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道德迹象透析

2011-04-02 22:20喻学林
当代青年研究 2011年10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

◎喻学林

生活中不道德迹象透析

◎喻学林

一个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道德常识和道德品质,但实际并非如此。尽管青少年一直在接受来自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但是当今社会中层出不穷的丑恶现象成为他们的“不道德遭遇”,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道德信念。

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 不道德遭遇 道德信念

让我们首先来看2010年10月份发生在中国的两起大学生交通肇事:

事件一: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后经证实了解,该男子名为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①

事件二:南都讯 今年10月20日晚,西安大学城学府大道上,26岁的女服务员张萌(化名)下班途中,被一辆小轿车撞倒。肇事车逃逸后,警方勘查现场意外发现,受害人张萌的身上除撞伤外,还有8处刀伤。警方经调查后确认,肇事逃逸者就是撞伤张萌又持刀行凶者。据警方初步查明,嫌疑人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学生。②

这两起交通肇事的当事人现均入刑判罪受到法律严厉制裁。最近10年来,类似事件在青少年和大学生群体中屡有发生。人们不禁要问:正在受高等教育的人为何如此低等?

人之为人,他不仅要有知识,而且要讲道德。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有了知识就是有美德,这只是在当时知识普遍贫乏的时候,才有如此鼓励人们努力求知的美德标准。今天看来,有知识与有美德之间是不能等同的。一个有丰富知识的人不一定有美德,一个受过道德教育的人也不一定就是讲道德的人。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开放社会的复杂道德现象对他们的道德品质型塑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他们每天“遭遇”到的种种不道德现象都在动摇着他们心中的道德认知和脆弱的道德信念。

一、“一个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德性?

人是社会中的人,都要接受道德教育,一个社会的人同时应该是一个道德的人。道德问题是任何人生都不得不思考和面对的问题。那么,一个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具备什么德性呢?对此中外教育思想家有很多精辟的阐述。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美国教育学家杜威、道德心理学家科尔伯格以及当代英国道德哲学家威尔士等人都有详论。

“一个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应具备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呢?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一个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必须能遵守特定社会的规范,达到道德品质上的社会化。具体表现在三种个人精神品质上,即纪律精神、牺牲精神和自律精神。③进步主义教育学家杜威认为,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应具备社会责任心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而且他还应该成为一个完整有机的自我,使各种道德要素在这个自我中协调统一发展,并通过一定的行为习惯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以杜威看来,一个受过道德教育的人应该是美国民主社会的自由公民,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理智实现个人在工业社会中的道德生活。不仅做好人,而且做有用的好人。④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学说提出的“三阶段六层次”理论为人们确认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高低提供了比较确定的评价标准。他所谓的受过道德教育的人就是能够凭借一些如公正观念的基本道德原则、行为倾向和对社会环境的关系把握以及个人的反思能力等综合结构去应付道德情境的人。懂得思考社会道德问题,综合考虑各种选择,做出公正的行动。他注重了道德人的道德理性发展对道德行为的意义。⑤在科尔伯格之后,威尔逊提出道德推理的概念,强调培养道德理性对于道德人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一个道德推理过程的程序和方法,并详细列出了4个范畴(16个子范畴),包括“能够理解人的概念并贯彻到普遍原则中”、“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能应付道德情境”、“为他人利益而行动”等等。他认为掌握了这些程序和方法的人就是“一个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与科尔伯格不同的是,他认为“知”、“情”、“行”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必备要素。⑥

二、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为什么不讲道德?

学校教育生活已是每一个现代公民从儿童到成人必经的生命历程,接受道德教育也就成了不言自明的道理。一般说来,受过道德教育的人,应该是对道德有了一定认识和情感,并形成了一定道德品质、能做出合道德行为的社会个体。然而,实际并非如此。文章开头提到的案例就是很好的事实例证。对这些年轻人的恶劣行径,人们在痛斥之余却又很迷惑:一个受过多年教育的大学生,为什么明知违法犯罪了还如此张狂?他们受过多年的道德教育,为什么却突然间变成了冷血杀手,做出了如此不道德的事情?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道德教育理论一般认为,个体德性的形成受遗传、环境、教育等主体内外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如果环境中的某些现象大大出乎人们的一般情理之意料,它就很有可能成为个人品格的主导性因素。存在主义哲学把突如其来又具有强烈震撼力的“实在”影响因素称为“遭遇”,“它以极大的强度作为陌生的东西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而人们将痛苦地对待它”。⑦今天,传统道德价值与现代道德价值出现断裂。惟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种种丑恶现象层出不穷,它们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恶魔粗暴地冲进了人们的生活,令人们痛苦地中断了原来的道德生活模式。正是这些丑恶现象聚集成为人们的“不良道德遭遇”,潜移默化地误导着一些青少年的初始道德认知,从根子上伤害了他们纯真、单一的道德情感,动摇了他们的道德信念,直至最后扭曲他们的行为。这种道德遭遇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道德价值取向。现实中以下有三种比较突出而典型的不道德现象,成为青少年成长中的“不良道德遭遇”,应该引起我们道德上的警惕。

第一,“强权即道德”。从政治意义上讲,权力的实质是通过整合而对社会自然权利的集中运用,其基础是社会成员将自身自由向公共权威的让渡,而无关乎自然资源的供应量。权力只是保证人们有序生活和推动共同体进步的一种手段,权力的能量是由权利而非自然世界的物质力量直接供给的。按理说,权力行使者每一点公权力的行使都应该指向权利让渡者的个人利益和共同体的利益。然而,在中国当前社会中,却有一些公权力拥有者把权力当作是自己的私有财富、特殊资源,用权力肆无忌惮地、以损害他人利益和幸福的方式来满足个人的欲壑,满足其扭曲的心理,却置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戒律而不顾,甚至还以权力制造强大的力量(如舆论编造、剥夺他人正当利益)来践踏法律,扭曲主流价值观。这些官员就是以公权力私用达到的强度和效度作为善恶标准,而不是以社会公认道德准则作为约束自己言行的准绳,并对此心安理得。“李刚事件”中的当事人李启铭的狂言正是其父的“强权即道德”心理延伸到他身上的潜意识表现。他敢大胆口出狂言,正是因其父亲的“强权”态度在他的生活中一直为他开着“绿灯”,让他养成了权力取代道德和法制的错觉。岂不知权力行使者无论拥有多大的权力,它都是共同体成员给的,故而,是社会成员的态度决定权力的命运。转型期权力腐败现象不仅很普遍,而且常常逍遥于法律制裁之外,能轻易逃脱舆论谴责。原本隐含着道德表率作用的官员形象的“道德表率效应”发生蜕变,“伪善”在政治生活中横行并蔓延到社会日常生活。一旦普遍失范的官德剧烈地入侵到生活世界,社会诚信等基本道德准则被恣意践踏,人们原有的道德信念就会发生剧烈动荡,随之发生的就是,人们心中的“道德防火墙”层层溃败,道德的权威性丧失殆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没有感受到对道德的敬畏,没有感受到生命的关怀,必然与大人一样口出狂言、横行霸道。

第二,“富有即道德”。富有本身并不是罪,合理合法地创造社会财富是人的美德,用自己合法的财富为社会谋福利更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然而,却有人以财富自居,傲视天下,以为自己有了“万贯家财”,就要高人一等,无视社会道德要求,藐视甚至作贱他人,横行天下。类似于“罚吧,我有的是钱。”⑧“我有的是钱,我就打死你……”⑨以及2009年5月7日的“杭州飙车事件”等当事人的狂言暴行、傲慢态度正是这类心态的真实表露。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财富”是衡量一切的价值标准——金钱等同权威,为富就可以不讲道德。眼下,这种“为富不仁”的现象比比皆是。更为可怕的是,当第一和第二两种现象交织一起,即当象征财富的金钱和权力一类的媒介越过自己的活动范围,取代语言成为生活世界的规则时,必然直接导致生活世界的病态和危机。⑩在私欲横流且丑恶大行其道的时代,社会必然出现普遍的道德堕落。这样的道德遭遇对于青少年道德信念的型塑是十分危险的。

第三,“自私即道德”。利他是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道德起源于道德之外的他物,是源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交等的发展需要,也就是为了利益共同体的道德需要,最终是增进每个人的利益。所以道德实际上是对每个人的行为的约束,是具有他律本性的。⑪但是,有人为了达到自己无止境欲望满足之目的,不顾他人的正当利益受损,罔顾社会正义,泯灭个人良心,利用一切机会和手段,赚一切人和事为己用而达到个人目的,严重地损害着社会诚信和正义。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瞒上欺下、损公肥私、威胁恐吓、谋财害命等种种见利忘义行为,就是一些人心中的道德标准发生黑白颠倒的典型表现,是把自私视为正当。

人有自私的一面有时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社会的人必须担负一定的责任和道义。道德正是这一考虑之下的产物。上面提到的三种现象从最初只是某些人心中涌动的一股不道德暗流,到后来演变为种种不道德行为,并藉此屡屡获益。他们不仅没有造福社会反而屡屡为害社会,并逍遥于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之外。好人利益一再受损,恶人敛财遭遭得逞;好人屡屡没有好报,恶人频频逍遥法外。一旦调节利益冲突的价值标准出现混乱,价值依循将变得无序,原来一直推崇的价值标准顷刻间被颠覆,人们失去了价值认同感、归属感。以至于个人道德自律精神下滑,道德底线一次次崩溃。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从道德敏感走向道德冷漠,从冷漠走向同流合污。人们开始崇拜权势和财富,颠倒黑白、混淆善恶,对“不讲道德”习以为常,甚至把它作为自私而逃脱舆论谴责的借口。它对人们产生的心理暗示(无德而富,有德而贫。⑫“我”为什么还要讲道德?)就像涟漪越放越大,直至成为人们心中的道德潜规则。这种滚雪球式的效应会无情地摧毁已有的道德价值体系,迫使人们不得不放弃察学习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要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行为结果包括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班杜拉把这三种强化作用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

在影视作品中,示范者——男女主人公大多个性分明,经历曲折;观察者——易于接受故事性的剧情;观察者和示范者的关系——观众喜欢和推崇扮演男女主人公的影视明星。这些会很好地引起观众的注意,使观察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效果很好。在观察学习的第二个阶段,丰富的人物与剧情,都以形象化的方式在观众的记忆中保存。剧中主人公的境遇对于观众起了强化的作用,促使他们把头脑中形象化的示范行为转换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大学生在观看许三多如何接纳现实、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找到自我定位,韩剧中的人物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福贵如何面对生与死、如何更好地活着时,便进行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社会学习过程,也学会了同样的行为方式,并不断加以强化,用意志力使之经常化。

1.蔺桂瑞.中国传统对心理咨询的有利因素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1(1):35-37.

2.贺桂欣,邱凤霞,陈凤新.从大学生角度解读《士兵突击》[J].电影评介,2009(2):51-55.

3.刘艳.对家庭题材类韩剧的文化反思[J].电影评介,2007(20):15-16.

4.李晓莉.从韩剧风靡透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102-104.

5.胡家荣.苦难及其超越——《老人与海》与《活着》之比较[J].毕节学院学报,2007(5):59-64.

责任编辑 许 臻

B823

A

山东交通学院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浅论王新想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有必要制定从政道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