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介
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制度化建设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一文中,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平飞认为, 任何一种理论要与现实相结合,必须找到有效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运动和理论构建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 主要在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党章化与宪法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策化与社会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学科化与科学化、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体制化与政治化、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规范化与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实践化与理论化、马克思主义整风运动常规化与持续化等有效路径, 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的问题。
主流文化、青年群体亚文化是一个现实的存在,我们应如何去理解和正确处理这两种文化的关系? 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施涛在《主流文化与青年群体亚文化辨析》一文中认为,青年群体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的、局部的、特殊的亚文化形态;现代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文化传承链条的断裂是青年群体亚文化存在的客观原因; 主流文化与青年群体亚文化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和对立,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宽容、善待并正确引领青年群体亚文化回归主流, 是正确处理两种文化关系的原则和策略。
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有益、有害,还是先有害、后有益于收入分配,学界对此尚无统一的观点。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成果《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中的金融因素分析》一文中,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喻平和研究生秦镇楠分析比较了美国、英国、日本、阿根廷等国的情况,认为我国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主要有降低贫困效应机制、门槛效应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在全面发展金融行业时, 不能忽略金融发展对我国收入差距的各种作用机制,只有充分利用这些作用机制的优点,限制其可能的负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传统观点认为辛亥革命处于动荡不居的特殊时期,司法成就甚微,其实不然。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伟大的政治革命,也是一次广泛的法学革命。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龙和博士生朱兵强在《论辛亥革命中的司法变革》一文中认为,自辛亥革命爆发至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司法制度构建,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以近世西方民主、自由和人权理念为原则,在扬弃晚清司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司法变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可以说辛亥革命既是一场伟大的政治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司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