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胸腔镜下胸骨抬举术矫治漏斗胸的护理

2011-04-08 07:40:08林玉莲戴雪芬郑红葵
护理与康复 2011年8期
关键词:胸骨胸腔镜胸腔

林玉莲,戴雪芬,郑红葵

(台州医院,浙江台州 317000)

漏斗胸是一种先天畸形,随着年龄的增长,畸形加重,出现胸痛、胸闷、心悸、运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1]。对漏斗胸进行矫治术,改变了胸廓的外观,使心肺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同时也满足了患儿及家属的心理需求。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开胸矫治,创伤大、恢复慢[2]。随着腔镜技术发展,采用电视胸腔镜下胸骨抬举术矫治漏斗胸,效果较好。2006年7月至2010年5月,本院心胸外科行小儿漏斗胸矫治30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13岁,平均10.2岁;22例对称性凹陷畸形,8例非对称性凹陷畸形;凹陷程度用漏斗指数[3]判断,轻度 5例,中度17例,重度8例。

1.2 手术方式 在患儿右侧胸壁上切开1 cm切口置入胸腔镜,在两侧胸壁切开3 cm切口,将特制钢板固定在胸骨后,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为55min,术中出血<5 m l,右侧胸腔镜切口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

1.3 结果 30例顺利完成手术,畸形得到矫正;住院4~8 d,平均6 d;随访1~3年,患儿活动量正常,钢板无移位。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漏斗胸患儿由于体形异常,较大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情绪低落,入院后思想顾虑重,主要表现为对手术恐惧;年龄较小的患儿,对医务人员有恐惧感,治疗配合差。护士多与患儿接触及沟通,采用温和和爱抚的语言,以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向年龄较大患儿及家长讲解漏斗胸矫治方法,以解除顾虑。

2.1.2 常规检查 做好血常规、血型、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及胸部CT检查;协助医生行胸廓横径及漏斗指数测量,选择合适的特制钢板。

2.1.3 术前指导 评估患儿营养状况,指导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嘱患儿家长根据天气增减衣服,防止感冒;教会患儿行有效咳嗽、深呼吸;术后早期需卧床,活动幅度小,创口疼痛,胸式呼吸受限,因此指导患儿行腹式呼吸训练。

2.1.4 术前准备 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予雾化吸入治疗;手术前禁食12 h、禁水4 h,手术日晨手术区备皮,更换消毒手术衣。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 患儿麻醉清醒后回病房,给予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每 15~30 m in观察1次,平稳后改1~2 h观察1次;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注意引流液量及性状;气胸是胸骨抬举术的主要并发症[4],与手术过程中剥离胸骨、肋骨时使胸膜受损有关,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状态、频率和节律变化,定时听诊两肺呼吸音是否清晰[5],有无鼻翼扇动、口唇紫绀等症状,及早发现并处理。本组2例术后第4天出现切口红肿,考虑切口感染,按医嘱对症治疗,感染控制;2例患儿术后SpO2<90%,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予面罩吸氧后好转;30例患者均未发生气胸。

2.2.2 呼吸道护理 为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及早鼓励患儿咳嗽及深呼吸,切口疼痛者予适当镇痛后督促咳嗽;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予溴环已胺醇雾化吸入2~3次/d,必要时予吸痰。本组1例患儿痰液不易咳出,予气管内吸痰,效果较好。

2.2.3 体位及活动 体位护理对预防矫形钢板移位和倒塌、保证手术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患儿术后回病房,安置低半卧位(20~30°),以利切口愈合和引流,同时有利于呼吸,减少切口张力,减轻疼痛[6];术后第2天,可搀扶患儿起床坐在椅子上,但不屈曲胸腰、不翻滚及侧卧;术后第3天,屈髋仰卧,在护理人员指导下活动,保持胸背部挺直;术后1个月内,患儿保持良好的姿势,并限制活动,可正常行走。

2.2.4 胸腔引流管护理 妥善固定胸腔引流管,防止受压扭曲,保持通畅;注意水柱波动情况,咳嗽无力、水柱波动明显者,予低负压吸引,促使肺复张;胸片复查无气胸及胸腔积液,及早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本组患儿均于术后30~36 h拔除胸腔引流管。2.3 出院指导 患儿术后体温正常,切口无红肿,胸片复查胸腔无积液积气,术后4~5 d即可出院。出院前,指导正确的行走姿势;每天早晚进行深呼吸运动,较小患儿可练习吹气球;术后5 d可沐浴;术后4~6周内避免弯腰、扭腰或滚翻等动作,较小患儿在玩耍时要全程看护,防止跌倒;术后1个月内做到背部挺直,术后2个月内避免搬重物,术后3个月内避免做对抗性运动;植入钢板需在胸壁有足够力量支撑胸骨时取出,一般在术后2~3年,期间要进行常规复诊;钢板取出前不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3 小 结

电视胸腔镜下胸骨抬举术矫治漏斗胸损伤小,患儿恢复快,是目前治疗漏斗胸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重视及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呼吸道护理、胸腔引流管护理,重视体位及活动指导,同时做好出院指导,对促进患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朱丽美,马会民,林学芳.胸骨肋软骨翻转术矫治漏斗胸的临床护理[J].中医正骨杂志,1999,11:53.

[2]徐永根,徐洪军,孙庆林,等.胸腔镜下钢板植入胸骨抬举术治疗小儿漏斗胸[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6(8):590-592.

[3]张智群,袁志会,粟绍洁,等.胸骨上举改良术治疗漏斗胸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92-93.

[4]Park H J,Lee SY,Lee CS.Comp lications associated w ith the Nussp rocedu re: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nd suggestedm easures for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J].JPediatr Surg,2004,39:391-395.

[5]朱丽红,郭慧梅.改良NUSS手术矫治先天性漏斗胸15例围手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0):15-16.

[6]冯秀琴,赵树兰.胸腔镜微创漏斗胸矫形的护理[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7,36(2):237.

猜你喜欢
胸骨胸腔镜胸腔
双侧双头胸骨肌变异1例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板型胸骨固定系统与爪型胸骨固定系统在心脏手术中胸骨固定中应用效果比较
医药前沿(2021年22期)2021-09-24 09:54:16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双侧胸骨肌与胸锁乳突肌相连变异一例
解剖学杂志(2018年3期)2018-10-09 13:04:08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
哈尔滨医药(2015年4期)2015-12-01 03:57:56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
乳腺癌肺转移胸腔积液的治疗(附36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