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校医院内科,四川 南充637000)
王显飞(川北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四川 南充637000)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以及胃切除术后,引起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如胆汁、肠液与胰液等大量反流入胃,使胃黏膜失去屏障功能而受到消化液的作用,产生炎症、糜烂、出血以及黏膜上皮反应性变化等[1]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我科从2008年2月至2010年9月,采用铝碳酸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31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本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18~62岁,平均42岁。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19~64岁,平均45岁。
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痛、饱胀、恶心以及呕吐等,无全身其他系统疾病,无胃及十二指肠手术史。胃镜检查显示,黏液呈现黄色或者黄绿色的胆汁样,胃黏膜呈现胆汁淤块,黏膜出现充血水肿,甚至糜烂,病理改变为黏膜下层水肿,黏膜层血管充血、扩张以及炎性细胞浸润。上述病例经监测,均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者。
1.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31例患者均采用铝镁加混悬液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铝镁加混悬液15mL,3次/d,餐后服;莫沙必利5mg/次,3次/d,餐前15~30min口服。对照组31例患者均单用莫沙必利治疗,莫沙必利5mg/次,3次/d,餐前15~30min口服。疗程均为4周。治疗期间停服其他各类抗酸剂、结合胆酸以及影响胃动力的药物。4周后复查胃镜。
1.2.2 疗效标准 ①显效:主要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显示胆汁反流消失以及胃窦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消失;②有效:主要症状缓解,不影响日常生活,胃镜检查显示胆汁反流减轻以及胃窦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减少;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症状以及胃镜检查显示与用药前无明显变化或恶化。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74.2%,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十二指肠液(胆汁、胰液、肠液)反流至胃内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可为胃食管反流病所致临床综合征的一部分,也属慢性胃炎的特殊类型[2]。研究表明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与酸和胃肠动力相关的疾病。由于十二指肠收缩活动推动十二指肠内容物逆向移动及幽门口开放,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所致。正常情况下,十二指肠液每日有少量向胃内反流,且幽门平时大多处于开放状态[3],有利于反流形成,由于食管及胃的生理蠕动形成的从胃向肠腔的食物流动和胃内压力的存在,以及食管、胃黏膜的正常屏障作用,使十二指肠液的反流量和持续时间都造成不了食管、胃黏膜损害。但如果某些原因使反流量大,持续时间延长,或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弱,则反流即造成局部炎症的发生。目前针对胆汁反流的治疗策略,一方面是结合胆汁,以减少反流物的损害作用,另一方面是改善胃肠动力,促进胃十二指肠协调运动以减少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发生。
铝镁加混悬液是一种黏膜保护剂,能快速、持久地中和胃酸,降低胃蛋白酶活性,还能在酸性环境中结合胆汁,持续地防止胃蛋白酶和胆汁对胃及食管黏膜的损伤,促进病变部位愈合[4]。
莫沙必利为消化道促动力剂,系选择性5-羟色胺4(5-HT4)受体激动药,通过兴奋胃肠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及肌间神经丛的5-HT4受体,促进乙酰胆碱释放,从而增强食管体部的蠕动收缩,增加下食管括约肌的压力,促进胃排空,从而改善胃食管反流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肠道症状,但不影响胃酸的分泌[5]。
铝镁加混悬液联合莫沙必利,既可结合胃内的胆酸、胃蛋白酶保护胃黏膜,又能减少胆汁反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且铝镁加混悬液不用咀嚼,适合于各种人群,值得临床推广。
[1]林金坤,曾志荣,高修仁,等.十二指肠胃反流与胃黏膜炎症关系探讨 [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2):87-89.
[2]张亚历.慢性胃炎 [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52-65.
[3]朱爱勇,许国铭,李兆申,等.铝碳酸镁和西沙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及胃内胆汁的影响 [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20(2):105-107.
[4]梅海信,张振华.铝镁加混悬液辅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9):95-96.
[5]金华,张铁军.枸橼酸莫沙必利-新型胃动力药 [J].药学进展,2000,24:30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