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进军
苏州研究 主持人 方世南
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城市格局、功能的重塑
段进军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高效率的城市空间布局来支撑。“十二五”时期苏州应强化城市格局和功能的重塑,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苏州是一个工业大市,工业总产值仅次于上海。苏州初步提出,“十二五”时期,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五,到二○一五年实现翻一番。但苏州土地资源和环境资源已经非常有限,而且外来人口超过六百万,要实现这一目标,如果按照传统的增长模式,势必要求土地、劳动力要素的投入相应倍增,这显然难以为继。所以,出路只有靠转型升级。必须把有限的空间资源留给新兴产业和高端业态,以有效解决工业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增长的问题。这意味着苏州经济发展要加快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可以形象地用“珍珠和贝壳”做比喻。有了贝壳,任何一粒偶然的灰尘都可能长成美丽的珍珠。如果把产业转型升级喻为“珍珠”,那么创新环境可以喻为“贝壳”。只有先有创新环境这个“贝壳”,才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实现产业转型的必然要求。从根本上讲,创新环境建设就是重新界定政府、企业和高校等科研机构之间的关系,最核心的是实现政府由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并实现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国外形象地称为“三螺旋”模式。我们期待,通过创新功能的塑造把苏州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现代高端制造业城市、全球重要的新兴产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自主研发创新基地。
基本实现现代化应体现在生活质量的提高上,而生活质量又主要表现在消费层面上。消费和休闲时代的到来,必然对未来苏州城市功能塑造和城市空间格局产生深刻地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城市主要是为生产而存在的,苏州也曾经因为是一个“畸形的消费城市”而倍感汗颜。在GDP崇拜的今天,几乎中国所有的城市都将经济发展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生产空间对生活空间发生严重侵蚀的现象比较普遍。我认为,现代城市应当主要满足人们消费、休闲等物质及精神层面的需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也更多地体现在消费和心理的体验层面。改革开放以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高就是其中之一。苏州是一个外向度很高的城市,我们提出要将苏州建设成为国际性城市,而国际性城市除了经济发展以外,无一不是具有很大的消费市场、能够提供各种层次的生活和消费服务的城市。随着现代人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休闲与放松的需求与日俱增,与此相适应,出现了一个在全球方兴未艾的“慢城运动”,它强调生活的品质,强调在悠闲的节奏中回归生活的本质、体会生命的意义。苏州也应借鉴这样一个概念,为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提供休闲放松的空间。作为传统的消费休闲城市,我们不能丢掉这一重要功能,而且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和提升这一功能,以满足人们高层次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需求。要深度挖掘苏州的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现代人的消费观念,真正把苏州建设成为适合人们居住、休闲、体验的现代城市。
随着苏州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工业用地和房地产用地不断侵蚀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从而引发了局部的生态环境问题。苏州在“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以无锡太湖蓝藻事件为戒,高度重视城市的生态功能建设。在国外,城市郊区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问题:老城的衰败带来财政问题,进而引发社会问题,同时城市与道路的扩展也带来相应的生态问题。近年来,苏州城市空间快速蔓延,汽车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代步工具,房地产开发占用了大量土地,农副产品自给率迅速下降。如果单单从经济意义上来看,城市空间扩张是合理的,占用农业和生态用地也是合理的。但从长远和综合的角度来看,城市空间的蔓延将引发很多问题。我们需要在苏州大市范围内严格划分城市的主体功能区,特别要加强对生态和耕地的保护,为城市的空间扩张设置必要的界限,为后代的生活留有余地。
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城市空间格局与现代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城市实现从单一中心向多中心转变,才能支撑城市的现代化与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发展。苏州的城市空间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不同中心之间在功能配套和土地利用上存在着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区域功能配套不完善,导致人们生活不方便;在土地利用上对土地的混合利用缺乏必要认识,主要采取传统的划区方法,加剧了人员和车辆的钟摆式流动,带来交通堵塞和资源环境问题。这种钟摆式的流动一方面包括上班单位与住宅的分离,也包括学校与家庭住所的分离,以及购物和消费带来的空间流动。在苏州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格局转变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不同区域的发展特色,老城区、吴中、相城、园区和新区都应当形成与自身人文历史传统、山水风光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区域特色,不能千楼一面、千城一面,更不能到处都是 “维多利亚”、“爱丁堡”,到处都建时代广场、世纪大道。
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有效地克服城市空间上的阻力。随着苏州城市框架的形成,以及城市功能区的多元化发展,如何构建网络化、立体化的交通方式,实现不同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强化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紧密沟通,已变得十分重要。交通的可达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把路修宽,以及建设城市高铁、轻轨等现代化的交通方式,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衔接的重要性。根据国外特别是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中国香港等地区的经验,其交通效率高,一方面表现在交通的管理上,另一方面体现在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上。只有衔接好轻轨、城铁、高铁、公交等不同的交通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最大功效,提高苏州城市空间的可达性,提升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促进苏州的都市化进程。
建设区域性、国际化的城市,要求苏州城市格局和功能的塑造必须坚持开放原则。应当在长三角城市群之中寻找苏州的城市定位,努力成为长三角城市网络中十分重要的节点。应当加快融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这种融入不是附加值较低的制造业的融入,而应当是全方位的新型功能的综合融入。
段进军,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