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素萍
马鸣的《美难陀传》
党素萍
(北京大学 南亚学系,北京100871)
公元一、二世纪佛教诗人马鸣的《美难陀传》,是印度古典梵语文学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国外已陆续出版了《美难陀传》的多种译本,有关的翻译和研究著作也覆盖多种语言,但中国未有译介。《美难陀传》主要讲述了佛陀度化堂弟难陀的故事。这部作品在思想上,有极其鲜明的佛教特色,在艺术上,它也展现了令人瞩目的闪光之处与较高的成就,
印度;古典;梵语文学;马鸣;《美难陀传》
在印度古典梵语文学史上,公元一、二世纪佛教诗人和戏剧家马鸣(Aśvaghośa),“上承史诗,下启迦梨陀娑,是古典梵语文学的先驱者”[1](P201)。在梵语佛教文学领域中,他也是艺术成就最高之人。他所创作的两部叙事诗《佛所行赞》 (Buddhacarita)和《美难陀传》(Saundarananda),“标志着印度古代叙事文学从史诗阶段进入古典梵语叙事诗阶段,由于马鸣和迦梨陀娑之间三百余年中产生的古典梵语叙事诗都已佚失”[1](P201),因此,这两部作品在印度古典梵语文学史上的地位尤为重要。
“马鸣的这两部叙事诗结构严谨,语言纯净,修辞丰富,文体优美。”[2](P65)这两部作品可说是印度古典梵语文学早期的代表。《佛所行赞》在国内外都有一些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外,自从二十世纪初发现了《美难陀传》的梵本,相关翻译和研究就开始蓬勃发展。
根据冈野洁《印度佛教文学研究史》[3],Haraprasād śāstrī最早在尼泊尔Durbar 图书馆,发现12世纪末的《美难陀传》梵文手抄本,之后又发现18世纪的贝叶本,经过两本相校,1910年出版梵文校订本。之后据此对《美难陀传》进行研究的有:F. W. Thomas[4]、M. A. Baston、Jacob Samuel Speyer、L. de la Vallee Poussin[5]、E. Hultzsch、H. Jacobi、A. Gawroń ski、C. W. Gurner[6]。1928年,Edward Hamilton Johnston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Poussin和Gawroń ski成果除外),出版了新的梵文校勘本。1934年,Jarl Charpentier评析了Johnston梵文本及英译的第四章[7]。
除H. śāstrī发现的尼泊尔写本外,1953年,Friedrich Weller在新疆库尔勒附近的硕尔楚克地区发现一片中亚梵文写本,经考证,与尼泊尔写本系统不同,内容为第4章第37颂到第5章第5颂。后来在硕尔楚克发现了第二片中亚梵文贝叶(包括三块残片),1971年发表于《吐鲁番出土梵语写本》第三卷。1989年J.-U. Hartmann断定它是尼泊尔写本的断片,内容为第16章第21-32颂。另外,还有吐火罗语A写成的关于难陀和孙陀利故事的断片,1921年E. Sieg和W. Siegling发表了有关研究成果。
至今,国外已陆续出版了《美难陀传》的多种译本。有关的翻译和研究著作覆盖多种语言:英语、法语、德语、藏语、波兰语、泰语、泰卢固语、尼泊尔语、孟加拉语、印地语、缅甸语、越南语、意大利语、卡纳达语、荷兰语等。印地文的译文尤其多,此处不再一一列举。1912年Baston发表法文的全文概述和第1-2章译文。1922年,B. C. Law出版孟加拉文译本。1932年,Johnston出版带注解的英文译本。1948年,Sūryanārāya a Caudharī出版加注释的印地文译本[8]。1951年Dhūlipāla Śrīrāmamūrti和1964年Rūpanagudi Nārāyanarāvu出版了泰卢固文译本。1957年松涛诚廉出版日文译本,1981出版梵和对译本[9]。1959年,木村秀雄出版第1章的罗马转写及日译。1967年Saligrama Krishna Ramachandra Rao出版了卡纳达文译本。1982年Passi发表了对Johnston梵文本和英译第1-7章的订正。1983年Gajarāja Vajrācārya出版了尼泊尔文译本。1985年Alessandro Passi出版意大利文译本。1997年Pāragū出版了缅甸文译本。1999年,由L. Jamspal翻译,Ramshankar Tripathi编辑出版了藏文与印地文合译本[10]。2000年Samnīang Lūamsai出版了泰文译本。2001年Nguyẹ ˆt Thiê n出版了越南文译本。2007年Paul J.C.L. van der Velde出版了荷兰文译本。2007年Linda Covill出版了第二个英文译本[1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也很多。印度本土以印地语撰写的研究著作也很多,主要是关于文学和哲学方面。1914年Vidhushekara Bhattacharya[12]讨论了马鸣诗中的佛教思想。此外,Hultzsch在1919年和Gurner在1927年研究了《美难陀传》与以史诗《罗摩衍那》为代表的其他印度文献的关系。Sukumar Sen在1930年和Richard Salomon在1983年作了语言学方面的研究。1954年松涛诚廉和戴密微相继发现《美难陀传》第15、16章内容与汉文佛经《坐禅三昧经》有相互对应之处。1957年金仓圆照在对Harivarman《成实论》所属部派与马鸣关系的研究中指出,《成实论》结束部分的“马鸣菩萨所说偈”,对应《美难陀传》的第16章第14颂、15颂。1975年D. Schlingloff对阿旃陀石窟中有关美难陀的壁画,作了美术方面的研究。1960年羽毛田义人发表了博士论文[13],把迦梨陀娑的两部作品与马鸣的两部作品进行比较,详细地研究了马鸣作品的语言特点。1962年他又发表文章讨论了马鸣两部作品中的佛教混合梵语词汇[14]。1966年金仓圆照出版了《马鸣の研究》[15],主要研究马鸣所属的部派、著作、两篇作品中的慈与悲、马鸣的虔信、摩咥里制吒杂说和其他宗教文献出现的经部说。1973年Roshni Rustomji Bohn发表了博士论文[16],主要进行《美难陀传》诗学方面的研究。1981年出版的松涛诚廉的《馬鳴端正なる難陀》,除梵和对译外,还收集了三篇论文,主要包括《美难陀传》的思想、作为瑜伽行派祖师的马鸣和声庄严。2000年Lynken Ghose发表博士论文[17],以《美难陀传》中表示感情的词为入手处,结合心理学,分析研究佛教中的种种情感。2006年,Linda Covill发表了博士论文[18],专门研究《美难陀传》中的比喻。
与上述国外学者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国内学者对《美难陀传》的研究,还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中国古代未曾有过译介,无汉译本和藏译本。由于语言的隔阂,大部分研究印度文学、佛教文学的中国学者,对这部大诗至今仍无真正了解。长期以来,国内没有一个完善的汉译本,无有门径可供学者了解这部大诗的整体思想内容和文学风格,从而造成国内学界对马鸣及其佛教思想和文学成就的研究流于肤浅,对早期印度古典梵语文学的研究过于薄弱。因此,笔者依据Johnston的梵文校勘本[19],主要参考他的英译(下文简称J本)、Linda Covill的英译(下文简称C本)①在J本和C本英译差异较大时,个别词句同时参考Jamspal的藏文与印地文合译本(下文简称藏印译本)、松涛诚廉的日译本(下文简称日译本)。C本、日译本和藏印译本同以J本为梵文底本,笔者在翻译过程中,发现C本与J本梵文有微小差异,所以在少数梵文不一致的地方,也参考日译本和藏印译本的梵文,以作校订。,将《美难陀传》从梵文直接译为汉文,力图以忠实可靠的汉译,为深入进行马鸣研究、印度古典梵语文学研究,提供一个稳固可依的基石。
由于印度的历史记载湮没已久,对于马鸣这一人物及其生活年代,学术界众说纷纭,未曾有定论。目前所知,据姚秦鸠摩罗什译《马鸣菩萨传》[20](P183)、元魏吉迦夜与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21](P315)记载,马鸣出身于中天竺的婆罗门家庭,聪明机辩,因辩论落于下风,而皈依佛教,后来在北天竺大弘佛法,普利众生。他说法时,“(饿)马垂泪听法无念食想”,“以马解其音故,遂号为马鸣菩萨”[20](P183)。1898年在尼泊尔发现的《美难陀传》梵文手抄本,末页题名显示,马鸣是śaketa(今印度北方邦的阿逾陀)人,母亲名金眼。他是一位比丘,又是大诗人和辩论家。[3]
《美难陀传》主要讲述了佛陀度化堂弟难陀的故事。全诗共十八章,一千零六十三颂。最初介绍迦毗罗卫城的创建、净饭王的生平以及难陀和孙陀利的爱情,后来详细描述难陀出家的曲折心路历程。难陀爱恋美妻,不愿出家,在世尊的劝化下勉强出家,因留恋娇妻,欲还俗回家。于是佛陀带他来到天上,难陀看到绝色天女后,心生爱慕,开始修炼苦行。后来阿难开导他,情爱并非真正的幸福,天国快乐也不长久,世人都在轮回中沉沦。难陀由此幡然醒悟,决定好好修行。佛陀专门为他宣讲了正法,随后他隐居森林,实践禅法,最终证得阿罗汉果。
这部大诗表现了离弃情欲、推崇修行解脱的主题。在全诗结尾,马鸣指出他创作的目的,不纯粹为文学美的欣赏,主要是以蜜糖拌苦药,以“大诗”体宣讲佛教,从而净化读者的心灵。佛教的教义是这部作品的核心与灵魂,所有一切艺术手段都为传达教义而服务。作者不只婉曲地运用故事的形式,蕴含深刻的寓意,促人省觉,更直接地宣讲佛教的正法,希图直指人心,使人明悟。第五章佛陀劝说难陀出家,而宣讲正道。第八章与第九章一位沙门宣说美貌易逝、身体无常以及爱欲的过患,第十一章阿难宣说飞升天国,终究也会堕落。第十二章后半到第十六章,佛陀为难陀详尽地开示佛法,包括以戒降伏感官、初入道、消除念虑、八正道及四圣谛。第十七章通过难陀的修行经历描写佛教徒的实证经验。第十八章是佛陀和难陀的对话,也包含佛法大义。整体来看,全诗的后半部分更注重佛教教义的阐发。
国外学者通过对这后半部分的研读,对于马鸣的佛教思想及所属宗派,已有探讨。而国内尚无人涉及。因此,通过对《美难陀传》文本的解读,深入了解其中的佛教思想,经过辨析梳理,考察马鸣的思想派别及生活年代,是一个极好的契入点。
除了以宣扬佛教为主旨,这部作品在文学上也有不俗的表现和成就。通过对其语言风格、修辞手段和人物形象的剖析,可以一窥早期印度古典梵语文学的风貌。“《美难陀传》虽然具有浓郁的宗教气息,并且直接包含许多抽象的说教内容,但它依然显示出马鸣的高超诗艺。流畅的语言、优美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是它的主要优点。即使是纯粹的说教,也表达地清晰简朴,并不晦涩难懂。”[1](P204-P205)整部作品描写优美细腻,文中的精彩之处,令人击节赞叹。第一章描写净修林的优美景色,使人身临其境。第四章描写对镜贴吉祥志的闺中场景,对情景动作进行精细描摹,成功渲染了难陀和孙陀利之间的柔情蜜意。第六章描述孙陀利在丈夫离去后的心理活动,对女人的种种失落情态,刻划地细致入微,生动感人。即使是简单质朴的长篇法教,因运用比喻和排比,也显得分外生动,形象兼具说服力。
此外,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非常成功。整部大诗的主要人物有难陀、孙陀利和佛陀。
难陀是全诗的主角,这一人物形象贯穿作品全篇。除了起首介绍国家渊源之外,全诗情节的发展演变都由他而推动。他眷恋美妇,出家又欲还俗,爱慕天女,为得天女渴望修行,经教化明白解脱是唯一之路,而心生惭耻,改过自新,最终修行有成。在这一曲折经历中,通过作者对其行为举止、心理活动的精心刻划,读者可深刻感受到一个普通人从沉迷情爱转向修行的过程中种种心态的转化:柔情蜜意、沮丧焦虑、失魂落魄、情欲似火、惭耻羞愧、精进坚定,终于而至清明祥和、身心安稳的境界。这些细腻生动的描摹,使得难陀这一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真实感人。
孙陀利作为一个次要角色,出现在二人爱情欢娱场景及久候夫君不归这两节中。作者描写她的美貌、二人的浓情蜜意,刻划久候夫君不归时她的种种失落、猜疑情态,以及得知难陀出家消息时的痛苦情状,运用众多比喻,描写细致生动,活灵活现,作者的笔触如同摄像镜头一般,捕捉到珍贵场景,使其纤毫毕现。全诗的最末,佛陀一句授记意味的话,交代了孙陀利的结局,即孙陀利会受难陀的度化,将来也会对女人宣说教法。总体而言,这个人物的塑造还算成功,前半节尤为出彩,只是最末显得虎头蛇尾,稍有不足。这与全诗以难陀出家为重点息息相关,孙陀利的形象主要为后面展现主题做铺垫。
佛陀这一人物形象,用墨不如难陀和孙陀利多,但诗中扼要叙述了他的出生、求道、证道,回乡演示神通度化父老,教化难陀出家,带他去天国促使其修行,最后对难陀宣讲正法。其中有两个细节值得一提,首先是佛陀演示神通,人民受到教化,一时间国中一派清明祥和,民风淳厚,城邑安乐,犹如天国,这一情景形象有力地展现了佛陀感人至深的教化力。其二是佛陀出行,民众对他的追随敬慕。在这幅场景的渲染下,佛陀的形象高大庄严,光彩夺目,瞬间凸显在读者面前,使人印象深刻。诗中对佛陀的经历与行动,描述地非常简洁,而花费笔墨最多的,却是佛陀宣讲的长篇法教,可以说,佛陀这一形象的塑造,主要是作者在诗中酣畅淋漓宣说正法的需要。
总而言之,在思想上,这部作品有极其鲜明的佛教特色,在文学上,它也展现了令人瞩目的闪光之处与较高的成就,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
在这里,限于篇幅,笔者仅提供第一、二章的汉译,与简单的评析,以飨读者。第一章《迦毗罗卫传》,主要描写甘蔗族的众位王子,因王权纷争,投奔迦毗罗仙人的净修林,在仙人的支持下,以净修林为基址,建造了一座安宁祥和、繁荣富强的城市,最终成立国家。一般而言,“‘大诗’的特点是题材大多取于两大史诗、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内容上一般都少不了关于爱情、战斗和风景的描绘,形式上注重文采,讲究修辞。”[22](P199)第一章就鲜明地表现了这些特色。首先,它根据历史传说,描述迦毗罗卫城的由来。其次,精心描绘净修林的风景,优美生动,把人引入一个恬静自然、安宁祥和的世界。之后,还对城市的建造及景致进行铺陈描写,刻划出一幅繁荣有生机、气魄雄大的都市盛景。最后,在写作手法上,运用了各种比喻,生动优美,文采斐然。
第二章《国王记》,大部分篇幅精心刻划净饭王的各种美好德行和深厚修养,最后简要叙述太子与难陀的出生、长大,和太子出家修道,着重渲染了太子出生时的祥瑞景象。作为抚育佛陀和难陀的伟大父亲,作者在诗中把净饭王塑造成了一位理想的帝王形象。其美德懿行,令人联想起迦梨陀娑《罗怙世系》开篇所塑造的迪利波王,同样的宽大、贤明、正直、仁慈、威严、智慧。这一形象,不同于现实中的真实帝王,完全符合印度社会道德的期望,分明寄托了作者的美好理想,同时也显示出身为佛教徒的作者,对佛陀之父所怀的尊崇之情。作者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气势如虹,把他的美德如同珍珠般倾泻而下,使全诗流光溢彩,读来朗朗上口。在这一章,诗中的两位主要人物也登台上场。佛陀和难陀的诞生和成长,被浓缩在二十颂中,极扼要简洁之中又交织着对太子出生瑞相的细腻描摹,再加上恰到好处的比喻,使优美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可以说,这一章的文采和结构安排,完全显示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写作功底。
《美难陀传》汉译
第一章
嗡!礼敬佛陀!
牟尼乔达摩迦毗罗,
是最优秀的持法者,
竭尽全力修炼苦行,
犹如乔达摩迦齐婆。(1.1)
他如同迦叶波一般,
持续专修光辉苦行,
经过不断提升之后,
获得了最高的成就。(1.2)
仿佛极裕仙人,为了
祭品和自己的身体
挤奶牛,对学习苦行
的弟子们宣说言教。(1.3)
长苦行之精神高尚,
牟尼仿佛是第二位,
迦维和安根乐斯极
聪慧,他犹如第三。(1.4)
他长期苦行的地方、
住处以及苦行道场,
就在喜马拉雅山中,
一处优美的山坡上。(1.5)
林中树藤可爱宜人,
地上芳草柔嫩油亮,
祭品燃烧烟雾笼罩,
看来总像乌云密布。(1.6)
这块沙地柔软平顺
洁净无染,遍布黄色
盖色罗花,使净修林
宛若全身涂抹油膏。(1.7)
众多池塘莲花盛开,
仿佛朋友围绕着它,
纯净而称沐浴圣地,
使人净化增长福气。(1.8)
到处都是鲜花盛开,
果实累累林木成排,
使净修林优美繁茂,
如富庶者应有尽有。(1.9)
虽有苦行者散布其中,
净修林仍似空旷寂寥,
他们满足于野稻山果,
自在安宁,无欲无求。(1.10)
在这里,人们只听到
火中的祭品燃烧声,
顶髻者喃喃私语声,
河岸圣地的沐浴声。(1.11)
在这里,梅花鹿在
洁净的祭台上安眠,
与春花和炒米一起,
仿佛也变成了祭品。(1.12)
在这里,小动物们
随鹿群安静地漫游,
仿佛从提供庇护的
苦行者那学到规矩。(1.13)
即使解脱轮回不能
确定,经典相互矛盾,
苦行者仍在此苦行,
仿佛可以亲眼见证。(1.14)
在这里一些人冥想
梵,没有人受侵犯,
苏摩汁被适时配给,
没有人在非时死亡。(1.15)
苦行者不顾惜身体,
按照自己对正法的
理解在此修炼苦行,
仿佛因努力而欢喜。(1.16)
牟尼一心渴望天堂,
在此竭尽全力修行,
好像要用对苦行的
热烈激情毁灭正法。(1.17)
甘蔗族众王子来到
苦行区那座净修林
这位光辉者的住处,
希望能居住在这里。(1.18)
他们如金柱般修长,
有狮子一样的胸膛,
臂膀健壮极负盛名,
高贵威严富有教养。(1.19)
他们外表令人赞叹,
本性高洁头脑聪睿,
堂弟相对貌不起眼,
思想蠢动缺乏智慧。(1.20)
无法容忍堂弟由于
母亲嫁妆得到皇权,
他们为了遵守父亲
的诺言,来到森林。(1.21)
牟尼乔达摩迦毗罗,
成为众王子的老师,
因为跟随老师族姓,
谷策子成为乔达摩。(1.22)
正如同父所生兄弟,
由于不同老师摄受,
罗摩成为了迦尔洁,
瓦苏贤变成乔达摩。(1.23)
众王子修建了住处,
由于释迦树的荫庇,
所以甘蔗族的子孙
以释迦而名闻大地。(1.24)
乔达摩为他们举行
自己家族用的仪式,
像后来的牟尼帕格
瓦对年轻的色格拉。(1.25)
如干维对沙恭达罗
之子勇敏的婆罗多,
仿佛智慧的蚁垤对
马提莉的聪睿双子。(1.26)
这森林同时有婆罗
门和刹帝利的光辉,
依靠牟尼得到安详,
受刹帝利英雄保护。(1.27)
仙人希望这些王子
获得富强,于是拿着
储水的罐子飞上了
天空,对他们言讲:(1.28)
“永不消竭的水流会
从这水罐洒落大地,
不要践越倾洒水滴
的地面,步步跟随我。”(1.29)
于是,他们恭敬俯首,
回答:“好!”所有的
人都登上马车,车辆
装饰严好,驾着快马。(1.30)
然后他在天上飞行,
王子们驾车紧跟随,
他围绕那座静修林,
对地面边界倾洒水。(1.31)
仿佛画出一个棋盘,
因标记线愈显优美,
牟尼停住,对大地
保护者之子这样讲:(1.32)
“当我去往天国期间,
在这一处洒下水滴、
车轮压出辙印之地,
请你们建一座城堡。”(1.33)
后来在牟尼离开的
这段时光,这些英雄
年少不羁四处漫游,
如脱离羁绊的大象。(1.34)
手指上缠着皮护套,
手中持握一只弯弓,
巨大囊袋装满羽箭,
搭箭上弓向后抻拉。(1.35)
他们想要试试猎捕
大象和野兽的技艺,
仿效林居的道先底,
他有天神般的功绩。(1.36)
看到他们如幼小的
虎崽长大,回复本性,
于是,苦行者离开
了森林,住进雪山。(1.37)
王子们看到净修林
失去苦行者空荡荡,
心中失落,叹息声如
痛苦的群蛇嘶嘶响。(1.38)
依靠积累功德业行,
繁荣垂幸这些王子,
由精通探宝者指点,
在此获得巨大宝藏。(1.39)
宝藏繁多形形色色,
富甲天下无可匹敌,
足以获得所有一切
正法、财富及快乐。(1.40)
由于获得宝藏,业行
成熟,熟知基址的
王子们就在那建造
了一座气派的城市。(1.41)
护城河宽阔如江流,
大道笔直庄严气派,
巨城墙简直像大山,
仿佛另一个山堡城。(1.42)
白瞭望楼入口优美,
中心市场合理分布,
琼楼玉宇环状围绕,
如同喜马拉雅山谷。(1.43)
婆罗门精通吠陀与
吠陀支,从事六职业,
王子们请他们为了
和平繁荣低声祈祷。(1.44)
为把敌人驱离这片
土地,他们养备军队,
依靠自己的威严使
军队保持常胜不败。(1.45)
他们令人定居此处,
那些居民勤劳勇敢,
富裕好品行,谦逊
有远见,值得尊敬。(1.46)
大臣们各有不同的
特长,机智善辩以
及英勇等,王子们
据此委任适当职务。(1.47)
犹如紧那罗云集在
门德乐山,人民聚居
于城市中,富裕安定,
学识渊博,无有傲慢。(1.48)
那些王子心怀喜悦,
由于想要取悦市民,
就把城市中壮美的
名胜处命名为公园。(1.49)
王子们都智慧超群,
无人指点就在各处
挖出众多吉祥莲塘,
充满无上的功德水。(1.50)
在道路旁和树林中,
他们使人处处修建
最优良的休憩居所,
美观宜人且有水井。(1.51)
城市充满象马车辆,
没有污染也不混乱,
财富对需求者敞开,
学问勇气暗中蕴藏。(1.52)
它如同财富的宝库,
好似光辉的含藏地,
仿佛是知识的殿堂,
又像福气的聚集处。(1.53)
是有德者栖息之树,
为不幸者的庇护所,
精通论典者的舞台,
孔武有力者的羁柱。(1.54)
这些英雄们用集会、
节日、礼物和宗教
仪式来装饰这城市,
使它成为世人家园。(1.55)
因为他们从不征收
任何不合理的赋税,
所以在短短时间内
城市充满种种事物。(1.56)
王子们是以迦毗罗
仙人的净修林为基址
而修建的这座城市,
因此称为迦毗罗城。(1.57)
正如那依据根根德、
末根德和古香伯的
净修林命名的城市,
它也依迦毗罗命名。(1.58)
众王子像因陀罗,统治
城市,高贵威严无傲慢,
犹如著名的耶雅蒂众子,
获得了美名流芳万古传。(1.59)
即使有王子们作为保护者,
王国缺少国王,黯淡无光,
仿佛纵然千百颗星星闪烁,
月未升起,天空也不显光明。(1.60)
正如同牛群的头领富有力量,
兄弟中的长者年纪长德行厚,
众王子热爱长兄,为他灌顶,
如天国七仙人对千眼因陀罗。(1.61)
持守戒律富有德行,精通政治又虔诚,
为正法而非感官快乐,拥有王权华盖,
依靠众兄弟的围绕拥戴,他保护王国,
正如因陀罗有众天神随侍,保护天国。(1.62)
大诗《美难陀》中名为《迦毗罗卫传》的第一章。
第二章
岁月流逝,随着家族
的传承,一天有国王
名为净饭,控制感官,
业行清净,拥有王权。(2.1)
他不执着感官欲乐,
不因获皇权而傲慢,
不因富庶轻视他人,
也不害怕恐惧敌人。(2.2)
富有勇气充满力量,
学识广博智慧聪睿,
果敢无畏精通政治,
性格坚毅容貌俊美。(2.3)
俊朗而不孤高自傲,
机智而又诚实正直,
威严而又宽容大度,
敏行而不狂妄自大。(2.4)
敌人在战斗中挑战,
他满怀勇气不退却,
朋友前来寻求庇护,
他乐于援手不嫌弃。(2.5)
他渴望履践先王们
所开创的正法之道,
以行动效仿众祖先,
担当王国如准备献祭。(2.6)
依靠他的贤明统治
和保护,臣民仿佛
依偎在父亲的怀里,
无忧无虑安然休息。(2.7)
或通论典或擅武器,
或者生于高贵门庭,
无论任何人来求见,
心愿从未不获满足。(2.8)
有人进谏忠言逆耳,
他听到也平静泰然,
重重罪愆从不计较,
恩德虽小心中常念。(2.9)
恩宠善待臣子下人,
奋起抵抗家族仇敌,
保护收容落难之士,
调伏迷失路途之人。(2.10)
在其辖境内,人们
通常仿效他的德行,
从而获得众多美德,
看似获得诸多财富。(2.11)
他学习无上的圣典,
永不丧失坚定意志,
他给予胜任者馈赠,
从不犯下丝毫过错。(2.12)
他坚守诺言,像矫健
骏马负起所担车轭,
宁愿失去生命,也
不愿刹那偏离真理。(2.13)
他礼敬智者,具有
自制力而光彩奕奕,
如阿逊那月的明月,
取悦众多饱学之士。(2.14)
他依靠智慧和学识,
通达今生后世所宜,
坚韧不拔控制感官,
英勇刚毅保护臣民。(2.15)
他消除不幸者苦难,
摧毁敌人显赫威名,
胸怀谋略拓展疆土,
声名隆盛传扬大地。(2.16)
他天生就心地仁慈,
见痛苦者即生恻隐,
不因贪欲非法获取
财富,而毁坏名声。(2.17)
他对友谊坚定忠诚,
即使朋友失败落魄
也不愿背弃,按其
所需乐于施与财物。(2.18)
未沐浴及先供奉尊者,
他一点食物也不尝,
挤大地不超过法度,
如不为贪图奶而挤牛。(2.19)
施食献祭适宜圆满,
没有滋长君主傲慢,
学习经典提升智慧,
为了正法而非美名。(2.20)
不虐罚少数作恶者,
即使他们值得严惩,
品性高尚,对敌人
的善德他也不隐埋。(2.21)
形体优美宛如明月,
吸引臣民们的目光,
别人的财物在地上,
如巨毒蛇绝不碰触。(2.22)
在他国中任何地方,
无人受伤害而悲号,
他手中紧握的弓向
不幸者昭示着安全。(2.23)
他注视人眼光亲切,
话语温和娓娓道来,
对以前的助益者乃至
恭顺的冒犯者都同样。(2.24)
研习掌握广博学问,
毫不贪恋感官享受,
遵循圆满时代正法,
在困境中也不偏离。(2.25)
总是不断修养德行,
为朋友成功而高兴,
依靠众位长辈智者,
不依低劣之道行事。(2.26)
他用利箭平定敌人,
依靠美德取悦亲友,
不因过失指责仆从,
不用税收压榨百姓。(2.27)
他用保护以及英勇,
遍布所有一切大地,
用英明清廉的司法,
遍护众多夜晚房屋。(2.28)
他身具王仙的操行,
使家族得美名流芳,
凭借威力扫除敌人,
犹如阳光驱散黑暗。(2.29)
具备好儿子的品德,
以此荣耀祖辈先人,
仿佛乌云洒下雨水,
他以操行取悦臣民。(2.30)
总是不断慷慨布施,
使婆罗门榨苏摩汁,
遵行履践国王正法,
使谷物以应时长出。(2.31)
他不发疑问,也不
说与正法相悖之辞,
仿佛转轮圣王一般,
促使他人 归投正法。(2.32)
不向王国臣民征收
赋税外的任何东西,
依靠军队积极努力,
消除敌人嚣张傲慢。(2.33)
不断涵养自己深厚
的德行,赋予家族,
安排制定一切法则,
不需要求臣民百姓。(2.34)
适时祭祀毫不疲倦,
修建设立祭祀场地,
依靠他保护,婆罗门
无有忧惧克己修道。(2.35)
温和的国王使老师
适时如礼配给苏摩,
依靠其苦行和威严,
横扫敌人万马千军。(2.36)
通达至高无上之法,
使臣民安住微细法,
他洞彻正法,使得
臣民适时升住天国。(2.37)
虽在困境中聪明机智,
心术邪恶者也不委任,
虽是朋友而不能胜任,
也不因感情加以提拔。(2.38)
他拥有威严和光辉,
烧毁狂傲的敌人们,
名誉之灯光华灿烂,
照亮一片大地河山。(2.39)
出于仁慈而非求名,
他总是施与求告者,
即使舍去庞大资财,
也从不作任何夸耀。(2.40)
处于不幸前来投靠,
即使敌人也不舍弃,
即使征服狂傲之敌,
也不因此骄傲自大。(2.41)
不因爱、恨和恐惧,
从而违越道德界限,
面对上好享用之物,
不沉溺于感官享受。(2.42)
任何时候都看不到他
有不合适的举止行为,
对于朋友以及敌人的
行为,他都平等看待。 (2.43)
他如礼饮用苏摩汁,
并保护荣誉与名声,
持续不断忆念吠陀,
以及吠陀所说之法。(2.44)
诸多品德弥足珍贵,
这种那种无不具备,
所向无敌诸侯臣服,
释迦王仿佛帝释天。(2.45)
就在这时候,热爱
正法的众天神希望
视察正法实践情况,
因此巡行世界各地。(2.46)
正法为本性的众神
游行世界,想调查
正法状况,看到了
极虔诚的人民之主。(2.47)
于是,菩萨离开了
兜率众神降临大地,
决定就投生到这位
大地之主的家族中。(2.48)
当时国王有位王后,
名为摩耶,她毫无
嗔怒、无明和欺骗,
犹如天国天女摩耶。(2.49)
在适宜的时机,王后
在梦中看到一头六牙
白象进入胎中,仿佛
爱罗婆多,元气十足。(2.50)
精通解梦的众婆罗门
听说此梦,预言将会
诞生一位王子,享有
王权、正法以及荣誉。(2.51)
这位最殊胜者追求那
轮回的终结,诞生时,
大地与山岳一同震动,
如波涛颠簸中的舟船。(2.52)
花瓣雨从天空中飘落,
受阳光照射也不枯萎,
仿佛方位象正用鼻子
摇晃花车植育的树林。(2.53)
鼓声咚咚响彻天空,
仿佛众神正在游戏,
太阳极其明亮闪耀,
吉祥和风微微吹拂。(2.54)
出于对妙法的珍重,
以及对众生的慈悯,
兜率天与净居天的
众神心中充满喜悦。(2.55)
有至福标志的至尊
者获得了名誉旗幢,
宛如正法拥有化身,
闪耀着安祥的光辉。(2.56)
如引火木燃起火焰,
小王妃也生下儿子,
他带给家族无尽的
欢乐,因此名难陀。(2.57)
他胸脯宽阔臂修长,
雄狮肩加上公牛眼,
形体俊美出众,所以
人赋其名“美难陀”。(2.58)
难陀貌美光彩迷人,
好像爱神拥有形体,
仿佛是春天刚来临,
若一轮新月初升起。(2.59)
把两儿子抚养成人,
国王心怀极度喜悦,
如善人手中的巨资
成就了正法与爱欲。(2.60)
时光流逝,一双好儿
子长大,带给他幸福,
如正法与财富使善人
的广大事业欣欣向荣。(2.61)
在这一双好儿子中间
释迦王显得光彩奕奕,
像雪山和西文迪耶山
之间显现的中间地带。(2.62)
两位王子接受启蒙,
逐渐掌握种种学问,
难陀总是享受快乐,
一切义成却不迷恋。(2.63)
因为他看见老人、病人和死人,
觉察到世人的无知,内心痛苦,
心中极为惊骇,弃绝感官享乐,
渴望迅速摧毁生死轮回的险恶。(2.64)
他心怀怖畏,下定决心不再轮回,
绝色佳人正在熟睡,他毫不留恋,
趁夜晚离开王宫,决意前往森林,
正如王天鹅飞离荷花扰荡的池塘。(2.65)
(大诗《美难陀》中名为《国王记》的第二章。)
[1]季羡林.印度古代文学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黄宝生.印度古代文学[M]. 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
[3](日)Kiyoshi Okano.印度佛教文学研究史[M/OL].载于九州印度佛教学网站:http:// homepage3.nifty.com/ indology/saundara.html. [4] F. W. Thomas, Saundarananda kāvya, VIII, 35[J/OL].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1911, ( Oct):1125-1126.
[5] L. V. Poussin, Critical Notes to Saundaranandakāvya [J/OL].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Studies,1918, (Vol.1, No. 2):133-140. [6] C. W. Gurner, Notes on the text of Aśvaghoṣa's Saundarananda [J/ OL].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28, (1):131-132.
[7] J. Charpentier, Some Notes on the Saundaranandakāvya [J/OL].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1934, (1): 113-119.
[8] S. Caudharī.Saundaranandam Mahākāvyam [M].Delhi: Motilal Banārasīdāsa, 2001.
[9](日)Seiren Matsunami.《馬鳴端正なる難陀》[M]. 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80.
[10] Ramshankar Tripathied.,L. Jamspal tran.Saundarananda Mahākāvya [M].Varanasi: Central Institute of Higher Tibetan Studies, 1999.
[11] Linda Covill.Handsome Nanda by Aśvaghoṣa [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7.
[12] Vidhushekara Bhattacharya, The Saundarananda of Aśvaghoṣa[J/ OL].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1914,( Jul):747-748.
[13] Yoshito S. Hakeda.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uage of the epics of Aśvaghoṣa especially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epics of Kālidāsa[D].New Haven:Yale University,1960.
[14] Yoshito S. Hakeda,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Words in Aśvaghoṣa's kāvyas[J/OL].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962, (Vol. 82, No. 2):150-163.
[15](日)Kanakura Ensho.《马鸣の研究》[M].京都:平乐寺书店,1966.
[16] Roshni Rustomji Bohn.Asvaghosa's Saundarananda a poetic study[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3.
[17] Lynken Ghose.Emotion in Buddhism: A case study of Aśvaghoṣa's Saundarananda[D]. Mmontreal: McGill University, 2000.
[18] Linda Covill. A Metaphorical Study of Saundarananda[M]. Delhi:Motilal Banārasīdāsa, 2009.
[19] E. H. Johnston ed. & trans.The Saundarananda of Aśvaghoṣa[M].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75.
[20] 马鸣菩萨传[A]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50册No.2046[Z/CD]. [21] 付法藏因缘传[A](元魏吉迦夜与昙曜译).大正藏第50册No.2058[Z/CD].
[22] 黄宝生.印度古典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冯济平
Saundarananda Mah āk āvya of Aśvaghoṣa
DANG Su-ping
(Department of South Asian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Saundarananda Mahākāvya by Buddhist poet Aśvaghoṣa in the 1stand 2nd century is a very significant work in the history of Indian classic Sanskrit literature. This paper first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relative researches by scholars abroad. Then, due to the lack of Chines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this work, it points out the important meaning and value of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by means of the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uddhism and literature. Finally, it provides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antoes of this poem with a brief analysis.
Indian classic Sanskrit literature; Aśvaghoṣa; Saundarananda
I199
A
1005-7110(2011)01-0054-10
2010-10-29
党素萍(1978-),女,河南济源人,北京大学梵巴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佛教历史与文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