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四项语言技能,优化外语教学

2011-04-10 21:04:54南成玉
关键词:系统论外语教学外语

南成玉

(延边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延吉133002)

培养四项语言技能,优化外语教学

南成玉

(延边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延吉133002)

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是一个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整体,每种技能的运用,都有其他技能的伴随,每种技能的提高,都是其他技能从多方面配合的结果。因此,外语教学中应该重视整体效应,将四项语言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外语教学走综合化、多元化、整体化之路,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

四项语言技能;内在联系;外语教学;综合效应

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是一个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整体,整个系统的提高并不是各个子系统的简单相加,而是各个子系统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结果。听是说的基础,读为听提供良好的资料源泉,听、说为读、写提供方便,读、写又为听、说铺平道路,听和说的技能在阅读中得到巩固和发展,阅读技能在听、说中得到开拓和发展。因此,外语教学中应该运用系统论的基本原则,重视教学的整体效应,将四项语言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不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外语教学走综合化、多元化、整体化之路,最终使学生的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得到培养。

一、综合培养四项语言技能的理论依据

(一)生理学依据

人们在现实交际中利用各种知觉进行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活动。这四种活动互相交叉、互相渗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进行某一种交际活动时,除直接相关的感官处于最积极的状态外,其余器官也都参加工作,大脑皮层中各个有关区域都会处于不同程度的兴奋状态。读的过程常常伴有听觉和动觉现象,“读的过程也就是看到的词向听到的和发声的词转换的过程”①。写的过程常常伴有视觉和动觉现象,听觉也常常唤起视觉现象。

(二)整体性原则

系统论中的整体性原则“把认识对象视为由众多部分所构成的一个整体;把这一整体视为更大整体的一个构成部分,即在整体与整体、部分与部分、整体与部分的相互联系中去认识事物”②。因此,实现系统整体的改善需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即“把各项具体要素协调起来,最终获得整体效应和整体的改善”③。

系统论中的综合性原则以整体性原则为基础,即把握诸事物间的整体联系,做到对事物的综合处理。当一个集合体的各部分处于系统的、有机的相互联系之中时,此集合体之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从而使各部分之间产生一种不为任何单一部分所具有的综合效应。

(三)迁移理论

心理学中学习的迁移理论认为,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为负迁移。外语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依赖于各项语言技能间产生的正迁移作用。因此,有必要探索出四项语言技能间的交接点,充分利用它们间产生的正迁移,促进四项语言技能的综合发展。

二、四项语言技能间的内在联系

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听和读属于语言理解,说和写属于语言表达。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言语交际过程,交际双方各自的内部心理认知过程和双方的外部信息传递过程是一个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语言理解是语言表达的先决条件,语言理解能力是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听和说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读和写是相互渗透的过程。④

(一)听和读的关系

根据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听和读是一对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语言技能,具有同样的心理活动过程和解码过程。第一,听有助于加快对语言的反应能力,加快阅读速度。听话者无法控制听话速度,需要迅速而正确地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和信息的实际意义。这种瞬间而复杂的思维过程可以提高听者及时反应语言意义的能力,⑤而这种能力可以用于阅读理解,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率。第二,阅读可以增加图式知识,有利于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扩大知识面,丰富图式知识,使运用图式知识的能力在高频率反复运用中得到巩固,使调动已有知识的过程成为自动的过程,以便当听者听到新信息时,能够迅速激活相关图式,准确而迅速地理解所听到的内容。第三,阅读材料提供大量词汇,有利于提高听的技能。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广泛接触具有实际语言意义和语境的词汇,他们的词感和语感将得到加强,词汇量的增长也会越来越快。这种量的积累最终会引起质的变化,即促进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第四,听和读的微技能可以相互借鉴。听和读具有同样的心理活动过程,使用同样的认知手段,因此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所需的微技能基本相同。微技能须在听和读时分别训练,但可以互相借鉴,以便收到双倍效果,如猜测技巧、推理技巧以及寻找关键词和利用冗余度等技巧。

(二)说和写的关系

从系统论角度看,说和写是表达能力这一整体中的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产生正迁移作用的技能。第一,说对写起潜在的激活作用。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并不仅仅依赖于写作技能的提高,“口语习得对书面语表达也有很大帮助”⑥,这是因为每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常常都是多方面配合的结果。大量的口语活动能大大提高语言材料的熟练程度,已经在口语上掌握的句子,写下来就是书面表达。第二,多说有利于加快写作速度。说受时间限制,要求立即完成,而且无暇修改和校正,因此要求说话者思维敏捷,反应快,应变能力强。因此多说可以促进使用语言的能力,加强语言表达的熟练性,加快思维速度,因而有利于写作。第三,写有利于培养得体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不受时间限制,但受其他限制,如合理的布局、充实的内容、文字的准确性、较强的逻辑性等。因此通过写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谴词造句、得体使用语言、表达合乎逻辑、谋篇布局合理等能力,进而使他们进一步提高更得体、更准确地使用口语表达思想的能力。

(三)听和说的关系

听和说是口语交际中密切相关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心理行为过程。听是理解技能,其过程是隐性的;说是表达技能,其过程是显性的。第一,听和说互为前提。听是说的基础,只有听懂了、理解了,才能表达出来;说是听的前提,是听的保证,能流利说出来的话,听起来也很方便。第二,听为口头交际提供真实语境和地道外语。听为口头交际提供真实语境,使交际双方产生语言交流的相互依赖感和相互交际的欲望,从而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听是语言、知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口头交际的第一步,大量的听力练习是学生获得语感以及学会正确表达自己思维的基本途径。”⑦听能保证语言材料的量和质,使学生掌握大量的、地道的、准确的语言,从而建立丰富而清晰的音感,并领会不同的感情色彩。第三,说有利于将听到的信息内在化。人们在使用语言中习得语言,在交际中不断同化、适应。说有利于把随时听到的信息吸收、内在化并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使之成为表达自己意思的基本途径。只听不说或只说不听达不到交际目的。第四,听和说互相检验。听可在说中得到检验,通过口头表达检验所听到的内容是否准确及听力技巧的掌握程度。通过听可以检验说的正确性,可以纠音、检验词汇使用的适当与否。

(四)读和写的关系

从系统论角度看,读和写是书面交际系统中互逆互补、相辅相成的两个组成部分。第一,读和写同样依赖图式知识。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读和写共享人类某些思维活动的认知过程”⑧。人们阅读和写作时,都要运用他们大脑中储存的图式知识。第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资料是写作的思想宝库。”⑨通过大量阅读,学生可以开阔思路,丰富写作内容;可以了解英汉语篇模式的区别以及英汉思维模式的不同点,了解外语语篇在表意、传达信息方面的特点,从而提高外语写作技能。第三,写作是阅读的反馈手段。写作是体现和提高阅读效果的最好途径。学生可以根据写作过程中的困难,试图在阅读中寻找有关信息,有目的地进行阅读,从而有效地进行阅读。第四,写作中的语篇知识有助于阅读理解。写作过程中,人们总是注意各部分与整体,各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内部在意义上的发展和联系。这种写作过程的语篇知识有助于读者正确而快速地理解文章,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三、四项语言技能的综合培养与外语教学的综合效应

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是由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整体,每项技能的培养和提高都与其他技能密切相关,彼此相辅相成。因此,外语教学应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正确处理好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和利用它们之间产生的正迁移作用,采取“整体教学法”,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又做到“八仙过海,共显神通”,充分发挥四项语言技能的整体合力,以获得外语教学的整体效应和整体改善。

(一)综合安排教学任务,发挥全部课程的整体合力

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设计上,除专门训练每项语言技能外,可以采取四项技能融为一体的教学。当以其中任何一项语言技能作为教学主要任务时,可以同时或分别以其他几项作为辅助和反馈手段,如听力课兼顾说、写技能的培养,将阅读教学与口笔语教学相结合,写作训练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等。

(二)采用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四项语言技能

讨论是联系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桥梁,也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转变的最佳体现。在阅读课中组织讨论,可以使学生将阅读中得到的语言材料运用于口头表达,口头交流会促进阅读理解。讨论式写作可以使写作成为一种社会性交流行为。⑩组织学生互相评论写出的初稿或就评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会改变学生各自写作的封闭现象,使他们能够直接而及时地听到他人的意见和看法,从中采纳合理意见,修改自己的作文,这种写作过程的教学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三)强化阅读技能,带动其他技能的培养

阅读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是积极而深刻的思维活动和创造活动,因而它对其他语言技能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获取信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因此提高阅读技能,保证大量的优化的语言输入,掌握大量优化了的获得语言输入信息的方法,是每一个在非外语环境里的外语学习者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有计划地组织大量而广泛的阅读,以量取胜,最终实现量变到质变,为提高其他语言技能打下良好基础。

(四)写作贯穿于教学始终,贯穿于各种课型中

外语写作是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除了在写作课上提高写作水平外,也可以在其他单项技能训练课和综合外语课中兼顾写作技能的培养。如将阅读教学,尤其是语篇阅读教学与写作结合起来,是加强写作能力的最可行的方法之一。语篇听写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培养识别词汇及词汇所表达的语义与语法意义的能力,正确使用词汇和语法的能力等等。

四、结论

在理论上,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实际交际中,它们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根据系统论的原则,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是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每种技能的运用,都有其他技能的伴随,每种技能的提高,都是其他技能从多方面配合的结果。因此,外语教学中应将四项语言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教学,以适应实际交际中的“多维”使用。这就需要合理安排各个课程的分工、衔接和配合,使各个课程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进而以经济的教学和训练达到教学效果的整体优化和提高,收到“费时少,效益高”的教学效果,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

注释

①⑥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10页,第311页。

②③杨春时、邵光远等:《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浅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年,第33-34页。

④邹爱民:《注意培养学生综合使用英语的能力》,《外语界》1994年第2期。

⑤南成玉:《试论英语听和读的内在联系》,《延边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⑦王丽琴:《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多维度研究》,《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年第11期。

⑧杨丽:《语篇知识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的相关性》,《现代外语》1996年第2期。

⑨Kenndy,M.and William J.K.Writing in the Disciplines:A Reader for Writers.Pretice Hall,Inc.,NJ,1987.1.

⑩张玲:《从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谈起》,《外语界》1995年第3期。

责任编辑 荣家

猜你喜欢
系统论外语教学外语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速读·中旬(2018年7期)2018-08-17 07:22:00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3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2016年第20届系统论,控制和计算国际会议
系统论在故障定位中的应用
数字电视经营系统论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科技视界(2014年32期)2014-08-15 00: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