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Roy适应模式理论分析高职实习护生的压力源及管理对策

2011-04-10 00:30:45王俊荣尹桂荣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16期
关键词:病人高职环境

王俊荣 尹桂荣 翟 艳

应用Roy适应模式理论分析高职实习护生的压力源及管理对策

王俊荣 尹桂荣 翟 艳

高职护生是护理专业紧缺人才的后备,是我国未来护理实践的主力军[1]。毕业实习是护生由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换的过渡阶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时期,是护士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2]。实习护生由于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所学理论和护理实践相结合[3]。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高职护生在毕业实习期所面临的工作、学习、人际交往、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压力与日俱增,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护生在毕业实习期所面临的压力刺激,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引导,维持实习护生身心健康,本文试用Roy适应模式理论对毕业实习期高职护生存在的压力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管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高职实习护生存在的压力源

Roy适应模式理论[4](Roy adaptation model)为美国护理理论家Sister Callista Roy于1974年提出的一种护理理论,Roy认为,人是生理、心理、社会的人,是一个有生命的、复杂的适应系统,人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以保持其完整性及内环境稳定,对适应系统的刺激可来自外部环境及自身内部,这些刺激根据作用方式不同可分为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和固有刺激。

根据Roy适应理论,高职护生作为一个生理、心理、社会的人,在毕业实习期是一个不断与变化的环境发生反应的适应系统,护生自身及周围环境的刺激均可影响护生在毕业实习期的适应。

1.1 主要刺激

主要刺激是指环境中引起个体反应的直接原因,即当时面对的,需要立即应对的刺激[5]。影响高职实习护生适应最明显、最强烈的因素是角色转变,实习护生角色从学生转变为护士,面对陌生的环境、大量病人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自身能力有限与病人需求之间的矛盾,存在着众多适应不良问题。

1.1.1 环境陌生 护生从学校进入临床,作息时间、学习方式等均与以往不同,易产生“文化休克”[6]。护生以前的生活规律被打破,他们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适应新环境的文化模式。护生在校期间环境单一,主要是教室、宿舍及阅览室,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医院科室众多,综合性医院建筑布局复杂,护生初到医院往往产生茫然,不知所措。在科室之间轮转时,各科室专业开展、护理特点及实习带教模式存在差异,使护生产生紧张和陌生感。

1.1.2 带教老师的压力 实习护生正处于青春期,Ericson[7]认为,青春期是人生最为关键的阶段,其心理社会方面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发展认同感,他们极为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努力尝试多种角色,并从重要关系人那里获得认可,以满足爱、归属及尊重的需要。护生在实习期间,带教老师是其重要关系人,护生的临床实习是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的,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评价直接影响到护生的自我评价,带教老师对护生是否接纳,影响着护生对实习环境的融入和归属感的形成,可妨碍护生角色的转变。

1.1.3 服务对象的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对健康的需求、护理服务的标准提高了,病人希望得到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护士服务,而护生初到临床,难免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表现出陌生,操作不熟练,自然会表现出不自信的表情和行为;同时有教师在身旁指导,病人表现出不情愿接受护生的态度,甚至拒绝护生提供护理,这些都会给护生带来一定压力[8]。

1.1.4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护生的平均年龄20岁左右,思想作风、自身修养还未定型,可塑性强,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9]。接触临床护理后,护理工作由于受传统习俗及社会偏见的影响,还没有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有相当一部分人,仍以传统观念看待护士职业,这些低期望值的评价,常常使对自己未来职业充满憧憬的护生产生困惑或动摇,影响她们的专业思想与信念,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心理压力。

1.2 相关刺激

相关刺激是指现实存在的,可能对护生有影响的刺激源[4]。学习方式的改变、工作负荷大、就业、前途等可能是对护生有影响的相关刺激。

1.2.1 学习方式的改变 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活动是有序的,而在临床课堂学生的学习常常是无序的;另外,实验室教学通常是在一个标准的临床模拟场景下组织学生学习,而临床实际场景由于病人病情的复杂性及临床环境的多样性,使护生感到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差异而产生比在学校学习更大的心理压力。

1.2.2 工作负荷大 护理工作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护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再加上其特定的成长环境,缺乏吃苦精神,基于特定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的要求,身心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1.2.3 就业与前途 随着医学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多数护生从进入实习开始就在为寻找工作或报考研究生做准备,尤其是实习的后半年,大多数工作无着落的护生根本无心实习。井坤娟等[1,9]研究发现,毕业生的择业难、对自己的前途不乐观已成为当今突出的问题,是引起护生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影响因素。

1.3 固有刺激

固有刺激是指原有的、构成本人特性的刺激[5]。

1.3.1 心理承受能力及沟通能力差 一方面,护生年龄偏小,经历的磨难少,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差;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交往知识和交往技能,面对拥有不同文化层次、经济、社会地位、信仰背景的病人,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增加了护生与病人的距离,影响护生角色的适应。

1.3.2 自我准备不足 (1)知识的缺乏:护生由于对自己临床知识技能缺乏的担心而导致自信心不足,从而在护理病人时难以正常发挥其护理技能,病人也因此不愿意接受护生的服务,更加重了护生的临床压力。(2)护生主动性不足:在护理教学中,传统的讲授法教学一直占主导,护生在课堂上多为被动地学习知识,护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了压抑。护生进入临床实习表现出主动性不足,缺乏主动思考,对带教老师的依赖性较强,不能主动地将书本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当遇到复杂的临床问题时束手无策,难以进入临床角色。(3)护生动手能力差:一方面,护生在实习前与临床接触很少,对临床实际工作缺乏了解,实际动手能力差;另一方面,实习护生在操作时常担心操作失败,怕老师指责而自信不足、胆怯、紧张导致动手机会少;再者,病人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在增强,大多拒绝临床经验少的护生为其进行治疗护理。而带教老师也因工作忙、嫌麻烦、怕投诉等原因,较少给病人做耐心的解释工作,导致实习护生总是看得多、做得少。护生的动手机会减少,而致动手能力差。

2 管理对策

根据Roy适应模式理论,在了解实习护生的适应水平及所有刺激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或改变各种刺激因素,减少压力源的作用强度和范围,提高适应力。促进实习护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适应性反应。

2.1 预防“文化休克”

护生在实习前,在实验室由学校老师进行实习前的强化训练;进入实习医院后,护理部以医院概况、技能设备、医院规章制度等为内容,进行短期培训,使护生对医院环境、制度等有更深刻的认识;护生进入病房后,带教老师应介绍本科室的规章制度及对护生的具体要求和希望,介绍护生与本科室的医务人员认识,介绍本科室病人的病种、护理特点及病区结构、物品摆放的位置,以便护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主动进入角色,预防文化冲突时产生强烈的“文化休克”。教育护生进入新环境后,应尽快接触、理解新的文化模式,完成由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换。

2.2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善于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护生的创造性思维。

2.3 加强正确的人生观及职业价值观教育

指导护生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挫折,注意培养他们稳定情感以及乐观自信的坚毅品格;教育护生热爱护理专业,讲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护理事业的发展前景,使护生增强对前途的信心,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教育护生以实际行动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和赞誉,以稳定专业思想,提高专业信念。

2.4 严格挑选带教老师

社会学理论的代表A.Bandura[10]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进行的,即是通过榜样进行学习,学习者把榜样作为一种行为的象征,通过对榜样的观察来学会某种行为,那些具有地位、威望和权利的人是更有效的榜样。根据花蕾等[11]研究,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影响力较大的前5位因素依次为工作态度、专业思想、职业道德、关心同学、教学能力。因此,要挑选受人尊敬的、政治素质好、有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工作作风严谨、专业技术精、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带教老师。

2.5 满足护生归属感的需要

护生进入陌生的环境,接触到陌生的群体,不能满足病人对护理工作的需要,而感到紧张、缺乏归属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怀和帮助,因此,带教老师应把护生看成是生理、心理、社会的人,关心护生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多给予护生正性评价,满足护生爱、归属及自我认同感的需要,促进护生角色的转变。

2.6 提高护生实际操作能力

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增加实习护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实习护生在操作时常担心操作失败,怕老师指责而自信不足、胆怯、紧张导致动作不规范,此时作为带教老师应安慰、鼓励护生,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操作成功后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其树立自信心。同时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以使病人能更好地配合护生,完成实习任务。

综上所述,护生的毕业实习是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是走向工作岗位的桥梁,对此阶段高职护生存在的压力源应引起护理教育者的足够重视,应根据其存在的压力源采取恰当的护理对策,以使高职护生更顺利地适应毕业实习。

[1] 井坤娟,董 沛,王 彦,等.高职护生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B):69 -71.

[2] 井坤娟.不同层次护生毕业实习期适应状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592 -595.

[3] 杨辰晨.护生在实习中的压力源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5A):859.

[4] Rich L,Joan P,Sister Callista Roy.Model Conceptual Models for nursing practice[M].New York:Appleton Centure Corfts,1980:179-188.

[5] 李小妹主编.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6.

[6] 李小妹主编.护理学导论[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9.

[7] 白继荣主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4-55.

[8] 张红伟,胡晓燕,斯才瑛.实习护生角色转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4,18(1B):171 -173.

[9] 井坤娟,王 彦,王 琳,等.高等职业护生焦虑状态及其相关因素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7A):1155 -1157.

[10] 郑修霞主编.当代教育理论与护理教育[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47.

[11] 花 蕾,侯淑肖,赵 晶.临床护理教师对实习护生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7A):1763 -1765.

10.3969/j.issn.1672 -9676.2011.16.051

071000 河北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

王俊荣: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0-09-16)

(本文编辑 白晶晶)

猜你喜欢
病人高职环境
谁是病人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环境
病人膏育
故事大王(2016年4期)2016-05-14 18:00:08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我帮病人“走后门”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8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