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传播:新加坡视角》介评

2011-04-09 04:07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1年2期
关键词:华语华文新加坡

王 兵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新加坡 637616)

《汉语国际传播:新加坡视角》介评

王 兵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新加坡 637616)

长期以来,新加坡的语言景观由于社会环境和语言政策的变迁而显现出多元化的风貌。就华文而言,当下新加坡华人的日常华语主要有三类:早期华人遗留下来的南洋汉语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以及夹杂着英语词汇的普通话。而伴随着说英语家庭的日益增多以及双语政策的失衡,华族子女的华文水平逐渐呈现下降趋势。新加坡的华语教学如何改善、新加坡的华文在汉语全球化的背景中如何定位等,所有这些业已成为新加坡华文教学和研究者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课题。新加坡本土学者吴英成博士的新著《汉语国际传播:新加坡视角》 (2010)不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同时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

1.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为汉语变体的研究,第二章论述了汉语全球化与新加坡华语的地位等相关论题,第三章为多语环境下新加坡华语教学的微观研究,第四章提出了华语教学的“新”策略。各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汉语变体研究。汉语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与当地通行语以及外族语言的融合,自然会在特定的区域产生变体,新加坡也不例外。作者首先从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新加坡华语的特点,且追溯了这些特点形成的深厚历史渊源。如在语音方面重点分析了“第五声”的音韵特征,并通过对新加坡福建社群的考查,确认新加坡华语 “第五声”乃闽南话入声 “移借”的结果;在词汇衍变方面,作者从移民文化进程的角度论述了新加坡华语词汇的诸种“移借”现象,包括英语移借词、马来语移借词、祖籍方言移借词等;而在句法方面,作者主要通过实况调查分析了新加坡华语中的语码混用或转换现象。在此基础上,作者在本章的第二部分进一步对大陆、台湾与新加坡等地的汉语变体和语言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二章:汉语全球化与新加坡华语的定位。本章重点从汉语国际传播的角度确认了新加坡华语在全球汉语传播及其教学中的地位。作者依据卡奇鲁 (Kachru,1985:11-30)的语言三圈模式理论将汉语的使用分成内圈 (inner circle)、中圈 (outer circle)和外圈 (expanding circle)三个同心圈。内圈即指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中圈指在不同历史时期由移民所形成的海外华人社群,外圈是指以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非华人地区。作者认为,处于中圈的新加坡华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兼顾本土意识与外在沟通性需求,积极担任内圈与外圈汉语学习的沟通桥梁,确立国际汉语中转站的重要地位。

第三章:多语环境下新加坡华语教学的微观研究。本章首先借助偏误分析 (error analysis)来揭示新加坡华语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其次,作者分别以汉字、词汇 (词典)、语法教学为切入点,对新加坡华语教学中颇具特色的问题展开了详尽的论述。作者认为,新加坡华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汉字教学中存在由方言或英语干扰而产生的各类偏误现象,词汇教学中存在着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的偏离以及词典编纂与词典使用之间的落差,语法教学中存在着英语句法和华语句法杂糅的现象。针对上述教学瓶颈,作者运用多种语言学理论以及实践调查的方式,逐个厘清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在词汇教学方面,作者通过克漏字测验 (Cloze procedure)的测量手段,来评估新加坡中学生的华文水平。经过繁琐而又严谨的测验之后,全部受试学生的实际成绩与教育部原拟的课程计划、教学目标以及小学会考的成绩相差甚远,于是作者建议,教师的语法讲解不能只停留在正字法、音位和词汇等表面语言层次,而应该将这些零碎的语言知识上升到语言应用的层面。

第四章:华语教学“新”策略。本章首先回顾了新加坡华语教学的三次改革,并对特选中学、华文B课程以及华文科传递文化等议题进行了反思。其次,作者针对新形势下的学生特点,提出适合以英语为家庭常用语的新加坡学生的全新教学策略,并且推而广之,将此教学策略的一些内容应用于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外圈学生。作者结合北美大专学府的华文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针对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华英双语并用教学法。这套教学法打破了原来在新加坡华语科不得使用英语的禁忌,允许教师及学生在初始阶段以英语为辅助教学语言,并在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以及考试评估等方面都予以恰当适度地贯彻实施,而后随着学生华语程度的提高逐渐减少英语使用量,直到只使用华语进行教学,最后达到学习华语的终极目标。

2.简要评价

这部著作虽说是作者自 1987年至 2007年间关于新加坡华文本体和教学研究的思考心得,但从宏观方面来看,作者是以新加坡的独特视角来洞察汉语在国际传播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纵观全书,它至少显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2.1 清晰的问题意识

学术研究本身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作者在前言中开宗明义,提出四个问题:1)新加坡华语作为汉语的一个重要变体到底具有哪些特色?2)在汉语全球化的浪潮下新加坡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3)新加坡主流华语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4)针对已有问题,新加坡华文教学界应该如何应变?这里提及的四个问题无疑是本书构思的缘起和写作的纲领。当然,作者的这种问题意识也体现于书中的各个章节。

另外,作者在具体论证时还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所提出的解决措施也具有针对性。例如,面对华文教学的诸多问题,新加坡教育当局也在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和反思,如修订教学目标、增设“特选中学”、开设华文B课程等,而这些改革手段在作者看来,仍旧没有找准华语教学实践中的主要矛盾和困难。作者认为,当下新加坡华文学习的主要对象是日益增多的在家讲英语的学生,如何有效地激发这一群体的学习兴趣,加强对这一群体的针对性教学,才是当下和将来华文教学应该关注的重点。

2.2 独特的学术视角

汉语的国际传播原本是一个宏大的命题,需要涉猎的范围很广,一本学术著作难以穷尽。作者因地制宜地选取了新加坡华语的角度,从一个侧面剖析了汉语国际传播中可能涉及的诸种范畴、问题以及策略,同时也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心得体会。如汉语传播的三圈理论、双语并用教学法等,皆是这种独特学术视角下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双语并用教学法,这种教学策略的推广势必会为内圈的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外圈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树立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从而使新加坡的华语教学达到作者希冀的国际汉语中转站的终极目标。

2.3 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方法

这部专著贯穿始终的研究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即作者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各个环节中,基本都有科学理论的依据和教学实践的支撑。如语码转换理论 (陈松岑,1985:153)和新加坡“罗惹 (Rojak)华语”的形成;汉语三圈理论与新加坡华文地位的确立;偏误理论和新加坡华语学习中汉字和作文偏误的形成;双语记忆表征模式理论和语际影响理论与双语并用华语教学法的形成等。作者在运用这些理论时,并没有长篇大论的清谈,而是和语言及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书中俯拾皆是的实况调查、测量问卷就是一个个显证。

当然,本书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华英双语并用教学法部分,作者重点论述了该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基本特征以及教材开发,而对在此教学法环境下的教师素质、评估体系等论证得不够充分。

目前,新加坡的华文教学还处于不断调适、改革的阶段,希望该著中对于新加坡华文本体和教学的认知、反思和策略可以推助新加坡华文教学的健康发展,为汉语的国际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

陈松岑 1985 《社会语言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吴英成 2010 《汉语国际传播:新加坡视角》,商务印书馆。

Kachru,B.B. 1985 Standards,codification and sociolinguistic realis m:the English language in the other circle.In R.Quirk&H.G.W iddowson(eds.),English in theW orld: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Language and L iteratur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195.2

A

1674-8174(2011)02-0092-03

2010-04-09

王兵 (1979-),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助理教授。

【责任编辑 蔡 丽】

猜你喜欢
华语华文新加坡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曹景行: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新加坡华语的语音与流变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华文智慧教学探索
华语大片经典改造的迷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