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心理机制

2011-04-04 02:19薛绍聪
当代教育科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心理学人格个体

● 薛绍聪 周 菲

论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心理机制

● 薛绍聪 周 菲

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文化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乃至群体心理及行为的一个新的维度和视野,本文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阐释个体的文化心理结构,探讨大学文化是如何通过大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对其心理及行为发挥作用的,以期揭示大学文化育人的心理机制,为构建完善的大学文化育人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归宿是塑造大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大学文化;育人功能;心理机制;人格

大学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存在,承担着教育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科技开发、社会服务及社会批判、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多重责任。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在大学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统一。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大学生应形成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和品性,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应该怎样对其行为进行约束?应该怎样建构大学生和谐而健康的心理、塑造社会所需要的健全人格呢?这些不仅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这些方面,大学文化恰恰体现出其特有的功能:价值导向、行为约束、情操陶冶、心理因素建构、精神品性的引领、理想人格的范型定位等等。这种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塑造称为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大学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因素的有机结合,包含价值体系、教育观念、人文氛围等方面。“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1]

一、文化育人的心理学依据

在探讨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时,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的观点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其中,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的最根本的性质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于文化是一种价值意义系统,是人们价值追求的导向;第二在于文化又是一种创造生成的过程,是人们实践与建构活动的内容。文化的这两方面的根本性质正是根源于人的心理。人类心理的最根本的性质是其自觉性,而自觉性带来的就是价值的追求和创造的生成。[2]随着西方心理学“价值无涉”或者“价值中立”的破产以及跨文化心理学探寻普适性理论的失败,人们开始重视和审视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塑造与制约作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出现了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以文化为中心的观点提供了除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对人的行为进行解释之外的第四个解释的维度。”[3]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心理学流派就已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文化的倾向,比如以沙利文、霍妮、弗洛姆、卡丁纳等人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学派,或者叫做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反对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特别反对强调性本能的作用,主张强调文化和社会条件对人的行为的影响。霍妮从文化的角度寻求诊断和治疗神经症的途径,她认为如果不了解文化环境和个人的生活环境,就不能了解他的人格,而不了解他的人格,就不能诊断和治疗他的神经症。卡丁纳认为,文化不仅是个人适应外部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有效工具,同时也是社会延续和社会平衡的有效工具。[4]文化一方面促进了个体的发展,同时又为个体的需要制造了许多限制,制约着个体的发展。文化与人格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人格是文化的产物,另一方面,人又是文化的创造者。弗洛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来考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认为人的个性化过程是在社会环境的各种复杂关系中实现的。[5]新精神分析突出文化,是强调从社会环境及文化因素中去寻找人类动机的根源。而由维果茨基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强调从文化的维度来解释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始终关注的是人如何成为高级文化共同体中的成员,对推动西方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说来,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心理学中的文化意识经历了从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的3次重大转变。文化心理学虽然将“文化”这一因素引入了心理学的研究并对人类的心理与行为进行解释,但是其核心主张为“视心理为文化的投射”,过分强调了心理与行为形成的单一方面。而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则认为人的心理和文化环境是一种双向建构的关系,首先强调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是“意义”,即文化心理和行为的差异并不是刺激本身的差异,而是刺激所具有的意义的差异;其次强调文化是内在于人的,文化与心理相互建构。文化建构主义更加关注“心理”、“意义”与“现实”的双向建构过程,突显了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性,这是对“文化的投射”的一种超越。文化心理学不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是研究个体乃至群体心理的一种新的维度和视野。

二、大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

在心理学中,人们使用“机制”一词,大多是指某一心理现象的生理基础、生理功能或心理结构和过程。这里我们讨论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心理机制,选取“心理结构和过程”这一方面,探讨大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进而为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一)价值系统

所谓文化心理结构的价值系统就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受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形成的包括价值观、人生观、信念、生活态度等因素在内的系统。社会及文化对个体文化心理结构的价值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关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跨文化研究表明,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价值观存在差异,美国人在自由、个人独特性等问题上强调的程度较高,而中国人则比较强调自我控制,社会秩序等。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大学内多元文化的影响,除大学所倡导的主流文化外,非主流文化包括网络文化、宿舍文化、外来文化、娱乐文化等都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正面及负面的不同影响。价值系统是文化心理结构的核心部分,它弥散于文化心理结构的各个方面。

(二)选择系统

所谓文化心理结构的选择系统就是指个体根据自身的经验,知识、兴趣、价值观等对不同文化进行认知、判断、选择以及解释和预测的过程。一方面,选择系统受到价值系统的制约,当个体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即形成了稳定的价值系统之后,才会形成稳定的文化选择模式,即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的选择系统。另一方面,选择系统又受到动力系统的影响。露丝·本尼迪克特指出,“个体并不是一些机械地执行他们那种文化的种种法令的机器人。没有哪一种文化能够抹煞掉组成这一文化的那些个人的性情之间的种种差别”。[6]选择系统体现了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是个体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三)动力系统

所谓文化心理结构的动力系统就是指由动机、需要、意志等因素构成的调控系统。文化可以促进个体文化心理的动力系统的发展,比如不同的文化可以形成其群体内部成员不同的意志品质。另外,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个人心理需要因文化的约束而引起的挫折与不满足会导致异常行为,这可能是文化创造的根源。[7]对于大学生而言,如果大学文化得到其认可,那么这种大学文化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激发出大学生的潜力,使大学生向大学文化所导引的方向主动发展。动力系统对其它几个系统进行调节控制,如动力系统可以调节和控制情绪系统的稳定性,当情感系统中出现消极的倾向,例如个体出了消极的情感体验时,动力系统可以使消极情绪得到合情合理的宣泄、排解、转移和升华。

(四)情感系统

所谓文化心理结构的情感系统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个体在一定的文化影响下产生的情感体验,二是指个体的情感体验、情感方式影响个体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选择。诸如情感体验、情感方式、审美情趣等都是情感系统的构成因素。例如有研究者进行了跨文化的研究,显示美国人报告更多积极的不被约束的情绪,反之日本人报告更多人际之间被约束的情绪,这一结果表明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文化内成员的典型情绪体验有差异。

大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虽已形成,但却并不稳定,其内容很容易受到文化的影响。大学生通过对文化的学习、接受,适应而逐渐发展自己的文化心理结构,进而形成自己人格的基本发展倾向。

[1]韩延明.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J].教育研究,2009,(4).

[2]葛鲁嘉,陈若莉.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学转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5).

[3]尹训红.心理学文化转向的理论意蕴[D].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6.

[4]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155-158.

[5]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露丝·本尼迪克特著,王炜译.文化模式[M].北京:三联书店,1988.

[7]马前锋,孔克勤.文化与人格:心理人类学的解释[M].心理科学,2007,30,(6).

薛绍聪/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周 菲/河南大学校团委

(责任编辑:何 言)

猜你喜欢
心理学人格个体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