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云
(中共南通市通州区委党校,江苏南通 226300)
·文史纵横 ·
试论文化民生与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关系
张洁云
(中共南通市通州区委党校,江苏南通 226300)
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要让文化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改善文化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加快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实现民生改善的重要途径。
文化民生;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人为本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那么,文化民生与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呢?这需要加以探讨。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而到了现代社会,民生之本,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也就是说,经济民生和文化民生,是现代化的一双翅膀,缺一不可。所谓的“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也就是人民生计中的文化层面。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城市规划和拆迁等问题,属于经济、物质层面的民生。获得安身立命之道,得到精神激励和智力支持,接受教育 (包括终身教育),享受体育和医疗服务、图书影视消费、旅游休闲,以及参加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讲座展览等,则属于精神、文化层面的民生。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两个方面所涵盖的内容及其范围,都是文化民生的基本方面。
文化民生就是要让文化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用人文的情怀关怀人、疏导人、引导人,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衣食住行已经基本满足,在这样的一个发展阶段,就必须及时地关注文化民生。如果没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就不能说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一些人的思想困惑、精神焦虑有所增多,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精神抚慰的任务更加繁重。文化的发展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到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层面,用新的平台、新的载体、新的活动方式、新的消费品、新的文化产品、新的文化消费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更好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目前,我们的文化建设只能满足群众精神上的浅层“温饱”,要真正达到精神上的“小康”需要让群众真正成为文化艺术的“主人”,充分参与其间,并从中得到精神激励、智力支持以及物质享受所无法比拟的幸福感。
改善文化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文化民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改善文化民生,必须以人为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原则,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目标。其次,改善文化民生是社会公平正义在文化方面的落实和体现。郑杭生先生认为,公平的正义是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义特征,它与“合理的差别”联系在一起;平等的正义是高级阶段正义的特征,表现为“事实上”的平等或实质性的平等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追求公平的正义而不能盲目追求平等的正义。如何把握初级阶段社会公平的正义?可以从社会公平两个主要维度即制度安排和百姓认可来把握。改善文化民生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有它的合理性,即以保护居民文化权利为宗旨,关注弱势群体文化权利问题,很好地体现了社会正义在文化制度公平方面的落实。在改善文化民生的过程中,广大居民不仅基本文化权利得到实现,而且体验到社会的公平度、公平感,积极投身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今天,随着国家 GDP不断增加,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要求改善“文化民生”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实现文化民生改善的重要途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利益的社会福利事业,最能体现文化的民生精神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体现人民群众在文化成果方面的共建共享。这个体系必须坚持以民生理念为主导,重在解决群众在文化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应该在政府主导下,举社会之力,建设一个能够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实用高效、服务全体公民的文化服务系统。让人民群众充分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促进民生的极大改善和全面发展。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明确指出“要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见,构建普惠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能体现关注文化民生的价值理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导的、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其实质就是整合重组各种文化资源,以达到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服务最优化目的。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社会福利事业,具有亲民、便民、利民的突出特点,要求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建设的公共价值。
近年来,随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组的成立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工作会议的召开,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了制度层面:建成农家书屋 24万个;1 444座博物馆免费开放;前四年,文化事业费年增 25%;十年后,实现农村广电户户通。但这总体上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离“普惠型”的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公共文化产品服务质量不够高,公益文化机构活力不足,城乡和地区之间文化发展的差距还比较大,尤其是农村基层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很多时候还显“单调”。所以,只有构建普惠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真正实现“文化民生”的改善。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进入社会加速转型期,进入从注重总体发展向注重均衡发展、从注重提高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向更加注重实现社会发展公平性和均等化发展、从注重经济领域改革向更加注重公共服务领域改革转变的发展阶段。要以全面改善“文化民生”、实现“文化惠民”为目标,找准文化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着力点,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扩大和改进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1.创新公共文化发展方式,不断完善机制保障
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与时俱进地推进创新。
一是推进多元服务机制。改变过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和管理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优势,采取公共财政直接投资、产业政策扶持、政府采购、特许经营、委托生产、公共文化项目外包等多种方式,以提高改善文化民生的能力和效率。
二是探索服务便利机制。为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创造各种方便条件,使公共文化服务能够以最便捷、最经济的路径,被人民群众所享用,特别是重视完善社会特殊群体、困难群体享受文化成果的渠道和形式。
三是建立信息网络机制。充分利用新兴信息网络技术,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使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更大、影响力更强,提高管理和运行水平,提升服务质量。
四是建立监督反馈机制。发挥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一整套运行考核标准,完善监督反馈机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督和评估,推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2.整合人才资源,加强队伍建设
人才是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有了人才就有了生命力和活力,一支思想好、业务精、善组织、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打造文化精品工程,更需一专多能的人才。为此,要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广泛吸纳人才,不断壮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目前,专门人才奇缺已成为制约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要开辟“绿色通道”,采取多种方式及时吸收各类优秀文化人才充实文化队伍:向社会公开招聘各类文艺专才,充实文艺骨干队伍;可由政府牵头出台政策,鼓励应届文艺类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大力发展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鼓励民间成立各种形式的业余文艺团队,发现和培养一批热爱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人员作为兼职人员,积极发展文化志愿者和文化义工队伍;文化部门积极动员企事业单位、学校、政府机关的职能部门举办文化活动,提高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坚持在活动中发现人才,及时提供辅导和帮助,使之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中的骨干,并逐渐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坚;充分挖掘农村的“草根人才”,通过他们来充分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向群众输送最需要的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在活跃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等等。
二是要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文化从业人员的素质。其一,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要根据形势发展和任务需要,加强文化系统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文化人才水平。通过以单位支持为主、个人支出为辅的方法,积极鼓励业务人员抓住各种学习机会出去充电,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业务人员多下基层辅导和调研,从民间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在实践中磨炼自己,不断总结和提高。其二,业余人员培训。通过培训班,为基层和农村培养适用的相关人才,发挥农村文化骨干、文化能人、文化名人的积极作用,对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等业余队伍进行培训。培训出来的优秀学员充实全市群众文化工作队伍,为推动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高新形势下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能力。其三,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在挖掘自身潜力的同时,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学习。
三是要明确奖励措施,激发文化人才从业的积极性。对在精品生产上有重大建树的个人,除政治上进行表彰外,经济上实行重奖并积极争取政府的奖励。在社会上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提升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中。
3.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的任务要通过源源不断地向人民群众提供各类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确保公共文化产品及时有效供给。
一是发展多主体。充分调动各类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特长,提高精神文化产品的导向性、大众性和专业性。
二是促进多样化。探索和丰富公共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形成各类公共文化产品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拓宽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渠道,促进各种途径相互补充,共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三是提高针对性。认真开展文化需求调查,切实把握社会各群体的文化需求,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与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做到需求与供给相匹配。
四是把握层次性。在大力推出精品力作、积极打造文化品牌的同时,不断推出小投入、小制作,普通群众看得懂、学得会、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小品”,为不同层次的人群提供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
G123
A
1008-8520(2011)01-0086-03
2010-11-18
张洁云 (1978-),女,江苏南通人,教师。
[责任编辑:孙 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