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丽琴
(常熟理工学院 附属中学,江苏 常熟 215500)
自2001年7月起实施《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音乐课程改革走过了十年的历程。笔者作为课程改革浪潮中跳跃的一份子,亲历了从《艺术》课堂到《音乐》课堂的变迁,感受了教师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发生改变和进步的过程。由于对音乐课程的性质和理念把握不准,对音乐课程三维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等原因,出现了一些“看似热闹,实则无效”的音乐课,这些课过于关注形式,追求表面的效果,而忽略了音乐课的本体,使音乐课成为了其他学科和多媒体课件的“伴娘”。对于中学音乐课程偏离音乐本体的问题,已经引起不少学者关注,他们认为,音乐教学中存在着忽视音乐本体的现象,比如只重视兴趣、态度的培养,轻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只重视形式、方法的丰富,轻视音乐内容的学习等等,我们必须重视音乐新课程实施中的诸多关系。[1]我们的音乐课更多关注的是一种形式、一种方法、一种课堂的整体结构;在体现音乐艺术的特点、音乐的本质特征等方面重视不够。我们不能背离音乐本身的特性、不能离开音乐独特的教育作用来谈音乐课程的实施和改革。[2]1笔者以为:专家学者提出要关注音乐,是针对目前中学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过分注重教学形式和学习方法、音乐课程的审美核心与“双基教学”不能有机统一等问题而提出的。可见,中学音乐课偏离本体问题已日趋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在音乐课堂上,我们不能为思想教育而教育,为学科综合而综合,为媒体展示而展示。音乐课应以音乐为载体,以审美为核心,关注音乐本体,促进学生发展。
案例回放:在七年级下册《游击队歌》一课教学中,任课教师设计了听赏《游击队歌》、畅谈抗日战争、介绍词曲作者和学唱《游击队歌》四个环节。在听赏歌曲后,教师提出了“歌曲是如何表现抗日游击队员的斗争生活和思想情感”这一话题,并要求学生“结合所了解的历史,谈谈自己眼中的抗日斗争”,这下教室里可“热闹”了,学生从历史讲到《地道战》、《地雷战》,从电影《南京!南京!》到旅游见闻,教室里的讨论如火如荼。不仅如此,教师在学生交流之后,将课前搜集的有关日军侵华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一一呈现,着实给学生上了一堂声情并茂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最后简要介绍了音乐家贺绿汀并学唱了歌曲。
应该说,任课教师对这堂课作了较为丰富的拓展教学,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提倡学科综合”[3]1的要求。但细细品味,这堂课不像是音乐课,倒像是一堂德育课。这位教师之所以这样设计,是想让学生更好地通过感受历史、接受教育,增强爱国主义精神。课,上得热热闹闹,也收到了较好的思想教育效果。殊不知,这堂课的教学重心过度倾斜于思想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忽视了对歌曲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共鸣,也轻视了对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知识技能的教学,这实质上是对音乐新课程理念的误解。试想:如果音乐课堂不重视音乐审美体验,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学也走向缺失,那么音乐教育还能收获什么?音乐课的审美核心又怎能得到体现呢?这就是音乐课成为德育“伴娘”的危害。
案例回放:曾经听过八年级上册《走进西藏》一课,开课教师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他首先请一位学生事先穿好藏族服饰,在上课铃声响后走进教室,鲜艳的民族服饰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从藏族主要居住地区讲到藏族的社会制度变迁,从藏族的风土人情讲到囊玛、堆谢,甚至还分析了藏族服饰的特点和藏族人的宗教信仰,接着教师让学生欣赏、学唱了歌曲《走进西藏》,介绍了曲作家,进而分析了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曲式结构。由于这首歌曲是电视剧《孔繁森》的主题歌。所以,教师还和同学们分享了孔繁森的事迹……在一节课时间里,历史、地理知识讲了不少,而歌曲则成了背景音乐,学生只唱了两遍,下课铃声就响起来了,穿藏族服饰的学生又带领其他学生离开音乐教室。
课上完了,然而,整堂课上,教师想做到面面俱到,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其教学重心过度倾斜于学科综合,忽视了对歌曲的旋律、节奏、演唱等知识技能的“双基教学”,这样的课堂不就成了学科综合的“伴娘”?我们知道:新课标提出音乐课的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在教学过程中失去了音乐这条主线,这样的音乐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为了综合而忽略了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而是要紧紧抓住音乐的主线来实施有效教学。
案例回放:在九年级上册《月光》公开课上,笔者设计的知识目标是“通过欣赏德彪西《月光》和贝多芬《月光奏鸣曲》,探索两首不同风格的表现月光的音乐作品,初步了解古典主义和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将两首乐曲的异同设计成了一张表格,并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呈现。一开始,学生对于两首乐曲的音乐流派和描绘对象对答如流,多媒体课件在教师的点击下一一呈现,教室里一派“祥和”。可在音乐要素这一环节分析的时候,问题出现了,笔者原本设计的是对“节奏、音色、和声变化、乐曲结构、旋律线条”等音乐要素的阐述,但学生说出了节奏特点和旋律线条后,就表达不出其他音乐要素了,教室里开始沉默——可怕的沉默,学生茫然,无奈之下,教师只好点击多媒体课件出示答案,要知道,如果不出示答案,多媒体就无法进行下一环节。此时,教师和学生似乎是多余的,多媒体课件主宰了课堂。
现代媒体真是一把“双刃剑”,本想让多媒体课件炫目的效果为课堂“点睛”,但万万没有想到,“点睛”之笔成了“败笔”。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过多地依靠现代教育技术来完成,把学生的思维“困”在多媒体课件之中,师生互动被人机互动所取代,课堂的有效生成也成了空谈。课后点评时,同事们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给予了肯定,但也提出了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重视课堂的有效生成等方面的细节要求。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3]2的教学理念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这是音乐课沦为现代媒体“伴娘”的无奈与悲哀。
“你是音乐教师,你所授课的内容、价值、目标不要背离音乐的本体。”[2]2吴斌老师在《音乐教师的使命是以音乐育人》一文中,如是提醒音乐教师。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伴娘现象”中,我们要关注音乐课堂的本体,“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重视音乐实践”[3]3是新课程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只有牢牢把握音乐的本体,循着音乐这条主线,才能带领学生在音乐中徜徉,在体验中提高。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3]4这是和音乐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关联的理念。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三维目标的首位,是基于改变过去音乐课堂偏重于枯燥的“双基训练”教学而提出的,这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要用合理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有效地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之美,教师的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将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熏陶、感染、净化等情感层面上得到丰富的体验,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以上例《游击队歌》一课教学来说,其教学重点应放在学唱《游击队歌》,用歌声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上,音乐知识本体应为弱起小节、力度变化等音乐知识以及如何更好地演唱、感受歌曲等方面。我们要给“热热闹闹”的“回顾抗战历史”环节“瘦身”,点到为止,恰到好处地为歌曲演唱和抒发情感服务,而不应该“喧宾夺主”,成为音乐课堂的主角。试想,如果音乐知识和技能不重视,那么一堂课下来学生究竟收获了什么?学生的音乐感和演唱鉴赏的能力还是应该通过音乐课向学生传授并使音乐教育真正达到“审美”的目的。笔者在上《绿色家园》之“九寨沟音画”一课时,音乐教室恰巧漏雨了,于是,教师利用这一教育契机,在“让我们倾听……”这一环节中,增设了用心聆听雨滴滴在桶、盆里的感觉,教室里安静得似乎连呼吸都轻了许多,“叮”、“咚”……在这样的聆听之后,同学们的答案丰富了许多,有的说:“水滴的节奏轻巧灵动,我仿佛置身于溶洞中,听着从钟乳石上滴下的水声。”有的说:“我觉得水滴下的力度比较弱,像是水的精灵在小溪中跳跃。”他们的答案或许朴实、或许生动,让我们每个人心头都滋生出一种曼妙,一丝灵气来。这样的环节尽管用时不多,但紧扣音乐主线,既用音乐的语言诠释了作品,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美妙的音乐情感在内心得到升华。
音乐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应用合理的教学形式,将音乐情感(情绪、情感、表情等)和音乐形态(力度、速度、节奏、旋律等)在教学中有效统筹、考虑和设计,引导学生有效地体验音乐的美感,从而把握音乐的内涵,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语文课教学要有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音乐学科何尝不是如此?音乐教学就是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要守住音乐本体的一亩三分地。正如《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指出的那样:“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4]
就上例《走进西藏》一课来说,我们同样要立足音乐本体,不能使之淹没在华而不实的“其他学科知识”的讲解中,而削弱了音乐课程的基本价值。[5]《走进西藏》一课,学会自信地演唱歌曲,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绪,并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曲式结构,是主要的内容,其他脱离音乐艺术属性和文化内涵的探讨大可不必进行。又如《念故乡》一课,笔者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音乐本体,巧妙地利用力度记号与气息练习、发声练习、歌曲结合起来,从气息练习时学习p、mp、mf、f等力度记号到发声练习的力度变化,为歌曲学习打好了基础。在学唱歌曲时,学生看到歌谱上标注的力度记号,自然捻熟于心,歌声表现也非常顺畅。在学好歌曲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合理综合,要求学生来当“小小词作家”,模拟《念故乡》的歌词,以同学情、校园情为主线,小组创作歌词。由于学生对歌曲掌握扎实,能较好地创作歌词,既注意到了曲式结构、歌词押韵等要素,也有效地抒发了情感,在创作之后的演唱中,学生更能注意力度、情感等要素的发挥,可以说,这样始终抓住音乐主线的有机综合和课堂拓展是有效的。
的确,音乐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做到“文本细读”,文本即音乐教材本身,细读即仔细聆听和感悟。《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3]5正确认识知识技能在音乐学科中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音乐课要以音乐为载体,充分运用音乐要素(节奏、旋律、力度、速度、和声等)贯穿于教学始终,同时巧妙地把各种知识适度融入音乐课堂,将其作为学生音乐审美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活动的展示与延伸,通过综合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音乐课不能“忘本”,要在“音乐之本”的基础上有效地综合。
音乐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特别是电子白板的合理应用,更好地提升了教学效果,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更多时候,“听音乐”比“看音乐”更适合音乐教学。
在《月光》课例中,由于多媒体课件的程式化,使本应生动的音乐课堂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本应出现的课堂生成和师生互动成了冷冰冰的人机互动,教师因为课件没有预设的原因而匆匆带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禁锢了。我们应该明白:再先进的教学手段都只能起到教学辅助作用,我们不能忽略音乐教学作为人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割裂了音乐课堂的情感纽带和动态生成。
在《天山之春》一课中,笔者自认为预设得比较完善,但预设是预设,生成的过程却出现了问题。在欣赏了一段新疆风光的视频之后,笔者提出了问题:“同学们,你认为新疆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一改以往的活跃,个个正襟危坐,教室里鸦雀无声,笔者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设问存在问题。这样空洞而不着边际的问题怎么能让学生回答得上来呢?于是教师马上改变策略,利用电子白板随时交互的优势,选择了引导学生感受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进入音乐欣赏环节。通过欣赏,和学生一起了解新疆的民族乐器,乐曲的曲式结构、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在教学拓展环节中,笔者引导学生在感知、欣赏和体悟的基础上,在学生的手鼓节奏声中,学习移颈和翻腕这两个维吾尔族经典舞蹈动作。嘿,学生们学习得可带劲儿了,学生通过舞蹈动作的学习,在维吾尔族音乐声中更好地掌握了音乐的风格特征,同时内心也得到了更多的情感体验。
由此可见:音乐教师课堂共建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音乐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技能和课堂调控的教育智慧。要针对音乐学科本身的特点,精心选择让学生关注音乐的有效活动。在“事先预设”遭遇“突发状况”之时,及时调整,使之转化为教育过程中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共建民主和谐的音乐课堂。这对音乐教师来说,更具挑战性、开放性和发展性,更能考验教师的自身素质,同时也更能体现教育者对学生的关注,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的尊重。
音乐课程改革这十年,让我们一线教师在改革的春风中经历了迷茫和探索,实践与蜕变,音乐课堂的“伴娘”现象是在音乐教学走向深度发展之路上要关注并争取避免的现象。只有“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不断关注音乐课的本体,我们的音乐课堂才更扎实有效。
[1]金亚文.音乐教学中要处理好这样几对关系[J].中国音乐教育,2007(7):21-22.
[2]吴斌.音乐教师的使命是以音乐育人[J].中国音乐教育,2007(7):22-2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4]朱则平,廖应文.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10.
[5]金亚文.新教材疑难问题分析与解决系列课程——初中音乐[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