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备课组建设的再思考与新追求

2011-04-02 06:42:57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培训中心杨定成
成才 2011年5期
关键词:备课组学段全区

■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培训中心 杨定成

对备课组建设的再思考与新追求

■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培训中心 杨定成

武汉市备课组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对全市各学段、各学校的备课和教学活动的规范与有效、校本教研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在思考,备课组建设工程实施三年后,下一步该如何走?备课组作为学校学科教学教研活动的最基本单元,作为学生学科素养与学科成绩提升过程的最直接的设计者、实施者,作为教师专业生活最持久、最具影响力的基本环境,能否在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有新的作为?能否引领教师由“无意识成长”走向“有意识成长”?能否让教师在备课组活动中享受研究,享受研究的过程?享受学习,享受学习过程的所得?享受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的迁移?

一、对备课组建设的再思考

1.时代需要教、研、训一体。由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和稳步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师实际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日益融为统一问题。传统的教研与教师继续教育脱离的模式将专业教育能力层面的培养与理论知识层面的教育分割开来,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当代教师更关注需要解决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问题、不同年级教学中的问题、教育发展变化后遇到的新问题,如何高效发挥教研、科研及培训的作用,为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提供更有效的服务,这是当前对教师教育及教科研工作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

2.现实需要改进教师培养模式。对于教师的培养,我们应坚定不能只追求“有名”,更要追求“有用”的培养目标;要杜绝少数人花多数钱的不公正现实,坚持培训面向全体教师的明智之举;要改进理论与实践脱节、内容与形式分割的培训方式,提倡“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校本研修理念;我们应摒弃揠苗助长式的“打造”之举,追求和谐生态下的自然成长;我们不要“几枝独开”的虚幻门面,而要“百花争艳”的真实景象。

3.备课组应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备课组具备常态的教与学研究的功能优势,教、研、训一体的原生态资源优势,自然分布、互补性强的人员优势,经济、便捷、灵活、有效的工作机制优势。在年级组管理模式逐步推广、逐步强化的现实背景下,备课组逐步被赋予教学、教研、培训、管理、评价的综合职能,对学科教师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4.备课组建设应指向三大目标。一是使备课组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最高效的学习型组织。它易于组织、便于管理、活动便捷,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实践新课程理念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二是使备课组成为教师交流、互助和发展的平台。备课组成员间的交流互助有利于学术研讨氛围的形成,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得到拓展,教学问题的探究不断处于前沿。三是使备课组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备课组成员之间藉助平等的对话、开放的讨论、理性的反思,使团队共同思考和创造的能力得到提升,以主动参与、密切合作、乐于探究为特征的备课组合作文化得以形成,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对备课组建设的新追求

1.追求备课组功能的综合化。在备课组建设中,我们强调以校为本,实现教、研、训一体化的功能。在全区各学科备课组开展“探讨小问题、研究小课题、培训小课程”活动,努力寻求“小问题”后的“大智慧”,“小课题”后的“高策略”,“小课程”后的“真素质”,引导广大教师立足岗位,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实现由职初教师到经验型教师,再到卓越型教师的两次飞跃,追求幸福的教育人生。

2.追求备课活动内容的精致化。去年秋季,在“有效教研与有效教学”主题年活动背景下,以“聚焦课堂,努力提升教学研究、指导、评价水平”为追求,全区各学段各学科全面启动了“教育教学案例研究”活动。全区共开设专题干部培训班四个,各学科“221”学科教师全员培训班56个,各学校开展了全员教师培训;全区征集教育教学案例近5000份,征集科研小课题近500个,各校广泛开展了“人人撰写案例,人人研究案例,人人改进课堂”活动,努力实现教师教学研究精细化、区校备课活动精致化目标。

3.追求备课联系机制的立体化。在备课组工程中,我们加大了纵横交错的立体式联系机制建设。纵向上,除现有稳定的区、片、校三级格局外,我们加强了与省、市两级教科研机构的联系,邀请有关专家承担了大量的区、校级研训任务;另外,加大了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备课组学段、年级之间的研讨,特别是开始了与大学相关学科的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对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科学、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等课程做了有益尝试。横向上,重视了全区各学科之间、同一学科的校际之间、同一学校的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研讨活动。立体化的联系机制的建立,使高位的专业引领和等位的同伴互助自然结合,使学段、年级、学校、学科之间实现互融互补。

4.追求备课组工作效益的最大化。

一是加强备课组建设,使教学主题活动有了坚实的基点。今年秋季,全区启动“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工程”,区、片、校三级备课组开发了1~6年级国学经典读本《书声朗朗》6本,完成了小学校长、教学校长及全体语文教师专项培训,有序推进着“20+20”读写工程。

二是加强备课组建设,使教育科研工作有了前沿的支撑。去年9月24~26日,全国教育科研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开题会暨“诵中华经典,建书香校园”主题论坛活动在武昌召开,全区中小学语文三级备课组骨干成员、各学段近20所实验校参加了主题研讨,并献上了精彩的诵读节目和优秀的展示课。

三是加强备课组建设,使教师全员培训有了稳固的阵地。2008年秋季,武昌区利用“研训一体”的优势,依托各学科三级备课组推出了“221”培训项目,覆盖各个学段、各个学科,面向一线学校的每个教师和一线教学的每个方面,分学段、年级、学科教师组建研训班级,每个研训班级每个学期开设2个单位时间的专业理论学习或公共课学习,开设2个单位时间的公开课、研究课互动研讨活动,开设1个单位时间的受训教师汇报课展示活动。“221”教师培训是建立在备课组基础上的学科化专题培训,是嵌入一线实践的培训,是三级备课组功能整合培训,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师行动的培训,它构建了镶嵌于全体教师常规工作,伴随于全体教师教学生涯,实用性强、持续度高的培训项目。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备课组学段全区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新课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 05:55:05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8:48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