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 庆
对特殊家庭聋生个案的研究报告
● 郭 庆
本课题成员在2009年1月初,对18名对象通过调查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来研究,确定特殊家庭子女的共同点,经过一个月的研究,发现三年级赵建飞同学很具代表性,于是确定实施个案调查研究。
赵建飞1999年5月3日生,他一岁时不会讲话,引起家长的注意,检查后确诊是耳聋。父母为此经常吵架,父亲抱怨其母亲,认为是母亲的原因导致了孩子耳聋,母亲承受不住精神压力,在赵建飞三岁时与他爸爸离异。之后其父亲再婚,生下健康弟弟,继母平时特别偏爱自己亲生的孩子,对赵建飞疏于管教。赵建飞爸爸在外面开车,很少有精力管他,对他经常是小错不管,大错粗暴地打骂一顿。
赵建飞在学校经常逃学,作业不能完成,成绩很差,不自信。经常撒谎,对老师、同学较冷漠,不合群。平时比较懒散,行为有些怪异,常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发生冲突,攻击同学,并有小偷小摸行为。
●逐渐消除逃学、迟到等不良习惯,经过两个月的教育,基本上能杜绝逃学行为,做到有事请假。
●通过各方面努力,使他树立信心,有争取向上的心理,逐渐改变小偷小摸、撒谎等坏习惯。
●能与老师、同学很好相处,有集体观念,增强耐挫能力。
●消除自卑、孤僻、恐惧与敌对心理,拥有健康的心理品质。
家庭教育(给爸爸的指导)
父亲在这个家庭所处的作用非同一般,告诉父亲不仅要注意父子之间关系的处理,还要注意处理好孩子和继母的关系。通过家访,父亲逐渐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决定配合学校搞好孩子教育。
改变粗暴批评方式。针对赵建飞父亲粗暴打骂孩子的表现,对他晓之以理:孩子和大人一样,也是要尊严的。在训斥孩子,体现父亲的威严时,要想到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让孩子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思想,不能小错不管,累积成大错,来一次严厉的惩罚,打完后错误照犯。教育要时时进行,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要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平等交流,让孩子体会到父亲的关爱与家庭的温暖。遇事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思考出来的选择,更容易说服自己,指导自己的行为。
端正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孩子有残疾,不能歧视他。不能有生了健全的孩子就可以替代残疾孩子的思想,不能忽视对赵建飞的教育。父亲要多花时间在孩子身上。要求父亲对赵建飞兄弟二人要一视同仁,甚至要多投入精力在赵建飞身上,毕竟他听力残疾,沟通起来是有困难的。另外要注意孩子心理敏感脆弱的一面,搞好家庭关系,主动跟孩子继母沟通交流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家不要板着脸,注意家庭氛围的民主和谐,融和家庭关系。
家庭教育(给妈妈的指导)
通过家访和赵建飞继母沟通,对她的尬尴处境表示理解。继母也是通情达理的人,表示后妈难做,对自己的一些不当行为表示愧疚。表示希望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改变现状。
对孩子要公正。对自己的亲生孩子不能偏向、溺爱。孩子之间发生矛盾要公平处理,要一碗水端平,自己的言行要让孩子信服。只有这样,才能赢取孩子的信任,丈夫的认可。这样教育才能正确、有效,家庭才能和谐。
跟孩子培养感情。孩子虽然听不见,但他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对孩子要付出真心,真情是能打动人的。平时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缩短母子之间的心灵距离,多给孩子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给孩子温暖的同时也要把握一个度,不要让孩子认为在讨好他,若是孩子出现错误时,还要管教。
学校教育
根据研究目标,课题组成员走访了村委会、邻居等人,经过了解调查,综合研究后,学校决定采取正面强化教育。
以情激情,教师关爱。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制定工作计划,通过文化学习、课外活动、关心生活等方式走近赵建飞,了解他、关心他。给他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树立学习信心。课题组中的任课老师给他制定了详细的辅导计划,通过课堂多提醒,课后勤辅导的方式,帮他把以前拉下的课补上,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赵建飞的学习有明显进步,数学从二、三十分提高到七十多分,语文从四、五十分提高到八十多分。写字比赛也拿到了二等奖,体会到了进步的喜悦。
课外活动发挥特长。针对他喜欢打乒乓球、下象棋。课题组老师带他训练乒乓球,他很高兴,训练很刻苦,进步很快,入选校乒乓球队。在班级、学校两级乒乓球比赛中,他都取得优异成绩。经过老师的辅导,在学校的象棋比赛中,他也拿到奖项,使他树起自尊。
生活上关心照顾。赵建飞家庭生活较困难,向学校为他申请贫困生补助,免除他的学杂费。针对他平时有因羡慕同学文具漂亮,偷同学文具行为,运用代币制帮他改正。如果平时表现好一次,可以得到一颗星星,如作业主动完成,或上课认真听讲,或主动打扫卫生等。积够十颗星星可以换钢笔、文具盒、书包等一些学习用品。这种方法既在物质上关照他,又可以对他起到激励作用,改正他不良行为。
以行导行,朋友牵手。交朋友。课题组教师有意识地精心地设计一些以“交友”为主题的活动,培养赵建飞的交友意识。如经常给他换座位,让他观察自己的同桌,总结同桌有哪些优点,在班会课上以“夸夸我的新同桌”的形式汇报给老师和同学们;又如带他一起设计、制作“交友卡”让他送给自己喜欢的同学。通过这些活动赵建飞逐渐结交了一些朋友。
朋友牵手。安排他要好的朋友接近他,和他一起上学、放学,一起游戏,一起做作业,一起参加集体活动。防止他独来独往,消除他的孤僻,培养他合群。组织“我为朋友做件事”、“我为班级添光彩”等活动,让他主动为朋友、为班级做事情。强化他关心朋友、关心集体的意识。
通过一年的指导,家长、孩子、老师在观念、态度、行为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教养方式趋向民主,能重视孩子的心理需要,充分与孩子进行沟通,家长的自身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家长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注意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自愿搜集一些家教知识,改变自己的教养态度和行为方式。
学生自卑、敌对、恐惧心理逐渐消除,逃学、撒谎、小偷小摸等现象基本消失。自信心增强,学习明显进步。变得懂事、言行举止文明礼貌,能和同学友好相处,能适应集体生活。
“培养出一个优等生与教育好一个差生同样重要”的观念在我校教师队伍中形成并逐渐巩固。特殊家庭聋生的教育引起全校教职工的重视。过去对一些行为不良学生的态度过于严厉,方法过于简单、生硬的老师已有了觉悟,开始在“情”上多投入,加深了师生间的真诚感情。
●特殊教育的老师,不仅仅要关注特殊孩子在校教育,还要关注孩子的家庭,了解孩子背后的故事,对特殊家庭要勤走访,多联系。用同是教育者的平等身份,和家长沟通、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多为孩子着想,减少家庭特殊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老师要加强学习科学理论,掌握科学方法,更新观念,改变行为,这是教育特殊家庭特殊孩子的重要保证,一名教师只在如何搞好教学上下功夫是不够的,“教书育人”,育人更重要。对于特殊家庭的聋生,我们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去研究。
●该个案的研究只是一个矫正阶段,对于这类学生的教育任务是长期的,时刻不能放松。
●呼吁:天下所有特殊孩子的父母,请多关心您的特殊孩子,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条件,使他们健康、幸福地成长。
郭 庆/邳州市特殊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陈培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