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的心理学分析

2011-04-07 14:42阴军莉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1年10期
关键词:宗教信仰异化心理学

阴军莉

宗教信仰很神秘,有宗教信仰的人更加神秘,社会对于宗教信仰始终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度。对于我国有宗教信仰的人数一直没有确切的数据,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中国的宗教徒有几千万,如果加上在家里信教而不到寺庙去的就更多,差不多有一亿了。”这一数据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直到2005年,童世骏教授主持的“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课题中,对“当代中国人的宗教信仰”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年龄16周岁以上的中国人里,具有宗教信仰的人数为31.4%。如果按照目前的人口比例来推算,中国具有宗教信仰的人口约3亿。这一数字大大高于以往常说的“约一亿多人信教”。当代中国人中信仰宗教者绝对数量以及在人口中比例的增长,均说明宗教本身在民众精神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有所增高。

一方面,我国有宗教信仰的人数在迅速增加,另一方面,个别人利用宗教实现个体政治或其他企图,对社会产生各种危害,这让社会普遍对有宗教信仰者敬而远之,从而对多数宗教信仰者造成心理压力。这就需要社会共同关注占我国人口总数将近四分之一的这个群体。如果能探索出宗教信仰者从不信仰到信仰这一过程中的内在驱动力,不仅能更好地引导以免被少数极端分子利用,而且可以对信仰异化现象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管理。

一 宗教信仰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其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力量拥有绝对权威,主宰万物,决定人世命运,因此,人们对这一力量产生敬畏及崇拜。当这种崇拜以非理性的形式出现时,就可能成为迷信,或者其他信仰异化形式。所以首先,要澄清宗教与迷信的二者的关系。

我国有研究者指出,宗教与迷信之间虽然具有一定联系,但他们在性质上存在着根本区别。具体而言,在构成要素上,宗教是具有内外要素的完整的思想体系,而迷信则是一种粗俗和零散的思想意识;在内在属性上,宗教是一种世界观,它对世界与人生的终极问题做出回答,属于形而上的思想领域,而迷信是一种意识活动,力图解决个人与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属于形而下的工具范畴;在目标指向上,宗教探求生与死的人生价值和意义,而迷信则关心此时此地的现世;在社会功能上,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另一方面提供了可供实践操作的道德体系或评判社会行为的价值观念体系,而迷信只是一种简单、直接、非理性的心理调节手段,正是由于两者间存在的根本差异,最终使宗教成为人类文明的结晶,而迷信只是人类非理性的蛮性的遗留。

信仰,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其为行动的准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信仰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信仰属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范畴,贯穿并影响着人的知、情、意、行等心理过程及个性特点。从具体表现来分析,个体的信仰可能通过意识规范个体行为,也可能进入潜意识,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影响着个体的人格结构。

信仰通常包括个人信仰、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只有宗教信仰是对于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信服和崇拜,这种超自然的力量很容易被某些不良意图者利用,从而出现宗教信仰过热、迷信邪教盛行甚至恐怖主义等信仰异化现象。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宗教信仰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研究宗教信仰的心理学意义

信仰属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在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开创阶段,研究者就非常关心宗教皈依与宗教人格发展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奥尔波特对宗教信仰者人格特征的关注,使宗教心理学同人格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当个体从无宗教信仰到信奉某一宗教,必然涉及到人格的重新整合和同一性的问题,所以宗教与同一性问题成为宗教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实际上,从人格特质理论家奥尔波特开始,许多心理学家将“宗教性”作为人格构成中的重要特质并编制相应的心理测验,而宗教信仰者在宗教性量表上的得分确实高于非信仰者。由于不同研究者由于使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相同。但其共同结论是,有宗教信仰的人有一种不同于一般人群的特殊人格。如果能从人格的角度对宗教信仰者进行预测区分,将有利于尽早地识别并有效引导,这也是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宗教信仰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心理不健康者很可能更容易被误导,而产生一些极端的、恐怖的行为。所有宗教都存在各种各样的清规戒律,依照精神分析的理论,过多的约束更容易让人因而违反道德准则而可能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或者因他人的耻笑和批评而产生羞耻感,从而导致过多的压抑或者不健康的心理状况。然而,Gartner,Larson和Allen在1991年对近200项想着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认为在某些方面宗教信仰同心理健康之间是一种积极的关系,但在很多方面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明确的。宗教信仰可能与更好的精神健康有关,其中包括程度较低的抑郁,这可能与宗教信仰相关的一些特征可能有助于促进精神健康,如祈祷、来自宗教团体的社会支持等。这一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宗教信仰活动通过其仪式和团体活动,让成员获得了更多的社会支持,这很可能成为信仰者加入宗教组织的原因,当然,这个也需要更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所以对宗教信仰者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一方面,通过人格层面的研究,探索清楚宗教信仰者的人格特点,找出决定其宗教信仰的生理因素或者环境因素,这不仅是对于理论的丰富,更有助于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对于宗教信仰者心理健康程度的关注,也会对现实实践提出许多可行的引导方式。

三 宗教信仰者的心理学动因分析

1.满足强烈的好奇心。

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对于宗教问题一直持回避态度,不太愿意在宗教信仰知识方面花费太多的时间。常规教育结果给人们的印象是,宗教基本等同于迷信,对宗教产生愚昧落后、精神鸦片等刻板印象。然而现实生活中,身边许多高智商、高学历的人都纷纷加入了宗教信仰者的队伍,而且表现出极大的幸福感和认同感。这种强烈的对比,让很多人最初都试图亲自走进宗教场所体验一下宗教活动,并在活动中仔细观察体会这种陌生但又十分友好的环境氛围,宗教思想的新颖、崇拜仪式的神圣感、信徒的虔诚等等这些在聚会中所体会到的一切新鲜事物都会对激发其好奇心理与求知心理,并促使其主动了解宗教思想和参加信徒的聚会活动。通过亲身的体验和观察,发现原来根本不是印象中的样子,反而加速提升了对宗教活动的兴趣,这种好奇心和参与前后感受的强烈对比,促使许多人最终选择并参与了宗教活动,进而成了信仰者。

2.获得归属需要。

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变得极为复杂,激烈的竞争压力使得人们的群体娱乐生活越来越少,真正沟通交流的机会更少之又少,便得许多人感觉独立孤单,既没有安全感,也没有归属感,在这种情况下,内心深处必然渴望有一个真正接纳他们的群体,尤其是在精神方面获得接纳的群体最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宗教正好充当了这一角色来满足人们对于群体接纳的需要。同时,也有部分人为了获得群体接纳,而使用与群体一致的话语,即参与宗教活动。这部分人的内在驱动力是从众,以保持群体一致性,获得安全感。

3.寻求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是一种身份认同,即在对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等问题的追问中,给予自己一种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这种自我认同是一种对自己生存意义的确定。青年期是容易产生自我认同危机的阶段,甚至一些因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诸多挫折而始终没有建立自我认同的个体,也会伴随有自我认同危机。这些人往往会选择宗教信仰来解决自己的自我认同危机。而宗教多以具有完美人格形象的神如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来给信徒树立人生典范,构建完美的彼岸世界超越现实人生。这种超越感带给信徒一种自信、勇敢和心理上的平安,这对于寻求自我认同者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4.实现心理调节。

当今社会,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感觉丧失了精神自由,常会为陷于种种束缚而感苦恼。必要的情感宣泄才能保证身心健康发展,而宗教正是人们进行情感宣泄的重要渠道之一。信徒可以借助宗教崇拜的仪式,用崇拜的形体动作、祈祷和忏悔的语言,向最信赖、最崇拜的上帝诉说自己的痛苦,宣泄自己内心的冲突、积郁等焦虑体验。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具有强烈宗教信仰的个体报告较高的自尊、更多的个人幸福感和较少的来自苦难生活经历的消极后果。宗教通过因果报应的企盼、对彼岸价值的推崇、对美好世界的向往,通过对万能的神诉说内心的烦恼,宣泄各种负性情绪。来缓解心理冲突,平衡原先失衡的心理状态,起了一定的心理调节作用。

精神分析学者弗洛伊德认为,宗教是建立在人的主观愿望之上的幻想。人们之所以信仰宗教,是由于害怕独立所带来的孤独、恐惧和无能为力之感。所以,人们有宗教信仰,只是感到命运难以把握,想从冥冥之中得到安慰、解脱。在某种意义上说,宗教有时就是在扮演着“心理医生”的角色。

四 宗教异化的心理导引

1.宗教异化。

宗教异化是马克思劳动异化发展深化了的思想。马克思认为,异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意识领域,其中宗教异化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另一是现实生活领域,经济异化是其最根本的形式。宗教异化作为科学术语也分列为二:一个是作为一般科学术语的宗教异化,指神灵无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形态、转化形态。另一个是作为人道主义概念的宗教异化,指人们按照神灵意志而非按照自己意志进行的行为,是自己所进行的不是服从自己意志的、属于自己的行为,而是服从神灵意志的、属于神灵的行为。本文所要讨论的便是这种作为人道主义概念的宗教异化。

这种“宗教异化”就其内在本性来说,属于“自愿异化”,信徒们以为自己的祸福凶吉均为神灵所掌握,为了摆脱苦难获得幸福而自愿放弃自己意志,遵从神灵意志。然而,这种“自愿异化”实际上是信教者把放弃自己意志,听从神灵意志当作得福避祸的手段,是一种无奈的异化。现实社会中,宗教信仰异化主要表现为宗教信仰过热、邪教盛行以及恐怖主义的危害。

宗教信仰是与共产主义信仰根本不同的信仰形式,它源于自我对现世苦难生活的省察和对某种终极精神价值的皈依。在中国,宗教文化的根基并不深厚,人们的宗教信仰也多种多样。由于儒家伦理文化的历史影响和无神论教育的广泛深入,中国信仰宗教的人极少。但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宗教信仰趋热的现象。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人们对现世生活的消极应对心态。这种现象在时间上与共产主义信仰危机大致处于同一时期,这决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它至少说明中国社会的信仰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表明宗教正在同科学和共产主义争夺人们的精神世界。

邪教是与宗教不同的、原始而粗俗的信仰形式。一般而言,只要相信,就可能出现迷信;而迷信的大量存在,又为邪教的产生提供了土壤。邪教总是与人们的愚昧无奈和对象的神秘玄妙相关联,它主要体现为人们的一种情感或心态。在封建社会,迷信活动十分猖獗,并常常被统治阶级及其他社会组织扶植和利用,成为愚弄劳动人民的精神工具。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次重大的社会运动,公开场合的迷信和邪教活动基本销声匿迹。然而,从80年代中后期以来,打着“弘扬民族文化”旗号的各种迷信和邪教活动日见泛滥。这些现象表明,在社会生活急剧变化之际,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产生了迷茫,进而引起信仰的迷乱。可见在不断变革的社会里,人们必须需要一种精神归属和精神寄托,这为正确引导公众的信仰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是一次挑战。

2.宗教异化的心理导引。

(1)普及宗教知识。

我们国家传统教育比较回避宗教知识,这种方式给宗教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纱,甚至在某些人看来,宗教就是迷信或者邪教的代名词。多数人在基本不了解宗教的情况下便产生了这种刻板印象,于是把宗教信仰者看作是另类,这种态度对信教者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他们唯一能做的便是不公开自己的信仰倾向,普通的信教者尤其是有社会地位的信徒在公开场合并不会声称自己的宗教信仰。这使得信教活动显得更加神秘。反而会诱使越来越多的人对宗教的好奇心,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走进宗教,被与印象中完全不一样的宗教活动所吸引,从而转变为忠实的信徒。多数信徒最初都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这就给引导提供了一个方向。让人们通过公开的、正式的途径接触宗教,对宗教进行客观的认知,揭开神秘的面纱。当这种内在好奇的驱动力消失后,那种信教者的内心压力和神秘感也会随之消失。

(2)提供社会支持。

生活节奏加快,现实压力增大,然而人际间的互动却在迅速减少。随着物质支持的逐渐增多,精神支持却在快速减少。缺乏安全感,没有团体的归属感,个体会充满焦虑和不安。而宗教团体的各种仪式和活动,及其成员之间由于共同的信仰而建立起来的信任,便会成为个体良好的社会支持。实际上,缺乏社会支持,是信息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焦虑,如果单位或者学校能根据职业或学生的特点,有规律地组织一些团体活动,比如各种兴趣组、社团等,让这些团体活动真正发挥其有效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便足以解决普遍存在的缺乏安全感、没有社会支持的现实问题。

(3)建立自我同一。

青年期是自我同一性建立的阶段,但从儿童期这种建立过程就已经开始。许多家庭环境不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严厉,或者过于放纵,父母之间关系不和等等问题,都可能会影响到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未建立起同一性的个体,总是试图问自己“到底是谁”“是什么样的人”,当接触到宗教的时候,便会发现,原来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是一样的,是神的孩子,神会给予每个人平等的关爱,此时“到底是谁”便有了答案。同一性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受成长环境或教育环境的影响,从政府或者更宏观的角度似乎比较难以把握,但是却可以通过影响家庭教育观念、普及更多儿童发展教育知识,让儿童成长在一个有爱、被关心、被爱护,同时又让儿童学会负责的环境。这将非常有利于同一性的建立。

(4)引导调节方式。

从个体的角度来讲,如果能够及时地缓解心中的郁闷,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将足以有效地减少宗教信仰异化的问题。已经研究者发现,宗教信仰活动有助于减少信仰者的焦虑等负面的情绪体验。所以为个体创造良好的环境,教会有效的心理调节技能,将有助于提高其正性的情感体验。

[1]孙轶玮.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调查[J].瞭望东方周刊,2007(6):28.

[2]梁丽萍,王文波.论宗教与迷信的联系和区别[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9-22.

[3]李幼穗,张镇.精神信仰的心理学涵义[J].天津师大学报,2002(6):73-77.

[4]凯特·洛文塔尔.宗教心理学简论[M].罗跃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33-136.

[5]崔光成,等.宗教信仰与人的心理行为[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4):1745 -1748.

[6]Gartner J,Larson D B,Allen G D.Religious Commitment and Mental Health: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J].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ology,1991,19:6-25.

[7]苏斌原,冼德庆.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新趋向及心理成因探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23-124.

[8]郝瑞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宗教异化思想[J].理论探讨,2008(1):47-49.

[9]王海明,孙英宗.宗教异化论[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0,2(1):25-29.

猜你喜欢
宗教信仰异化心理学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西佛东渐宗教信仰对六朝人面纹瓦当的影响
当代中青年宗教信仰问题一瞥——从上海M佛友QQ群调研谈起
《谷魂》与傣族的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