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2011-04-08 11:53李宝艳
关键词:共同理想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李宝艳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李宝艳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时代诉求,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偏向行为,不能达到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最终目标。为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共同理想与利益诉求的统一、文本研究与宣传普及的统一、武装群众与指导实践的统一和理论信仰与文化认同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识形态;指导地位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任务。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现阶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育人民,在坚持“四个统一”中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引导和实践指导功能,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时代诉求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和影响,广大群众对各种社会问题的质疑和困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增强实效性和感染力,这些都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提出了客观要求。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

在适应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传统意识形态的地位及其话语方式都难免被弱化;而中国的和平崛起必须要以强有力的意识形态为保障,否则独立自主和本国特色就无从谈起[1]。我国的意识形态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基础上并受世界各种意识形态影响的。从国际环境看,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相互博弈,突出地表现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对立。在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必然去占领。任何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削弱,就意味着让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加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冲击、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有效途径。从国内环境看,改革开放前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话语权地位发生了转变。从新中国成立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完全主导阶段,它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下的产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相对主导阶段,其特点是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其他各种思潮共存的思想意识新局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文化环境、信息环境、竞争环境。这就迫切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提高大众的鉴别能力和自主选择能力,为社会公众在总体上进行价值导向和观念整合,不断保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稳定存在和健康发展。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回应大众关切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举世瞩目。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也日益明显。新的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和社会理想对应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潮不断涌现,传统的与现代的、保守的与激进的、国内的与国际的各种思潮和意识交织在一起[2]。而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形态的发展,人们前所未有的利益需求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使得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化。对于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人民群众产生了更多的关注和疑问。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直面大众关切的现实问题,释疑解惑,紧密联系人们的思想实际,把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讲清楚,增强大众战胜困难的信心[3]。可以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吸引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在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使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为广大群众所认知、所掌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是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的需要。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提高理论宣传实效性的需要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作为传播者的理论工作者,面对理论与现实呈现的客观反差,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一些偏向行为,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表现在:一是理论性与现实性把握不到位。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内容上存在简单地照本宣科现象,不能较好地根据受众的年龄、知识结构、社会角色等因材施教,对群众的切实利益需求关注不够,使一些基层群众产生“事不关己”的感觉,也让年轻一代普遍对这种说教方式比较反感。二是学术性与大众性把握不到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旨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转变为被人民大众理解掌握,但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同于简单化、庸俗化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反而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让群众很难真心实意地信服和掌握。三是理论宣传与理论创新把握不到位。目前还存在着对群众的片面灌输,而对群众在实践中的理论创新认识不足,忽视了群众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四是传播形式与传播手段把握不到位。如,传播方式过于单一,没有充分运用现代传播渠道,没有与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语言不够质朴简明、通俗易懂[4]等。这些都影响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通俗化和民族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纠正理论宣传过程中的偏向行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的实效性,使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被人民大众自觉践行,并在人民大众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坚持“四个统一”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应有之意,二者是过程、目的、手段和结果的统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应积极顺应时代要求,坚持做到“四个统一”:

(一)坚持共同理想与利益诉求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增强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价值引导功能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坚持共同理想与利益诉求的统一就是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同时又要考虑人民群众的认知规律和思想发展规律,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在坚持共同理想与利益诉求的统一中增强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价值引导功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它契合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及精神需要,代表和反映了中国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融入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马克思主义有着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毫不掩饰自身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来源于对现实利益的正确表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始终是社会主要矛盾,这一基本国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只有这样,改革和建设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注重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宣传,帮助群众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道路与理论,还必须紧密结合解决社会重大现实问题、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共同理想的教育和对利益诉求的正确表达,增强群众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坚定信念,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从而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价值引导功能。

(二)坚持文本研究与宣传普及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提高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指导的大众认知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坚持文本研究与宣传普及的统一,就是在重塑马克思主义应有文本权威的基础上,让人民大众真正把握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保证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同时,做好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和接纳能力,提高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认知。

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6]马克思主义留给人们的不是现成的教义,而是方法,是对具有普遍性规律的科学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果不顾历史条件的变化而盲目地照搬照抄、断章取义或教条理解,就会损害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甚至进一步歪曲并走向庸俗化。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的文本研究是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精神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大文本研究力度,深化对一些重大基本理论问题的认知,不断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提供学理支撑。

同时,必须做好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工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不断调整语言和范畴,通俗阐释社会生活发生的新变化,建立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通俗生动的话语体系[7]。特别是在当代中国,农民仍然占我国总人口的50%,农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实践者,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接受者。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在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力求用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习惯的语言和乐于接受的形式,实现理论的普及化、通俗化和民族化。因此,要建立一支优秀的传播队伍,引导人们学习掌握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载体,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模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把理论融入各种文化活动中;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环境,全程关注和把握意识形态传播中的信息流动,从而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更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基础上做到宣传的普及化,在宣传普及的同时又必须紧紧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大众认知、理解和接受的精神武器。

(三)坚持武装群众与指导实践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

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指导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在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客体与实践主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武装群众与指导实践的统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坚持武装群众与指导实践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主体是人民群众,任何正确的理论,只有为人民群众所接受,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才能成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能自发转化为公众的自觉认同,因此,理论建设者必须充分运用各种渠道对群众进行教育,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提高引导舆论的技术与艺术,架起理论与大众之间的桥梁,推动理论走向大众、贴近大众、服务大众,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使群众在理论上和现实上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而最大限度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理论只有与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自人民群众实践、受到实践的检验,又在人民大众的实践中创新发展,实践既是理论创新的源泉,也是理论创新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一个自上而下由党和政府倡导和推动的过程,又是一个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身体力行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武装群众与指导实践的统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群众、掌握群众,并用大众的实践经验以及被升华的新理论来丰富和创新当代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不断得到巩固。

(四)坚持理论信仰与文化认同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

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根植于中国民族文化的深厚基础中,用民族的语言和形式拉近理论与群众的距离,使群众在理论信仰与文化认同的统一中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认同,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巩固有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的根基。

信仰是社会意识形态在思想上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最科学最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历史选择和考验的结果。在当代,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执政党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的提高,都激发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和信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通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群众,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抵制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侵袭,引导大众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还必须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不断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的普遍性、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吸纳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深厚,又具有学习和消化外来文化的吸纳能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着眼于解决中国建设和改革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就是要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深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本质上的一致性和相容性;就是要用民族的语言、民族的形式、民族的风格,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与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融为一体;就是要在尊重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在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民族特色,使马克思主义深深地根植于中国民族文化之中。

总之,在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坚持共同理想与利益诉求的统一、文本研究与宣传普及的统一、武装群众与指导实践的统一、理论信仰与文化认同的统一,可以更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1]侯惠勤.弱化与强化:意识形态的当代走向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6):3-10.

[2]王国敏,李玉峰.挑战与回应: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11):76-81.

[3]刘云山.架起科学理论与人民大众的桥梁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掌握群众[N].人民日报,2010-03-26(4).

[4]光明日报编辑部.理论界专家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途径[EB/OL].(2010-04-08)[2010-10-12].http:∥www.wenming.cn.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6.

[7]欧阳国庆.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张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5):98-100.

Advancing Marxism Popularization to Consolidate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m

LI Bao-yan

(College of Marxism,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

Age appeals to advancing Marxism popularization to consolidate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m.However,the incorrect behaviors,which have appeared or will possibly appear,in such process hamper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m from realization.It is demanded that the unification of common ideal and interest appeal,of textual research and public promotion,of arming the mass and guiding the practice,as well as of theoretical faith and cultural identity,be strongly adhered to.

Marxism popularization;ideology;the guiding position

A 119

A

1004-1710(2011)04-0024-04

2011-03-01

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项目(2009Z007)

李宝艳(1971-),女,河北廊坊人,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党史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吴晓珉]

猜你喜欢
共同理想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试论共同理想的当代价值意义
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班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