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探析

2011-04-07 14:42尹衍林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1年10期
关键词:院校教育导向设置

尹衍林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探析

尹衍林

高职的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就业能力。为了适应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成功就业率,进行高职课程设置的改革迫在眉睫。

高职;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学校开设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的,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间的差异将不断加大,许多新兴高职院校将应运而生,高职院校教育必须随着新高职院校的出现不断开设新的专业,以适应就业的需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就业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变迁、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许多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渐渐显露。为了适应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成功就业率,进行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改革迫在眉睫。

教育部在第五次全国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高职院校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这为高职院校课程的设置指明了方向,对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要、更好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总结和反思了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现状,对高职院校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根据生源的现实状况,在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目前高职学校课程设置情况以及近几年高职学校学生就业及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情况,结合笔者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来分析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现状,可以发现以下一些影响较大的问题。

1.学用脱节。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许多,但就课程设置方面而言,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与学生实习实训脱节,与学生专业需求脱节,与学生就业岗位脱节。

2.重理论、轻技能的问题。现在的高职院校课程虽然说都在有意识地考虑对学生动手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但还是偏于理论说教,过分注重知识理论体系的完整,对理论的实践运用方面有所欠缺。

3.高职院校针对性不强。高职院校的课程没有紧贴高职院校及岗位需求,没有体现地区文化差异及行业需求差异。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要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要重点教授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能够运用得上的知识与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岗位适应能力,整体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必须进行深入地探索和改革。

二 高职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1.均衡性原则。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必须坚持均衡性原则,既要考虑到专业技能的需求,也要考虑到基础知识、思想道德等方面的需求,根据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总课时数和课时比例均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专业知识的内在逻辑,科学统筹地进行课程设置。

2.专业性原则。

高职院校教育必须突出其“高职院校”性,高职院校以培养“第一线”的实用性技能人才为目标,因此课程设置必须遵循专业性原则,课程内容应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取,在组织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紧紧围绕典型的高职院校活动,教学评价重在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和结果的评判。

由于高职院校教育的专业设置越来越趋向综合化,故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应与专业需求相结合,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有针对性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同时,还必须为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留有一定课时,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鼓励各地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三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1.“以就业为导向”与“人的全面发展”应协调统一。

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重组,高职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供需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教育办学方针的确立,使“毕业生对高职院校岗位的适应程度”成为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纷纷加强高职院校技能的教育培训,缩简基础知识课程,这样做势必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高职院校教材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高职院校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要正确处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与强化技能培训的关系;正确处理高职院校岗位需要与终身学习需要的关系;正确处理扩大服务面与加强高职院校岗位针对性的关系。

那种把高职院校教育单纯看成是一种就业教育的思想是不全面的,说小了,误学生、误企业;说大了,误社会、误国家。“就业”的确是高职院校主要的培养方向,高职院校教育虽然培养的是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但同时需要培养包括高职院校道德在内的高素质的人,即把高职院校能力培养与高职院校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以就业为导向”与“人的全面发展”并不冲突,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应直接为学生生活交际服务,为学习专业理论与技能服务,最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2.依据专业及岗位需求确定课程重点。

从不同专业的岗位需求来分析现行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可以发现不少内容与学生的后续生活、工作关系并不大,课程教材在内容方面并没有很好地做到“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偏重,进行取舍,而是过于追求理论的全面化,知识结构的系统化。

目前各种高职院校专业使用的是同样的基础课程教材,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角度来讲,这样做无可厚非,但站在“以就业为导向”角度来看,基础课程教材就没有高职院校针对性。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针对不同专业有不同的教学计划。这说明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已经认识到,不同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需求不一样,课程内容的重点不一样。高职院校为了加大专业教育的力度,普遍削减了基础课的学时数。要顾及高职院校学习阶段时间短、课程多、实践活动占用教与学双方大量精力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对基础课程内容的需求,合理编写基础课程教材。

就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而言,过分注重知识理论体系的完整,许多课程通篇都是理论知识的介绍,对于在生活与工作中如何应用知识却少有详细解说。实习实训指导中的一些内容应该结合在教材里同步讲授。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提出切合学生接受能力实际、有助于他们将来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教学目标,制定出适当的课程标准。

3.开发符合学校特点及企业需求的课程及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多年办学经验和办学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或行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教材,对于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向学生提供最迫切需要的教育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有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才更具有竞争力,更受社会欢迎。

高职院校要想具有生命力,专业设置至关重要,但是反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设置及教材内容更为重要。目前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业所用教材都是通用教材,部分课程教材缺乏针对性、内容过多、实用性较差、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及需要,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千人一面,高职院校教育特点不突出。因此,改革教材内容,从学生今后的发展、择业的需要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自主开发有针对性、适应性、实施性和可操作性的校本教材,提高教师的课程整合、设计和开发能力,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是高职院校专业及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4.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

专业设置及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牵涉到学校的整体发展,更与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学校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地投入到学校专业及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地认识高职院校的任务、特点和规律,树立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生产岗位需要的思想,改变教学方式,提高高职院校教育的课程教学能力,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从侧面推动课程设置往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这些年,尽管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教材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上还存在明显跟不上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要求的问题。高职院校教育要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高职院校能力体现其服务宗旨,要通过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实现其“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必定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在形式上,运用任务驱动模式进行课程设置,能很好地体现高职院校教育的内涵。在内容上,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课程的设置以及教材的编写,可以将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与知识引入到教材中,使最新的知识与最新的应用充实到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实用型人才。

四 结论

为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学生就业及实践的能力,我们始终在进行着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尝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劳动力市场及生源的不断减少与学生综合素质的下降,改革高职院校现有专业设置及课程愈显重要。高职院校教育要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高职院校能力体现其服务宗旨,要通过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实现其“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必定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因此,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就业需求的研究不仅能很好地指导和深化我们长期不断进行的教学改革、解决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及学生综合素质难以胜任高职院校要求的现状,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校企结合,满足学生个人、社会及企业的需求,同时对于开发高职院校新专业及改革现有课程内容、开发校本教材、改革教学方式等都具有很大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

On the Training Curriculum of“Employment-oriented"

Yin Yanlin

Curriculum of higher vocation directly impacts on the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and employability.In order to meet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o meet the better needs of employers,and to raise their employment rate of success,the vocational curriculum reform is urgently needed.

higher vocation;employment-oriented;curriculum

G642.0

A

1672-6758(2011)10-0030-2

尹衍林,硕士,讲师,鸡西大学,黑龙江·鸡西。邮政编码:158100

Class No.:G642.0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猜你喜欢
院校教育导向设置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偏向”不是好导向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评价的困境与出路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浅谈Mooc对我军院校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