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淑英 张辉
精索静脉曲张是男性青壮年的常见病,发病率达10%~15%,精索静脉结扎术是其主要的外科治疗手段,我院自1998~2010年间采用小切口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64例,均取得满意疗效,随访1~2年,无一例复发。现报告如下。
本组病例64例,年龄16~40岁,平均21.6岁,其中左侧精索静脉曲张52例,双侧5例,右侧7例。因不孕不育就诊16例,均有阴囊坠胀、肿痛,久站加重,阴囊内触及团块样曲张精脉,Valsalva试验阳性,全部经彩超证实为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本组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向外上斜形切开1.0~1.5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切开腹外钭肌筋膜,用甲状腺拉钩钝性牵开腹内斜肌,腹横肌,分开腹横筋膜,向前内方推开腹膜,显露术野,于腹膜外脂肪组织中寻找出精索静脉,一般1~2二根,其中一根静脉直径较粗,可达3mm左右。剪开血管外筋膜,稍加分离后,辩认精索内动脉,动脉一般位静脉前内侧,红色,较细,壁厚,有搏动,如血管痉挛辩认困难,可局部滴1%普鲁卡因数滴后便于辩认,辩清精索内动脉后顺血管轴方向将其小心分离,与静脉分开,再顺血管轴方向将静脉尽量向上游离,尽可能地高位结扎切断,检查无漏扎,无活动出血后逐层缝合[1]。
手术时间为10~20min,其中48例在15min内完成,术中几乎不出血。术后8 h进食,预防性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3d。本组住院3~7d,平均4d。术后7d门诊拆线,未见有并发症者。所有64例患者术后均感症状减轻或消失,16例精液异者术后3个月复查精液均有改善。随访1~2年无1例复发。
精索静脉曲张是男科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人,发病率达15%左右,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如病变轻一般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症状重时,主要表现是阴囊坠胀、隐痛,步行、站立过久则可加重,阴囊内可触及静脉团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精索内静脉反流。本病可引起进行性睾丸功能减退。75%~85%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会引起继发不育。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是各种解剖因素造成的精索内精脉血液反流[2]。故结扎精索内静脉,阻断其反流是本病手术治疗的原理,并成为治疗本病的主要的、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
经腹股沟精索静脉结扎是临床上传统的手术方式,此术式的优势是阻止血液反流的同时可以切除阴囊内曲张的精脉团块,但此处静脉呈蔓状,分支多,游离时难度大、易出血,易损伤精索动脉和输精管,且易漏扎静脉及误扎吻合支血管,造成术后无效或复发。另一术式为经腹股沟管内环上方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在此处精索内静脉多汇合为1~2条并明显变粗,与动脉伴行,而与输精管分开,故不易损伤动脉和输精管,且结扎彻底,不易漏扎,更不损伤吻合支血管,操作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切口较长,位置较靠下,不利于切口愈合。目前该术式有取代经腹股沟管手术的趋势[3]。
我院自1998~2010年间采用小切口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64例取得较好效果。本手术原理同经腹股沟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相同,但切口采用1.0~1.5cm之小切口,因患者多为青壮年男性,腹壁皮下脂肪层大多较薄,1.0~1.5cm之小切口完全可以达到显露游离精索血管的目的,因此既达到上述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损伤小、疗效好、复发率低的效果,也可基本满足广大年轻患者的外观美容需要。同时,不需要全麻,仅用普通手术器械,费用低廉,其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尤其在广大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1]吴在德.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00.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791.
[3]李平锋,梁宗,曹国灿,等.精索静脉曲张不同治疗方案的比较[J].当代医学,2010,16(1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