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峻,张志伟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兰州 730070)
·文史纵横 ·
“草根文化 ”含义考
张 峻,张志伟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兰州 730070)
当前草根现象异军突起,其主体——草根群体所承载的草根文化也成为时髦的流行语。文化界、教育界出现越来越多使用“草根文化”这一术语现象。简单地说,“草根文化”是指“草根群体”在生产、生活、交往活动中直接或是间接、自发或是自为地为适应和改造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具有主体独立意识又需要话语权实践表达的文化体系。“草根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而言的,其对于社会主流文化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草根文化;含义;社会影响
在今天,草根现象日益突出,使我们不时向“社会生活高楼”底层投来更多的回眸与思考。面对这种突显而又杂乱的草根现象,我们有必要给其一个全面的梳理与限定,找出其相对统一的主体,过滤其现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对其所承载的草根文化进行“扬弃”,以优化我们的文化环境,使其向着和谐社会的方向迈进。
从对“草根”的溯源来看,“草根”一词最早产生于 19世纪的美国。由于淘金潮时期的冒险者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会蕴藏着黄金,并作为勘探金矿的重要经验,因此诞生了“草根”一词,意指一种经验总结。
在当代中国的语用环境中,草根具有多层含义,其基本意“草根”指“草的根”,这是一种存在久远的基本义。草根平凡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看似散漫无羁,但却生生不息;它永远不会长成参天大树,但却因植根于大地而获得永生;它带着顽固的特点,却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立性。
“草根”的新义则直译于英语的“grassroots”,是grass(草)+roots(根)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草根”一词很快被引入社会学领域,成为一个社会学术语,受到广泛的认同和使用,成了当代中国的流行语。“草根”一词本身具有强大的渗透性,它在本土文化所指与外来文化所指的碰撞中产生了自己丰富的新的文化所指,具有民间的、民众的属性特征与自强不息精神,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
关于“草根”的含义,有的学者认为,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将“草根”一词的理解与社会意识形态密切联系起来。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平常说到的一些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都可以看做是“草根”,从而将非政府组织称作“草根”性人民政府;“草根”的另一层含义则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文化或弱势阶层。“草根”作为一个社会学名词,在产生初期主要是用来确立某一阶层的对立,多指意识形态上的区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草根”在社会学中作为一个群体的思想意识界定时,其包含的社会意识形态意义已经大大削弱了,更多的是指普通民众的、平民的、民间的意思。
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对 grass roots一词的释义是:群众的,基层的;乡村地区的;基础的;根本的。叶际琴在其《“草根”的壮大》一文中将“草根”作了以下的理解:喻指民间、乡间;喻指民工;形容卑微;指底层或基层;以“草根经济”喻指民营经济。兰翔英在其《“草根”一词的社会用语分析》一文中,还列举了“草根”一词所衍生出的新词汇,“草根工业”、“草根英雄”、“草根势力”等。
苑秀杰在《凝视“焦点”中的“草根”》一文中分析了“草根”一词在我国形成以及意义的演化过程:“‘草根’新义最早进入我国的港台用语中,那儿已经习惯把平民阶层称为‘草根阶层’,特别是在港、台、新、马等华人社区,使用频率较高的是‘草根性’、‘草根族’、‘草根阶层’、‘草根民众’、‘草根议员’等。从改革开放开始后,‘草根’新义就逐渐地向大陆渗透,据高丕永等人收集到的向大陆渗透的时间最早的例句是在 1987年。”可见,在大陆,大约在 1987年,“草根”就进入语用圈了。如果把改革开放开始的时间定为 1978年的话,那么“草根”一词的发源就可图示如下:国外 (grassroots)→中国港台→中国大陆。从时间上看,“草根”词源演变分为三个阶段:自 1978年到 1990年为“草根”新义由港台地区向中国大陆的渗透期。此时,“草根”一词主要意思是指“群众、平民、老百姓”;从 1990年到2000年左右,为“草根”新义的萌发期。“草根”词义主要指“普通人的、平民的、群众的、民间的”等意思;自 2000年以来为“草根”词义的扩展期。在这一时期,“草根”一词特别活跃在媒体语言中,日常生活中和“草根”有关的词语也日渐流行,几乎成为一个“文化焦点”。扩展的“草根”词义主要指,人的出身地位贫寒卑微;泛指相对于上层人物或富有阶层;代指弱势群体;形容另类的、反传统的、极具个性的人;表达不太受重视的、非主流、非传统、非官方性质的事情。
由众多的“草根人”所组成的集体是一个阶层吗?笔者认为不是的。因为按照社会学对阶层的划分标准,我国主要是依照社会分工、人在市场中的能力和市场中的权利、职业结构等因素考虑划分阶层。由无数的“草根人”而组成的大集合体,显然它不是一个阶层,其参与公共领域的个体成员来自多个阶层,面临不同的生活状况,几乎蔓延到各个行业和领域,所以我们只能说其是一个阶层错杂的庞大群体。这一群体在政治经济上不够强势,话语权和影响力有限,但仍旧持续不断地“摆弄着自己的遥控器”,表达着“草根人”的意愿,即使这种回声的分贝是微乎其微的。
从以上对“草根”一词由来、演变和阶层的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对本文所要探讨的“草根”就其所指给出一个框架性的定义,“草根”一方面是指民俗或民间的,在这里它趋向于一种“俗味”而又鲜活的文化精神状态;另一方面是指群众的,平民百姓的,在这里它趋向于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上的一种卑微。
概括来说,草根群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平民性。“草根群体”可以说就是一个平民百姓的集合体,它是由社会中处在下层,分散于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人所组成,他们政治、经济不够强势,社会、文化地位卑微,话语权和影响力极有限。他们没有精英阶层的强势与霸道,没有精英阶层的高雅与大儒,更没有精英阶层的理论与细化,他们生活于下层,游走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边缘,几乎无缘于“大雅之堂”。
2.复杂性。由于“草根群体”并不是特指经济或政治上的某一个群体,而是从社会和思想意识的角度泛指拥有广泛社会基础的群众性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组成人员分散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只要处在社会的底层,都可归其为“草根群体”的一员。所以说其人员的构成是复杂的,有生活于农村靠种地谋生的“农村草根”、有打工于工厂以工资为生的“工人草根”或农民工、有在城市失业或无业的“飘荡草根”、有因城市郊区失地生活在贫困中的郊区半农民工等。
3.地域性。“草根群体”是由无数的“草根人”所组成的,其组成人员散布于各个民族、各个地方,明显带有民族和地方色彩;方言,则是其地域性特点中一个直接和生动的体现。他们具有不同的民族、民风、民情,人们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也会采取不同的态度与方式。特别是受所在地区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发展水平甚至是自然环境、生活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有着不同的“草根精神”。例如同样是商人,山西老醋浸泡出来的晋商和兴盐茶之利的徽商在为商之道、经营风格等方面就有着显著区别;同样是北方人,山东大汉豪爽率直的饮酒文化与河西走廊的划拳饮酒文化亦具有明显不同的风味。
“草根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要搞清楚“草根文化”的概念必须先要以广义的“文化”为基本出发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 Colere,原意有神灵崇拜、动植物养育栽培以及精神修养等。最早给“文化”一词下定义的,是英国的人类学学者泰勒。他在 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写道:“文化,……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1]此后,对“文化”一词的界定或释义纷纷出现。中外文化研究者虽然对“文化”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定义,但他们之间有同质之处。首先,他们都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文化的主体是人,文化的本质是人类长期社会、政治、经济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其次,文化是人的精神性成果即人的认知性、情感性成果,如各种思想、意识,如哲学、宗教。再次,这种认知性、情感性的成果是可以通过文化活动和文化设施等形式和活动传播给他人或后人,如文学艺术的创作、科学技术的应用等。最后,文化作用服务于社会生活时,会形成各种民间风俗、习惯观念、社会心理、规章制度乃至产生新的思想意识等。概括来讲,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和发展性等特性。
“草根文化”除了具有文化的普通属性,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独立性,即“草根文化”是指“草根群体”在生产、生活、交往活动中直接或是间接、自发或是自为地为适应和改造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具有主体独立意识又需要话语权实践表达的文化体系。
首先,“草根文化”和其他文化体系一样,都必然是一种包括内容、形式和思想的综合体系,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其次,“草根文化”的创造者是“草根群体”,他们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底层,这种文化是他们在其日常生活、交往中自觉或不自觉的提炼,是他们主体独立意识的反映。再次,“草根文化”是一些真实反映平民百性利益、生活等状况的思想观念,这些观念反射于他们的日常活动当中,表现于每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影响于整个社会。最后,“草根文化”是“草根群体”的一种话语权实践表达,他们形成这个文化之后,总是或强或弱地表达着他们的话语,诉说着他们的需求。
“草根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形式,与其他文化虽然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但它也是区别于其他文化形式的。
“草根文化”不同于精英文化。“‘精英文化’是一种由知识精英创造的、蕴涵着人文理想、体现着形而上价值、寄托着乌托邦理想的、在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优势文化。‘精英文化’出于对社会的使命感和对社会理想价值的观照,一般都与社会世俗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较少接触普通大众。”[2]它在文化的形式上表现为理论而不是直白,在口味上表现为高雅而不是低俗,在地位上表现为强势而不是卑微。
“草根文化”不同于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它具有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大众传媒的依赖性等。其产品重在数量的累积并伴随着质量的压缩,整体风格趋于统一,它不具有“草根文化”的质朴性,更不具有“草根文化”的个性化创造和多元发展趋势;它没有“草根文化”更多带有精神色彩、处事风格的指导意义和比较明显的社会群体性和区域性。
“草根文化”不同于底层文化。底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不同的语境以及不同的时代环境中所指称的对象并不相同。关于底层的讨论可以是在男权社会下的女性,也可以是当代农民工这些身份确定的群体,其所产生的文化具有相对性,更呈现出受力时的受忍性,但“草根文化”其群体的阶层并不确定,而是通过一种共识整合起来的一个无法分析其成分的总体。“草根文化”固然也处于一种相对关系中的下层,这种相对关系具有必然性,但“草根文化”更表现出底层群众受力后的反弹性,是主体独立性的一种话语权的实践表达。
“草根文化”不同于民间文化。民间文化主要通过手工艺、曲艺以及语言文学这些形式得到体现。以其产生和流传特征来看,主要是社会进入现代化以前就出现并流传下来的底层文化。其普遍采用了民间话语的滑稽模式,而今借用文化产业娱乐性、商业性得到流行。“草根文化”则囊括了民间文化中所有的形式,并且也包含了现代科技手段下产生的新的表现形式,比如网络和电视等。他们在时间上的分布呈现出不同的符号形式。
1.“草根文化”对主流文化的积极影响
首先,“草根文化”是主流文化的源泉。人民创造了历史。无论是哪一个朝代或者国度,其主流意识形态均来自人民大众。“草根文化”相对于主流文化来说,是属于基层的、大众的,其核心源自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对新兴文化的创造。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地位的封建文化,它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表现出顽强的生命活力。它也是世界文化中唯一经历数千年、持续至今而未曾中断的文化。它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哲学思想,如“敬德保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仁者爱人”等民本主义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朴素爱国主义精神;“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和为贵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天人和谐思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躬行践履,修己治人”等求真务实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三军可夺帅出,匹夫不可以夺志也”等自强不息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天子直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等厚德载物思想。这些思想存在于人们的心灵深处,构成了“草根文化”中的主流思想。而主流文化思想正是对这种普遍的、广泛的“草根文化”的浓缩与升华。例如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以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爱国主义情怀等。
其次,“草根文化”有助于校正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文化的长河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组成部分总是主干与支流并存,其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时间的考验。那些经不起历史见证的支流,最终只会因为距离主流越来越远而变得干涸。而那些符合历史发展轨迹的文化支流最终将会与文化的主流殊途同归壮大主流,尤其是在主流处于分叉路口的时候,支流仍然会以其敏锐的触角和广阔的覆盖面为主流的继续前进探索方向。如果将“草根文化”与“主流文化”视为两种范畴的话,那么无疑对于人民大众来说“草根文化”更具有亲合力。“草根文化”作为一种基层的、民众的文化,往往反映的是人民大众的心声,代表着人民大众的思想倾向。而无论是参照符合或是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草根文化”,都对指定或形成正确的主流文化具有指引或借鉴的作用。以网络文化为例,随着网络信息的全面覆盖和网络技术的全面普及,网络已不再是只属于少数精英者们活跃的地方而相反的被占有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所使用。借助这一信息平台,人们在网络上各抒己见,甚至畅所欲言,这种新兴的网络文化形式作为一种“草根文化”从侧面反映出主流文化需要更多的关注基层人民大众的发声渠道,从而为主流文化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从网络文化中反映出的正面或是负面信息同样能为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提供借鉴或者敲响警钟。
2.“草根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消极影响
首先,“草根文化”自身具有其局限性。“草根文化”的局限性主要仍然来自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虽然我们已经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洗礼,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其陈旧的、过时的、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也随之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人类的精华也包含思想糟粕,呈现着矛盾的形态。这两种矛盾的形态随着历史长河,一直流淌至今,使“草根文化”明显地带着复杂的传统色彩。作为一种思想精神来讲,人们已经认识到它的缺陷和不足,但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却是非常顽固和难以消除的。这些顽固消极的一面构成了现行“草根文化”的颓废面。
其次,“草根文化”作为一种主流文化的媒介,同样也存在着有利有弊的两面性,这也是由“草根文化”本身的局限性决定的。“草根文化”来源广阔,其自身杂而不纯,有精华亦有糟粕,在与主流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牵制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元素混杂其中,从而导致主流文化偏离航道。就拿博客这一新兴网络“草根文化”来说,虽然在信息传递、广开言路、促进大众传播文化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效用,但其非实名制的网络特点则加大了管制难度,导致一系列虚假、色情、煽动分裂等有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息和思想在网际传播,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带来不利影响。
总之,“草根文化”的出现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剔除糟粕,正确对待那些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造成较大颠覆的“草根文化”,倡导和发展对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的“草根文化”。因此,挖掘“草根文化”的深层次含义,厘清“草根文化”产生以及发展的规律便显得尤为重要。
[1]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2]吴妍.论“草根文化”的社会功能[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
G0
A
1008-8520(2011)01-0089-04
2010-08-28
张峻 (1981-),男,甘肃古浪人,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孙 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