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命题的三维解读

2011-04-11 12:20马维振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维振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武汉 430072)

·哲学与思辨 ·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命题的三维解读

马维振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武汉 430072)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先进思想文化的结晶,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生命力强大,就在于与时代同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主动适应实践要求,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时代主题和时代发展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客观动力和外在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理论;实践;历史;现实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对变化了的时代特征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回应时代发展的难题,升华时代精神,创新发展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最为基本的实践形式和发展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与纲领体系,它不仅科学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也深刻地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当前我们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从理论与实践的维度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是在批判、扬弃各种错误理论思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是由马克思主义主动适应实践要求所决定的

列宁早在 1894年写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中就说过:“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并且说,这是“马克思理论的全部精华”。马克思主义能够实现时代化,在于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在于它当时所批判的问题到了当今时代并没有得以根本的解决。“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马克思恩格斯拿起了“批判的武器”,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时代的弊端,从理论上回应了“时代声音”。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它就像任何新的真理一样都必定要遇到保守意识的反对,并且由于它是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对一切剥削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有致命的颠覆性,因此所遇到的反对力量,特别是引起剥削阶级及其代言人的攻击、歪曲和否定更加是残酷的和血淋淋的。他们利用社会主义事业的挫折和低潮作为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借口,使有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信仰危机”,这就增加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曲折性。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并没有向这些错误思潮低头,而是从容应对并进行尖锐的回击。

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大关头,总是会出现错误思想的干扰,而且都被时代所批判和扬弃。例如,毛泽东在探索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人民进行殊死决战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同时,排除了党内外“左”、右倾错误的干扰,在反“左”、反右的斗争中,创立了正确开展国内斗争的科学理论,保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正确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重大胜利,首创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结合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实际,总结了开展反“左”反右的经验教训,科学地区别了“两条战线”和“两条路线”斗争,及时地提出了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的科学判断,在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上,正确地开展了反对“左”、右两种错误倾向的斗争,从而保证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正确贯彻,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在新时期新阶段,坚定不移地创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正确地把改革开放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结合起来,及时准确地反对“左”、右错误倾向,克服各种干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新的阶段,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在新世纪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和科学发展观,总结并认真吸取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反“左”反右的经验教训,防止和克服各种错误倾向,大力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创立了科学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可见,马克思主义通过及时的斗争,不断地获得对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更进一步认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积极的自我批判,自觉扬弃过时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在克服自身的错误中形成新的原理、新的结论,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新的条件下获得新的发展,并创造性地指导现实生活。

然而,马克思主义只有主动地、经常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形势,才能永远保持真理的力量。马克思主义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了的形势,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主动适应实践的变化,而不至落后于发展变化的实践活动,并且不断回答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堪称典范,他们从创立学说一开始就鲜明地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反对把他们的思想教条化,他们从来不否认自己和某些论断过时的可能性,并且总是根据新的实践和研究,不断补充、修正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早在 1843年马克思就强调:“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我不主张我们竖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1]到了晚年,恩格斯还特别指出:“无论如何应当声明,我所在的党没有提出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2]从客观实际中引出理论,又紧随着客观历史进程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地接受客观事实的检验,从中引出修改和发展某些论断的必要结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奥秘所在。例如,从《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到后来各版本序言对它的说明、订正和补充,从强调“两个必然”的思想到提出“两个决不会”理论;从强调暴力革命到提出夺取政权的两种方式并侧重和平过渡方式,从对未来社会的原则性预见到提出未来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理论,从社会的物质生产一种生产到社会生产还应包括人的生产在内的两种生产,等等,都是结合实践发展而形成新的理论成果,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形成新的理论成果。恩格斯在论述这些进步时曾说过:“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3]228恩格斯的论述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一般的普遍的意义。这个意义最主要、最根本的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时代化,而不能脱离时代,否则,马克思主义势必丧失理论上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二、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与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客观要求

总结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关键环节。马克思的学说,是用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和丰富的历史知识所阐明的经验总结。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才能一步步达到更高的层次,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目标。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共产党人就是靠总结经验吃饭,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4]。回顾历史,19世纪末以伯恩施坦和考茨基为首的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背离马克思主义,对帝国主义时代特征作了错误的分析,提出任何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都是空想的,竭力否认帝国主义之间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攻击与“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成为无产阶级的叛徒和变节者。同样,在 20世纪 20年代末期和 3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失败的境地。此时,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国家与革命的学说,既坚持了十月革命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提供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普遍经验,又从中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的实际国情出发,走出了一条与十月革命先城市后农村不同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认真地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指出:“‘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5]266邓小平理论凝结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经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座里程碑,同样是对中国共产党近 80年革命和建设、改革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江泽民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必须始终注重总结历史,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从对历史规律的不断认识和把握中找到指导我们前进的方向、道路和经验,不断开辟未来发展的新境界。总结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6]。同样,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吸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总结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总结历史经验是我们党开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起点,只有把总结历史经验与解决新的实践和时代问题相结合,才能与时代要求相适应,推动实践前进,不断开启历史新篇章。可是,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正是在同各国、各民族不同发展阶段的国情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实现的。马克思恩格斯对他们的学说的特点作过许多阐述,其中着重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3]681列宁指出:“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7]毛泽东同志曾讲过:“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8]“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9]邓小平同志也曾经指出:“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5]292这就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不能照搬照抄,并在结合的过程中不断“特色化”。因此,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如果躺在马克思主义的书本上,拿某些现成条义和结论去限制、裁剪不断发展的无限丰富的社会生活,那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背叛。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是以各个国家的民族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为依托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与具体国情实际相结合,才能转变为巨大的推动力。揭示和准确把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中国实际情况及其特点,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客观要求。前面提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国家与革命的学说,立足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的实际国情,走出了一条与十月革命先城市后农村不同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下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国情认识的深入和升华,它为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了根本的基础,创造了重要前提。世纪之交,国际形势、国内形势以及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给党带来了许多严峻的冲击与挑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世纪之交的中国国情,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党情的新变化,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并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认真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可见,马克思主义是以事实而不是以可能性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者只能以经过严格证明和确凿证明的事实作为自己的政策的前提,与实际相结合才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途径。

三、从时代与发展的维度看,时代主题与时代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客观动力,又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外在条件

任何思想和理论要想做到长盛不衰,必须与时代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一致。偏离时代发展的轨迹,背离时代发展的要求,理论就将失去活力,甚至失去存在的理由。因此,只有准确地把握时代的本质和主题,认清时代条件并提出正确的时代任务才能真正地做到立足于实践,才是科学的理论、先进的理论。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0]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发展,既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又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抓住时代主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发展性、当代性、实践性,都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时代主题结合起来,适应时代要求,顺应时代潮流。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客观动力和外在条件。我们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来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题的确立和发展,都是与那个时代特征和时代主题紧密结合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他们在自己的经典著作中虽然未明确提出时代主题的概念,但他们对于时代的分析为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们站在自由资本主义的时代高度,在完成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两大发现之后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发展趋势,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列宁站在帝国主义时代的高度,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从不同认知角度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进行了高度概括,称自己所处的时代是“帝国主义时代”、“殖民政策的特殊时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苏维埃时代”等。在此基础上,列宁进一步作出了“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的科学论断,明确指出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学说。接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处的时代主题仍然是战争与革命。紧紧抓住这个时代主题,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大的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同样,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以科学思维审视时代,积极适应世界形势变化,认真汲取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先后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等科学判断。

可见,时代主题的嬗变和转换,客观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主题的历史演进。那么,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认清世界历史发展所处的大时代,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时代发展。适时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使马克思主义从时代中吸收新元素,补充新养分,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增添新内容,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现实,更加富有时代气息。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416.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54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45.

[5]邓小平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7]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166.

[8]毛泽东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4.

[9]毛泽东选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544.

A81

A

1008-8520(2011)01-0010-04

2010-11-05

马维振 (1981-),男,宁夏固原人,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孙 霁]

猜你喜欢
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习近平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