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预设与汉英校园幽默言语解读

2011-04-09 00:37姚剑平
关键词:汉英言语预设

姚剑平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6)

文化预设与汉英校园幽默言语解读

姚剑平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6)

幽默言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能从独特角度、生动地反映特定的文化内涵。为了集中反映汉英幽默言语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把汉英幽默语料限定在校园这一语境背景之下,选取文化概念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三个方面——风土人情、文学艺术和思维方式,结合生动的例子来着重剖析文化预设如何对汉英幽默言语的生成和解读产生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汉英幽默言语的语用功能和文化特点,促进跨文化交际。

文化预设;汉英校园;幽默言语

幽默言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颇具魅力。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幽默研究为语言学界所关注,语言学界对幽默的研究大多着眼于修辞格、合作原则、关联理论等,而从社会文化和跨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幽默的论著相对较少。[1]此外,许多研究幽默言语的论著中,所涉及到的例子涵盖面极广,来源于相声小品、电视剧、小说、杂志等等,一切能够用来说明问题的所有能找得到的幽默言语都可以出现在同一篇论文或一部论著中,这些文本的关注点大都是语料本身的幽默程度以及其语言原理、语用功能等,而不太注重在同一语境背景下的幽默言语的解读和比较。然而,笔者认为在同一语境背景下来解读汉英幽默言语,更能集中反映汉英幽默言语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且更具可比性和说服力,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际。因此,本文从社会文化和跨文化的角度来解读和比较汉英校园幽默言语,探讨文化预设如何影响汉英幽默言语的解读,从而更好地理解汉英幽默言语的语用功能和文化特点,促进跨文化交际。

“预设”(presupposition),也叫“前提”或“先设”,最早于1892年以哲学概念的形式出现在德国学者Frege的著作《意义与所指》(OnSenseandReference)中。Stalnaker在1974年提出语用预设的概念之后,更多的语言学家展开了对预设的语用研究,把说话者、话语、命题及语境联系起来,重视预设对语境的依赖关系,赋予预设动态特征,这是预设研究的一大进步。[2]

从广义上研究预设,是将预设看成是交际双方预先设定的已知信息。这种预设,实际上是语用——语境性质的预设,本文所讨论的预设实际上是语用预设中文化知识与语言交互作用的预设关系。言语交际中,文化背景相同的人,从共同的民族文化遗产中汲取了大致相同的经验、观念、信仰等,因而也就具有了相同的思维定型和行为模式。这种由文化传统构成的思维定型和行为模式是人们从事一切行为的社会共识,也是群体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合乎逻辑和目的的体现,是其进行交际的前提。在本文中,这些由一定的民族或社会文化决定的社会共识和群体共识,即思维定型和行为模式,成为文化预设,它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概念。[3]本文通过把幽默语料限定在校园这一特定语境背景下,集中分析和比较文化预设如何对汉英校园幽默言语的解读产生影响,从而凸显幽默言语解读过程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4]汉英民族拥有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以汉语为母语的校园文化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校园文化必然有着极大的不同,又由于幽默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圈特性,操不同语言的人们在欣赏来自另一区域、民族的幽默时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自身先有文化预设的影响,这势必影响到了其他民族校园幽默言语的生成和解读。[5]本文根据上述文化的定义,选取文化概念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三个方面——风土人情、文学艺术和思维方式,结合例子来着重剖析文化预设如何对汉英校园幽默言语解读产生影响。

一、风土人情与校园幽默言语

风土人情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汉英民族生活在各自的文化环境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风土人情,而风土人情作为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知识,渗透到各自的幽默言语和行为方式中,试比较以下两个例子:

例1:皇后的自称[6]

老师:“小青,皇帝的自称是什么?”

小青:“是寡人。”他站起来毫不犹豫地回答。

老师:“那么皇后呢?”

小青:“皇后……是……皇后……”他想了好久,突然,灵机一动,立即回答道:“皇后的自称是寡妇。”

“寡人”这个称号蕴含着既丰富又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中国读者在历史课上或观看历史剧时,已深刻领会:“寡人”是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老师提问小青,正是基于此前提,小青毫不犹豫地回答,证明了在场师生拥有共同的文化预设。由此,老师趁热打铁,顺其自然地问皇后的自称,以为这也是常识,小青肯定也知道,谁知,小青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冒出“寡妇”二字,令人瞠目结舌。此时,造成了文化预设的偏离,即小青的文化知识背景与群体共识不一致,从而形成了幽默。

由此可见,以上例子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具有明显的合适性和共知性,能够自然地激活大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储备,因此非但不会感到理解上的障碍,还能够借助这些预设元素体会到此则幽默的简练、风趣、重点突出。但是对于来自其他社会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恐怕对这些预设关系知之甚少,无法读懂此幽默。同样的,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也很难理解其他民族具有浓重风土人情的幽默言语:

例2:Iteachfirstgradeandduring aunitonI was explaining how Cesar Chavez led a boycott.OneofmykidsaskedifthatmeantthatRosaParks led a"girlcott".[7]

此则幽默是利用Cesar Chavez led a boycott与RosaParks ledagirlcott所蕴含的双重文化预设关系,产生幽默效果的。“CesarChavez”这一人名承载着一段重要的历史事件:Cesar Chavez凯萨 查维斯(1927-1993)是墨西哥裔美国农场工人,也是劳工领袖和民权运动者。他目睹农场工人被雇主剥削、没有薪水、住在简陋的小屋、忍受恶劣的环境等,为使农场工人的状况得到改善,他发起了游行、罢工和联合抵制(英文为:boycott)运动。[8]例句表明老师的解释,让孩子们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场可歌可泣的抵制运动和一位英雄人物形象,从而,在场的师生拥有了共同的文化预设,即明白了“Cesar Chavez,he led a boycott.”。此时,幽默并未产生,只是事实的陈述。

然而,可笑的是,孩子们竟然由此联想到Rosa Parks led a“girlcott”。此时,“Rosa Parks”带来的是又一个文化预设:现已逝世的黑人女性RosaParks(罗莎·帕克斯)是美国现代“民权运动之母”。1955年她因为在公共汽车上拒绝给一名白人乘客让座而被捕,此事件引发了蒙哥马利市长达381天的黑人抵制公交车运动。此事件应结合美国当时的国情来理解:美国内战后,种族隔离依然盛行的美国南方,法律明确规定黑人与白人在公车、餐馆等公共场所内需分隔,且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在北方,法律认可的种族歧视也使黑人被许多行业和社区拒之门外。因此帕克斯拒绝了白人男子的要求后,遭到了监禁,并被罚款4美元。[9]

因此在双重预设背景下,孩子们理所当然地认为CesarChavez是男性发起了boycott,RosaParks是女性,自然发起的是girlcott,而在英语中girlcott为生造词,从而产生幽默。而要理解此幽默,读者必须对当时的美国风土人情有较好地了解。

二、文学艺术与校园幽默言语

汉英民族拥有各自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文学艺术形式,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各自的校园文化,生成不少幽默段子,例如:

例3:《声声慢》[10]

寻寻觅觅,瞧瞧看看,惊惊慌慌颤颤。乍考未考时候,最难心安。三张两纸小抄,怎敌它考题面广!师走也,吾作弊,恰被当场抓住。

满卷空题堆积,不会做,如今有谁相帮?教师盯着,独自怎么考好!左瞧更兼右看,到下课,紧紧张张。这考卷,怎个难字了得!

此则校园幽默,对于学过唐诗宋词的中国读者来说,读起来定是朗朗上口,并且边读边想起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正是基于此共有的文化预设,读者们才能体会到此仿写的精妙之处和其中不言而喻的蕴意,产生共鸣,从而促成幽默效果。而外国读者大都对中国的古诗词没有研究,更谈不上熟悉《声声慢》一词了,因而就无法理解此则幽默了。由此我们看出,文学艺术承载着各民族独特的群体意识,其文化积淀之深,是其他民族难以跨越的。再看以下这个例子:

例4: Yesterday we were learning about our country.At the start of the lesson I showed the class a picture of the American Flag and asked,"What flag is this?"One of my students said"That's our country's flag."Then I said, "And what is the name of our country?"The student replied,"Tis of thee!"[11]

此则幽默的妙语在于最后一句话,因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一看到“Tis of thee”,就会产生共同的文化预设: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鼓舞人心的演说I Have a Dream,“Tis of thee!”就来自其中:Mycountry'tisofthee,sweetlandofliberty, of thee I sing.(我的祖国,可爱的自由之邦,我为您歌唱)。因此,此学生的回答脱口而出。而以汉语为母语的人们若没有读过或不太熟悉 I Have a Dream中的内容,就很难理解此段幽默。

三、思维方式与校园幽默言语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汉英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又生成了特色鲜明的幽默言语。

例5:一位大学教授对学生讲道:“古代‘吕’是接吻的意思,口对口,很形象。”其中一位学生问道:“如果‘吕’是接吻的意思,那么‘品’字又怎么解释,三个人在一起接吻吗?”[12]

此则校园幽默利用了中国汉字为象形、表意文字这一特点,因此从一个“吕”字引发了一系列联想,产生了幽默。中国的汉字,记载了华夏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华夏子孙从呱呱坠地,就开始学习汉字,并能借助象形、表意文字展开丰富的联想,形成民族群体所共有的思维方式,正是基于此种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生成以上具有民族特色的幽默言语。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在阅读此则幽默时,若对中国的汉字没有一定的了解,无法产生汉语族人民所共有的文化预设,因此就难以领会此则幽默。

同样的,以下这则英文幽默,也会让中国读者无从理解:

例6:My first teaching job was at a high school in Georgia.

Having been born and raised in the North,I had some initial difficulty understanding my students' accents.Jokingly,I said to one girl,"I do wish you Southerners would speak English."

"We do,"she replied.

"Well,it's Not the King's English,"I protested.

"Sure it is,"she said,"Remember,Elvis was a Southerner."

此幽默则是基于英语族人民所共有的文化预设之上:Elvis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最著名的流行歌星,世称“猫王”,Elvis是南方人,同时又被称为“king”。所以小女孩就持有这样的语境设想,南方人讲的英语当然是“King'sEnglish”,即标准英语。[13]

比较以上两个例子,不难发现,各民族的思维方式受到各民族群体所共有的文化预设所制约,而文化预设又渗透到个人的实际言语交际和行为中,交际双方若对文化预设已经预先知晓,就能够心照不宣地领会言语和行为承载的特定文化内涵而毋庸赘述,若无法知晓,就必然带来交际障碍,更谈不上领会基于文化预设之上的幽默了。

四、结语

通过对以上三个例子的详细解析,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即使在人们都感到熟悉和亲切的校园这一语境背景下,汉英两族人民还是很难理解对方的幽默言语。由此看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入交际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各自的社会共识或群体意识为预设,如若以此预设来理解或解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一交际行为,就必然会导致交际的误差甚至失败。因此幽默言语的解读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交际双方能否识别其中隐性文化因素,文化预设中的共性因素推动幽默言语的成功解读,而异性因素则可能阻碍其解读的过程。由此,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为避免由于文化预设引起的误解,我们在重视提高自身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的同时,应不断了解和掌握交际另一方的言语文化背景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适应能力。在交际过程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社会环境的言语行为习惯、方式以及交际另一方特殊的文化背景,适时地调整自己的交际行为和文化定型,以保障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要重视文化预设对言语理解所起的作用,才能成功地进行交际。

幽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张扬民族特质,表现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积淀。更从独特角度和各个领域体现时代的风貌和现状。幽默言语能生动地反映特定的文化内涵,从社会文化角度界定幽默言语可以帮助人们更多地发现幽默言语的本质与价值,进而全面、科学地利用该类语言现象,特别在外语课堂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有助于增强外语学习者的目的语意识和跨文化语用意识,进而提高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此外,本文在特定的语境背景下对英汉幽默言语所进行的社会文化视角的研究对幽默理论的发展和跨文化交际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3][5]周荣.广告语篇的文化预设 [D].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1-2.

[2]王建荣,郭海云,孙倩.文化预设视角下的文物英译策略研究 [J].东岳论丛,2010,31(16):183.

[4]百度百科——文化概述 [DB/OL].2011-03-12.http://baike.baidu.com/view/3537.htm#6.

[6]吕秀才.整蛊校园 [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15.

[7][11]Classroomchuckles[EB/OL].2010-4-4,2010-1-10.http:/ /www.classroomchuckles.com/category/high-school.aspx.

[8]青少年人权协会人权斗士——Cesar Chavez[EB/OL].http:/ /www.youthforhumanrights.org/zh/voices-for-human-rights/ champions/cesar-chavez.html.

[9]百度百科——罗莎·帕克斯 [DB/OL].2009-12-30.http:// baike.baidu.com/view/1648541.htm.

[10]校园篇《声声慢》[EB/OL].http://www.iq888.com/xiaohua 2/36/43245.htm.

[12]窦乐.全世界快乐人都在看的轻松小幽默 [M].北京:中国长城出版社,2006:74.

[13]尹青梅.文化预设的认知透视 [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9(5):152.

Verbal Humor Appreciation on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and Chinese-English Campuses

YAO Jian-ping
(Fuji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Economic College,Fuzhou Fujian 350016,China)

As a linguistic phenomenon,verbal humor can vividly reflect specific cultural connotation from a unique point of view.In order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value of Chinese and English verbal humor,this paperemphasizes that the linguisticdatashould be limitedto thesame context background(campuses).Three aspects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fromculturalconcept(localcustomsandpractices,literature and art,and modeofthinking) are selected.After all,this paper aims to combine vivid examples to analyze how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influences and governs the gener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verbal humor so a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ragmatic function and culturalspecifics of Chinese and Englishverbal humor.Wehope this study will improve ourunderstanding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presupposition;Chinese-English campuses;verbal humor

H0-05

A

1674-7356(2011)04-0089-04

2011-05-25

姚剑平(1977-),女,福建罗源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汉英言语预设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汉英文字的幽默修辞功能浅探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
汉英机器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