孩,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3]特别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和大力兴办职业教育以后,新增加的成年人大都不愿意待在农村,而留下来的人大都无力或无暇从事耕作,土地被荒芜的现象愈演愈烈,致使当地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面临着“劳力荒”,这已经严重影响着地方经济和基础产业的发展,阻碍了农村经济继续发展。

二、农民主体缺位问题的溯源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大力发挥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力量。但由于当前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从而产生了农民主体缺位的问题。笔者认为,农民主体缺位的原因主要有:

(一)体制因素: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农民主体缺位

城乡二元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城乡生产和组织的不对称性,就生产生活方式而言,农村的落后与城市的发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城乡二元结构也正体现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和社会发展的不和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城乡分割的局面得到了缓解,但城乡二元体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尤其是前些年城乡和地区的非平衡发展战略、以及全国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同时,对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的重视程度都在下降,这进一步加深了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面对现实的经济问题,如盖房子、结婚生子、小孩上学、住院看病等,农民深感无奈。大部分头脑灵活、年轻力壮、敢于冒险的农民不断地向城市或东部沿海地区转移,以期寻求就业机会,获得更多的收入。同时,由于近年来第二、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大批农民劳动力进城务工提供了现实的需要,从而导致了农民主体缺位。

(二)发展因素:城市更多的发展机遇客观上导致了农民主体缺位

当前,我国农民逐步地由传统走向社会化和现代化,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由于货币压力过大,他们的行为选择遵循货币逻辑,追求货币收入的最大化。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劳动力的需求为农民进城提供了更多的挣钱机会,而且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工资水平是中西部地区的3~4倍,有的高达7~8倍,这样的高收入吸引了很多在家务农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以解决他们基本的生活费用问题。同时,农民到城市里可以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本领,有利于在求职和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以便能留在城市,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美好的人生目标。在现实利益的驱动下,城市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发展机遇不断地促使青壮年劳动力走出农村,进城务工。

(三)环境因素:城市优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导致农民主体缺位

与农村相比较,城市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如购物、交通、娱乐、教育、医疗、居住等方面都是农村地区所不可比拟的。这深深吸引着青壮年劳动力,他们渴望优越的生活环境,在他们看来,只要能进城,就算是租房也愿意。特别是对于一些有文化的中青年人,他们在现实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认识到应给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为此,他们带着孩子进城务工,希望他们的小孩能在优越的教育环境中出人头地。

三、马克思实践主体性理论的阐释

马克思强调人的主体性,他批判了以往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即对对象、现实和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当作人的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前提,以实践为基础,科学地阐述了他的主体性理论。

(一)人是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实践活动的主体

马克思认为,在承认客观世界外在性的前提下,要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纯客观的,这是历史上无数的人们实践活动的结果,是人内在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显现,现实世界早已体现并确证了人的主体性。这是对人——主体与客体进行对象性关系的过程中、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主体性的深刻呈示。通过对象性的活动,能动的主体把人的内在主观目的外在现实化,使作为客体的现实世界或现实事物发生变化并对人呈现出意义,因此,对事物、现实世界和客体必须要 “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4]即从主体的能动方面或能动的主体方面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一再强调 “创造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是人,现实的人,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5]也就是说,人始终是主体,是创造历史和实践活动的主体。人只有在一定对象性关系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成为主体。

(二)人在实践中才能确证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马克思既批判了以往的旧唯物主义片面强调客体性,又批判了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主体性的双重缺陷,在实践的基础上把主体性原则置于主客体相互制约的辩证发展过程中,从而把主体性原则升化到了新高度。[6]在他看来,社会历史实践是人的主体性实现的基础、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由于劳动、实践是人的类特征、类本质,人的主体性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可见,劳动、实践造就了人的主体性。通过实践活动,作为主体的人才达到了目的,实现了价值。实践沟通了主客体以及物我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7]人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表现、实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和主体性,不能单纯地只从人本身来讲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而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8]如果离开了实践的观点,离开了指向客体的对象性活动,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三)人的主体性具体规定为主体的为我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主体性是指在对象性活动中,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外化,是能动地改造、影响和控制客体,使客体在实践活动中为主体服务的特性。可见,主体性的内涵应是多方面的。

第一,主体的为我性。即主体从 “我”出发,使客体为 “我”所用,为主体服务的特性。这里的 “我”即主体,并不仅仅指个人主体,而且还包括社会主体和群体主体。主体的为我性是指主体是从满足自身的内在需要出发的,从主体的内在尺度来把握客体的。马克思把客体为主体服务的关系称之为 “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他认为,相对于动物与他物关系,这是人所具有的根本特性之一。

第二,主体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根本的方面就是实践能动性。首先,主体能动性表现在认识过程中体现为认识能动性。认识能动性,使人的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使人的认识在掌握客观事物规律的前提下,不仅可以认识现在,而且可以追溯过去和预测未来。其次,主体能动性表现在行为取向上就是行为选择性。作为主体的人在外部世界客观存在这一绝对前提下,在对象性活动中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决定对客体的选择和改造。“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9]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展现了人的意志的本质力量,这种活动是人的能动选择的过程。再次,主体能动性表现在实践过程中就是实践改造性。马克思认为,人 “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10]也就是说,人能够按照人的内在需要和尺度来进行生产和创造。同时,人不仅可以通过实践创造自然界,而且可以通过实践创造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历史,从而使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展现。

第三,主体的创造性。马克思说,人的 “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11]这里的创造指的是广义的创造,泛指人区别和超越动物的活动的内容、方式和结果。创造既包括对外在事物的超越,也包括自身的超越,创造象征着革新、标志着进步。主体的创造性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发展,并在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得以表现的,反之,如果没有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就不会被主体所认识,观念的东西也就不会变成物质的东西。

第四,主体的自主性。自主性指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主体对自己的活动所具有的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自主性是主体发挥为我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主体只有作为自主、自由的存在物,主体才能具有为我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主体的为我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将进一步强化和巩固他的自主性。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作为社会系统中的能动性要素,应该具有独立自主性。正是现实多样个体主体的存在,才形成丰富的大千世界,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互补性和谐,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四、农民主体复位路径的选择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的缺位,与马克思实践主体性理论相悖,严重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要加强农民主体性建设,实现农民主体真正复位,应从农民、政府和农村民主机制视角,切实解决农民主体缺位的难题。

(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是实现农民主体复位的根本途径

一方面要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通过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教育,深入群众做细致的思想动员,不断增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并转化成自觉行动。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和扶持,坚持以农民为本位,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他们认识到,农民既是建设新农村的利益主体和直接的受益者,又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力量,使他们自觉地留下来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

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应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使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达到现代化农民的基本要求,不断培育新型农民。同时,要加强对农民农村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要以培训内容农民是否需要、培训方式农民是否接受、培训结果农民是否满意,来作为衡量农民教育培训效果好不好、质量高不高的标准。[12]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有道德的新型农民。

(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农民主体复位的关键环节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不仅要靠农业自身的积累和市场资源配置,而且还需要通过政府主导和制度安排,使投入更多地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体力量,而政府在激发农民参与热情,强化责任意识,凝聚建设力量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政府是吸引农民回乡创业的动员者和组织者,它所拥有的组织资源和经济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也是政府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为解决农民主体缺位,实现农民主体复位,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转变政府的工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做好适时地引导和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水平,改善和优化创业环境,为回乡农民进行创业提供各种便捷的服务;二是通过多渠道地筹集建设资金,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的资金扶持,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和农民的生活条件;三是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为农民回乡创业开辟绿色通道,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减轻农民创业的压力;四是积极总结、宣传推广回乡创业的成功范例,为其他的农民进行典型示范和宣传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中青年劳动力回乡创业,从而确保农民主体性的发挥。

(三)健全农村民主机制是实现农民主体复位的重要保障

要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健全农村民主机制,把农民组织起来,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才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也才能把青壮年劳动力留下来。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三件事:首先要坚持民主选举,农民要正确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根据自己的意愿选出信得过的合格的带头人,让一批有知识、有能力的农民成为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头人;其次是要坚持民主议事,村委会的重大决策要尊重绝大多数村民的意愿,坚持 “一事一议”制度,只有保障村民的利益,统一村民的思想,才能维护落实村委会的各项决策,新农村建设事业才能顺利开展;再次是要坚持 “村务公开”,农民对于村务管理享有受益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做到 “五要”,即村务大事村民要知情,村务决策村民要讨论,村务管理村民要参与,村务工作村民要监督,不断形成良性的农村民主管理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把全村农民团结起来,培养和发挥农民的主体意识,从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农民的内在动力,才能使农民心甘情愿地留下来,实现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的复位,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来。

[1]佟胜良,马建堂.我国总的流动人口规模1.8亿人左右[EB/OL].(2010-01-21)[2010-10-14].http://www.ce.cn/macro/more/201001/21/t20100121_20841311.shtml.

[2]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2009年青海省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增长6.4%[EB/OL].(2010-02-05)[2010-10-15].http://www.qh.gov.cn/html/31/129332.html.

[3]杨淑琼,刘河元.“空巢”村农民主体缺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5):325-328.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46.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8-119.

[6]牛俊伟.当前农民主体性问题研究现状及反思 [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6):561-564.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167,167.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16.

[9]梁兴英.山东省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问题研究 [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2):30-35.

On Farmer Subject Vacancy and Resetting Farmer Subje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bor Shortage in Rural Areas

FANG Xin
(ZhangzhouHealthVocationalCollege,IdeologicalandPoliticalResearchDepartment,ZhangzhouFujian363000,China)

With young and middle-aged people taking up jobs in cities,there is a labor shortage in the rural areas,which results in subject vacancy of farmers and strongly affects the process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Therefore,it is of great value both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to further probe into the reasons of farmers'subject vacancy.The Marxist Practical Subjectivity Theory is illustrated and the ways of resetting farmer subjec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re explored.They embrace the very important theory value and practical meaning.

Labor shortage in rural areas;Farmers'subjectivity;Resetting of farmer subject

GO

A

1671-816X (2011)01-0055-04

(编辑:佘小宁)

2010-12-23

方鑫 (1979-),男 (汉),福建云霄人,讲师,在读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缺位能动性劳动力
保证学生睡眠,学校家庭社会都不能缺位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监督“裸官”,监察法何时不再缺位?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打造新媒体产品,这些基本功不能缺位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二缺位KeGGin型硅钨杂多酸催化的(Z,Z,Z)-3,6,9-十八碳三烯环氧化反应研究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