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霞,童艳青,简二妹
(浙江金华市中心医院放疗科,金华321000)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中心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可以避免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但由于多种原因,外周静脉给药仍是许多肿瘤患者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文献[1]报道,经外周静脉化疗,静脉炎发生率为87%。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为了保护静脉血管、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我科在静脉输入长春瑞滨期间,使用蔽光输液器,现介绍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住我院使用长春瑞滨化疗的患者78例。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2岁;化疗次数共计707次,均采用上肢外周静脉输入。按入院日单、双号将7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血管条件、化疗方案及化疗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在输入长春瑞滨时使用蔽光输液器;对照组在输入长春瑞滨时使用普通输液器。
1.3 判断标准 (1)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将静脉炎分为3级[2],l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2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3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2)静脉炎发生时间:以输注化疗药物开始计时至出现静脉炎止,以小时(h)计算,出现静脉炎时间>30 min计1 h,<30 min计0.5 h。(3)静脉炎疼痛分级采用WHO数字分级法(NRS)。为了方便对比研究,将NRS中的0、1~3、4~6、7~10级分别对应于口头叙述法(VAS)中的0,1,2,3级:0级即无痛;1级即轻度疼痛:有痛感但可忍受,睡眠不受干扰;2级即中度疼痛:不能忍受疼痛,要求用止痛剂,睡眠受干扰;3级即重度疼痛:疼痛剧烈,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汗、烦躁、休克)或被动状态,睡眠严重受干扰,需用镇痛剂。(4)静脉炎疼痛持续时间以天计,1 d内疼痛时间累计>5 h计1.0 d,<5 h计0.5 d。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两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次进行χ2检验。
见表1,2。
表1 两组静脉炎发生程度比较
表2 两组静脉炎发生时间、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静脉炎发生时间、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 P <0.05
组别 例数 发生时间(h)疼痛程度(分)持续时间(d)对照组a
3.1 静脉炎发生原因 (1)反复静脉穿刺易对血管造成损伤;(2)药物的pH值。正常人体血液的pH值为7.35~7.45,在此范围以外的溶液均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3];(3)微粒污染对静脉炎的发生有直接作用。输液时的微粒一部分来源于药物配制中混入的异物,如配制、盛装药物的器具、注射器不洁净,输液准备时的污染(切割安瓿的细沙、玻璃微粒、反复穿刺输液瓶橡胶塞以及环境不洁净等);(4)化学药物配制后其性能稳定性下降,药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肉眼不可见的微粒沉淀或结晶,若通过输液进入人体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组织供血不足、缺氧而产生水肿和静脉炎[4]。
3.2 蔽光输液器的作用 (1)蔽光输液器中的精密过滤器孔径为3.0μm,能对微小物质进行精确分离,不产生药液吸附,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生物稳定性,膜上无异物脱落,可阻碍≥3.0μm的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从而降低静脉炎的发生[5]。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蔽光输液器可有效预防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发生。(2)许多化疗药物需要蔽光,而蔽光输液器对全波段的紫外线透过率≤15%,从而保证了药物的稳定性。
3.3 蔽光输液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液体滴速变慢或不滴的原因及时排除。检查输液器主管、排气孔侧孔是否被橡胶粒堵塞,滤过下的微粒堵塞过滤孔,轻敲过滤盘即可恢复;如滴速仍不畅,应查看输入液体量是否超过2 000 ml,当过滤盘内微粒超过饱和量时,过滤孔会完全堵塞,应更换输液器。(2)避免过滤盘内有空气。输液管首次使用要排尽空气,勤观察,避免药液滴空;若药液滴空,先用10 ml注射器从过滤盘旁Y管抽尽空气,再将药液加入输液瓶内。
[1] 郑玲.3种湿敷剂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04,18(15):1356-1358.
[2] 郭淼,李志红.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因素及防治进展[J].护理与康复,2008,7(2):94-96.
[3] 刘永厚,季东梅,葛宝铭,等.改变输液pH值对七叶皂苷所致静脉炎的影响.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8,31(2):26-28.
[4] 汪筠,孙文武.静脉输液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实验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6,2l(19):72-73.
[5] 林慧,刘孟丽,付斌.精密过滤输液器在中药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6,2l(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