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英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由结核杆菌侵犯脑膜引起的非化脓性炎症,常继发于粟粒性肺结核及其他器官的结核病灶,是结核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其病死率、致残率较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地治疗是结脑诊治的关键[1]。笔者收集2005年12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结脑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178例患者均符合《临床神经病学》诊断标准[2],其中男109例,女69例,年龄14~78岁,平均年龄32.6岁。有56例既往有结核病或结核病接触史。67例有糖尿病病史。临床表现:发热162例,头痛178例,意识障碍97例,脑膜刺激征阳性178例,呕吐129例,肢体偏瘫31例。
1.2 脑脊液检查 全部病例均行脑脊液检查。抗酸杆菌涂片阳性12例,抗酸杆菌培养阳性28例;颅内压增高(>200mmH2O)178例,其中165例颅压>300mmH2O;白细胞增高(正常为0×106~8×106/L)169例;白蛋白增高(正常139~46mg/L)178例;葡萄糖降低(正常2.5~4.5mmol/L)129例;氯化物降低(正常120~128mmol/L)178例,ADA增高146例。
1.3 影像学检查 132例患者行头颅CT检查,异常94例,其中脑膜增厚19例、脑室扩张41例、脑积水27例、脑梗死37例、颅内结核瘤36例。132例患者胸部CT有结核病灶,其中39例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1.4 治疗方法 ①基础治疗:生命指标的监测,脑疝形成征兆者行脑室外引流,本组病例中6例行侧脑室外引流,2例行腰大池引流均使病人安全度过危险期。保证出入量平衡及纠正电解质紊乱,预防褥疮,根据血常规的情况适当应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多用头孢地秦,控制并发症和合并症,积极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②抗结核治疗: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5联或以上(PAS)抗痨治疗,其中异烟肼增加至0.6g一次每日。③激素治疗:口服泼尼松30~40mg/d,或静脉地塞米松10mg/d,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④降颅压治疗:甘露醇和甘油果糖交替脱水降颅压使用,严重者临时应用高糖和利尿剂。⑤鞘内注药治疗:异烟肼100mg和地塞米松3~5mg鞘内缓慢注射每周2~3次,严重隔日一次。⑥脑代谢活化剂的应用:伴有脑梗死患者适当应用。
2.1 临床疗效 本组178例患者,好转出院148例,死亡19例,自动出院12例。
2.2 不良反应 肝功能损害44例,胃肠道反应22例,周围神经炎6例,药疹27例,视神经炎1例,肾功能损害8例。经对症治疗或抗结核药减量后症状消失。
结脑是常见的中枢系统感染之一,占中枢系统结核病的70%左右,病情迁延,病死率、致残率较高。确诊依据是脑脊液涂片检出或培养分离出抗酸杆菌,但脑脊液病原学检查阳性率很低,本组病40例,仅占21%,可能与送检标本量、时间及检测方法不同有关,各种文献报道差异较大,一般认为涂片阳性率<10%,培养阳性率10%~40%[3],且抗酸杆菌培养周期长,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因此提高对结脑的认识及综合判断各种临床资料至关重要。
3.1 结脑的诊断 结脑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①临床一般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除有高热、乏力、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外,还有头痛、恶心、呕吐(喷射性)等脑膜炎的特点,体征以脑膜刺激征多见,严重者可出现Babinski征阳性、Kerning征阳性等。②腰穿脑脊液检查是目前诊断结脑的重要手段之一,脑脊液澄清,淡黄色至黄色,静置后标本表面可以形成蜘蛛网样的膜,被认为是结脑最具特征的表现[4]。除此之外,脑脊液压力增高,约为200~400mmH2O,细胞数增高,多为(50~500)×106/L,且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蛋白含量增高,多为1~2g/L,糖和氯化物下降是临床确诊结脑的重要依据。③神经系统影像学改变以脑膜增厚、脑室扩张、脑积水、脑梗死最常见,与多数文献报道相符[5-6],但需注意的是脑膜炎症状较轻时CT不能发现异常,且上述改变并非结脑的特异性表现,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3.2 结脑的治疗 主要是以抗痨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①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整体治疗的中心环节,用药原则为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的抗结核治疗,首选具有杀菌作用且能透过血脑屏障,在脑脊液中有较高浓度的药物[7]。②降颅压治疗亦至关重要,颅压增高有发生脑疝危险,降颅压使用甘露醇和甘油果糖,严重者临时应用高糖和利尿剂。③激素可和鞘内注射可减少脑脊液的生成,抑制炎症渗出,防粘连。④患者在疾病初期多为昏迷状态,易发生褥疮、误吸等应注意防范,后期卧床休息时应加强下肢的功能锻炼,避免血栓形成及肌肉萎缩等。
3.3 结脑的预后 结脑的预后与患者的严重程度、治疗时窗、合理的治疗方案及系统疗程有关。发病时患者昏迷、脑脊液蛋白定量大于3g/L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征,脑脊液细胞数、蛋白、糖和氯化物恢复正常,提示预后良好[8]。本组病例中痊愈者多在发病7~14d内接受正规治疗,而死亡病例多在发病一月后才开始抗痨治疗,脑脊液蛋白定量均大于3g/L,与文献报道相符。
总之,提高对结脑的认识,一旦疑诊,给予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抗痨药物的基础上使用激素治疗,是提高其治愈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1]王广锋.成人结核性脑膜炎44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6):1430.
[2]陈清棠.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56.
[3]邱邦东.84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J].西南军医,2010,12(1):65-66.
[4]白智远,张宇祥,孙海鹏.结核性脑膜炎73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13):74-75.
[5]Andronikou S,Smith B,Hatherhill M,et al.Definitive neuroradiological diagnostic features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in children[J].Pediatr Radiol,2004,34(11):876-885.
[6]Thwaites GE,Macmullen-Price JTran TH,Pham PM,et al.Serial MRI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dexamethasone on the cerebral pathology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an observational study[J].Lancet Neurol,2007,6(3):230-236.
[7]林庆裕,董海平,徐建辉,等.结核性脑膜炎215例治疗分析[J].新医学,2011,42(2):102-103,138.
[8]黄仕雄,欧阳锋,吴婵姬.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与治疗进展[J].海南医学,2010,21(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