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晖
(安徽省博物馆,安徽 合肥 230026)
罗隐寓居池州诸事考述
李 晖
(安徽省博物馆,安徽 合肥 230026)
至目前为止,尚未见学术界对罗隐这位唐才子寓居池州六七年的史实,进行系统而具体地追踪和研究。近年来,笔者在广觅文献和实地调查基础上,对罗隐寓居池州的起止年份、寓居的因缘和机遇、罗隐对池州人和池州山水的深情恋眷,以及他在池州对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等等,一一进行钩沉、考证和论述。
罗隐;寓居;池州;眷恋
唐末著名诗人罗隐,有《别池阳新居》诗,并有“黄尘初起此留连,火耨火耕六七年”之句,遂引起笔者对其寓居池阳一事的追踪、探索与研究。
罗隐,字昭谏,号江东生。“本名横,凡十上不中等,遂更名”[1]。他拥有诗文、书法多种才华,故元代辛文房将其荣入 《唐才子传》。他工诗,“诗名于天下,尤长于咏史[诗]”[2]1处于极度混乱的唐末,他深刻认识到唐政权的腐败。黑暗的政治环境,加之其性格简傲、蔑视奸的品质,所以他的诗“敢于直面人生”,尤其是将“讽刺的矛头,首先指向了被认为不可侵犯的君王”,加之他在艺术上“风格警快,语言通俗,音调浏亮”,以致他的诗,“是唐末诗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家”。邺王、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喜文学、好儒士,因仰慕罗隐诗名,不仅遣人。送给贫困中罗隐士一批钱财,还“叙其宗姓,推[隐]为叔父。隐亦集其诗寄之。威酷嗜其作,目已所为曰,《偷江东集》”[4]。累官同平章事的权臣令狐綯儿子令狐滈登进士第,因求得罗隐一首诗,令狐綯大喜曰:“吾不喜儿得第,喜得罗公一篇耳”[5]。世称“中国第一批评家”的金圣叹,评点罗隐诗时,说罗的诗是“推陈出新之法也”、“此为唐人未经有之法”、“为出神入化之笔”,又说诵罗诗,是“读之眼泪不哭自流矣”[6]。可见罗隐待在当代和后世的影响力之大、感染力之强。
罗隐又擅文章。尤其是他的《谗书》,更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他“善于利用许多似乎是信手拈来的素材,无拘无束地进行叙述、议论和抒情,旁敲侧击地鞭挞那个时代和社会”。而且这些文章又都具有“短小精悍,灵活自由,形象鲜明,思想敏锐,见解深刻,耐人寻味”的特色[7]。清代文坛评价罗隐文章是“篇篇皆有喜怒哀乐,心志去就之语”[8]。鲁迅先生也评道:“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文放了光辉。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9]。
罗隐还是位造诣颇深的书法家,只是书法名气被他诗文的名气所淹没,故注意到的人很少。宋代书法名著《宣和书谱》论及这一点,云:罗隐“虽不以书显名,作行书,尤有唐人典型。观其《罗城记稿》诸帖,略无季世衰弱之习,盖自胸中所养,不为世俗浅陋所移尔”。可见评价之高。而且当时皇家御府还藏有罗隐的行书四件:“《外罗城记稿》、《三十一部帖》、《喜慰帖》、《华阴樵寄帖》”[10]。 由于精书法,故爱好笔,当时笔工苌凤所制之笔,其特喜好,一日对苌凤云:‘笔,文章货也。今助子取高价’。即以雁头箋百幅为赠,士大夫踵门问价,一致千金,率多借重如此[11]。可知罗隐书法的影响魅力,并不亚于他的诗文。
然而对这样多才多艺的唐才子,史料对其记载,却是差异迭出。如记他的籍贯,《旧唐书》记载其是“钱塘人”[12]。 《唐才子佳》也说其“钱塘人”,《唐诗纪事》,则云其是“余杭人”《新唐书》更笼统称“江东罗隐”[14]。谁是谁非,必须看那个时代的地理和建置治地变迁。隋、唐两代“余杭郡”与“杭州”名谓,屡有更换,隋原在余杭县置余杭郡,后更名杭州,治地后来“又自余杭[县],移州理钱塘[县](今浙江杭州市)”[15]。故《新唐书·地理志》称之“杭州余杭郡”[16]。 “余杭”用的是郡名,“钱塘”却是余杭郡的治地县名。实际是一回事。清人吴任臣者证出“罗隐……新城人”[17]。今人谢先模考辩出:“罗隐,新登人也”[18]。 “新城”,晋始置县,而“新登”县,“旧为新城,吴越天宝元年(公元908年)梁避庙讳敕改新登县”[19]。准确地说,罗隐应是唐新城(今浙江富阳县境内)人;对罗隐享年记载亦参差不一。《旧五代史》云:罗隐“八十余年卒”[20]。《唐诗纪事》、《全唐文》所载罗隐山传,亦主此说。而《全五代诗》,则谓罗卒“年七十七”[21]。 享年有差,卒年亦相异。《全唐文》卷八九四罗隐小传,谓罗卒于五代梁太祖“开平二年(公元908年)”。《旧五代史·罗隐传》,则记其卒于“开平三年(公元909年)”而《十国春秋》一书中也前后相异。在《罗隐传》中,谓罗隐吴越钱镠“天宝三年(公元910年)十一月卒”,其后卷七八又说其“卒于开平三年(公元909年)”[22]。后梁开平四年 (公元910年)与吴越天宝三年 (公元910年)是同年。《罗隐集校注》依据汪德振《罗隐年谱》,参照沈崧《罗隐事墓志》等多种史料,才定下:罗隐于唐文宗太和七年(公元833年)正月二十三日辰时诞生于浙江新城县钦贤里,“卒于梁太祖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十二月十三日已时……享年七十七岁”。罗隐卒于钱塘(今浙江杭州市)。《罗给事墓志》明确记述:“梁开平四年庚午(公元910年)春,归灵于杭州钱塘县定山乡居山里”。而明代 《一统志》则记:“罗隐墓在泾县(今安徽泾县)东七十里。隐,唐末诗人”[23]。一墓之记,却差三千里之遥也。
对罗隐人生基本的籍贯,享岁,卒年,墓地等记载均如此差异,可以想象对其人生经历中 “留连”“池阳”“六七年”的记述,就更加错综复杂了。只有细心钩沉、精密考证,方可得出正确的子丑寅卯来。
罗隐诗题中,既有《别池阳所居》,又有《广陵春日忆池阳》等。诚如上述,隋唐时期州、郡名谓变幻无常,池阳,即“池阳郡”,也就是“池州”,因处于池水(贵池水)之阳,故藉此称。诗句中表明,他不仅于池阳“所居”过,而且是“留连”了居住“六七年”。
然而,对罗隐寓居池阳一事,《旧五代史》、《唐才子传》等著名文献典籍,却均无记载。记述此事第一家的,则是宋人计有功的《唐诗纪事》:罗隐“隐池[州]之梅根浦……广明中,池守窦潏,营墅居之”[24]。《十国春秋》亦云:罗隐“初寓池州梅根浦,刺史窦潏营墅居之,因自号江东生”[25]。说明罗隐不仅在池州寓居过,而且“江东生”之号,亦是始用于池州寓居时。明代《嘉靖池州府志》也有类似记述[26]。清代《贵池县志》说得更为详细:“罗隐,字昭谏,又号江东生……其父则乾符间池州铁官,遂家秋根浦上。及去,有别池阳旧居诗,有九华诗,有忆池阳诗;有寄友人诗曰:九华曾屏迹,罹乱与心违,又寄旧知诗曰:清溪烟雨九华山,乱后应同梦寐间,又与池人顾云、臧氵贲 ,辈酬和甚夥,则其不忘情于池可见矣”[27]。《皖志述略》亦云:“晚唐诗人罗隐,因其父任池州铁官,曾寓梅根[浦]”[28]。 但《罗江东外纪》引《南畿志》则云:“罗隐,……父为贵池尉,阻黄巢兵,同鄂邺寓梅根之浦”。据江德振《罗隐年谱》,罗隐父名罗修古[29]。据考此“鄂邺”,当为罗隐宗人罗邺。
综合上述,不仅明确罗隐是寓居过池州,所居之地是“梅根浦”,寓居的因缘是其父在池州做官。“梅根浦”在贵池县境。“贵池县”原名秋浦县,“杨吴顺义六年(公元926年)改名贵池”[30]。
梅根浦,即是古代梅根治、梅根监的所在地。《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池州梅根河“在府东四十五里。……亦名梅根港。港东五里即梅根监,历代铸钱之所,有钱官司之,故梅根港亦曰钱溪”。又说梅根监“亦曰梅根冶,自六朝以来皆鼓铸于此”。至此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以池州钱监为永卢监……即故梅根监”[31]。可知梅根浦在池州城东五十里,唐时属池州秋浦县境,今在安徽池州市贵池区梅龙镇。此地隋开皇之前属南陵县地,故北周庾信《枯树赋》中“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为冶”[31]。指的即是梅根浦。罗隐父任的“池州铁官”,实际上就是梅根冶的铸钱官。唐时铸钱多用铜,“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秋浦县“有银、有铜”[33],而且多用池州当年辖域内的铜官山产的铜。《太平寰宇记》记载:铜陵县(今安徽铜陵县)铜官山“其山出铜以供梅根监”[34]。铸钱官为铸钱的顺利,处理好与地方的关系,兼任梅根冶所在县县尉是可能而又必要,不过罗修古在所兼的应当是秋浦县尉,而不是贵池县尉,因为当时尚未更换县名。
正因为罗隐之父在池州任铸钱官又兼所在地县的县尉,即为罗隐寓居池州创造了条件,使罗隐与池州结下了因缘。但是,罗隐究竟是何年开始寓居池州之地,又是何年正式离别了这方之土?据笔者广搜历史文献典籍,对此均没有确切记载。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从罗隐的诗文中去钩沉、揣摩、推断和确立,并可从他离开池州的时间往前推断。
唐僖宗广明二年(公元881年)的七月,改年号为中和元年。是年冬,罗隐作有《甘露寺看雪上周相公》诗,诗云:“筛寒洒白乱溟濛,祷请功兼造化功。光薄乍迷京口月,影交初转海口风。细粘谢客衣裾上,轻堕梁王酒盏中。一种为祥君看取,半穰灾沴半年丰”。“甘露寺”,在润州(亦称京口)即今江苏镇江市。《旧唐书·僖宗纪》:乾符六年十一月,“制以神策大将军周宝检校尚书左仆射,兼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浙江西道观察等使”[35]。据考证,此周宝兼任润州刺史自乾符六年(公元879年)至光启三年(公元887年)[36]按古代称谓习惯,只有丞相方可称“相公”,“检校尚书左仆射”是不够格称“相公”的。《资治通监》云: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十一月“加镇海节度使周宝同平章事”[37]。有了这个官司衔,罗隐才会诗题中称其为“周相公”,也说明罗诗作是年十一月或稍后冬日。诗中“细粘”两句借西汉梁孝王招延四方豪杰、山东文人游士多归之史事,来比喻周宝。“轻堕梁王酒盏中”诗句,从此句可窥探出:此时的罗隐已在周宝的润州[与江苏镇江市]幕府之中行事了。足可以认为:此前罗隐寓居于池州,至迟是在“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十一月。离开池州,终结他梅根浦的寓居岁月。罗隐《别池阳别居》诗中有:“黄尘初起此留连,火耨刀耕六七年。……已悲世乱身须去,肯愧途危迹屡迁”诸句。我们既已认定罗隐离别池州时间在中和元年(公元881年)的十一月,如将中和元年本年度也算上,再往前推六年,乃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与“六七年”时间上相吻合。这个年度是否与“黄尘初起”相一致,那还得进行认真地考证。
“黄尘”,是指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初起”,可理解为起义的开始年份。《资治通监·唐纪六十八卷》记载:僖这示乾符元年(公元874年)“是岁,濮州(今山东鄄城县)人王仙芝始聚众数千,起于长垣(今河南长垣县)”;第二年 “王仙芝及其党尚君长攻陷濮州(今山东鄄城县)、曹州(今山东曹县),众至数万,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黄巢,亦聚众数千人应(王)仙芝。……巢善骑射,喜任侠,粗涉书傅,屡举进士不第,遂为盗。与仙芝攻剽州县,横行山东。民之困於重敛者归之,数月之间,众至数万”[38]。史实说明,乾符二年(公元875年)这一年的是罗隐诗中“黄尘初起”之年,也正是他“初留连”于池州之年份。
罗隐之所以去池州寓居,是时局所致,也是他自身的困顿经历所迫。罗隐《湘南应用集序》中云:“隐大中末,即在贡籍中,命薄地卑,自己卯至于庚寅,一十二年,看人变化”[39]。“大中末”即大中十三年(公元 859年),即“已卯”年,罗隐人生中的“庚寅”年,则是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刚好“一十二年”。正由于屡试不第,于“庚寅”年秋试再次落榜后,遂愤然将其名罗横,改为罗隐,是年罗隐三十八岁。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夏至各十月,罗隐任衡阳县(今湖南衡阳市)主簿,因性格不容,年末离职东归,途中阻风于夏口(今湖北武汉市汉口),有《有湘川东下立春日泊夏口阻风登孙权城》等诗;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三月,罗隐至湖州(今浙江湖州市)有《上川裴郎中》诗,据考,此“裴郎中”,乃裴德符;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春,罗隐再到湖南谒湖南观察使兼潭州(今湖南长沙市)刺史王凝,求职不得,而再东下至扬州(今江苏扬州市),谒淮南节度使李蔚,求得入其幕府中为吏,又因恃才傲世,仅几月又弃职而去,流落于扬州街头;乾符元年(公元875年)罗隐为求职再西下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谒鄂州[江夏郡]刺史韦蟾,有《上鄂州韦尚书》诗,又有《游江夏口》、《江夏酬高崇节》、《酬高崇节》、《西塞山》诸诗,求职不得回复。诚如其《江夏酬高崇节》诗中所述:“十年虽抱疾,何处不无情?群盗正当路,此游应隔生”。抱着愤世、悲伤情感于是冬至江州(今江西九江市),依然是无职可得。在这种万般无奈、无路可投的境界下,于乾符二年(公元875年)来到了池州,投奔其父,住进了秋浦县的梅根浦。是年罗隐四十有三岁。
综合上述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罗隐寓居池州的时间,是从乾符二年(公元875年),至中和元年(公元881年)。罗隐寓居池州的年龄,是从四十三岁至四十九岁间。
罗隐之所以能在池州寓居,因为有其父在池州为小官。据洪德振《罗隐年谱》,不幸第二年的“九月初九,(罗)隐父(罗)修古卒”[40]。 按平庸之见,罗隐即失去了寓居池州的缘由,应当迁走。宽容大度的池州百姓却挽留下了他。更使之感动地是池州刺史窦潏于“广明中”,特为之建筑了园林房舍以安居[41]。对这件事,除《唐诗纪事》外,《嘉靖池州府志》、《十国春秋》、《光绪贵池县志》等文献上均有记述。窦潏《池州重建大厅壁记》中云:“虻巢虐池之二年,自平原郡得此郡……至于中和癸卯岁……潏不敢让劳”[42]。“虻巢”,是对黄巢的蔑称,所谓黄巢“虐池”之事,发生在乾符六年(公元879年)。是年十一月,黄巢“攻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陷其外郭,转掠饶、信、池、宣、歙、杭十五州,众至二十万”[43]。“虐池之二年”,则是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在,而“中和癸卯岁”,则是中和三年(公元883年)。窦潏 接任池州之年,已是“无屋宇城壁之事,无市井人物之类”[40]。整个唐代,以“广明”为年号仅一年。由此可见,窦刺史到任池州的第一年,在满目苍凉境域里,即为罗隐这位无职布衣、困苦不堪的飘荡文人营建园林房舍。足见这位地方执政官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气度和容人、助人的思想品德。
对窦刺史代表池州吏民对已的关爱恩德,罗隐是长忆不忘。窦潏主政池州时,罗隐常去州城拜访。中和二年(公元882年)秋冬窦潏晋升为宣、歙、池观察使,驻节宣城(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区),罗也去看望,写有《登宛 陵条风楼寄窦常侍》诸诗,但好景短暂,当年十二月“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秦彦使其子将兵数千袭宣州(今安徽宣城市),逐观察使窦 而代之”[45]。《全唐文》沈颜《宣州重建小厅记》又云:“及兵部裴公虔余去任,窦常侍聿[潏]自池牧来临,蒞事未几,遽为秦彦所据”[46]。对此事,罗在《得宣城窦尚书书因投寄二首》中,以“双鱼迨逆到江滨,伤感南陵旧主人”,表达对秦彦以兵袭夺宣歙池观察使职一事的愤慨。唐时的“南陵”县,属宣州,“旧主人”当是窦潏。“时见齐山敬序客,不堪戎马战征频”,“齐山”,在唐池州秋浦县,“敬亭”山名,在宣州宣城县,“齐山敬亭客”,寓指窦潏先为池州刺史,后升驻节地在宣城的宣、歙、池观察使,因“不堪戎马”事而被军阀秦彦夺官。“醉里旧游还历历”。“遗簪坠履应留念”两句,表达他与窦潏晤面而又宴请他、再“醉里游”的“旧”事情景,还历历在目,竟管窦氏不是刺史、观察使了,他依然会像古代孔子所见一妇女因丢簪而悲伤、像楚昭王因与吴作战中亡履而耿耿于怀那样,留念窦潏 这位“旧主人”的恩惠。深深感人的情怀,昭然而现。罗隐离开池州后,还有 《寄前宣州窦常侍》、《奉使宛陵别二三从事》,《金陵寄窦尚书》等诗,“宛陵”、汉置宛陵县,隋时“改县曰宣城”,即唐时宣州治地县。说明罗隐对窦潏的情深意切。
池州百姓对罗隐这位寓住者,一点儿也不把他看作外人,处处在生计上予以帮助。罗隐《别池阳所居》诗中“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句,正是池民与罗隐生计中和情趣的写照:“雨夜”,隐与“老农”一起为“水、旱”灾情而忧伤,“雪晴”之日,池州“渔父”又带他共持一支“舟船”去捕鱼。字里行间饱蕴着罗隐与池民之间绵绵情愫。入乡随俗,罗隐与池民一样地过着民间传统节日,如送灶,送走灶神,他的《送灶诗》云:“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请“上青天”的“灶君”向“玉皇”上疏:解决人间“文章不值钱”的不平现象,真是情趣横然。
从罗隐诗中看,他与池州的文人交往就不少。池州人臧濆与罗隐一样,屡试进士考不第。咸通七年(公元866年)或八年(公元867年)考后,落榜的臧濆遂去鄜州(今陕西富县)拜谒州刺史窦璟,罗隐有《送臧濆下第谒窦鄜州》诗。倾诉“赋得《长杨》不直钱”、万里故乡缥缈,一春生计泪澜丸”的下第伤感情绪;之后又一次考进士不第,罗隐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作《送进士臧濆下第后归池州》,述说在“赋成无处换黄金”态势下,“柳攀灞岸狂遮袂,水忆池阳渌满心。珍重彩衣归正好,莫将闲事系升沉”。唐代长安人送别,多在灞水折柳以送。劝慰臧濆像春秋时老莱子那样以彩衣娱母心绪回故乡池阳(今安徽池州市),将下第之事视作“闲事”;罗隐离开池州后,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再次写有《广陵秋日酬进士臧濆见寄》地,诗中有“一轮清镜泣流年”、“空愧荀家好兄弟,雁来鱼去是因缘”。两人对“流年”般地落榜,均有悲伤之感,我两人如同晋朝荀闿,荀邃那样才华分不出高低的一对“好兄弟”,类“鱼雁传信”般频通信息和经常书信交往,是结下两人间前世“因缘”。是以说明两人的情投意合。顾云,“池州盐贾之子”[48],于池州青阳县(今安徽青阳县)境九华山苦读,屡考不第,罗隐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有《送顾云下第》诗,诗中以“年深旅舍衣裳敝”、“不堪相别又作春”之句,倾诉两人落第中的艰辛生活和离别情感。顾云“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进士第”(是乡十一月“改元为乾符”)[49]。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隐又与顾云先辈谒淮南高相公 (骈)。顾为人风雅,时渤海公[高骈]辟留,隐遂辞归钱塘(今浙江杭州市)”。时高骈的淮南节度使驻节扬州(今江苏扬州市),顾云被“辟留” 为节度使从事。
罗隐与池州文士交往过程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是与同入《唐才子传》的才子杜荀鹤的交往。杜荀鹤,字彦之,因少时隐于九华山(今安徽省青阳县境内)苦读,故自号“九华山人”。据记载“牧之会昌末自齐安[郡]移守秋浦,时年四十四……时妾有姙,出嫁长林乡正杜筠,而生荀鹤”[31]。屡试不第,故其《下第东归道中作》诗有:“一回落第一宁亲,多是途中过新春。心火不销双鬓雪,眼泉难濯满衣尘”,来反映心中的苦痛;后又移隐江西庐山十年,过着“十载同栖庐岳云,寒烧枯叶夜论文”的苦读生活,也未能够及第(《苦山友》)。大抵同病相怜,罗隐在池州时,两人经常往来,唱和。杜荀鹤居家长林乡(今安徽石台县贡溪乡),一日,罗隐骑驴去访杜荀鹤,而此时的杜苟鹤也乘驴去梅根浦晤罗隐,两人幸于相遇于石棣县(今安徽石台县)一岭上,遂相喜“乘驴偕归”。为纪念此友情之事,后人遂改岭名为“迴驴岭”。明代诗人张琮《迴驴岭》怀古诗云:“一笑相适古道间,蹇驴香踏落花还。千年往来今惆怅,细草寒烟满旧山”。罗隐与杜苟鹤“回驴”故事,千余年末一直“活”在池州人的口中。今迴驴岭西溪著名水上风景区太平湖,仍为游人经常光顾的景点。大顺二年(公元991年)杜荀鹤进士及第,又是以“第八名登科”。正月初十放榜日,即荀鹤生日。王希羽赠诗曰:“金榜晓悬生世日,玉书潜记上升时。九华山色高千尺,未必高于第八枝”[52]。王希羽,亦池州人也。不过此时罗隐早已离开池州了。
罗隐与池州人的友情交往,又延伸至对池州前世高节之士的景仰。池州青阳(今安徽青阳县)人费冠卿,字子军。出身贫寒,刻苦攻读,为取得功名以步入仕途瞻养母亲,竟久居京师,“家书十年绝”。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刚登进士第,忽传来母卒信息,为安葬母亲,他不等分给官职既奔而归。叹曰:“干禄养亲耳,得禄而亲丧,何以禄为”。遂隐池州九华山。隐居十五年后的”“长庆中,殿院李行修举其孝节,拜右拾遗……冠卿竟不应命”[53]。于《蒙召拜拾遗书情二首》中,有“拾遗帝侧知难得”,“九华山下诏来征”诗句,又云:“三千里外一微臣,二十年来任运身。今日忽蒙灭子召,自惭惊动国中人”。故世称其为“费征君”、“费拾遗”。费拾遗与九华青山为伴,过着“生计唯将三尺僮……一园青草伴衰翁”清贫生活。他热爱九华山,写有《九华山化城寺记》,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佛史的开山之篇,成为志九华山佛事的第一人。 死后亦葬于九华山下。从晚唐起,历代来寻觅费冠卿九华山少微峰下故居和凭吊费冠卿墓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唐诗人顾非熊《寄费冠卿》诗云费冠卿所居之处,是“石室和云柱,山田引烧开……一入深林去,人间更不回”;杜荀鹤《吊费征君墓》则曰:“凡吊先生者,多伤荆棘间。不知三尺墓,高却九华山”。罗隐瞻仰费氏故居,写下《九华山费征君所居》诗,以“草堂何处试徘徊,见说遗踪向此开。蟾桂自归三径后,鹤书曾降九天来。白云事迹依前在,青琐光阴竟不回。尽日为君思曩日,野泉呜咽路莓苔”。字字如跳耀之珠,潜藏着他对先贤的感念之情。
罗隐由爱池州人延伸到对池州风景名胜的讴歌吟诵。可以说,罗隐寓居时对池州是无地不到,无处不歌。九华山,在池州青阳县(今安徽青阳县)境,原名九子山。唐谪仙诗人李白游池州时,有《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此诗序云:“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按图征名,无所依据。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予乃削其旧号,如以九华之目”[54]。此山奇秀俊美,加之费冠卿,罗隐交往之友顾云、杜荀鹤等均曾隐居九华数年,所以他在《忆九华》诗中,回忆他一年深秋时节隐居于九华景况,是“黄菊倚风村酒熟,绿蒲低雨钓鱼归”、“逍遥此意谁人今会?应有青山绿水知”。(《赠渔翁》);当罗隐离别梅根浦之时,他在《别池阳所居》诗中又将九华山以人格化了:“却是九华山有意,列行相送到江边”。九华山与池州人一样,和他有着难分难舍的情谊。后来他已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市),还有《忆九华》诗,有“回首佳期恨多少,夜阑霜露又沾衣”,可见他对九华山的无穷眷恋之情。
从罗隐诗句中知晓他在池州期间还游过齐山,履至清溪、贵池、秋浦三水域。“清溪”又称“清溪河”,《江南通志》:“清溪上游为栲溪,流经贵池县北,过清溪镇,至清溪口入大江”[55]。“清溪夜月”向来为贵池十景之一;“贵池”,此名与南梁昭明太子萧统有关,唐《元和郡县志》云:“梁昭明太子以其[池]鱼美,封为贵池”[56]。南宋大诗人陆游《入蜀记》也云:“贵池,去城八十里,在秀山下,江之一支,别汇为池,四隅皆因山石为岸,产鲤鱼,金鳞亦尾,味极美,本以此得贵池之目”[57]。五代吴国将秋浦县更名为贵池县即源于此;秋浦河,源出石棣(今安徽省石台县)西南,东北流至秋浦县西北入长江,李白曾有“秋浦长似秋”(《秋浦歌》)绘其之长。天宝年间谪仙大诗人李白游池州,会昌年间几与杜甫比肩的“小杜”杜牧在池州任刺史时,均荡舟、垂钓,举樽歌诵于三水之上。可能是“英雄所见略同”,罗隐游了三水,也留下佳作,他诗中的秋浦河是“晴川倚落晖,极目思依依。……还有渔舟在,时时梦里归”(《秋浦》)显示出他对秋浦水的情意之深。他在贵池水中则有诵曰:“稂莠参天剪未平,且乘孤掉且行行。计疏狡兔无三窑,羁甚宾鸿欲一生”。(《贵池晓望》)因爱之切切,愿在此“欲一生”了。没有对池水的独钟情愫是难以写出此种诗句的。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生前于秋浦县境延召贤士如刘孝威,庾肩吾等十余人,分类选编前代诗文,名曰《文选》,此书流传久远,隋唐以后历代列为文学教科书,萧统卒后,池州人于此建有昭明太子庙,庙内设有文选楼(又名文选阁)。罗隐游此并作《昭明太子庙》诗,颂之。热情高歌秋浦人的义举:“秋浦昭明庙,乾坤一白眉。神通高学识,天下鬼神师”。《文选阁》诗更激昂赞之:“间生元子出萧梁,作选为书化万邦。三代已来成冠绝,六朝余外更无双。今朝集是群英仰,昨日谈非众耻降。辅国安民新试阁,滕王空作问临江”。该“文选阁辅国安民”的效能,超越过赣江江边上的腾王阁。时池州东流场(今安徽东至县境)有石如鸡形,罗隐游之并作《金鸡石》诗:“青山隐隐望长溪,独墩无伴只孤栖。 草堂不见娄罗汉,金鸡不向五更啼”。据明《嘉靖池州府志》载:“(罗)隐题(此诗)后,其石震雷焉”[58]。 池州这里将罗隐诗看成神话了。
罗隐热爱池州景物,离开后更向人宣传池州风光特色,他在《送姚安之赴任秋浦》诗写到:“官罢春坊地象雷,片帆高指贵池开。五侯水暖鱼鳞去,九子山晴雁叙来”。将“贵池”、“九子山(九华山)”池州的一水一山赋予了神奇色彩。足以说明,罗隐已将池州看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罗隐隐居期间,其游览的脚步并不限于池州一郡地。他游了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的敬亭山,览了宣州繁昌县的灵山寺,写有《灵山寺》诗,即写了“槛虚从四面,江阔奈孤根。幽径薜萝色,小山苔藓痕”的寺境;又有“欲依师问道,何处系心猿”?要向寺僧问道了;还游了宣州泾县(今安徽泾县)的泾溪,一作泾江,又名赏溪,《泾溪》诗中,有“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的哲理名言。更将步履踏进了江北庐江郡(庐州),即今安徽省合肥市,游览了名胜之地四顶山(今安徽肥东县境)、姥山(今安徽肥西县境)。笔下出现了神奇而千古绝唱的《四顶山》诗,“胜景天然别,精神入画图。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游人来至此,愿舍发和须”。在他的《姥山》诗中,更把“巢州陷而为湖,有焦姆女登山避雨”神话写了进去,发出“借问邑人沉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的感叹。
罗隐这些景观诗,为每一个景物,景点都增添光彩。这种浸入旅游景区的文化魅力,转化为特殊感染力和影响力,历千余年还在持续地传承和发展。
寓居池州六七年间,是罗隐一生中游览最多的时期,是他诗歌创作丰盛阶段,更是他人生之路的关键时刻。乾符三年(公元876年),罗隐至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向江州刺史陈辇,呈递《上江州陈员外》诗,诗中有:“寒江九派转城楼,东下钟陵第一州。人自中台方贵盛,地从西晋即风流。旧班久望鹓晴翥,馀力犹闻虎夜浮。应恨属官无健令,异时佳节阻闲游”。可知此行是为求个“属官”职,结果无所回应。同年又有《寄陆龟蒙》诗,陆氏正任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的郡丞,请其帮忙投入庐江郡(即庐州)幕府任小吏,也无结果。乾符四年(公元877年),经池州以等第之举,罗隐再次赴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以参加第二年(公元878年)的进士会试。试后放榜,罗隐再次落榜。悲愤痛苦之极的他写下《偶兴》诗:“逐队随行二十春,曲江池畔避车尘。 如今赢得将衰老,闲看人间得意人”。罗隐从咸通十三年(公元859年)始应试,至乾符五年(公元878年),恰“二十春”。也就是从二十七岁考至四十六岁。从此以后,罗隐遂放弃从科举入仕途的人生道路。所以说,池州是罗隐终结科举考试的关键之地,此后三四年间,他依然居于池州。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仅罗隐《甲乙集》中的约70首诗,是作于其寓居池州期间。这些诗,既是罗隐诗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筑池州历史文化宝库的主要内容。对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得到良好的保护和科学地利用。探索和研究罗隐这位唐才子极其坎坷复杂的人生,离开他寓居的六七年史实,成果绝对是不完整的;追踪和梳理池州乃至江淮的历史文化宝库,更离不开罗隐笔下的这些精彩的华章。
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兵火连天的唐末,罗隐之所以能在池州留下来,除池州人民的宽容胸怀之外,池州刺史窦潏为之营建园林新居,给予特殊的款待更是一个重要原因,否则这位富有特色个性的才子,是难于挽留下来且一住就是六七年的。窦刺史这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文化的举措,即使今天,我们尤其是为官者们,也应该从中得到启迪以致效法的。因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离不开文化来支撑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59]。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里,为官者们更应该知晓和理解“执政者的宽容与包容心态,才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基本要素”这个至理名言[60]。笔者所以下功夫寻觅、钩沉、论述罗隐寓居池州梅根秋浦六七年史实,目的其中的一个,就在于此。
[1]潘慧惠.罗隐集校注·附录·传记[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
[2][宋]薛居正.旧古代史·罗隐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乔象钟,陈轶民.唐代文学史:下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4][后晋]刘询.旧唐书:卷一八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清]吴任臣.十园春秋:卷八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林乾.金圣叹评点才子全集·唐才子评点[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
[7]乔象钟,陈轶民.唐代文学史:下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8][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9]鲁迅.小品文的危机[M]//鲁迅杂文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10][宋]佚名.宣和书谱·卷一一·行书[O].安徽省图书馆藏本.
[11]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四册·罗隐[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2][后晋]刘昫.旧唐书·罗弘信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3][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4][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罗弘信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5][后晋]刘昫.旧唐书·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6]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7][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八四·罗隐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8]谢先模.罗隐籍贯考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23-25.
[19][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十国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0][宋]薛居正.旧五代史·罗隐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1][清]李调元.全五代诗·罗隐[M].《丛书集成初编》本,安徽省博物馆藏本.
[22][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七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3][明]大明一统志·罗隐墓[O].安徽省图书馆藏本.
[24][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九.罗隐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5][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八四·罗隐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6][明]嘉靖池州府志·人物志·流寓[M].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2.
[27][清]光绪贵池县志·人物志·流寓[O].安徽省博物馆藏本.
[28]周始.皖志述略·贵池县:下册[Z].内部版.合肥: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出版,1983.
[29]潘慧惠.罗隐集校注·传记[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
[30][清]嘉庆一统志·建置沿革[O].安徽省博物馆藏本.
[31][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池州府[M].北京:中华书局 ,2005.
[32][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一[O].安徽省博物馆藏本.
[3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地理志·池州[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4]周始.皖志述略·铜陵县:下册[Z].内部版.合肥: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出版,1983.
[35][后晋]刘昫.旧唐书·僖宗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6]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第三册[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37][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8][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六十八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9]潘慧惠.罗隐集校注·杂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
[40]潘慧惠.罗隐集校注·传记[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
[41][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九·罗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2][清]董浩.全唐文:卷八二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卷六九[M].北京:中华书局,1956.
[44][明]嘉靖池州府志·兵灾[M].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2.
[45][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卷七一[M].北京:中华书局,1956.
[46][清]董浩.全唐文:卷八六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7][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南直十·宁国府[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8][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9][清]徐松.登科纪考·卷二三·咸通十五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0][后晋]何光远.鉴诫录:卷八[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51][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2][宋]钱易.南部南书·辛部[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53][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4][唐]李白.李太白全集:卷二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7.
[55][清]江南通志·池州[O].安徽省博物馆藏本.
[56][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池州[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7][宋]陆游.入蜀记[O].安徽省博物馆藏本.
[58][明]嘉靖池州府志·东流县[M].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2.
[59]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0]金津.马共的革命与终结[J].炎黄春秋,2010(4):82-87.
A Study of Luo Yin’s Life in Chizhou
Li Hui
(Anhui Provincial Museum,Hefei,Anhui 230061)
Up to now,no systematic or specific research has been made on the historical fact that Luo Yin,a talent in Tang Dynasty,lived in Chihzhou for six or seven years.Based on wide range of literature and field investigation,the paper makes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years when Luo Yin lived in Chizhou,the reasons and chances to live here,Luo Yin’s deep love of Chizhou natives and landscape,important transition of his life,etc.
Luo Yin;Living;Chizhou;Sentimental Attachment
K206
A
1674-1102(2011)02-0008-07
2010-08-20
李晖(1943-),男,安徽凤阳人,安徽省博物馆原副馆长、省政协委员、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省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等,享受省府特殊津贴,研究方向为民俗学和区域历史文化。
[责任编辑:胡惠芳]