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丽娟,吴其中
(1.常熟理工学院 外语系,江苏 常熟215500;2.池州学院 外语系,安徽 池州247000)
模因理论观照下的归化与异化
颜丽娟1,吴其中2
(1.常熟理工学院 外语系,江苏 常熟215500;2.池州学院 外语系,安徽 池州247000)
以模因理论为指导,通过跨文化语言转化中归化与异化的分析,指出在翻译过程中,既要解构源语模因,还要重构目的语模因,并对比各自语言文化的差异,选择合适的翻译手法,来达到归化翻译或异化翻译的目的。
线性;模因;动态发展;归化;异化
文化是个非常大的范畴,包括政治、经济、制度、饮食、服装、文学作品等各个方面。文学作品就象是一个窗口,从中我们可以管窥作品完成时期的文化的粗略风貌。我们可以这么说,没有那一部作品可以脱离文化大背景而独立存在。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下各国文化交流、冲突、融合的一个迫切要求。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深深地植根于语言,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这也强调了文化与语言都是动态发展的过程。
如果我们把文学作品比作在一个漩涡中转动的一块浮木,这块木头是向漩涡的中心靠近或是在其力量的作用下,逐渐被甩离,这是两种总体趋势。从哲学的理论上讲,没有一块浮木能长时期保持恒久不变的状态。事实上,我们的文学作品并非如此简单,因为文化的庞大范畴,因为作者的写作技巧、宗教态度、读者的是非观、阅读的环境、译者的文化观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作品仿佛置身于若干或显见或暗藏的漩涡之中。作品中的文化负载词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在漩涡群中或进或退、或隐或现、或左或右的呈现不规则的发展,促使译者采用或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这种非线性的发展(包括断裂、倒退、蝴蝶效应等)与翻译手段之间应如何取舍?模因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照,让我们从总体上有效把握变化的趋势,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掂量造成这些变化的力量。模因研究就是强调把握其动态的变化过程。
模因两个字并非凭空捏造,它出自达尔文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1976)。 模因(meme)仿照基因(gene)而得名,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的意思。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指一些思想或观念通过人类文化加以传播,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实际上指文化基因,它靠模仿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1]。何教授这个定义仅仅强调了模因的历时传递,并未指出在不同文化交流日趋密切的今天,这个理论是否可以应用到文化对比或翻译的实践中来。翻译中,一种语言中之模因在另一种语言中是否继续存在?或者说,模因既然是从动态的角度解释了内容相同、形式各异或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文字现象,那么这种解释能否进一步地应用到文学现象之中,甚至上升到用此理论研究成果来解释文化现象?这种动态是否能在另一种文化中保持源文化中的变化态势,包括活力、发展方向等方面?模因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入。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处于漩涡之中的文化,其发展趋势日渐成为影响国际经济、政治、宗教、法律、商贸等的重要因素。模因最终关注的是这个漩涡中的总体态势,模因中的因子可以单独出现,或者以集团 (或者说复合体)的方式出现。Chesterman和Hans J.Vermeer最早把模因引入翻译理论研究。他们把在翻译过程中形成的模因称为翻译模因。
翻译作为文化交流和传递的媒介,文化的传递、继承、冲突、融合等嬗变在其中凸显出来。其中异化和归化策略从两个大致的方向反映了这种变化。在当代西方翻译流派中,异化的翻译理论当以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的理论为代表,而归化的翻译理论则以奈达(Eugene A.Nida)的理论为代表[2]。但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强调的都是翻译的结果让读者产生或熟悉或陌生的感觉,即与原有的知识或认知形成一种同构关系。
以异化策略为观照,奈达[3]将文化翻译定义为:
Cultural translation:a translation in which the content of the message is changed to conform to the receptor culture in some way,and/or in which information is introduced which is not linguistically implicitin the original;opposed to linguistic translation.(为在某种程度上符合目的语文化的标准,信息内容在翻译中有所变化,而且/或者在译文中引入了原文表述所并未隐含的信息,这样的翻译就叫文化翻译,与语言翻译相对。)
在这个定义中,奈达强调了文化翻译与语言翻译不同,是为了迎合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中间的变量会趋向于使原来隐性化的内容,或者源语文化中因众所周知并积淀为一种共识的东西在经过翻译之后变得直白,显现出来,使异国的读者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理解文字内容。然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源文文字内容并不等同于作者的真实意图。一方面,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因习惯成自然,某些习语、俗语、谚语等逐渐成为译者的常用语,其字面意义和使用者真实意图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另一方面,语言中这些或隐藏或显见的东西可能出自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译者本身思维混乱,无力表述清晰;二是作者出于避讳、幽默、讽刺等目的故意为之。从隐性走向显性,从异化走向归化的原因主要在于译者对源文文字的解构与重构。因为时间的流逝,语言有了变化,或是源语文字在目的语中的缺失,这样的变化是无奈之举,另一个原因是译者考虑到未来的读者群的文化层次,两种文化差异并不为其所熟知,于是译者刻意将其通过选词琢句的方式使其暴露无疑。作者、译者的文化背景差异围绕着一根主轴,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不断的创新、守旧、偏离、回归中保持一致的方向,那就是读者的反映。
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模因可以理解为个人记忆中的信息模式,把外界的或者他人的语言、思想复制到另一个人的记忆中去。根据模因的起源,可分为源语模因和目标语模因 (source meme and target meme)。本文结合翻译研究模因现象,反思文化传承,某些思维、观念、语言复制、转移的途径是有迹可循的,亦是可以识别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对于一个事物、人物、地点、口号、成语等,如何翻译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是两种文化圈子中共存的东西,或者是一一对应的东西,模因的刻录就很简单,我们将之称为对等模因(equivalent meme);如果是一个对多个,或是一对无的现象出现,即不对等模因(unequivalent meme)或不可译模因(untranslatable meme),那么我们就要考虑所谓的归化或异化或是两者相结合的翻译方法了。如:clone(克隆),bar(吧),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对等模因现象,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中文中,这两组词使用频率都很高,源语中的模因被复制到目的语种,并且逐渐在其他领域得到复制。“克隆”原本只是医学术语,但我们也可以读到 “无良书商猛盗版克隆两万本字典”之类的句子。“吧”就出现得更多了,从“酒吧”复制出无数的营业“x吧”。
模因强调文化传递的过程中,借助语言的外衣,在形式和内容两个因素的牵制下,就像是人体基因中的螺旋结构,保持中间某一因素的稳定性,另一因素发生变异 (或同样也处于稳定不变状态),由此来解释语言流传或翻译中的某些现象。这种变异和中国传统思维中的整体与部分、变与不变等辩证逻辑关系不同。因为在中国传统逻辑中,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具有部分所没有的一些特性,两者的地位是不同的;变与不变等概念是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是辩证统一的;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呈螺旋式上升趋势的,就像只有一个重心的物体,无论如何摇摆,最后总是慢慢向中心靠拢。而在模因研究中,形式和内容就像是事物的两个重心,只要其中一个保持不变,另一个无论如何摇摆都没有问题,即使跨越了学科、国家、民族、时光的界限,另一个不变的因素总是能提供给我们解读的机会,只要机会成熟,秘密自然袒露人前。无论是“新瓶旧酒”还是“旧瓶新酒”,都是模因的表现形式。
翻译时采用的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其实可以看作是模因传递的量不同而导致程度上的差异[3]。如果源语模因的成分在量上优于目的语模因,则可将其视为异化翻译;如果源语模因的成分在量上少于目的语模因,则可以理解为归化翻译。他的观点承认了模因的这种传播和复制具有不完全性,在从源语模因转变为目的语模因过程中总是会遭遇一些变异。因此,译者采取归化还是异化策略,必须考虑到作者意图、读者期望值、语言手段等各个因素。
“模因是一种信息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从一个个体传播到另一个个体,语言又是模因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模因就必然会在翻译的过程中得到传播和复制。而人类不过是传播模因便捷、有效的机器”[4]。因而翻译的意义正是将模因由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并平安地越过文化界限。模因的正确定位及传播对译者的翻译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随着文化交流不断加强,英美文化对我国汉语使用者产生了相应大的影响。青年们对西方文化大多持认同和崇尚的态度,在使用语言时,尤其在网络上,他们喜欢用标新立异的语言来张扬个性,例如,-ing在英语中经常表示主动或动作正在发生,网上出现的中英混用的“伤心ing”“工作ing”等;email(伊妹儿)中的e-也得到了复制,出现在e族、e时代、e家等体现当今时代生活特征的词汇中,并逐渐呈强化趋势。这种异化的翻译方式充满了时代气息,体现了中外的密切交流。又如:After you(你先请),中国人一定不会说成“在你之后”,反而会强调一个 “先” 字。 Whatever decision you are going to made,I’m behind you.“behind”本义是“在后面”,但这个句子中却是指“我支持你”。 两句句子中两个单词“一先一后”体现了归化在翻译中的应用
然而,一些根据语言或语音编制的密码就很难在异乡的土地上进行完全不变的解码与编码,经常在广告语中用的双关修辞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例子。如灯饰广告“一明(鸣)惊人”,女性内衣“做女人挺好”等等,它们的翻译就非常值得推敲、探讨。另外,一些文化负载词或概念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存在同化或异化的纠结,如:busybody爱管闲事的人(不是“大忙人”); eleventh hour最后时刻(不是“十一点”);sweet water 淡水(不是“糖水”或“甜水”);horse sense常识 (不是 “马的感觉”);blue stocking女学者、女才子(不是“蓝色长统袜”); Indian summer愉快宁静的晚年(不是“印度的夏日”)等等。
通过对基因研究在我国现状的反思,我们能否一方面从模因的角度加深对语言、文学、文化的研究,归纳总结出一套独特的理论,另一方面,将研究结果扩展开来,尝试应用到翻译、对比、广告等实用领域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传递中的损失掉的价值。
模因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不仅把一个个的概念、名称、物体、作品等细分为一个个的因子,从静态的角度加以更为细致入微的观察,而且更容易引起学者从动态的角度对因子的发展加以考量,方便追溯起源,解释历史发展过程及变化。将一个文学作品看做模因组合,从内部变化,或是在文化比较背景下,从翻译对比中凸显编码、传递、解码的完整过程。体现文化差异的模因在翻译的过程中总是会不同程度的困扰译者,他们可以选择通过创造新的模因、借用现有模因或者取消模因来达到归化翻译或异化翻译的目的。通过对少数词汇的研究把握文化发展的总体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尝试归纳总结翻译过程中的归化或异化的使用原则来指导翻译实践。
[1]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58.
[2]Eugene A 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116-119.
[3]易阿利.从模因的视角看翻译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08-109.
[4]王斌.密母与翻译[J].外语研究,2004(3):38-44.
H059
A
1674-1102(2011)02-0109-03
2010-10-12
颜丽娟(1974-),女,江苏常熟人,常熟理工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汉对比与翻译。
[责任编辑:余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