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戏剧·欲望——当代电视文化的后现代转向

2011-04-02 05:47赖黎捷李明海
关键词:婚恋交友

赖黎捷 李明海

(重庆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重庆 400047)

仪式·戏剧·欲望
——当代电视文化的后现代转向

赖黎捷 李明海

(重庆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重庆 400047)

当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各地婚恋交友节目再度掀起热潮,形成新一轮蔚为壮观的电视交友收视奇观之时,它引起的震撼已经远远超出电视领域,向文化、社会、心理等领域扩展。这场奇观不仅昭示了婚恋交友节目的转型,更彰显着整个电视文化的后现代转向。本文以婚恋交友奇观为研究对象,透过它的发展态势,探析电视文化的后现代本质。

媒体奇观;婚恋节目;后现代;电视文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荧屏上数度掀起电视奇观,从春节晚会到《正大综艺》,从《快乐大本营》到《超级女声》,从《我爱记歌词》到《大家来唱歌》,从《玫瑰之约》到《非诚勿扰》,从《渴望》到《潜伏》,不断引起观众的强烈关注。节目形态的更迭,节目元素的演变,编导与观众的互动,荧屏世界与现实世界边界的消融,整个电视文化无不呈现出去中心化、碎片拼贴、解构主义的后现代特质。

相亲节目在我国电视荧屏上并非新生事物。早在20世纪90年代,以湖南卫视《玫瑰之约》为首的各地相亲节目就曾形成收视奇观。1998年,湖南卫视率先推出《玫瑰之约》,一时间万人空巷。紧接着,各地电视台纷纷仿效,开设了30多档婚恋节目,刮起了盛况空前的中国电视相亲热潮。今天,当相亲节目演变而成新派交友节目后,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首的各地交友节目再度掀起一股收视热潮,其影响力早已突破电视领域,向文化、社会、心理等领域扩散,形成了新一轮巍为壮观的电视交友收视奇观。

这一场备受关注、饱受争议的电视交友奇观仍在继续,但它们所呈现出来的种种表征已经远远跨越了电视疆域,深深触及社会文化心理的底限。交友奇观并非个别现象,它的转变特质与当下电视荧屏上同样受到热捧的游戏节目、真人秀节目、电视剧等不谋而合。因此,婚恋交友奇观及其呈现出的变化趋势对于我们研究电视文化的整体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婚恋交友奇观

“奇观”或“媒体奇观”这一概念由“景观”演变而来。法国学者居伊·德波在他的成名作《景观社会》里提出了“景观”,即“一种展现出来的可视的客观景色、景象,也指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作秀”[1](2)。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将“景观”一词延伸为“奇观”,用来指当代媒体对“景观”的过度炒作和夸张:“媒体奇观是指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2](2)

媒体奇观在中国已经并不陌生,特别是在综艺、娱乐节目领域:春节晚会、《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其中“超女奇观”尤其引人注目。它引发的不仅仅是人们对平民偶像崇拜的浪潮,还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彻底变革,PK、海选等词的流行至今,已经远非符号所指。

婚恋交友奇观并非始自今日,《非诚勿扰》也并非电视交友奇观的肇始者,但无疑将此次奇观推向了高潮。从开播时间上看,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紧随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之后。《我们约会吧》2009年底开播,其创意源自英国Fremantle公司的经典交友节目《TAKE ME OUT》。2010年初,江苏卫视首播《非诚勿扰》。之后,国内卫视纷纷开播了类似节目: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相亲才会赢》、安徽卫视《相亲赢未来》等。

上述新开播的交友节目仅仅是此次交友奇观的一部分,以此为核心,其前有创办11年之久的《相约星期六》(东方卫视),有已经在当地颇具影响的《相亲进行时》(成都电视台),其后有从其他节目形态转型而来的《闻香识女人》(四川电视台妇女儿童频道,原为女性时尚节目),也有因正面对抗策略应运而生的《百里挑一》(东方卫视)。

此次婚恋交友奇观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其居高不下的收视率以及由街谈巷议而震动国家广电总局出面调整的社会影响力。处于收视率奇观巅峰的《非诚勿扰》甚至连续十几周超越数年来稳坐全国综艺节目收视榜首的《快乐大本营》,有赶超2005年《超级女声》之势,其周末收视率曾高达4.65%。据央视索福瑞71城市电视节目收视率统计,《非诚勿扰》的收视率仅次于中央电视台一套的《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并领先排在它后面节目的收视率将近3倍,可谓遥遥领先。

除了《非诚勿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也成绩不菲。《我们约会吧》开播时间并不占优势:晚上八点半,与同时段的电视剧形成对抗式竞争。但据央视CSM(索福瑞)23个城市的测量仪收视数据调查,该节目收视率连续数周雄踞同时段前列,其单期最高收视率曾达到1.98%,并曾分别以4.6%和4.98%的超高收视份额,连续数次蝉联当日竞争激烈的同时段收视第一的宝座。[3]后继者东方卫视《百里挑一》首播上海收视率就高达3.2%,全国收视率高达0.85%。[4]

随着收视率的一路攀升,新的交友节目蜂拥而至,原有的交友节目竞争激烈,不断调整编排策略:《我们约会吧》和《非诚勿扰》相继把节目由原来的一周一次,改为一周两次,《非诚勿扰》还在首播之后,于当日23点重播刚刚播出的节目,形成裹挟之势。针对《非诚勿扰》的“女选男”模式,《我们约会吧》逆向设计了“男选女”模式;《百里挑一》更是标新立异,设计了3位女嘉宾从100位男嘉宾中挑选意中人的模式;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则独辟蹊径,从嘉宾的身份着手,请来单身演员,甚至网络红人“凤姐”罗玉凤参与节目,以增加节目的看点;曾经打造《男生女生》、《相亲才会赢》,并举办过两届中国相亲大会的浙江卫视迎头而上,量身打造一档交友节目《为爱向前冲》,以取代晚间黄金时段电视剧为代价每日播出……

此次交友节目奇观高潮频现、波折迭起:开播之初,湖南卫视一纸诉状上告国家广电总局,称《非诚勿扰》抄袭《我们约会吧》的节目形式,侵犯了湖南卫视的节目版权,要求广电总局进行调查。而在6月初,《非诚勿扰》因其饱富争议的节目包装、人生价值观、话题人物及主持风格而成为舆论焦点,最终以国家权威媒体和主管部门的直接介入顿起波澜。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两份文件,其中《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以下简称《广电通知》)直指“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紧接着,《人民日报》发表两篇评论,批评部分相亲节目严重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也在节目中对其进行批评。但经历了数次波澜的《非诚勿扰》成功转型:由以往热辣风格转向营造温暖与感动。

《非诚勿扰》及其所代表的婚恋交友奇观在青年群体中乃至当代社会引起了一场不小的地震,其影响不亚于当年的《超级女声》浪潮。这场交友奇观还带红了一批网络交友媒体,如号称“恋爱的搜索引擎”的世纪佳缘、百合网交友平台。

《非诚勿扰》为何能保持如此高的收视率?此次婚恋交友奇观的背后隐含了哪些社会、文化脉动?类似问题引人深思。

二、从模式化转向仪式化

模式通常是指事物步入成熟阶段后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惯常套路,各个环节、元素相对固定,不确定性降低到极至,人们因为熟悉和惯性而接受它。仪式却不同,它往往出现在事物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过渡阶段。由于事物生存发展的空间、时间以及社会地位出现变动,借助一些特定的标志物或预设的场景来引起人们关注,以预示某种关键时刻即将到来或生命的重要关口需要通过。如果说模式是常态的表征,那么仪式则刻意营造一种非常态的氛围。

以《玫瑰之约》为代表的相亲节目遵循的是日常生活轨迹,不仅在环节设置上传统、保守,而且在言语上遵循礼数,刻意在节目有限的时空内尽可能地为双方创造一种相互了解、认识的仿日常生活的氛围。比如,许多节目都设置了亲友团,并且设置专门的时段让这些群体介入嘉宾的选择。而在男女嘉宾的权重上也是本着平等、均衡的立场:《玫瑰之约》每期节目选择6男6女围绕多个话题相互提问,所谈主题也多属常规:对爱情的看法,对生活的认识,尽可能全面地展示嘉宾的特点。

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交友节目则不然。《非诚勿扰》宣称自己是一档新派交友节目,“只创造邂逅,不包办爱情”,创造一种全新的婚恋交友模式,与以往的同类节目划清界限。《我们约会吧》也强调节目只是展示邀约的过程,提供一种幸福的可能,不在乎结果。这些节目着意刷新人们对相亲节目的惯常思维模式,更是在具体环节、元素上将节目与日常生活的陈规旧套分离开来。《非诚勿扰》设置了爱之初选择、爱再判断、爱之终决选和权利逆转四个环节,改变以往男女均等的模式,采取24位女嘉宾一起选择1位男嘉宾,继而由1位男嘉宾选择3位甚至更多女嘉宾的方式;《我们约会吧》大同小异:由1位男嘉宾面对18位女嘉宾,若未遭淘汰,则权利逆转;《百里挑一》把这种方式演绎到了极至:3位女嘉宾和100位男嘉宾彼此选择。

阿诺德·范·盖内普曾将仪式的过程概括为隔离、过渡、聚合三个连续性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剥离开;第二阶段被盖内普称为“边缘的”阈限阶段,是一种两个稳定状态之间的转换,是仪式的中间过程;第三阶段是仪式的“整合”(aggregation)或再次进入社会的阶段。与三个阶段相对应,盖内普将仪式进程中的行为称为分隔礼仪(separation)、被边缘礼仪(transition)及聚合礼仪(incorporation)。[5](118)《非诚勿扰》正是历经这三个阶段制造了节目的仪式感。

首先,节目主持人孟非、24位女嘉宾以及男嘉宾的出场都非同寻常:孟非从一扇充满神秘色彩的、缓慢开启的门中出现,镜头自下而上摇摄,直到观众的喧闹声、掌声、强劲的音乐伴奏合鸣共响,气氛顿起,画面定格在孟非严肃的表情和强光照射的充满戏谑的光头上。24位女嘉宾则在孟非明显造势的主持语“有请24位美丽的单身女性”中鱼贯而出,此时欢呼声、掌声、嘘闹声不绝于耳,其情状恍若仙女下凡却又充满戏谑;男嘉宾的出场更是富有神秘色彩:镜头同样以缓缓摇摄的方式自下而上地展开,同时与女嘉宾期待、冷眼旁观或是明显失望的充满变幻的面部特写快速切换,音乐声、喧闹声不绝于耳。这样的场景迅速将观众拽进喧哗、神秘、充满变化的视觉空间,其空间叙事的规则截然相异于以往的时间叙事规则。

接下来,节目正式进入自我营造的视觉空间。其明显的标志是试图抹去时间的痕迹,转而将视线集中在当下。传统的相亲节目通过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的问题设置增进男女嘉宾的相互了解;新派交友节目凸显当下感觉的决定性作用。《非诚勿扰》就设置了男嘉宾在现场几分钟甚至几十秒的短暂时间内快速浏览数十位女嘉宾而做出第一次选择,即所谓“心动女生”。事实上,节目过程中,常常有女嘉宾抱怨因自身所在位置的灯光条件不佳而担心心仪男生没有看清自己。强调当下的感觉还体现在其他环节上:若干次的女嘉宾当场灭灯,配以夸张的音效刺激在场观众和男嘉宾。正是这种规则的建立,催生了无数富有戏剧性的场景:某女嘉宾在刚刚了解了男嘉宾的概况、交友环节尚未过半、结论并不明晰时,就“石破天惊”地当场宣布:要将自己的一生作为赌注,托付给对方;两位女嘉宾同时相中男嘉宾,并当场不顾一切争相要求陪同男嘉宾回家探亲……其言其行皆不同寻常,脱口而出,缺乏理性过滤。而这一点正是某些交友节目所追求的:大型真人秀电视连续剧。既秀且真,同时具备连续剧般的不确定性,构成了交友节目的阀限状态。

节目的尾声同样充满仪式感,但却不同于开场。在形式上,新派交友节目仍然借助了“速配成功”这一套语。就仪式的构成而言,这实际上是其必备要素,即回归常态,进入整合阶段。灰姑娘或者白马王子最终是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回归现实。节目的各个主角,无一例外地以牵手或者失败立场告一段落,观众在无限艳羡或者不乏遗憾的情绪中送走每段故事的主角。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样的阶段回归常态:伤感抒情的音乐、激动的掌声和缓缓闭合的大门,以及渐渐淡去的背影,镜头的缓慢节奏给观众提供了一个情绪调整的时空。失败嘉宾的告白或者成功牵手者的幕后花絮都向我们昭示:此情此景是与现实密切相接的。

三、从纪实化转向戏剧化

新派交友节目在获得众多观众关注的同时,也意味深长地阐释了注意力的双重内涵。一方面,忠实观众每天或者每周同一时段如饥似渴地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精彩的演出;另一方面,攻击者们则冠之以“作假”、“低俗”、“不正确的价值观”等罪名。究其原因,主要源于此类节目在艺术表现上明显转向:从过去的还原现实生活、追求纪实美转而走向夸张呈现现实状态,打破人们对爱情、婚姻、生活的陈规旧习,彰显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爱向前冲》的制片人陈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言,该节目旨在用电视剧的理念去表现相亲者的整个相亲过程。节目将焦点集中到几个人身上,每一期节目都追求话题性、争议性,而且会像电视剧那样有个大结局。《非诚勿扰》制片人王刚也毫不掩饰该节目的戏剧化诉求:“虽然之前婚恋交友节目很红,但是我们现在的节目绝不是老节目的拷贝。过去的交友节目是男女数量相等的,一轮一轮配对,节奏会很慢。但是我们的节目是在男女人数极端不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可能是一个男的面对二十四个女的,那么这个里面就会有一个戏剧冲突的效果,节奏也会很快,会是5分钟进行一轮配对,比较符合年轻人的欣赏习惯。”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节目中的男女嘉宾话题标新立异,话锋碰撞频繁,情节起伏跌宕,为吸引观众不惜代价。《为爱向前冲》第一集就抛出倒插门、婚前性行为等敏感话题,令全场咋舌;《非诚勿扰》的节目名称、节目主持人的选取都强调与众不同、直言不讳之意,而在话题上也焦点迭出:赤裸裸地评价对方穿着、长相,品评对方人品、财富与门户,鲜明、直接地提出敏感问题,如“是否介意我与前男友联系”、“结婚后是否还会与父母同住”,嘉宾的观点往往失之偏颇,主持人的点评一针见血,整个谈话场紧张激烈,暗藏锋芒。如果说《超级女声》创造了李宇春、张靓颖等一批平民英雄偶像,那么《非诚勿扰》则打造了马诺、闫凤娇等一批另类相亲名人。这些因节目而成名的嘉宾饱受争议,倍受诟病,但仍然以各种边缘化的方式为人们所熟知。

传统的相亲节目在话题的选取和展开上都表现出较为内敛、保守和规范的风格,特别是对金钱、权力等话题都采取了回避、掩饰或者含蓄的方式;新派交友节目则以言辞刻薄、直言无忌为特征,毫不掩饰对财富和权力的崇拜。传统的婚恋节目杂糅了综艺节目的审美元素,设置才艺表演等环节,当代交友节目却以特异为标准,取其异乎寻常之处加以放大。其审美倾向截然不同,前者以崇高、理性、规范为美,后者以荒诞、煽情、奇异为美。《玫瑰之约》等相亲节目在选择男女嘉宾是着力挑选标致、漂亮的报名者,《非诚勿扰》等交友节目则特意选择特点明显却并不一定漂亮的报名者,在节目现场,嘉宾们的装扮也经过化妆师精心设计,甚至不惜突出当事人相貌短处以博惊人效果。女嘉宾的浓妆艳抹一度成为批评焦点。此外,节目的光线设置、道具的使用等方面都着力打造一种极尽夸张、极富戏剧性的个性特质。

在审美取向实现根本性转变的基础上,新派交友节目以其彻底的狂欢精神进一步消解崇高。所谓狂欢精神,是指“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中表现出的突破一般社会规范的非理性精神”[6](116)。在民众集体性的艺术活动中,狂欢精神尤为典型,它常常表现为纵欲的、粗放的、显示人的自然本性的行为方式。它给人们带来这样一种感觉:“沉浸在一片自由而又自我的精神狂欢之中,摆脱了一切怀疑、恐惧、压抑、紧张和怯懦。”[7](121)在新派交友节目的欣赏过程中,不仅节目当事人,而且场外的观众也体会到一种纵欲的疯狂,一种特有的狂欢精神得到了充分地释放。

这种狂欢精神在《非诚勿扰》而言,主要体现在其非官方性上。所谓非官方性,是指其审美诉求不受传统的艺术标准制约,或者还没有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承认,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为对权威话语权的一种对抗。主持人孟非的选择本身就体现了这种非官方性。在停播风波中,民间议论焦点之一就是他的身份问题。孟非在加入节目团队之前是经典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的主持人,他的光头形象、低调、睿智的风格与上个世纪电视平民化浪潮中的崔永元“邻家小伙”的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无论《南京零距离》还是《实话实说》都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电视纪实化潮流的烙印。这样的风格与《非诚勿扰》戏剧化审美取向形成了极大反差,本身就赋予了浓郁的戏剧色彩。用王刚的话来说,孟非除了读报还能当月老,光是这一点节目已经有足够卖点。非官方元素的注入,源自民间的活跃与诙谐,都打破了官方文化固有的严肃、刻板、高尚。非官方性以其特有的变动不居、注重当下增强了戏剧效果。在非官方世界里,本我纵情狂欢,藐视日常生活伦理道德,忽略一切等级、规制,实现了“暂时的解放,即从占统治地位的真理与既定的秩序中脱身的解放,它标志着对所有的等级、地位、一切特权、规范以及禁律的悬置”[8](10)。在这里,人们肆意宣泄、辱骂,滑稽地模拟,戏谑地嘲弄。一切粗俗、鄙陋受到尊重,人人皆神圣,人人皆英雄,惯常的英雄观被彻底消解,唯有生命在纵情狂欢。

与以往的综艺娱乐节目不同,《非诚勿扰》以其梦幻色彩裹挟着观者为之亢奋,进入一种亦真亦幻的状态。在色彩方面,整个节目的主调由炫目的红、深沉的蓝与烂漫高贵的紫组合而成,节目始终贯穿闪烁的霓虹灯。24位女嘉宾着装华丽,刻意装扮,散发着艳丽、魔幻气息,男嘉宾也不例外。在语言上,主持人孟非冷静、低调,与乐嘉配合默契,不断从节目中挖掘戏剧冲突。男嘉宾的自我介绍也经过刻意包装,充满戏剧性。在光线运用上,《非诚勿扰》也极尽夸张之能:用顶光凸显主持人的光头,男主角上场则从背后采取低角度底光照射,女嘉宾则用背光、高光,与男嘉宾形成强烈反差,现场嘉宾全部处于暗影中,营造一种偷窥、舞台观赏的戏剧化效果。此外,节目参与者犀利、尖刻的语言风格,适时插入的掌声、喧闹声、欢呼声以及戏谑、夸张的背景音效(如男主角的VCR、灭灯的音响),嘉宾失败离场或是成功牵手时煽情的音乐伴奏,以及嘉宾出场低机位仰拍等拍摄技法的运用,合力营造了节目的戏剧效果和狂欢气氛。

四、从理性化转向欲望化

就传统戏剧而言,人们往往把它当做艺术品而欣赏、推崇,多以理性为主导。在新派交友节目奇观中,仪式的打造,戏剧的铺垫,最终都指向了非理性,换言之,将人们导向了欲望世界。

在新派交友节目的收视体验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节目的参与者和观看者同处于异常兴奋状态。镜头不仅指向台上的嘉宾和主持,还频频扫向现场观众。在这里,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深度卷入者和表演者。他们在台下激情参与,帮腔、造势,与台上表演浑然一体。在这里,道德和伦理隐居其次,物质欲望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对相貌、金钱、物质赤裸裸地评品,毫不掩饰对身体的关注,对物质的崇拜和对金钱的向往。正因如此,《非诚勿扰》无形中捧红了一批“相亲名人”:以大胆、犀利的言论而迅速在网络上蹿红的“拜金女”马诺;因在节目中炫富且言语夸张而被网友称为“自大狂”的赵贤伟;以其甜美可爱、收入不菲被网友热捧,继而又因“浴照门”为人诟病的闫凤娇……

欲望本身无可厚非。当代社会后现代转向已然呈现。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日渐显要。当商业化浪潮席卷而来,人们在物质极度发达的社会中表现出对物质需求的持续增加和对精神缺失的极度失落。欲望的表征恰好弥补了这种需要。法国思想家让·鲍德里亚在其《消费社会》中指出,由于大众媒介的介入和推波助澜,一种被称之为“仿象”的超现实社会和欲望化趋势应运而生,它们创造着消费者的欲望化需求,给精神生产带来了新的空间。在这一空间里,身体欲望,特别是女性诱惑之于大众流行文化的影响力不可忽视。此前的《美人关》等娱乐节目曾尝试以男性身体为焦点,效果并不理想。新一轮的交友浪潮里,大多数节目都选取了女性身体进行叙事,这绝非偶然。女性在欲望叙事法则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如今盛行的大众流行文化并没有摆脱历史的原型,而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名正言顺地扩展和更新了它们的意象,其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特征:第一,以大众传媒为基础,使人们能够通过“复制”,集体“观看”和体验相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原型,由大众参与,而且为大众而存在;第二,紧贴大众生命的日常生活,创造接近他们实际生活的形象,符合他们潜意识中的需要,对他们具有吸引力和诱惑力;第三,使他们感到快感,通过一种感官上的刺激释放内心被压抑的欲望,获得一种幻想的满足。[9](50)新派交友节目无疑具备了复制、观看、体验文化原型的条件,前所未有地强调节目与观众、网民之间的互动,制造媒介融合的新景观。而其塑造的美女、俊男既具备戏剧化元素,同时也活生生地取自现实,其美共睹,其瑕可感。屏幕上的英雄、美女形象对受众而言不再是遥遥相望、可瞻而不可触的神龛,从他们身上散发出的魅惑如此切近,触手可及。

电视屏幕上的欲望化叙事有着深厚的基础。上个世纪90年代,在文学领域曾经兴起过欲望化叙事。如1993年的《废都》、《白鹿原》,以及其后女性小说的爱欲书写以及文学新人类的现代都市的欲望文本。人们通过欲望化叙事来表达在现实生活中堆积成山的深度焦虑。在此意义上,《非诚勿扰》的超凡之处正源于其对婚恋观、人生价值观等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的深度探讨,它俨然书写了一幅当代青年婚恋的心理图谱。

英国学者伊雷特·罗戈夫曾言,后现代时期,书写文本再也不具有统治地位,图像文本将大举闯入我们的生活,主宰我们的思想,主导我们的生活,并生产意义、欲望和权利关系,规驯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建构从身体出发的文化政治和审美意识形态。当下轰轰烈烈的交友浪潮正是其鲜明的写照。在此基点上,新派交友奇观正以仪式、戏剧等方式竖起欲望大旗,以其显见的低俗、媚惑之斑与网络上屡禁不绝的明星、美女写真集,各种自拍、偷拍图等相互映照,共同满足着人们的偷窥欲及对美的渴求和性的幻想,形成了所谓“观看的政治”和“解放的政治”。

[1] [法]居伊·德波著.王昭凤译.景观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 相亲节目笑傲荧屏七强争霸高收视率助涨广告价格[EB/OL],2010-05-17,新华网(广州),http://news.163.com/10/0517/16/66TC5VD7000146BC_6.html

[4] 东方卫视《百里挑一》首播成绩不凡[EB/OL],http://yule.sohu.com/20100608/n272643966.shtml

[5] 王霄冰.仪式与信仰——当代文化人类学视野[M].民族出版社,2008.

[6] 赵世瑜.狂欢与日常[M].三联书社,2002.

[7] 成明.马斯洛人体哲学译[M].九州出版社,2003.

[8] Bakhtin.Rabelais and His World[M].Cambridge: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1968.

[9] 殷国明著.女性诱惑与大众流行文化[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8.

Ceremony·Drama·Desire: the Post-modern Diversion of the Contemporary Television Culture

Lai Lijie Li Minghai
(Media Academy,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7,China)

When the TV marriage programs such as if you are the one drew people’s attention and made new splendid TV spectacle,the convulsion what it brought about has gone beyond TV.Its influence has expanded to more fields including culture,society,psychology etc.This spectacle not only makes clear to all transformation of the marriage programs,but also manifests the post-modern diversion of the whole television culture.This thesis studied the marriage program spectacle and tried to analyse the post-modern nature of television culture in China.

spectacle;marriage program;postmodernism;television culture

G22

A

1673-0429(2011)03-0066-07

2011-04-10

赖黎捷(1975—),女,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

李明海(1970—),男,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婚恋交友
孔子论交友
00后交友到底有多“野”
闲谈“交友”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交友如择居
交友之道
最浪漫的城市婚恋地标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婚恋心理探秘
交友小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