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国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血管性疾病,病因复杂,其中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是重要原因,其发病率和病残率相当高。脑梗死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出现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从而致病。近年来发病倾向年轻化,并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脑梗死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44例脑梗死患者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列入观察144例脑梗死患者全部病例符合:①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均经过头部CT扫描证实,排除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患者;②起病6小时以上,7天以内;③入组前未经溶栓、抗凝、营养神经等治疗。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2例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51~78岁,平均63.8岁;病程6小时~3天,平均2.6天;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轻型(0~15分)56例,中型(16~30分)13例,重型(31~45分)2例。对照组72例中,男37例,女35例;年龄49~77岁,平均62.4岁;病程7小时~7天,平均2.8天;轻型54例,中型16例,重型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头部CT、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5ml+0.9%氯化钠25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15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应用丹参160mg+0.9%氯化钠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5天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根据入院时血压、血糖、血脂等情况酌情给予控制血压、调理血脂、纠正酸碱平衡、口服阿司匹林抗凝及辅助治疗,均为实行溶栓治疗。两组均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状态量表评定[2],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各评估1次,如实记录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病情变化。
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之内;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大于18%;死亡。
两组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血栓素(TXB2)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血栓素(TXB2)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急性脑梗死缺血病灶是由缺血中心坏死区及其周边的缺血半暗带组成。脑梗死后大量兴奋性氨基酸增加,激活氧自由基反应,出现动脉血管痉挛以及血管内凝血,半暗区神经细胞缺血加重,使脑梗死区域范围加剧。脑梗死后超早期治疗的关键是激活血纤溶系统活性,降低全血细胞黏度和早期建立侧支循环挽救缺血半暗区的神经组织细胞。
丹参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丹参,其药理作用机制为:抑制磷酸二酯酶,提升红细胞、血小板环磷酸腺苷浓度;其中水溶成分亦能兴奋PGI2合成酶的活性,使PGI2生成增多,血管内皮细胞内PGI2增高,血管扩张;强抗氧化剂作用,能有清除除机体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稳定神经细胞膜[4]。本组试验研究也证实了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有效性。
银杏达莫主要由银杏总黄酮和双嘧达莫组成,本品中银杏总黄酮具有扩张冠脉血管、脑血管,改善脑缺血症状和记忆功能。双嘧达莫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释放,能明显降低血液黏稠度,保护脑细胞、改善脑微循环、促进脑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等作用[5]。目前许多研究表明,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本研究中两组病人的临床转归均趋向恢复。本研究中通过对银杏达莫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对脑梗死治疗的观察,银杏达莫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与丹参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优于对照组,与赖春凤的结果一致[6],说明银杏达莫注射液改善脑细胞缺氧,改善临床症状更明显,是一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34-752.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 蒋建章,车峰远,刘翠菊,等.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5):388-389.
[4] 杜冠华,张均田.丹参现代研究概况与进展[J].医药导报,2004,23(6):355.
[5] 李世英,阎冰,夏静.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21(2):147-149.
[6] 赖春凤,李涛,侯琳.银杏达莫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3):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