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鲁威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3)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学生义工服务探析
崔鲁威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3)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是近代中国社会一个非常活跃的非政府组织。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它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社会服务工作,学生义工服务即一种重要方式。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学生义工服务是宗教性与社团性的结合,其主体为青年学生,通过会员直接参与和招募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进行服务,服务范围广、领域宽、贯通中外,具备很大的社会动员力和实际效力。义工服务最终起到了缓和中西文化冲突、推进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的重要作用。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学生义工;服务
1844年英国商人乔治·威廉斯(George Williams,1821—1905)在伦敦创建了第一个基督教青年会,其最初宗旨是改善青年店员的精神生活,后发展为世界性组织。1870年后,基督教青年会开始在中国活动。1895年12月,中国第一个城市基督教青年会在天津成立。1896年,各地的基督教青年会组织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代表大会。中华基督教青年会①如无特殊说明,下文青年会均指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为与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相区别,基督教青年会则指基督教青年会的世界组织。中国各地青年会均直接采用以地名加青年会的称谓,如天津青年会等。是中国各地基督教青年会的一个总体称谓。它以“发扬基督教精神,团结青年同志,养成完美人格,建设完美社会”为宗旨,以“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为会训,进行以“德、智、体、群”四育为主的青年服务,并最终将其社会服务的理念和实践推向中国社会,使“青年会成为在近代中国提倡社会服务、社会重建最力的基督教团体”②刘家峰:《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1907—1950)》,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其间,学生义工作为青年会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一环,对沟通青年会与中国社会,推进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起到了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研究青年会的著述,或是从整体着眼,力图勾画青年会的历史全貌;或是着重探究青年会“德、智、体、群”四育教育的一个方面;或是对青年会中的一个干事进行研究;或是着力考究青年会在中国社会中所起的作用。而从基督教研究与社会团体研究相结合的视角,选取作为青年会内部重要组成部分的青年学生为主体的考察,论述其参与社会服务实践的义工活动的文章则几乎没有。本文即以此为视角,对青年会学生义工服务进行梳理,对其特点进行总结,并将其放入当时的社会中予以评价,以期推动青年会、社会团体史、基督教历史和当时中国社会历史的研究。
到青年学生中开展工作,阐发其宗旨,扩大其影响,促进其发展,是基督教青年会的题中之意,也符合基督教的传教精神。19世纪70年代,基督教青年会进入上海,之后一度在香港和汉口活动。1885年下半年,基督教青年会在福州和通州的华人书院中进行以发展中国青年学生为主要目的的有组织的传教活动。20世纪初,大批中国学生赴日留学。基督教青年会总委会调查当地的实际情况后,于1906年4月,派遣王正廷和另一名西方干事至东京创办学生青年会,专为当地中国学生服务。③《一世纪的宣教事业》,第31页,转引自来会理:《中国青年会早期史之回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近代史资料》(总109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135页。伴随着基督教青年会组织在中国的扩大,它势必要更多地参与到中国社会之中,为中国社会更广大的人群服务。因此,基督教青年会学生以义工形式走出校园、步入社会进行服务便提上了日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出现严重的劳工危机。为缓解这一状况,经中法两国协商,中国派出约17.5万名劳工支援法国抗战,对华工的服务也就纳入了中国青年会工作的范畴,成为中国青年会社会服务的一个重点。青年会组织了“华工青年会”,募集大量资金,招募了50多名留美中国学生赴法为华工服务。其中不乏像蒋廷黻、晏阳初等历史名人。既然这些人为青年会招募自然应归属青年会华工服务的序列。①据台湾学者陈三井先生考证,赴法义工为国际基督教青年会派遣,包括中、英、法、美、荷等国籍秘书,共计150余人。(陈三井:《华工与欧战》,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五十二)》,1986年6月,第129页。)但由于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派遣和招募人员占到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强,并且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言,被派遣人员的中国国籍和基本的汉语表述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况且当时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也已经成立近十年(按1895年出现第一个城市青年会算起),有能力主持华籍人员的派遣工作。由此推知:一、赴法义工派遣应该是以中国籍义工为主的派遣活动。二、整个赴法义工派遣必然与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有密切关系。三、在这此赴法义工活动中,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应该是国际青年会赴法义工派遣的一个重要部分,承担了中国籍义工的派遣工作。因此,这次赴法服务活动理应算作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义工的一项重要服务举措。据台湾学者陈三井考证,青年会在法国华工中做了许多切实的工作,包括华工道德辅助,知识推进,体能锻炼,感情联络及智、德、体、群四育方面的服务。此外还包括为华工代写家书,鼓舞华工士气,为华工死难者服务等。②参见陈三井:《基督教青年会与欧战华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7期(上),1988年6月。在华工善后方面,青年会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陈立廷的《华工善后事件》可知,法国基督教青年会自认其华工善后工作为“浮云暴雨”,不能持久,遂请中华基督教青年全国协会设法应对。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从长远与当下两个方面来布置华工的善后事务,有条不紊地处理华工善后问题。③参见陈立廷:《华工善后事件》,中华全国基督教协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6期,中华续行委办会,1921年版,第109-110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青年会的学生义工派遣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华工善后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
在中国人民遭遇灾害的时候,青年会的社会服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1917年华北大水灾期间,北京与天津的基督教青年会参加了以熊希龄为会长的“京畿水灾筹赈联合会”,为灾民设立了几百处粥厂和留养处,并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组织灾民修筑京畿道路,救济灾民。总统冯国璋因此赠与天津青年会题有“己溺己饥”匾额,借以表彰它在抗灾过程中的功绩。④参见周秋光:《熊希龄传》,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20-521页。面对1920年的华北大旱,天津青年会积极推动天津各界、各社团组成“华洋义赈会”,积极参与华北华洋义赈会的组建工作。在赈灾过程中,天津青年会出动大量会员进行募捐,并招募大量义工到灾区服务,救助范围不仅包括了天津市区,还扩展到静海、武清及唐山等地。天津青年会为华北灾民赈济作出了贡献。⑤参见侯杰,王文斌:《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与近代中国城市社会——以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为例》,《理论学刊》,2007年第6期。期间,学生义工冲到了抗灾活动的最前沿。
抗日战争中,青年会掀起了更大规模的战时义工服务运动。学生义工积极投入中国抗战服务事业,并深受冲击。梁小初《全国基督教青年会概况》一文给我们描述了抗战五年后青年会的概况:在日本占领区城市青年会除北京、天津、青岛、上海四处外,其他均遭破坏,或是停止工作或是转移到自由区。在自由区城市青年会深受当地人欢迎,青年会事务呈蓬勃发达之气象。学生青年会则在随学校转移后,得到恢复和发展并积极服务学生团体。从青年会战时工作来看,主要分为四类:一、军人服务工作;二、难胞救济工作;三、学生救济工作;四、国际联系工作。这些只是全国青年会共同进行的工作,其他如游泳运动、防空防毒宣传、消防组织、病兵医院、乡村服务车等均是由各地青年会根据当地情形及需要而开展的战时工作。⑥参见梁小初:《全国基督教青年会概况》,《务服社会季刊》,1942年第1期。学生义工则成为其进行服务的主体和直接执行者。
青年会的学生义工服务不同于基督教教会的社会服务,也不同于中国传统慈善组织的社会救济。其自身特点概述如下:
青年会的性质决定了它义工服务的性质。青年会作为基督教的青年服务组织,既有机构和行动上的独立性,也有其传播基督教文化的属性。虽然它并非教会组织并以社团组织的形式在政府备案,但是正如《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请求立案呈文》中所讲:“非另立教宗,与宗教之指归不悖。”⑦《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请求立案呈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近代史资料》(总109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并且以“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为宗旨。其目的可以说是“培养基督教的人格,建设基督化的社会”。⑧《释基督教青年会》,美国青年协会程序委员会,《同工》,1939年,第183-184期。它以社会团体的形式,借助社会服务的方式,在中国人和中国社会中进行基督教的宣传,是“服务社会的强有力机关”①顾子仁:《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二十五周年》,中华全国基督教协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6期,中华续行委办会,1921年版,第202页。。所以青年会的义工服务自然兼具宗教宣传和社团服务的性质。
青年学生是构成服务义工的主体,这些义工多来自青年会的派遣和招募。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就曾招募50多名留美中国学生为赴法华工服务;抗日战争期间,招募和派遣大量义工深入各战区为军人进行服务,其中也多为学生义工。这些学生义工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能够给予被服务者更为广泛深入的服务。尤其是在精神方面,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赴法服务的学生义工在华工中进行道德辅助、增加华工知识、锻炼华工体质等。②参见陈三井:《基督教青年会与欧战华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7期(上),1988年6月。
青年会的“德、智、体、群”四育服务,包括了道德、智力、体育健身和团体意识的培养教育,服务范围较为全面。但其义工服务并未限定于此,而是根据中国社会和人群的具体需求,在坚持四育服务为主的同时,开展了社会救济、抗战支持、农村社会改造等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现实的服务活动。青年会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力和实际效力,正如王正廷在给穆德的一封信中坦言:现在我们很容易为青年会集资,因为各部的领导都是我的朋友和同学,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向他们求助。③参见Shirley G.Garret,Social Reformers in Urban China——The Chinese YMCA(1895—1926),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07,p.119.转引自侯杰、王文斌:《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和谐——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为例》,《史林》,2007年第4期。因此,其义工服务往往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作为基督教青年会北美联合会的一个下设组织,属于“基督教青年会世界协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身负有与世界各地青年会联系的责任。虽然青年会在中国实行了本土化策略,独立性大大增强,但是这并不影响它参与国际交往和合作。国际联系工作仍然作为青年会的一项重要措施得到贯彻。一战期间,青年会赴法学生义工服务,就是一次最为典型的赴外服务与交流活动。1942年,梁小初在《全国基督教青年会概况》中谈到战时青年会工作时,也把参加国际合作、加强联系作为青年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④参见梁小初:《全国基督教青年会概况》,《务服社会季刊》,1942年第1期。
自1895年中国第一个城市青年会在天津正式成立,青年会在清末民初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王治心编著的《中国基督教史纲》统计:到1920年,青年会在全国已经拥有34个城市青年会,会员32 000人;174个校会,会员15 555人。⑤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78页。青年会会员人数的快速增长与学生义工对中国社会的服务是分不开的。
基督教在华传播的历史也是一部中西文化冲突、融合的历史。从唐代景教传入中国到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建立,期间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由于中西文化内质的差异性,基督教始终未能为中国社会所认可,偶尔有像徐光启一样的人物,也仅是昙花一现。在近代社会中,传教士更是跟着洋人的坚船利炮大举进入中国的,与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活动难逃干系。因此,中国社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对基督教的认识上加盖了侵略的印记,很难对基督教进行科学的认知和客观的评价。晚清社会各地此起彼伏的反洋教运动、频发的教案,就是最清楚的注释。据台湾学者陈银考证:1860—1899年间,共发生教案811起⑥陈银:《清季民教冲突的量化分析(一八六○—一八九九)》,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3页。,由此可见中国社会与基督教教会冲突的严重性。其中,天津教案较为典型,基督教的善行被误读成无比罪恶、残害中国人民的毒咒,人民反抗侵略的矛头聚焦在洋人的宗教上。义和团运动由反洋教运动发展而来,期间有传教士或是包庇教民为非作歹,或是直接参与欺压中国人的行为,但是那些以传播基督教为目的并参与中国慈善和社会改良活动的传教士也并没有被中国社会认可,以至于中国社会掀起反洋教浪潮时,并未对其区别对待,而是一并处之,反洋教运动被盲目扩大。1922—1927年的非基督教运动,在宣扬“理性”、推进“科学”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对待基督教问题上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它试图通过社会运动的方式,解决基督教在中国的存在问题,将基督教问题简单化了。归其原因仍然是对基督教的认识不清。
部分怀着传播基督教福音目的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其实一直在中国从事慈善事业。如教会医疗事业、教会慈善事业、教会救济事业等,但是这些却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对传教士的看法。由于传教士和不平等条约的紧密联系,中国社会仅仅把教会的慈善事业,看作其进行传教或是变相侵略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1896年,第一次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并成立“中华基督教学塾青年会”,青年会俨然成为一个全国性组织。它以社会团体形式注册,更多地加入了社会服务的性质,在意识观念中使人产生远离不平等条约的感觉。加之,青年会的本土化政策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收效。1895年起青年会全国协会的总干事改由华人担任,到1922年“非基督教运动”爆发时,在459名干事中外籍干事仅有81人。①参见魏外扬:《宣教事业与近代中国》,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84年版,第43页。同时,青年会的组成人员绝大多数也是中国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更是青年学生。这些无疑也是对中国人观念中基督教侵略思想的弱化。学生义工服务能够较大规模地走入中国社会,切实解决中国社会的一些矛盾和困难,更好地促进了中国社会对基督教的了解,起到了缓和中西文化冲突的作用。中国青年会干事、后任北美协会总干事的鲍乃德指出,社会福音几乎是通过基督教青年会传播到了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特别是学生青年会,在将‘社会服务’运用于中国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是先锋,它好像是为青年会特别创造的词汇”。②鲍乃德:《平生之回顾:生长于美国南方和前共产主义中国22年的回忆,1888—1936年》,(Eugene Barnett,As I Look Back,Recollections of Growing Up in America’s Southerland and of Twenty-two Years in Precommunist China,1888—1936),1973年未刊稿,第174页,青年会档案。转引自(美)邢军:《革命之火的洗礼:美国社会福音和中国基督教青年会(1919—1937)》,赵晓阳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天津青年会的表现则是对鲍乃德这个精辟论断的最好诠释。天津是近代对外开放较早的城市之一,是进入北京的门户,自开埠以来,一直是东西冲突的多发区,处在基督教与中国传统观念冲突的要冲,承载着中国人痛苦记忆的天津教案就发生在这里。但正是在这样一座教案迭发的城市里,天津青年会不仅自己办得有声有色,而且起到了和谐城市生活,沟通中西文化的作用。侯杰教授认为,“天津基督教青年会还承担了一部分社会服务和调节等公共职能,部分地弥补了政府职能的缺失,成功地构建起一种独立于政府和民众而又沟通两者的公共领域。”③侯杰、王文斌:《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与近代中国城市社会——以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为例》,《理论学刊》,2007年第6期。社会服务功能无疑是天津青年会社会地位确立的基础,学生义工服务则是其社会服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中国传统的慈善事业是以政府救灾为主的,民间慈善活动多是绅士、富贾牵头的地方区域内的互助,二者的局限性都非常明显。近代以来传教士的来华,在传教与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近代慈善事业的新理念,在关注赈灾、完善赈灾组织的同时,设立了更多固定的慈善组织,如教会医院、育婴堂、教会学校等,更加讲求对中国社会的改造。青年会继承了基督教举办近代慈善事业的理念,将中国传统社会以赈灾为主的社会救济观念加以扩充,使其转变为注意解决中国社会实际困难和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并举的新理念,产生了远胜于中国传统非政府组织的慈善事业的效果。
在战争这种非常态的环境下,青年会的义工服务更能得到中国军民和政府的认可。1933年2月28日,青年会仿一次大战服务华工的“成例”,以总干事梁小初为执行干事,成立了“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战区服务全国委员会”,要求全国的青年会组织一律参加,“为前线军人作慰劳、娱乐、教育及救济等工作”④应远涛:《青年会对于军队及战区之服务》,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编:《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五十周年纪念册》,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1935年,第74页。开创了青年会战时服务军人的先例。抗日战争期间,青年会进行了广泛动员,许多青年学生义工投入到军队服务之中,为中国的抗战事业作出了贡献。蒋介石因此盛赞:“各地青年会本着服务的旨趣,发动民众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在各战区普遍地设立军人服务站,不辞劳苦,出入于枪林弹雨中,为抗战将士供应茶水,为负伤袍泽协助输送,其他如是我所深知的事实担架,慰劳,救济,都本着基督博爱的精神,尽国民应有的天职,这是举国所称颂的,也是我们深知的事实。”⑤American YMCA National Archives,International Division,China,Print,We Fight For China-Six Yearsof War Service(1937—1943),p.1.War Service(1937—1943),p.1.转引自左芙蓉:《社会福音·社会服务与社会改造》,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283页。而蒋介石的赞赏又非全面。在日本占领区,面对日伪的屠刀,青年会义工仍然坚持着抗日宣传。天津青年会就曾在“开展民众抗日歌咏运动,教普通百姓学唱抗战歌曲,开展宣传国货运动等”方面,做了积极工作。①赵晓阳:《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本土和现代的探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2页。
青年会对中国社会的改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具体体现在提高公民素质、破除封建恶俗陋习、改造农村等。如1923年从广州开始的公民教育运动就使得“公民程度日渐增高,公民对于中华民国的认识,对于政府应尽之义务,与公民应有之权利等等,较前明”。②董修甲:《青年会对于公民教育之贡献》,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编:《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五十周年纪念册》,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第44-45页。其间,学生义工虽然并未被单独列出来,但从工作性质和对服务主体的要求来看学生义工自然是不可少的。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肇始于青年会组织的赴法华工服务,当时他以学生义工的身份在法国华工中开展过识字教育,这段经历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国后他积极投身于中国的平民教育,为中国平民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晏阳初在中国掀起平民教育浪潮时,虽然已不再是学生义工,服务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但是他在平民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理应被看作他的学生义工服务的延续和扩展。他在平民教育中的贡献也必将激励更多青年学生以义工形式进行平民教育和其他社会服务,进而树立解决中国实际困难、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信念,并付诸行动。时人卢作孚对青年会给予了积极而全面的评价:“无论其为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乃至于社会救济的,凡成为社会问题的,即每每为青年会之问题,每每有青年会发起一种组织,造成一种运动,以促成解决之。”③卢作孚:《青年会与社会》,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编:《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五十周年纪念册》,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第14页。美国学者邢军在对青年会进行深入研究后,也认为:“从第一任总干事来会理(D.W.Lyon)1885年来中国直到1949年,青年会一直是中国社会改革的推动力。它对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方面产生的影响,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和地区找不到同样的例子。”④(美)邢军:《革命之火的洗礼:美国社会福音和中国基督教青年会(1919—1937)》,赵晓阳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总的来说,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以社会团体的形式、社会服务的方式,将先进的西方近代化社会服务观念和慈善理念运用到中国现实社会之中,在中国传统的慈善组织和教会组织的社会慈善事业中找到了一个结合点。虽然它仍然以传教为根本目的,但是其宗教性与社会服务的结合,有利于其与中国社会的融合。在为中国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它积极推动中国社会的改造、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落后状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学生义工作为青年会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方式,为中国人民和基督教青年会之间架设起一座沟通、理解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对基督教的仇视心理,部分地消除了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隔阂,更好地促进了基督教青年会、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社会的融合。同时,也在中国社会与西方文明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在中国社会近代化改造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推动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Analysis of Chinese YMCA Student Volunteer Service
CUI Luwei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23,China)
The Chinese YMCA is a very activ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society.It carried out extensive and effective social services to integrate into the Chinese society better.Student volunteer service is a significant way.Chinese YMCA student volunteer service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 as follows:It is a combination of religion and community,young students are the main body of the volunteers;services are conducted in the way of directly participating of the members with multi-channel and multi-form,volunteer service has involved a wide range and many fields.It possesses a forceful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actual effectiveness.It runs through home and abroad.It can ease the East and West cultural conflict,push on China’s social progress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to a modern form.
Chinese YMCA;student volunteer;service
B977
A
1008-469X(2011)06-0038-05
2011-09-14
崔鲁威(1983-),男,河北肃宁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中共党史研究。研究生导师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朱文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