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文化影响下的元代都城建设

2011-12-09 09:21张慧张锦秋赵秀萍李娟
关键词:元大都宫城皇城

张慧,张锦秋,赵秀萍,李娟

(1.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300132;2.河北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132)

专题研究

蒙、汉文化影响下的元代都城建设

张慧1,张锦秋2,赵秀萍1,李娟2

(1.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300132;2.河北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132)

以元代都城和陪都作为整体考查对象,从城市选址、山水环境、城址规模、平面布局及各部分的形制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它们在自然地理环境、城市空间格局、生态环境建设及整体文化特质等方面的异同,探析了元代都城建置特色中的汉、蒙两种文化基因,指出了城市规划中的汉农耕文化及蒙游牧文化的有机糅融现象。

元代;都城;陪都;城市规划;文化特质

今天的中国版图上存有元朝四大都城,分别是首都元大都和陪都元上都、元中都以及元末的最后都城应昌路。元大都建于至元四年(1267年),即明清北京城的前身;元上都初名开平府,由忽必烈建于宪宗蒙哥汗六年(1256年),位于今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敦达浩特镇东北18公里处,1260年忽必烈在此登基,继蒙古汗位,这里遂成为临时都城;元中都由武宗建于大德十一年(1307年),位于今河北省张北县;应昌路故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尔罕境内的达里诺尔湖西畔,又名鲁王城,正式建置于元朝二十二年(公元1271年),原是元代弘吉刺部所建的城郭,公元1368年,元大都被明军攻陷,元末顺帝妥欢帖木尔迫于明军追击而北迁应昌,并以此为据点直至病故,这期间,应昌路实际上成为元的最后都城。公元1371年,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在此继帝位,改为宣光,即北元,应昌路从此成为北元皇都。

这些都城在元代历史发展过程中分别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文化遗址来看,元大都已叠压于今北京城下,上都遗址损坏较严重,元中都、应昌路二城格局保存较为完整,具有特殊的历史研究及文物价值。长期以来,学术界多聚焦于元大都的研究,但对包括陪都在内的整体都城建设制度却关注甚少。

元朝这四大都城都受到以农耕文化为代表的汉族文化的影响,同时又保留了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基因。它们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汉农耕文化及蒙游牧文化有机糅融在一起。本文以元代都城和陪都作为整体考查对象,从城市选址、山水环境、城址规模、平面布局及各部分的形制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探究元代都城建置特色中的汉、蒙两种文化基因。

一、四大都城的城市选址

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古代中国,人们对都城地址选择首重自然地理条件,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依山傍水”。早在《国语·周语》中,伯阳夫就总结出“国必依山川”的环境标准,《管子》一书进一步阐释:“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泻,因大川而注焉。”(《管子·度地》)“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管子·乘马篇》)总之,必须选择“山水相交、阴阳融凝”的环境[1]。以游牧文化为代表的蒙古族,其生活受外部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生活地点漂泊不定,时常“逐水草而居”。他们视水如同生命,并对提供给他们生产生活要素的绿树青草格外喜爱。在蒙汉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元代这四大都城的城址都选择了依山傍水、交通便利、与自然环境密切结合的山川形胜之地。

元大都:北京的前身元大都兴建时,元世祖忽必烈也“命秉忠相地于恒州东滦水平,建城郭于龙岗”[2]。北京西部和北部是太行、燕山山脉的延伸,山势西北高峻,向东南则逐渐降低,与北京小平原接壤处,已是低山和丘陵。小平原上河流湖泊密布,水资源十分充沛。故而北京西北有层峦叠嶂抵挡塞外强悍风沙,东南向沃野千里的华北平原敞开,具备定居和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更有便利的水陆交通与江南联系。史书中对北京的山川形胜多有称颂之辞,如《南村辍耕录·宫阙制度》:“至元四年正月,城京师,以为天下本。右拥太行,左注沧海,抚中原,正南面,枕居庸,奠硕方,峙万岁山,浚太液池,派玉泉,通金水,萦畿带甸,负山引河。壮哉帝居,择此天府。”总之,北京的自然地理条件完全符合传统环境观——风水理论的要求,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可。

元上都:元上都故城北依连绵的龙冈山,南临滦河上游闪电河,处于水草丰美的金莲川上,这里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史籍赞其城:“龙岗蟠其阴,滦水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东北不十里有大松林,异鸟群集……山有木,水有鱼盐,百货狼籍,畜牧繁息,大供居民之食用。”[3]其地“北控沙漠,南屏燕蓟,山川雄固,回环千里”[4]。每当夏秋季节,闪电河水蜿蜒曲折,金莲花遍野盛开,自然景色十分优美。元代诗人对其就有“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5]的生动描写。

元中都:元中都遗址位于张北县城西北15公里处,俗名“白城子”,周围多河流、淖泊。东、南、北三面为广阔的草滩,西靠狼尾巴山(元代称老鼠山),形成一道南北长50公里的天然屏障。遗址西北15公里处有鸳鸯泊(元称遮里哈剌,今名安固里淖),是坝上地区最大的湖泊,“其地南北皆水泊,势如湖海,水禽集育其中”(《扈从诗后序》)[6],水草丰美,景色怡人。

中都既是一块风水宝地,又是辽、金、元时代北连漠北草原,南接中原汉地的交通枢纽和军事重地。此地南部的野狐岭是燕山与阴山会合部位——天然山口,这是一条险要的交通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应昌路:元代的应昌路,城北临近巴彦查干嘎查,城南濒临好来河以及巴彦门都嘎查。古城的东、西、北三面为群山环抱,好来河由西向东注入达里诺尔湖。周围的山峦属于阴山山脉的东麓和大兴安岭南麓山脉的结合部,可谓山峦起伏,且在山地之间多湖泊与山地草原。应昌路古城所处的地理形势,犹如簸箕型,其开口南面向好来河方向为山地松林地带,古称松漠之地或称平地松林。

从整体来看,应昌路与元上都、元大都同处在南北一条垂直线上。由元大都经元上都向北即到达应昌路,再向西北至克鲁伦河上游,转而西行到达鄂尔浑河上游的和林地区,即元世祖忽必烈以前“大蒙古国”的政治统治中心——漠北的哈喇和林古城。显然,这种设计具有深刻和久远的考虑:定都元大都便于元统治者对中原汉地的统治,而由元大都又可以很顺利地返回其原来的统治中心进行巡幸或预防不测。

二、四大都城规划布局比较

元大都和元上都都是由汉人刘秉忠规划设计的。元上都仿燕京皇城(金故都)而建,但它位于蒙古草原上,保留了更多游牧文化的特征。元大都位于中原汉地,主要依汉制而建。元中都的规划则是以上都、大都为蓝本,按首都皇城规划的,它与上都的建筑格局、规制是一样的。对此,元代文献《工典总叙·城郭》有明确记载:“国家建元之初,卜宅于燕(燕京,今北京),因金故都。时方经营中原,未暇建城郭。厥后人物繁伙,隘不足以容,乃经营旧城东北而定鼎焉。于是,埤堞之崇,楼橹之雄,城隍之浚,高深中度,势成金汤。而后上都、中都诸城,咸仿此而建焉。”应昌路是元朝塞北的三大名城之一,虽然远在塞外,但其遗址从城市规划布局、建筑物的组合及宗教、文化等方面的遗存来看,皆与当时中原地区的具有共性及相同之处。

(一)城市规划布局原则

大都的规划是按照《周礼·考工记》中的记载并利用原有的条件和地理特点规划的。它以外城、皇城、宫城的南门为中轴线,形成了“坐南朝北”的布局。其城内布局有序,规化整齐,但也保留了草原文明的特征。如大都皇城是以太液池为中心,由宫城、隆福宫和兴圣宫三大雄伟的建筑组成,构成以太液池为城市和宫廷的中心,宫殿环湖而建,苑主宫客的格局。与此恰好相反,汉族宫苑的宫殿与苑囿在空间上是严格划分的,城市总体布局讲求“礼”“乐”对应,处处呈现阴阳互补的宇宙图示。

上都的规划没有按照汉制的中轴线设计,而是择地筑造,选中了桓州之东、滦水北岸的龙岗为建筑地点。宫城内每群建筑各有围墙,随地势和湖泊沼泽自成体系地错落分布,呈现出一种离宫别馆式的布局特征。既体现了汉族传统的城市布局观念,同时也考虑到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特点。

中都建筑平面布局按照汉制传统,即以中央土筑高台为中心,南北中轴线两侧建以对称的大小建筑群。

应昌路是按照汉制,宫城以南、北宫门为中轴线,主要宫殿建筑位于城内中轴线之上,前朝后寝,两侧对称排列数间小型建筑。

(二)城市平面形状与规模

这四个都城都是按照汉族“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理念建造的。“回字形”城郭是典型的农耕文明中象征皇权的设计风格,元大都、元上都、元中都建有三重城垣,由宫城、皇城、外城层层相套组成,其中元上都修建最早,外城呈曲尺形半包围于皇城外,是不典型的三城相套。应昌路为两重城垣,只有宫城和外城,呈“回”字形布局。

大都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周长约28公里,由外郭城、皇城、宫城组成。皇城位于城的南部中央,周围约二十里,宫城在皇城东部,南北长约1 000米、东西宽约740米。外城占全城的大部,皇城的宫城仅占全城的一小部分(图1)。

上都城平面呈方形,周长8 800余米,由外城、皇城、宫城组成。皇城位于外城的东南部,大致呈方形,每边长1 400余米。宫城在皇城的北部,为长方形,南北长605米,东西宽542米。上都以包括皇城、宫城的内城为主,占全城东南的大部,外城仅附加于内城的西、北两面。在外城的东、南、西三面设有关厢,东关长约800米,西关向西延长约1 000米,南关长约600米。市肆民居都分布在城外的关厢地带,这完全不同于中原地区的都城制度(图2)。

元中都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 310米,宽2 555米,周长9 130米,四周距宫城均850米,外城占全城的大部。皇城的面积较小,其城墙南北长910米,宽755米,周长3 300米,其东、西、北三面距宫城城墙为100米,南距宫城城墙为200米。宫城位于外城的中心,皇城的中部偏北,平面呈长方形,城垣南北长610米,宽555米,周长2 300米,与元上都的内城大小相当(图3)。

应昌路外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650米。宫城位于城中部偏北,城垣近方形,南北长240米,东西宽220米。外城南门外设有关厢[7]。

(三)城市规划布局特色

这四大都城的规划更多地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在城市规划布局上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并保留了某些游牧民族的特色。

这四大都城的城墙大部分都是内部夯土,外部两侧包砌青砖或用石块包砌,有的则全部夯土筑成。宫城四角都设角楼,外城和皇城四角有的也建有角楼。大都外城城墙顶设有半圆形瓦管,用于排水。外城、皇城和宫城城墙或四面或三面或二面设置城门,城门的数目要与城市的规模相协调,城门的位置要结合人车流量均匀布局,并与城内的街道相贯通。外城城门外一般均建有瓮城,皇城城门外有的也建有瓮城。城内一般设有通向城门的“十”字形或“丁”字形大街为城内主要街道,其间又设置纵横较窄的街道划分街区。大都城内南北和东西走向的干道各九条,形成九经九纬的格局,完全是按照《周礼·考工记》的布局原则来设置的。

这四大都城内都设有官署、商市和居民区等。官署一般都设在外城内,如元大都和应昌路二城,大都的中央官署是分散设置的,大多在外城的东南部和中部,应昌路城内的官署区域分布在外城内北部。上都的官署则主要集中在皇城,在宫城内也有重要的官署设置。元大都和应昌路的商市分布在外城内,元上都的商市则分布在皇城和西关内。其中大都的集市贸易区依据“面朝后市”的布局,集中在海子北岸至钟鼓楼一带,是重要的商业区,在城西有羊角市和西市,城东有东市;在城门口内也有许多行市,小型的市集以及商贩则散布全城。应昌路商市则主要分布在外城南部街区内。居民区主要都设在外城内,如元大都和应昌路二城;有的则设在外城外,如元上都的居民分布在外城的南部,应昌路外城南部关厢地区则为贫民区。大都的居民区以坊为单位,按照街道进行区划,坊各有门,以街道为分界,周围没有围墙,打破了以前都城内坊的封闭式结构;坊大部分集中在城市的东部和中部,北部则地广民稀,为贫民区。

这四大都城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都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元大都除有通往全国各地的陆路外,重要的是开通了水路,即把积水潭的水引向大都东南,与闸河接通,可抵通州,连接南北大运河,与长江下游接轨。其余三座都城则以陆路交通为主。上都除城内的交通干道外,开辟三路通大都,其中,驿路为两都间最重要的交通干线,途经桓州、云州、昌平、新店等地。中都北连漠北草原,南接中原汉地,还可远通西域诸国。元朝两都巡幸制度确立之后,元帝每年北幸上都,东出西还大都,中都又成为两都间西道的交通枢纽。应昌路则是南接元上都、元大都,北连锡林浩特、和林、乌兰巴托的枢纽,也是中国南货北上的聚集地及旅蒙客商的货栈。

此外,上都在城外西部有西内,在此设离宫,按大蒙古国的传统建造了失刺翰耳朵,即棕毛殿,其规模庞大,可容纳几千人进宴,王公贵族的重要政务都在此举行的“诈马宴”上决定。这一设置,具有浓厚的草原生活特征。在西内范围里还有慈仁殿、龙光殿等,而失刺斡耳朵是主要居所。对于元中都,其宫城南城阙内建有一座影壁式的大型建筑(见图4E9),给皇城增添了威武雄壮之气势,也是汉文化在元中都皇城建筑中的反映。在宫城的北部中央(即E2建筑群之北)及中央土台的东南部和西南部都留有大面积的空白地带。据推测,三处大面积的空白地带有两种可能:一是原计划在此处的建筑没有建成;二是根据元代蒙古族的生活习惯,三处空白地带可能是搭设蒙古包的地方。

三、元都城的寺庙与园林

(一)寺庙

蒙古族从成吉思汗时代开始,就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保护政策。元都城内,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并存,明显地呈现出多元文化并存的特点。如元上都,其寺庙建筑分布在皇城的四隅,有大龙光华严寺、乾元寺和孔子庙等。此外,皇城内东西两端还分别建有道观和回回寺,在城北部也有佛寺、道观等建筑。应昌路寺庙大多设在外城内,主要有阁极寺、报恩寺及文庙与儒学(元代草原古城一般都建有儒学和文庙,元代教育制度的特点是庙学合一,庙和学的建筑一般揉合在一起,或以庙为学),其中报恩寺位于宫城东北部。外城西北角是社稷大殿,城东南60里的曼陀山东麓有龙兴寺。在这个面积不大,人口也较少的草原城市中,会聚了蒙古贵族的宫殿、佛教寺庙、儒学、孔子庙等建筑,充分体现了蒙古族统治之下多元文化发展、融合的特点[8]。元大都则恪守《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的要求,宫城之左有太庙,宫城之右有社稷坛。大都的寺庙很多,大部分设在城内街道的重要地方或郊外的山上,有大宣文弘教寺、大圣寿万安寺、大崇恩福元寺、大永福寺、延寿寺等。

(二)园林

元都城内一般都设有供休闲娱乐的园林,这些园林除吸收汉文化传统外,更多地反映了蒙古游牧民族的习俗。大都城内以太液池为核心,形成水体浩大的皇家园林,体现出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的民族习惯。太液池中则按照汉族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传统,呈南北一线布列“犀山”、“圆坻”和“万岁山”三岛。万岁山即是金代的琼华岛,位于宫城之北,太液池之阳,内有离宫等建筑,为园林的核心。元大都城外还有一座皇家苑囿较为典型,即大都南郊的飞放泊。元代飞放泊“广四十顷”,供“冬、春之交,天子亲幸近郊,纵鹰隼搏击,以为游娱之度”[9],是蒙古游牧民族习俗的反映。而元中都西北部的鸳鸯泊(坝上地区最大的湖泊)既是辽、金、元帝纳钵之地,又是屯兵之所。这里水草丰美,气候凉爽,禽兽较多,历来是避暑和游牧、射猎的好场所,可称的上是一天然园林,飞放泊与此鸳鸯泊可谓异曲同工。此外,据历史文献记载,中都在城址之外占据大量民田作为修建宫廷苑囿之用,但没能全部完成。上都的皇家园林设在外城的北部,称之为御花园或北苑。

四、结语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往往最直接地反映在建筑上。当年,当蒙古人逐鹿中原时,他们把草原的雄风吹到了平原沃土,同时也把中原的农耕文明带进了蒙古毡房,元代的都城建设就是这两种文明交融的见证。

通过上文对四大都城在自然地理环境、城市规划布局及各部分形制特征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它们的规划建设虽然存在诸多相异之处,但是都体现了汉农耕文化及蒙游牧文化的有机糅融。对于遗存相对完好的元中都和应昌路,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研究,并可借助对元大都和元上都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实现对元代都城的深层认知。

注释:

[1]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248.

[2]戚珩,苏怡.平地起蓬瀛城市而林壑——清漪园与清代北京城市生态建设[G]//于倬云,朱诚如.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紫禁城出版社,2004:211-233.

[3][4]魏坚.元上都——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6):11.

[5][元]萨都剌.上京即事五首[G]//雁门集(卷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6]董向英.元中都概述[J].文物春秋,1998(3):70.

[7]郭殿勇.元应昌路的兴衰与生态环境变迁[J].西部资源,2005(2):8-11.

[8]申万里.元代应昌古城新探[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6(38):30.

[9]赵兴华.北京园林史话[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61.

Capital City Construction in Yuan Dynasty: Influence from Mongolian and Chinese Cultures

ZHANG Hui1,ZHANG Jin-qiu2,ZHAO Xiu-ping1,LI Juan2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Design,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132,China;2.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132,China)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apital city and the secondary capital cities of the Yuan Dynasty from the aspects of site selection,scenery environment,site scale,planar configuration and of building features.It explo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eographicalenvironment,city spacepattern,ecologicalenvironmentconstruction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It also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Mongolian cultures in the capital city of Yuan Dynasty.In addition,it also highlights the mixture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culture and Mongolian nomadic culture in the cities'construction.

the Yuan Dynasty;capital city;secondary capital;urban planning;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U-05

A

1674-7356(2011)04-0068-06

2011-04-29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200704037)

张慧(1972-),女,河北省深州市人。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元大都宫城皇城
探寻元大都遗址之“城垣怀古”
《宫城·红色印象》
山西皇城村:从挖煤炭到“挖”文化
沅澧大地楚城文化遗址新探
山西考古发现最早宫城
南京,一座皇城的山水身影
金朝修建燕京汴京宫城指挥家辽阳渤海张浩
藏传佛教在元大都的发展及其成因的探析
辽上京宫城遗址
古代城市遗痕的追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