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的文本解读及发展过程探析

2011-04-09 15:45刘从德顾训宝
关键词:俄国列宁马克思主义

刘从德 顾训宝

(华中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的文本解读及发展过程探析

刘从德 顾训宝

(华中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是中共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十月革命前在斗争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国内战争时期在战争间隙中学习国家建设本领;新经济政策时期在探索一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学习国家建设本领。列宁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提出的许多著名观点,如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重视向资产阶级学习、领导干部要善于重新学习等等被我党广泛吸收,并予以创新和发展。

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发展过程;启示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一个时代性的重大课题。早在十六大召开后不久,党中央就明确提出,要创建学习型社会,首先要把我们党建设成学习型政党,继而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更是进一步明确指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①。而我们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提出是有着深厚理论基础的,其中列宁的执政党学习思想便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列宁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缔造者,在领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学说。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关于党的学说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讲得不多,列宁有个完整的建党学说。”②而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是列宁建党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十月革命前为萌芽时期,主要是在斗争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国内战争时期为提出时期,在战争间隙中学习国家建设本领;新经济政策时期为形成时期,在探索一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学习国家建设本领。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对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的发展过程进行系统梳理,有利于形成马克思主义关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理论体系,从而为我们党正在进行的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一、十月革命前:在斗争中学习马克思主义

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是在十月革命前的建党过程中开始萌芽的,这主要体现在列宁这一时期的一系列论述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文献中,如《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1894年春夏)、《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及其说明》(1895年和1896年)、《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1897年底)、《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1901年秋-1902年2月)、《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1913年3月)、《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年3月)、《马克思和恩格斯通信集》(1913年底)、《卡尔·马克思》(1914年11月)以及《一位法裔社会党人诚实的呼声》(1915年8月)等。在这些文献中,列宁认为为了有力推进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党的任务就是帮助工人提高阶级自觉性,使他们在斗争中学习斗争;无产阶级政党在斗争中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作用,因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无产阶级政党尤其是党的领袖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革命信念,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便更好地担负起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重任。

(一)党的任务是帮助工人在斗争中学习斗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即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阶段。经济落后并带有浓厚封建军事色彩的俄国对内残酷压榨本国人民,对外严重依赖外国资本并疯狂争夺殖民地,从而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这些矛盾的交织使得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俄国革命的爆发成为必然。“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1905年的传统还充满活力),俄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了革命。”③为了更好地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列宁等创建了无产阶级政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并对党的任务做了明确阐述。列宁认为俄国社会民主党在当前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俄国工人阶级进行这一斗争,方法是提高工人的阶级自觉,促使他们组织起来,指出斗争的任务和目的。”④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就是要维护工人的利益,代表整个工人运动的利益,因此,党的活动应该是帮助工人进行阶级斗争。至于如何帮助工人进行阶级斗争,列宁认为党应该做到下面三点:第一,帮助工人提高阶级自觉。所谓提高工人的阶级自觉,就是帮助工人认识到,争取自身解放的唯一手段就是要同资本家、厂主阶级进行斗争;本国所有工人的利益是一致的;要想达到本阶级的目的,工人必须争取对国家事务的影响。工人是通过亲身参加反对厂主阶级的斗争来认识到这一切的。通过斗争,工人群众可以学习辨别和分析各种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学习把这些剥削方式同政府法令、资产阶级的利益以及自身的生活条件进行对比;通过斗争,工人可以学习如何进行联合,学习认识联合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二,协助工人组织起来,为开展各种革命斗争活动提供组织保障。第三,向工人指出斗争的真正目的,使工人真正清楚自己受剥削的社会根源。总之,列宁要求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帮助工人在斗争中学习斗争。

(二)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无产阶级运动的重要意义

为了完成党的任务,列宁十分重视革命理论对无产阶级运动的重要意义,并严厉批判了轻视或歪曲革命理论重大作用的各种言论和行为。

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过程中指出,无产阶级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必须努力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以便卓有成效的组织和领导无产阶级进行斗争,从而实现“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来组织社会主义社会”⑤的奋斗目标。列宁同时强调,全党要高度重视革命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重要指导作用,因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⑥而且革命理论对于加强党的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它能统一革命者的思想,坚定革命者的信念,并能帮助他们提高斗争的水平。如果“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党,因为革命理论能使一切社会党人团结起来,他们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们能运用革命理论来确定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⑦。

列宁指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它制定的党纲和斗争策略同其他政党如民意党等是存在本质区别的,并不像彼·拉·拉甫罗夫所认为的那样,两党在村社问题、俄国资本主义的命运问题以及经济唯物主义问题上的意见分歧不过是无足轻重的细节而已。列宁认为,阶级斗争的理论问题,与按唯物主义观点来了解俄国历史、来估计俄国目前的经济和政治情形等问题一样,都是十分重大的革命问题,把这些问题叫做“细节”,是绝顶荒谬的。

列宁揭露了批评派所谓“批评自由”口号的实质与危害性,认为其危害性在于它“并不是用一种理论来代替另一种理论,而是自由地抛弃任何完整的和周密的理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理论水平有了某种程度的降低。”⑧列宁还批判了俄国经济派,指出他们实际上贬低了社会主义意识的作用,贬低了党在工人运动中的领导作用。在批判了两种错误思潮之后,列宁再一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工人运动和工人阶级政党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指出如果“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⑨。列宁认为,对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之所以显得尤其突出和重要,主要是因为在俄国存在三种情况:一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刚刚形成,刚刚确定自己的面貌,同其他派别的清算还没有结束;二是社会主义运动是国际性的运动,这意味着在年轻国家的运动只有学习别国的经验才能顺利发展,但这种学习不能是简单抄袭,必须用批判的态度来加以独立检验,这需要有雄厚的理论力量和丰富的政治经验;三是俄国社会民主党担负的民族任务是世界上任何一个社会党都不曾有过的。列宁并援引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序言中的话,指出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和理论斗争是社会民主运动密不可分的三种斗争形式,理论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列宁还指出,在俄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由工人政党来领导全体人民争取政治自由和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党的历史使命就是必须走在工人运动的前面,给它指明道路,创造性的回答工人运动碰到的一切理论、政治和组织问题,党的力量就在于它具有理论武装。因此,工人运动的领袖们特别有责任要不断地增进他们对于各种理论问题的知识,时刻记住:“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⑩

列宁还批判了第二国际领袖人物在帝国主义战争中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并玷污社会主义的行为,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他称赞保尔·果雷这位社会主义报纸编辑敢于揭露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真实情况,同时认为保尔·果雷同罗马语国家大多数社会党人一样,对社会主义理论不够重视。列宁再一次强调指出,革命党人必须懂得“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可能有被压迫阶级的即历史上最革命的阶级的世界上最伟大的解放运动”⑪。这种革命理论不是臆造出来的,它是从世界各国的革命经验和革命思想的总和中生长出来的,它就是在19世纪后半期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谁如果不同歪曲这种理论的行为进行无情的斗争,谁就不配做一个革命的社会民主党人。

(三)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为了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重要指导作用,列宁在这一时期多次指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运动的旗帜。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⑫,它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以及无产阶级斗争的策略。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充分运用唯物辩证法从根本上来修改整个政治经济学,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历史、自然科学、哲学以及工人阶级的政策和策略,这是他们在这个领域做出的最新、最重要的贡献,是他们在革命思想史上迈进的天才的一步。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马克思的对手也承认的”⑬。马克思主义学说之所以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⑭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⑮,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彻底的革命性,因为马克思主义公开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揭露现代社会的一切对抗和剥削形式,证明它们的暂时性和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必然性,从而帮助无产阶级尽可能迅速地、容易地消灭任何剥削。因此,俄国无产阶级必须完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因为“只有革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能成为工人阶级运动的旗帜”⑯。

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高度的科学性、鲜明的阶级性和彻底的革命性,列宁号召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运用它来指导俄国革命实践。列宁号召俄国革命者和知识分子首先要向马克思学习,学习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理论家和领袖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学习他号召工人阶级把革命坚持到底的高超本领,学习他那种面对革命暂时失利从不气馁的坚忍不拔精神。其次,列宁要求俄国革命者和知识分子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学习掌握正确看待革命实践出现的新问题的科学方法。列宁提醒广大革命者,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⑰,在革命实践中必须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⑱

二、十月革命后国内战争时期:在保卫红色政权的战争间隙中学习国家建设本领

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首先在落后的俄国建立,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成为执政党,并于1918年3月俄共(布)七大上将社会民主工党更名为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新生苏维埃政权最需要的是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学习从事国家建设的本领。然而由于1918年夏开始爆发的内战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俄工作重心的转移未能实现。但列宁还是在战事较为缓和的时期,对全党的学习问题进行了探索,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文献中:《〈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的几个提纲》(1918年3—4月)、《〈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初稿》(1918年3月)、《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1918年5月)、《俄共(布)纲领草案》(1919年2月)、《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文献》(1919年3月)、《在全俄医疗卫生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20年3月)、《在全俄水运工人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20年3月)、《在全俄工会中央理事会共产党党团会议上的讲话》(1920年3月)、《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文献》(1920年3-4月)以及《青年团的任务》(1920年10月)等。在这些文献中,列宁就执政党学习问题主要论述了三点:一是领导干部必须重新学习;二是要利用资产阶级专家、向资产阶级学习;三是青年一代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些著名论断的提出标志着列宁初步提出了执政党学习思想。

(一)领导干部必须重新学习

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在历尽周折后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终于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赢得了暂时的和平喘息机会,从而为实现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提供了可能。4月,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及之前的初稿中,提出和论证了无产阶级在完成政治革命夺取政权后应及时转向社会主义革命进行经济建设的思想,并拟定了在俄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方针和措施。在这个纲领文献中,列宁明确提出了“重新学习”的思想。列宁指出,随着苏维埃新任务的来临,干部结构不得不发生相应的变化,需要“相应地改变领导人的职能”⑲。在过去夺取政权和镇压剥削者反抗的时期,处于最重要地位的领导干部是宣传家和鼓动家,现在进行经济建设,则需要把“做实际工作的领导人和组织家提到最重要的地位”⑳。列宁要求领导干部必须适应新的工作任务,要求职业的鼓动家和宣传家或适合做宣传鼓动工作的人不得不担负起组织经济建设的任务。但这些职业鼓动家和宣传家感到自己不太适应于解决这些新任务,经常使广大工人农民失望,因此,列宁向各级领导干部发出 “重新学习”的号召,要求他们必须由外行变为内行。列宁指出:“要重新学习,以便把实际工作者——鼓动家提到他应有的首要地位,这样重新学习是可以做到的,而且毫无疑问,俄国各地的苏维埃政权的代表都不难做到。”㉒这是列宁第一次提出领导干部必须“重新学习”的思想。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重新获得了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机会,列宁再次强调了“重新学习”的问题。列宁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文献》中论述共产党员不会经商时指出,“如果我们不懂得这点,不进预备班重新学习,我们就无论如何解决不了作为目前全部政策基础的经济任务。”㉒列宁在《在莫斯科苏维埃全会上的讲话》中谈到要掌握做生意的本领时再次重申了重新学习的问题,指出党员“要有本领做生意,有本领赚钱,有本领摆脱困难的经济状况”,“我们已经开始重新学习,要学到能够取得毫无疑义的、有目共睹的成绩”。㉓为了重新学习,列宁要求全党既不能随意放弃新东西,又要给资本家一些好处,以便同意和苏俄做生意。

(二)利用资产阶级专家,向资产阶级学习

由于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任务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事业,既不能从以往的科学社会主义著作中找到现成答案,也没有任何先例可资借鉴。所以,在苏维埃政权刚刚建立的这段时期,列宁在论述经济建设时,强调的比较多的是利用资产阶级专家、向资产阶级学习的问题。列宁第一次提出这一问题是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书的初稿中,他指出,“学习社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要向托拉斯的领导者学习,学习社会主义,要向资本主义最大的组织者学习。”㉔在提出了利用资产阶级专家、向资产阶级学习的问题之后,列宁又多次论述了这样做的必要性以及应坚持的原则等问题。

在1918年3月至7月这段短暂的喘息时期,列宁对利用资产阶级专家,向资产阶级学习的必要性以及应坚持的原则做了初步论述。列宁认为,没有各种学术、技术和实际工作领域的专家的指导,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在利用资产阶级专家时,应坚持“高薪”和“与工农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列宁指出,苏维埃当时最需要向先进国家借助的,不是“社会主义组织的帮助和工人的支援”,而是“那里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知识分子的帮助”㉕。列宁甚至还直接借用算术公式,表达了要建成社会主义必须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想法:“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社会主义。”㉖1918年5月,列宁在《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文章中再一次驳斥了“左派”反对利用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科学技术专家的错误主张,指出“只有那些懂得不向托拉斯的组织者学习就不能建立或实施社会主义的人,才配称为共产主义者”㉗。至于如何利用资产阶级专家,列宁认为,为了吸引资产阶级专家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可以通过付给我国的或从国外聘请的各方面最优秀的专家以高额劳动报酬的办法得到这种协助”,并且要把资产阶级专家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同广大工农群众的首创精神、毅力和工作结合起来,因为“只有这种结合才能架设起从资本主义旧社会通往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桥梁。”㉘

1919年3月,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在战火的硝烟中召开,列宁在这次党代表大会前后,进一步论证和维护了利用资产阶级专家、向资产阶级学习的社会主义建设策略方针。在这次大会之前的《俄共(布)纲领草案》中,列宁指出,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而要实现这个任务,除了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之外,还要“立即广泛地和全面地利用资本主义遗留给我们的、在通常情况下必然浸透了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习惯的科学技术专家”㉙。必须无情地反对部分共产党人的狂妄与自负,因为他们认为,“劳动者不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不利用他们,不经过同他们共事的长期锻炼,也能战胜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制度”㉚,这是十分荒谬的。列宁重申了对资产阶级专家的方针,认为“在一定的时间内仍要给专家们较高的报酬,使他们工作得比以前不是坏些而是好些”㉛,同时,“要不断努力造成一种环境,使资产阶级专家同觉悟的共产党员所领导的普通工人群众手携手地同志般地共同劳动”㉜。在《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文献》中,列宁除了再次重申在经济建设中利用资产阶级专家、向资产阶级学习的必要性和应坚持的原则之外,还指出在红军建设方面也要大胆吸收旧军事专家:“要吸收军事专家”,“他们将负责指挥,我们将派自己的人同他们一道工作”㉝。

1919年底,苏维埃政权又获得了一次可贵的喘息机会,列宁决定再一次把工作重点转向国内经济建设。在这一时期,列宁针对党内反对派反对起用内行、专家的主张,反复强调学习资产阶级的文化知识和管理经验、起用资产阶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专家的重要性。列宁在《在全俄水运工人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管理就要懂行,就要精通生产的全部情况,就要懂得现代水平的生产技术,就要受过一定的科学教育”㉞,可是“我们在管理方面几乎一无所知”㉟,所以“要学习自己的实际经验,也要向资产阶级学习”㊱,“应该珍视每一个专家,把他们看作技术和文化的唯一财富,没有这份财富,什么共产主义也不可能实现”㊲。在《在全俄工会中央理事会共产党党团会议上的讲话》中,列宁再一次指出,管理需要本领,需要技能,资产阶级很懂这一点,而我们还不懂。所以“我们不向资产阶级学习,又应该向谁学习呢?”那就“让我们学习吧”!㊳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文献》中,列宁对新生政权的建设过程作了一个总结,认为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后,首先要通过改变同所有制的关系和实行新宪法来掌握和保持政权;其次,“要向先前那个阶级学习”,“起用旧阶级的管理人员”㊴;第三,必须开办学校,培养本阶级的管理人员和干部。从而把“利用资产阶级专家、向资产阶级学习”的思想向前发展了一步。

(三)青年团的任务是学习

1920年10月2日,列宁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发表了著名演说《青年团的任务》,这是列宁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目的出发,对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等问题上所作的深刻论述。在这篇演说中,列宁集中论述了青年一代的学习问题,全面阐述了青年一代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学习什么以及如何学习等问题。

首先,列宁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老一辈工作者所能完成的任务至多是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而“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㊵的。作为共产主义建设者的青年团员应该是具有广博的学识、马克思主义思想、集体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代新人。根据这一点来看,“全体青年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要学习”㊶。

其次,列宁指出,全体青年在明确了自己的任务是学习之后,还需要弄清应该学些什么。列宁认为,青年一代要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首先必须学习共产主义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某些无产阶级文化专家杜撰出来的,它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是人类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的产物。青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如果“不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就能成为共产主义者,那你们就犯了极大的错误”㊷。另外,青年一代还需要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因为青年一代“面临的任务是振兴全国的经济,要在立足于现代科学技术、立足于电力的现代技术基础上使农业和工业都得到改造和恢复”,“只有受了现代教育,他才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如果不受这种教育,共产主义仍然不过是一种愿望而已”㊸。

再次,至于怎样学习,列宁给青年提出了五点要求:第一,要重视共产主义道德的培养,把道德教育同日常劳动结合起来。青年团员必须重视有益于全社会的劳动观念的培养,把劳动作为共产主义教育的学校和检验共产主义觉悟的准绳。第二,必须坚持学习书本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列宁指出,“单从书本上来领会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是极不正确的”,“离开工作,离开斗争,那么从共产主义小册子和著作中得来的关于共产主义的书本知识,可以说是一文不值”㊹。第三,学习不能死记硬背,需要对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如果不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就不能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共产主义就成为空中楼阁,共产主义者也只是一些吹牛家。第四,批判的吸收和学习旧学校遗留的知识。“要善于把旧学校中的坏东西同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区别开来,要善于从旧学校中挑选出共产主义所必需的东西。”㊺第五,学习必须结合斗争和沸腾的生活。共产主义青年团“只有把自己的训练、培养和教育中的每一步骤同参加全体劳动者反对剥削者的总斗争联系起来”㊻,与“沸腾的实际生活”㊼联系起来,才能学习共产主义,才符合共产主义青年团这一称号。

三、新经济政策时期:在探索一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学习国家建设本领

1920年底,历时三年的国内战争终于结束,苏维埃与西方列强形成了暂时的均势,列宁号召全党充分利用这次和平的机会,立即把工作重心再次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努力探索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由于国内战争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合时宜,翌年春苏维埃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市场和自由交换等商业形式也随之逐步发展起来。但在新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列宁发现,为数众多的党员很不胜任他们现在从事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因此,列宁号召全党,要努力学习经商,要不畏困难,从头学起。尤其是列宁在病重期间口述的书信和文章中,明确向全党提出了“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的伟大学习任务,标志着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最终形成。列宁这一时期有关执政党学习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文献中:《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1921年10月)、《在莫斯科省第七次党代表会议上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报告》(1921年10月)、《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文献》(1921年12月)、《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文献》(1922年3-4月)、《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1923年1月)以及《宁肯少些,但要好些》(1923年3月)等。

(一)学习经商

学习经商是学习从事国家经济建设本领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宁在这一时期曾多次论述学习经商的必要性,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这项本领。按照马克思恩格斯最初的设想,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当全部资本、全部生产和全部交换都集中在人民手里的时候,私有制将自行灭亡,金钱将变成无用之物”㊽,也就是说,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将消灭商品和货币,进而消除一切商业活动。苏维埃俄国建立之初,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设想,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付诸实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制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策时,并没有打算发展商业,而是计划采取“强攻”的方式,由旧的俄国经济直接过渡到国家按共产主义原则进行生产和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但到1921年春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前,这种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崩溃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了随之而来的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了人民尤其是农民的反对,在坦彼夫省、乌克兰、顿河、西伯利亚等地发生富农暴动,特别严重的是1921年3月喀琅施塔得发生了水兵和农民的暴动。

残酷的现实使列宁认识到,“俄国经济落后和生产力水平低的国情,决定了无产阶级政权必须充分发展商业,利用商业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创造条件。”㊾俄国是一个小农经济广泛存在的国家,只能通过商品和市场加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联系,因此必须重视发展商业。列宁指出:“在农民和工人之间,即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既然没有一个能够组织得立刻用产品满足农民需要的发达的大工业,那么,为了逐渐发展强大的工农联盟,只能在工人国家的领导和监督下利用商业并逐步发展农业和工业,使其超过现有水平,此外没有任何别的出路。现实迫使我们非走这条路不可。”㊿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学会这样经营商业,即设法使工业能满足农民的需要,使农民能通过商业满足自己的需要”(51)。为了加强工农之间的联系,列宁决定把经济政策向后退,于1921年春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把以前的“强攻”退改为“围攻”,采取迂回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方式。在新经济政策实行初期,还只是退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强调发展工业品和农产品之间有计划的商品交换,仍没有打算大力发展商业。但到1921年秋,实践已经表明这种商品交换失败了,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只是这时,市场、商业的问题才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突出地被提了出来。列宁在《在莫斯科省第七次党代表会议上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报告》中指出,“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52)因为“目前商业竟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可能的纽带。”(53)因此,列宁告诫全党一定要高度重视商业的巨大功能。

随着私营商业的发展,随着一部分国营企业的出租以及农民剩余农产品的自由买卖,列宁意识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逐步恢复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种竞赛,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要求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建设中的这种危险,迅速掌握新的经营方法,学会在经济领域中战胜资本主义。但列宁发现,很大一部分党员不懂得如何经营商业,因此他向全党发出了“学习经商”的号召。他在《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中指出:“大家都去做经济工作吧!资本家将同你们在一起,外国资本家,即承租人和租借人,也将同你们在一起,他们将从你们那里攫取百分之几百的利润,他们将在你们那里大发横财。就让他们发财吧,但你们要跟他们学会做经济工作。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够建成共产主义共和国。从必须赶快学会做经济工作这个角度来看,任何懈怠都是极大的犯罪。必须向这门科学进军,向这门艰难、严峻、有时甚至是残酷无情的科学进军,否则就没有出路。”(54)

他在《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文献》中指出,新经济政策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机会”,“是我们开始真正学习经济管理的一种形式”(55),那就让我们“学习吧!这种学习是非常严肃的,我们大家都应该完成这个学业。这种学习是非常严酷的,它不同于学校里的讲课和参加某种考试。这是在贫困的情况下,在空前艰难困苦、饥寒交迫的情况下提出的一个艰巨而严峻的经济斗争问题。但这是真正的学习,是我们必须完成的。谁要想丢开这项任务,谁要是不予重视,认为与己无关,那就是共产党员和工会工作人员那种极其罪恶极其危险的狂妄自大的表现。”(56)在《在莫斯科省第七次党代表会议上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报告》中,列宁更是明确指出,“学会了解商业关系和经商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学习。应该学习由国家调节商业关系。这项任务是困难的,但决不是无法完成的”(57)。

(二)从头学起

列宁的从头学起思想是在总结新经济政策实行一段时间以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前一时期他提出的领导干部必须重新学习思想的继续和深化。1922年3月,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列宁总结了新经济政策实行一年来的基本教训,认为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一年来的实践表明,苏维埃开始实行的新经济还没有真正实现同农民经济的结合;二是虽然全党已认识到新经济政策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方式与社会主义方式之间展开的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竞赛,是两个敌对阶级斗争的又一形式,但实践证明,百分之九十九的党员还不会经营;三是在国家资本主义问题上,无产阶级还缺乏驾驭这种经济形式的本领,还不善于使它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动。面对这些问题,列宁在大会上向全党发出了“从头学起”的号召,多次号召全党一定要不畏困难,避免无知的狂妄自大,对于从事国家经济建设的本领要从头学起。

列宁在分析第一个经验教训时指出,新经济政策基本的、有决定意义的、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使苏维埃开始建设的新经济同千百万农民赖以为生的农民经济结合起来。要用行动向农民证明,苏维埃是从农民所理解、所熟悉、目前在他们极其贫困的境况下办得到的事情做起,证明是能够帮助农民的。但新经济政策实行一年来的结果证明,苏维埃并没有真正很好地实现这种结合,这需要全党痛定思痛,分析原因,从头学起。

列宁在谈到国营企业与资本主义企业的竞争时认为,这实际上是社会主义方式与资本主义方式的一种和平竞赛,但新经济政策实施一年来得出的基本教训是“我们不会经营。”(58)因此,一些农民向苏维埃提出了批评,称资本家会做供应工作,虽然他们的做法恶劣,象强盗那样行事,但他们“毕竟会做供应工作”,共产党人“倒是很好,可就是不会干你们所抓的事务,经济事务”(59)。列宁指出,既然负责管理工作的共产党人不会经营,那就必须从头学起,否则苏维埃政权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如果全体共产党员、负责工作人员都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不会经营,让我们从头学起,那我们就会把事情办好。”(60)也就是说,只要去学,总能学会的,这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总有一部分人甚至还没有认识到自己不会经营,他们“反而认为谁这样想,谁就是无知的人,没有学过共产主义”(61)。所以,列宁告诫全党“要特别注意,不要以为在国营托拉斯和合营公司中到处都有负责的优秀共产党员,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毫无用处,因为他们不会经营,在这种意义上他们还不如那些经过大工厂大商号训练的普通资本主义店员”(62)。因此,列宁要求共产党人应放弃那种无知的狂妄自大,应当多向那些在粮食行里跑了十来年而懂得这一行的普通店员学习,“我们不懂这一行”,就需要“从头学起”(63)。“从头学起”是“从新经济政策中得出的第二个教训”(64)。

在谈到利用国家资本主义问题时,列宁指出,共产党人拥有着足够的政治权力,拥有着足够的经济手段,但做管理工作的那些共产党员缺少文化和驾驭国家资本主义的本领,“没有足够的本领去直接进行管理”(65)。从而导致国家经济建设事业没有完全按照共产党人的意志在发展,它就像一辆不听使唤的汽车,似乎有人坐在里面驾驶,可是汽车不是开往共产党人要它去的地方,而是开往别人要它去的地方。因此列宁再一次强调,共产党人应该在国家经济建设这个基本领域“从头学起,而只有当我们完全领会到和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才能担保说,我们能够学会这点”(66)。

(三)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在临终前口述的一组书信和文章在列宁主义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具有极其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在这些书信和文章中,列宁指出苏维埃面临着两个划时代的任务:一个是在农民中进行文化工作,以促进合作化的发展;另一个就是把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国家机关改造为新型的机关。而这两个任务的完成,都有赖于全党文化素质的提高。列宁在《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和《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两文中论述改组工农检查院的计划时指出,工农检查院的人员要精干,“要经过专门考查”,“同时还要经过专门考验”,他们既要“了解我们的国家机关”,又要“了解科学组织劳动特别是管理、办公等方面劳动的原理”(67)。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农检查院的威信和工作质量,但列宁深感到这样的人才太少了。一方面,那些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奋斗的工人不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文化,“这些人受的教育是不够的。他们倒是想给我们建立优秀的机关。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做。他们无法办到”(68);另一方面,具有知识、受过教育和训练的人才又少得可怜。因此,列宁再一次向全党提出了学习的任务:“为了革新我们的国家机关,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69)列宁要求所有的优秀分子,即先进工人以及真正受过教育而且可以保证决不相信空话、决不说昧心话的分子,要不畏任何困难,不怕为达到自己已提出的目的而进行任何斗争。

我们通过对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发展过程的梳理可以发现,列宁确实非常重视党员的学习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如在学习内容上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必须重视经济建设本领的学习以及科学文化的学习等;在学习理念上,领导干部必须具有重新学习、从头学起的决心和勇气;在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上,要重视未来接班人青年一代的学习问题等等。当然,列宁关于执政党学习的思想还有很多著名观点,如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建设,重视发挥党校、图书馆等在党员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等等,它们和文中上述观点一起构成了列宁完整的执政党学习思想体系。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执政党学习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理论创新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始人,并创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理论基础。但由于他们把自己的主要任务定位于批判和揭露资本主义,对党的建设问题只是制定了一些总的指导原则,对于执政党学习问题更是没有去深入探索。而列宁结合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持久的探索,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执政党学习思想体系,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伟大创新和发展。

其次,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理论源泉和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创建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列宁提出的很多思想观点直接被我们党吸收并加以丰富和发展。比如,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经济建设本领,我们党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明确指出我们要创建的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我们不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党的历史,而且根据“科学理论武装”的要求,我们还要认真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的知识。再比如,列宁提出要充分利用资产阶级专家,向本国和外国资产阶级学习经济建设的本领,我们党也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要“具有世界眼光”的要求,要求党员、干部立足于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特别要吸收和借鉴国外执政党发展市场经济的有益经验,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吸收和借鉴国外执政党依法治国的有益经验,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吸收和借鉴国外执政党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有益经验,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70)

当然,我们通过梳理列宁这一思想也发现,列宁所强调的学习主要是指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的个人学习这个层次,而我党通过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把学习扩展为三个层次,即除了领导干部和党员的个人学习这一层次外,还有党的各个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的团队学习以及整个党组织的学习两个层次,从而实现了对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注释:

①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09-28,第001版。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4页。

③《列宁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23-224页。

④㉙㉚㉛㉜《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7页,第2页,第198页,第198页,第198页。

⑤⑦⑯《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52页,第161页,第155页。

⑥《列宁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43页。

⑧⑨⑩《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2页,第23-24页,第26页。

⑪《列宁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5页。

⑫⑬《列宁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2页,第52页。

⑭⑮《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1页,第24页。

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06页。

⑱参见顾训宝:《共产党人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兼论列宁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探索及当代启示》,《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

⑲ ⑳㉒㉔ ㉕㉖㉗ ㉘《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32页,第132页,第133页,第128页,第129页,第520页,第289页,第129页。

㉒ ㉓(58)(59)(60)(61)(62)(63)(64)(65)(66)(67)(68)(69)《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3页,第229-300页,第79页,第78页,第79-80页,第81页,第81页,第83页,第84页,第85页,第374页,第379页,第380页。

㉝《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5页。

㉞ ㉟㊱㊲ ㊳㊴《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40页,第240页,第241页,第242页,第246页,第300页。

㊵ ㊶㊷㊸ ㊹㊺㊻ ㊼《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93页,第293页,第298页,第301-302页,第297页,第298页,第306页,第307页。

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368页。

㊾俞良早:《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关于共产党人学习的任务和要求》,《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5期。

㊿(51)(52)(53)(54)(55)(56)(57)《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34-335页,第194页,第228页,第347-348页,第193页,第347页,第348页,第237页。

(70)冯刚:《全面贯彻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本要求》,《人民日报》,2010-04-26。

2011-01-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09AZD009)

责任编辑 宁亦

猜你喜欢
俄国列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