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性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互动模式研究

2011-04-02 02:44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模态大学

夏 艳

(常熟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随着数字、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多模态交流已经成为社会交流的主流,视觉符号以及其他传统习惯中被人们认为是副语言的图像、音乐、颜色等符号,越来越多地处于突出、甚至优势和中心地位。[1]54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虽然传统教学中关于文化导入的话题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多模态话语理论给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带来了新的视角和传播途径。

在多模态性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文化教学因为多模态的介入,可以使受话人通过多通道获得信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加强了学生对文化的多元视点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真实场景的安排与参与,更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多媒体和网络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互动使课堂成为交际的场所,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而多模态可以使互动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以为互动创造和谐的环境。[2]140

一、多模态性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特点

多模态性外语教学除了兼有传统外语教学的语言模态和偶尔使用的非语言模态如体态语等之外,它还具有与其不同的新特点。这些特点是运用多媒体技术所产生的多模态话语时代的突出特点:

(1)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不再是粉笔加黑板,而是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使外语教学具有多媒体化、网络化、超文本化和立体开放化的特点。[3]29

(2)教学方式多样化:知识的获取不再是学习的重点,提高能力,包括获取知识和挑选知识的能力成为重点,这也促使教学方式发生变化,包括交际性、讨论式和协作化教学以及任务型教学成为多模态性教学的突出特点。[3]29

(3)教学内容综合化:在现代化教学设备优良的情况下,教师有多种模态可以选择,可以以多种模态同时呈现教学内容。[4]50由于在教学中出现了多种模态同时出现的现象,教师需要把它们整合成一体,按程序进行教学,所以教学具有整合性、一体化和模块化等特点。[3]29

(4)教学模式个性化: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广泛运用,使学生不再仅仅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来学习,而是可以更多地依赖从各种资源中得到的材料进行自主学习,所以多模态教学具有人性化、可选择性和可自主学习的特性。[3]29

(5)教学主体协作化:在多模态环境下,总是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模态同时出现,教学模态的选择总是在最优化和最简单化的矛盾中进行[4]52。为了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不仅依赖教师对新教学技术的选择和把握程度,还在于学生与教师的相互协作与配合。一方面,我们要强调个性化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要求学习者与他人协作。[5]346

二、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现状及文化导入的本质

(一)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现状

外语教育中需进行一定的文化教学,这一点早被广大教育者所接受,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却并不理想。2010年,笔者对我校2009级大二学生做了一项关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目的语文化导入现状调查,调查主要围绕《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2)》[6](2006)涉及的文化知识内容开展。该调查选择了4个样本,分别为理科和工科各一个、文科二个。问卷一共发放169份,回收162份,有效率95.9%。该问卷以下问题反映了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现状和需求。

(1)你觉得阻碍你学好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主要因素有(a.单词语法太难 b.听力练习很难 c.口语学习氛围不浓d.“视”的部分不够多 e.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甚少 f.老师讲课枯燥无味)

(2)您认为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对学习英语重要吗?(a.很重要 b.重要 c.一般 d.不重要)

(3)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您所知道的文化知识(a.格莱美音乐奖的由来 b.爵士和摇滚的区别 c.嘎纳国际电影节的金棕榈奖 d.奥斯卡金像奖 e.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 f.西方父母关于孩子同居的观念 g.四大著名吝啬鬼小说 h.正义和司法女神的故事 i.在美国,私人可以拥有枪支 j.美国梦的具体含义)

统计显示,认为阻碍学好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主要因素是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少的比例为22.2%,等同于选答案c(口语学习氛围不浓)的比例,仅次于答案b(听力练习难)的比例(61%);选择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对英语学习很重要和重要的百分比约为88.9%;对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2)》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选择比例最高的为j,约为92.6%,其次为g、j、e,分别为56.7%、58%、51.8%,其余选择均等于或低于18%(即大约有或不到30人的选择)。

可见,学生对基本的英语文化知识还缺乏了解,但大部分人认为文化知识对学习英语很重要。很多学生认为,阻碍视听说课学好的重要原因是听力太难,而其中包涵文化背景的听力如新闻听力等更是难上加难。主要原因在于多数大学生虽然从小学到大学学习了十几年的外语,但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把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了记单词、学语法上了;从教师方面看,教学中过多强调了语言知识学习,而忽视了跨文化教育,使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不强[7]193。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8]4(2007)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规定: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二)多模态条件下文化导入的本质

在多模态条件下,实物、图片、各种音频和视频资源,甚至气味等各种符号资源举手可得。这些不同的信息资源交互刺激学习者的感官,给我们的文化导入带来新的视角和传播途径。因此,我们认为多模态条件下文化导入的本质,可以参照kolb(2004)①转引自Patric Moran Teaching Culture:Perspective in Practice,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版。提出的体验性学习和Patric Moran[10](2004)提出的“文化体验”概念,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去体验与所学语言相关的文化。学生可以通过聆听外国音乐、文化故事,欣赏外国影片,通过互联网观看和阅读外国文艺作品,还可以通过教材和多媒体展示的具有外国文化特色的图片进行文化联想与猜测,与教师、同学交流经验等来体验外国文化。同时,我们知道一种语言又可能负载多种文化,而这些文化或多或少又跟其他的文化有相似或相异的地方,因此,我们还要通过多模态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多元文化,从而形成积极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在学生获得相关的文化体验后,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体验,进行文化互动式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三、多模态条件下文化导入的互动模式

虽然外语课堂不是真实的社会交际环境,但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其提供尽可能真实的语境,如图像、录像、声音等作为教学的实际环境,使其接近最佳效果。[4]52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计算机、网络等都可以进行广泛的互动交流。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互动形式。[9]15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然会调动所有模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相关文化知识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各种文化知识设置成种种任务,然后设置种种基于这些任务的练习方式,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判断和补充所获得的信息。反过来,学生的思考和互动也可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意识地加强多模态所传递信息的调整和转换,引导学生不断建构新的意义,同时也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协同性和超文本性的多模态教学大大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生生互动作为教学互动的重要方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9]16生生互动可以很好地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1)文化导入前。教师就相关主题的文化背景设置一定的任务,比如让学生听一段内容,或让学生欣赏多媒体展示的图片,然后让学生一起讨论其中包含哪些文化知识等等。学生在领悟教师的任务后,在丰富的多模态材料的刺激下,展开联想和讨论。这种互动和交流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且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这样,在他们获得教师的指导前,已经对相关的内容引发了兴趣和动机,有了进一步体验的意识。(2)文化导入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猜测,适时判断学生对相关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并考虑是否要调整讲解的文化知识内容。在此阶段,学生更是会积极参与,相互探讨哪些内容是已知内容,哪些是新获取的知识,并参与分析相关的文化内容与单元主题的联系及其所带来的文化意义等。(3)文化导入后即文化反思阶段。学生在已有信息基础上获取了新的知识,必然会想办法加强其长时记忆,缩短遗忘时间。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或者书中展示的文化图片开展角色扮演,或者对视频或音频所传递的文化补充材料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和辩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和复述等。这样大家在互动中相互提醒,相互启发,也都在互动中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并得到文化修养的提高。

(三)学生与多媒体和网络之间的互动

多媒体和网络提供了大量学习材料,并创建了逼真的语言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文本和超文本的综合,将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发音器官等多种互动模态有机结合起来,将文化导入带入一个充满色彩、影音、动画等多样化的环境中,极大地刺激了学生学习文化的热情。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视频欣赏相关的文化艺术片段,聆听有关的文化背景和音乐,阅读相应的文化知识和内容,还可以在网络上跟老师同学互动,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网络和多媒体的应用,还可以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材料,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学习和互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 语

多模态性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互动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发达的网络环境,通过各种模态的协同和互补,有效地导入多元文化,并借助于教学主体之间、教学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同时,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这种文化导入的互动模式,激发了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了在语言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育的意识;同时,互动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修养,更有利于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其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1]韦琴红.论多模态话语中的模态、媒介与情态[J].外语教学,2009.

[2]于杰.外语课堂互动中的支架作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3]张得禄.多模态性外语教材编写原则探索[J].外语界,2010(5).

[4]张得禄.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中国外语,2010(5).

[5]胡壮麟.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6]王大伟.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2)[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7]原平方,杜广华.大学英语中运用文化导入策略的教学效果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6).

[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9]王炤.多媒体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多模态互动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10(11).

[10]Patric R.Moran.Teaching Culture:Perspectives in Practic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模态大学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车辆CAE分析中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应用与对比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